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教师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会贯通,就能把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而学生就会易学、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也相当明确。《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我们能在实际教学中密切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让生活数学化,使数学生活化,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浅谈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设立情感和态度的目标领域时,提出:在第一阶段,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而这颗“好奇心”正是一个孩子身上重要的素质,它将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得到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经常设计一些相关的生活问题。例如,在教三年级“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时,就可以通过放一段天气预报的录像引入,让学生知道气象预报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如,学生开运动会的统计图,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的统计图,等等,这就可以让学生自然地从生活实例中学会新知。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以致用,通过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在训练时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两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二)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如,有这样一道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人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3应该加上。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西南师大出版社.
2.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也相当明确。《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我们能在实际教学中密切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让生活数学化,使数学生活化,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浅谈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课堂效率。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设立情感和态度的目标领域时,提出:在第一阶段,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而这颗“好奇心”正是一个孩子身上重要的素质,它将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得到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经常设计一些相关的生活问题。例如,在教三年级“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时,就可以通过放一段天气预报的录像引入,让学生知道气象预报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如,学生开运动会的统计图,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的统计图,等等,这就可以让学生自然地从生活实例中学会新知。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以致用,通过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在训练时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两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二)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如,有这样一道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人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3应该加上。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西南师大出版社.
2.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