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引导学生聚焦作者对“背影”的具象描写,关联语境,探究“背影”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
【关键词】语境;具象;言语思维
言语与思维的融合是言语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应善于发现、利用作者的写作思维规律,引导学生走近、明晰作者的思维规律,进而引导学生内化思维规律。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发现“背影”一词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共出现四次。作者“立象尽意”,借助“背影”具象,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获得丰富的联想、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言语思维能力。
笔者在执教《背影》时,通过借助具体语境,引导学生抓住“背影”具象,展开研读品析。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抓住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引导学生把握“背影”具象,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一)结合人物动作,学生品读、交流“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1:这是一个衰老的背影。“蹒跚地走”这一动作写出了父亲腿脚不灵便、年老体衰。
生2:“慢慢探身下去”是向前或向外伸出身子。“慢慢”二字写出了动作迟缓、不灵活,这是一个年老的背影。
生3:“攀”写出父亲用手支撑月台,没有依托,撑住全身,突出爬上月台的艰难。“缩”,写出了脚悬空,无处可蹬,一点点向上挪动的姿态,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生4:“向左微倾”,是为了使两脚尽可能够到月台,写出吃力、不容易,这是一个努力的背影。
作者为了让读者理解“背影”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创设语境,聚焦具象化的“背影”,通过细化分解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让读者充分感受爬月台的艰难,感受父亲的年迈体衰,体会作者的深厚感情。
(二)结合人物衣着,学生品读、交流“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1:这是一个充满对孩子的疼爱的背影。“我”的穿着是一件“紫毛大衣”,而父亲穿的是“黑布大马褂”,对比中衬托出一个疼爱孩子的背影。
生2:这是一个暗淡的背影。父亲的衣着是黑色布料的,透露出生活穷困、家境惨淡。
师:从文中哪里还能读出生活的穷困?
生2:课文2、3节,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父亲的衣着是深色、布料的,透露出生活穷困,家境惨淡。联系课文2、3节,学生能更充分地感受作者当时家境惨淡、祸不单行。教学《背影》,引导学生关联语境,聚焦暗淡的“背影”,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行文的悲伤情感基调,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送行中父亲所做之事,学生品读、交流“背影”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
师:行文要注意详略,送行中作者除了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事件,还写了哪些事件?能否不写或略写?
生1:写了嘱茶房、行小费、讲价钱、找座位等事件。
生2:不能不写或略写,事件写得越多越细致,越能突出父亲对我的疼爱很细致入微。
师:作者通过描述一系列细碎事件进行反复渲染,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含蓄的爱。
师:“嘱茶房”事件中,父亲怎么把一个茶房说成“他们”?
生3:“他们”不特指前文“一个茶房”,而是泛指自身以外的人,父亲将自己以外的人都称之为“他们”。
生4:在父亲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父亲不亲自送不放心的心情,流露出父亲对“我”的真诚、执着。
作者通过描述一系列细碎事件:“爬月台”“买橘子”,还对许多事情如“嘱茶房”“行小费”“讲价钱”“找座位”等进行反复渲染,通过语言表达中的矛盾冲突,突出父亲对儿子真诚、含蓄、执着的爱。
思维依傍语言,语言固定思维。通过反复品读“背影”,结合人物动作、衣着、事件等读出父亲的年迈衰老、行动艰难以及境况窘迫,也读出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通过“背影”具象,感受朴素文字中充满的深情,感受作者将具象思维和言语表达融合一体。
二、父亲的“背影”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结合文章最后一节,学生品读、交流“背影”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与他相见!” 父亲来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身体平安,但又说大去之期不远。在矛盾反常中流露出父亲想念儿子的感情,这是父亲在主动向儿子求和。
结合前后文语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我的不好”是指什么?
学生交流: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2)“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3)“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教师设计语言比较品析活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原句)
“我与父亲没有相见已二年余了。”(改句)
学生交流:
“沒有”侧重于客观事实;“不”侧重于主观因素,流露“我”不愿或不想见父亲之意。
父亲虽曾经与“我”不好,但“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那个色彩黯淡、行动艰难的背影,“背影”这一具象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永恒不变的爱。教学中利用语境因素探讨“背影”中的隐含信息,出示本文写作背景: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父子发生矛盾;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的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间发生激烈冲突,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5年,朱自清写作《背影》时,已生有4个子女。他在《儿女》一文中写到很多抚养子女的艰难情形:“近来差不多中年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与斥责,始终不能辩解,我的心里酸溜溜的。”“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带我来着。”
作者多年后再忆“背影”,其中浸润了“我”对父爱的深刻情感体悟,融入了“我”对父爱的理解、感动,对不曾理解父爱的忏悔;对父亲老境颓唐的哀伤,对生活不幸的无奈……
教学《背影》,通过设计主问题,结合全文语境,聚焦作者对“背影”的具象描写,反复品读具象化的“背影”,探究“背影”具象中蕴含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发现并内化思维规律,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孔凡成.语境教学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关键词】语境;具象;言语思维
言语与思维的融合是言语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应善于发现、利用作者的写作思维规律,引导学生走近、明晰作者的思维规律,进而引导学生内化思维规律。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发现“背影”一词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共出现四次。作者“立象尽意”,借助“背影”具象,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获得丰富的联想、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言语思维能力。
笔者在执教《背影》时,通过借助具体语境,引导学生抓住“背影”具象,展开研读品析。在教学活动中,笔者抓住文章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引导学生把握“背影”具象,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一)结合人物动作,学生品读、交流“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1:这是一个衰老的背影。“蹒跚地走”这一动作写出了父亲腿脚不灵便、年老体衰。
生2:“慢慢探身下去”是向前或向外伸出身子。“慢慢”二字写出了动作迟缓、不灵活,这是一个年老的背影。
生3:“攀”写出父亲用手支撑月台,没有依托,撑住全身,突出爬上月台的艰难。“缩”,写出了脚悬空,无处可蹬,一点点向上挪动的姿态,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生4:“向左微倾”,是为了使两脚尽可能够到月台,写出吃力、不容易,这是一个努力的背影。
作者为了让读者理解“背影”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创设语境,聚焦具象化的“背影”,通过细化分解父亲爬月台的动作,让读者充分感受爬月台的艰难,感受父亲的年迈体衰,体会作者的深厚感情。
(二)结合人物衣着,学生品读、交流“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轨,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生1:这是一个充满对孩子的疼爱的背影。“我”的穿着是一件“紫毛大衣”,而父亲穿的是“黑布大马褂”,对比中衬托出一个疼爱孩子的背影。
生2:这是一个暗淡的背影。父亲的衣着是黑色布料的,透露出生活穷困、家境惨淡。
师:从文中哪里还能读出生活的穷困?
生2:课文2、3节,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父亲的衣着是深色、布料的,透露出生活穷困,家境惨淡。联系课文2、3节,学生能更充分地感受作者当时家境惨淡、祸不单行。教学《背影》,引导学生关联语境,聚焦暗淡的“背影”,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行文的悲伤情感基调,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送行中父亲所做之事,学生品读、交流“背影”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
师:行文要注意详略,送行中作者除了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事件,还写了哪些事件?能否不写或略写?
生1:写了嘱茶房、行小费、讲价钱、找座位等事件。
生2:不能不写或略写,事件写得越多越细致,越能突出父亲对我的疼爱很细致入微。
师:作者通过描述一系列细碎事件进行反复渲染,表现父亲对儿子深沉、含蓄的爱。
师:“嘱茶房”事件中,父亲怎么把一个茶房说成“他们”?
生3:“他们”不特指前文“一个茶房”,而是泛指自身以外的人,父亲将自己以外的人都称之为“他们”。
生4:在父亲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父亲不亲自送不放心的心情,流露出父亲对“我”的真诚、执着。
作者通过描述一系列细碎事件:“爬月台”“买橘子”,还对许多事情如“嘱茶房”“行小费”“讲价钱”“找座位”等进行反复渲染,通过语言表达中的矛盾冲突,突出父亲对儿子真诚、含蓄、执着的爱。
思维依傍语言,语言固定思维。通过反复品读“背影”,结合人物动作、衣着、事件等读出父亲的年迈衰老、行动艰难以及境况窘迫,也读出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通过“背影”具象,感受朴素文字中充满的深情,感受作者将具象思维和言语表达融合一体。
二、父亲的“背影”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结合文章最后一节,学生品读、交流“背影”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与他相见!” 父亲来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身体平安,但又说大去之期不远。在矛盾反常中流露出父亲想念儿子的感情,这是父亲在主动向儿子求和。
结合前后文语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我的不好”是指什么?
学生交流: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2)“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3)“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教师设计语言比较品析活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原句)
“我与父亲没有相见已二年余了。”(改句)
学生交流:
“沒有”侧重于客观事实;“不”侧重于主观因素,流露“我”不愿或不想见父亲之意。
父亲虽曾经与“我”不好,但“终于忘却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那个色彩黯淡、行动艰难的背影,“背影”这一具象中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永恒不变的爱。教学中利用语境因素探讨“背影”中的隐含信息,出示本文写作背景: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的婚姻,父子发生矛盾;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的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的工资,父子间发生激烈冲突,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5年,朱自清写作《背影》时,已生有4个子女。他在《儿女》一文中写到很多抚养子女的艰难情形:“近来差不多中年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与斥责,始终不能辩解,我的心里酸溜溜的。”“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带我来着。”
作者多年后再忆“背影”,其中浸润了“我”对父爱的深刻情感体悟,融入了“我”对父爱的理解、感动,对不曾理解父爱的忏悔;对父亲老境颓唐的哀伤,对生活不幸的无奈……
教学《背影》,通过设计主问题,结合全文语境,聚焦作者对“背影”的具象描写,反复品读具象化的“背影”,探究“背影”具象中蕴含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发现并内化思维规律,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孔凡成.语境教学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