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信,是有实力的表现,实力决定着自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拥自信,用自信心撑起求知的翅膀,去搏击知识的蓝天;让学生拥有实力,用实力去展示自己的自信心,让自信心、实力永远伴随学生的成长。该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学生自信心的提升措施及对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后进生;自信心;培养
学生赵明,男,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现在遵化市实验小学。因自卑心较强,不愿与人交谈,经常说谎,成绩不理想,在很多人眼里,他很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课堂上,不爱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做游戏,害怕参加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曾经因学习上的事对老师撒过谎。他很不合群,像个独来独往的侠客,班级角色退化。为此被确定为个案研究追踪对象。
我刚接手这个班时,从了解到关注,我觉得他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由于自卑意识在作怪,在行为上出现偏极端的倾向。将来走向社会必定会不适应,承担不了一定的社会角色。通过多种方法手段,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赵明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他属于借读生。在校附近吃小餐桌。他的父母都是在农村做小买卖的,平时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和精力与赵明沟通交流,更谈不到学习上的辅导与帮助,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在学校每天都有什么新鲜事情发生。唯一的关心就是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此以往-,赵明也就不再和父母讲他的学习情况了。自己内心也失去了被关爱的感觉,变的没有方向感和自卑心理。所以,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一、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赵明比较胆怯,在班级中不善与人交往,显得比较孤僻;成绩差,又不愿努力,显得比较自卑。我认为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家长期望值过高不利于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我国家长的期望水平常常和学生实际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不合理的家长期望水平不仅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成为影响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不合理的家长期望水平有两种:一是期望过高,二是期望过低。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赵明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没有时间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心理的发展。四年来,赵明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让他们很失望。为此他们还为赵明请了一位家教,希望赵明能提高成绩。而这四年来是赵明的童年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他性格、交往意识的形成期。他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心,需要父母设身处地、从他的角度提要求,需要父母对他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而赵明的父母不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提出过高的要求,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与需要。这一切使得赵明长期处于孤独之中、高压之下、悲观之间,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缺乏理解,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自卑、压抑心理。
(二)集体的排斥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他们需要朋友,希望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朋友,对朋友的信赖逐渐超过对家长的信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被理解的幸福,这更加促使孩子愿意加入到某一集体中,希望受到集体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这个集体的认可。
赵明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考试不及格,题目做错,早读迟到……,甚至,老师说今天有一个同学作业做错了,全班学生就会异口同声地说是赵明。这种歧视导致赵明自卑、自闭,排斥在群体之外,他不愿、不敢,也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作为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轻松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才能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矫正措施
根据赵明的情况,我想心病还需心药医,因此,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纠正父母的成绩观,多与孩子沟通才是重要的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结合,对特殊孩子的行为塑造和心理辅导尤为如此。赵明的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与身心发展规律,而外部的发展模式如不适应这个内在的规律,只能导致不良的结果。于是,我与家长联系,共讨教育方法,共同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经过谈话,其父母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失误与不足。因此,在我的建议下,他们综合考虑赵明的实际情况,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适当地降低了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赵明的家教经常联系,调整对他的辅导方法,建议他根据赵明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减轻赵明的心理压力,为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营造一个良好而轻松的环境。
(二)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我在培养赵明交往自信心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赵明在集体中找回自信,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交往。
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学会关心周围的人。而如今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在较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别人为自己服务,很少有机会去为他人做些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集体这块沃土,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运用集体的魅力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在班里,我为赵明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他的同桌,这样当赵明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赵明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友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赵明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三)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兴趣
我在班级里,对赵明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平时让他与同学们在一起多交流,并逐步为其创造融入班集体的机会,让他参与到班级的多项活动中来。多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
如:在班里组织的结对子活动中,我会让他自己在班中找一名他最喜欢的同学和他一起结对子,在互相努力后,终于完成了各种活动,此时,他显得格外开心。这样,也调动了他积极参与的兴趣。
(四)给予信任促发展
在集体中,教师的信任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信任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信任学生可以产生正确的教育方法,信任学生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这学期的一天早读,赵明又迟到了,我询问原因,他说因为火车挡道。上学期他曾因为这个原因经常迟到。我犹豫了,难道他又撒谎了,我想这一学期他从未迟到,我应该相信他。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叫他注意调整时间,果真,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也因为老师对他的信任,师生关系明显改善,师生之间交流明显增多,这一系列变化都是信任所催化的。
(五)靠自己,找自信
低年级的学生一般以老师的要求为自我要求,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自己的评价。因此,我通过激励的方法,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赵明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并依次调整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不足,最后要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首先要选择一种适合赵明的管理方法。
因赵明的惰性较强,所以我就让他每天写几句观察日记,日记的内容必须是:观察自己周围的同学的变化,不管是哪方面的变化都可以,然后和自己进行比较,把感想告诉我。无论他的感想如何,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称赞他,让他感到每天都有进步,经常处于成功之中,逐步在生活中学会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慢慢地使他找回自己的自信心。
三、个案指导成效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赵明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对父母不再报“喜”不报“忧”了。
有一次上课,赵明的手竟然举起来了。天哪!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进步呀!我立刻指名他回答……
在校内,他能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他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如今,他已经读五年级了,在班里虽然成绩算不上优秀,但是可喜的是他跟同龄人一样,他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回到了正常轨道。
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道坎,我想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耐心去教导、用真诚的爱心去感染,有心理障碍的孩子一定会跨过这道坎的。
四、反思
重树一位学生的自信心,转化一位学生,其过程的艰辛如果不是亲身遇到,是难以体验的,但有时候,遇到一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换一种方式去教育,也许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育是需要智慧的。
关键词:后进生;自信心;培养
学生赵明,男,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现在遵化市实验小学。因自卑心较强,不愿与人交谈,经常说谎,成绩不理想,在很多人眼里,他很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课堂上,不爱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做游戏,害怕参加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说话,曾经因学习上的事对老师撒过谎。他很不合群,像个独来独往的侠客,班级角色退化。为此被确定为个案研究追踪对象。
我刚接手这个班时,从了解到关注,我觉得他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由于自卑意识在作怪,在行为上出现偏极端的倾向。将来走向社会必定会不适应,承担不了一定的社会角色。通过多种方法手段,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赵明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他属于借读生。在校附近吃小餐桌。他的父母都是在农村做小买卖的,平时很晚才回家,没有时间和精力与赵明沟通交流,更谈不到学习上的辅导与帮助,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在学校每天都有什么新鲜事情发生。唯一的关心就是考试成绩,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长此以往-,赵明也就不再和父母讲他的学习情况了。自己内心也失去了被关爱的感觉,变的没有方向感和自卑心理。所以,这是一个缺少爱与沟通的家庭。
一、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赵明比较胆怯,在班级中不善与人交往,显得比较孤僻;成绩差,又不愿努力,显得比较自卑。我认为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家长期望值过高不利于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我国家长的期望水平常常和学生实际的发展水平不相符合。不合理的家长期望水平不仅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成为影响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不合理的家长期望水平有两种:一是期望过高,二是期望过低。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赵明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没有时间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心理的发展。四年来,赵明的成绩一直很不理想,让他们很失望。为此他们还为赵明请了一位家教,希望赵明能提高成绩。而这四年来是赵明的童年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他性格、交往意识的形成期。他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心,需要父母设身处地、从他的角度提要求,需要父母对他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而赵明的父母不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提出过高的要求,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与需要。这一切使得赵明长期处于孤独之中、高压之下、悲观之间,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心,缺乏理解,心理负担过重,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自卑、压抑心理。
(二)集体的排斥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他们需要朋友,希望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朋友,对朋友的信赖逐渐超过对家长的信赖。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被理解的幸福,这更加促使孩子愿意加入到某一集体中,希望受到集体的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这个集体的认可。
赵明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考试不及格,题目做错,早读迟到……,甚至,老师说今天有一个同学作业做错了,全班学生就会异口同声地说是赵明。这种歧视导致赵明自卑、自闭,排斥在群体之外,他不愿、不敢,也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作为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孤独可想而知。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轻松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才能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矫正措施
根据赵明的情况,我想心病还需心药医,因此,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纠正父母的成绩观,多与孩子沟通才是重要的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结合,对特殊孩子的行为塑造和心理辅导尤为如此。赵明的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与身心发展规律,而外部的发展模式如不适应这个内在的规律,只能导致不良的结果。于是,我与家长联系,共讨教育方法,共同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经过谈话,其父母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失误与不足。因此,在我的建议下,他们综合考虑赵明的实际情况,克服望子成龙的急切思想,适当地降低了要求,提出一些他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他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赵明的家教经常联系,调整对他的辅导方法,建议他根据赵明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减轻赵明的心理压力,为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营造一个良好而轻松的环境。
(二)发挥集体魅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我在培养赵明交往自信心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赵明在集体中找回自信,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交往。
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学会关心周围的人。而如今独生子女多,大多数孩子在较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别人为自己服务,很少有机会去为他人做些什么。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集体这块沃土,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运用集体的魅力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关心的重点由“自我”转变到“他人”和“社会”。在班里,我为赵明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中队委做他的同桌,这样当赵明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他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让赵明在与同桌交往的过程中懂得友情,帮助人是赢得同学喜爱的首要条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赵明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三)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兴趣
我在班级里,对赵明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平时让他与同学们在一起多交流,并逐步为其创造融入班集体的机会,让他参与到班级的多项活动中来。多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
如:在班里组织的结对子活动中,我会让他自己在班中找一名他最喜欢的同学和他一起结对子,在互相努力后,终于完成了各种活动,此时,他显得格外开心。这样,也调动了他积极参与的兴趣。
(四)给予信任促发展
在集体中,教师的信任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信任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信任学生可以产生正确的教育方法,信任学生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这学期的一天早读,赵明又迟到了,我询问原因,他说因为火车挡道。上学期他曾因为这个原因经常迟到。我犹豫了,难道他又撒谎了,我想这一学期他从未迟到,我应该相信他。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叫他注意调整时间,果真,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也因为老师对他的信任,师生关系明显改善,师生之间交流明显增多,这一系列变化都是信任所催化的。
(五)靠自己,找自信
低年级的学生一般以老师的要求为自我要求,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自己的评价。因此,我通过激励的方法,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赵明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并依次调整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不足,最后要达到自己考察自己,自己调节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首先要选择一种适合赵明的管理方法。
因赵明的惰性较强,所以我就让他每天写几句观察日记,日记的内容必须是:观察自己周围的同学的变化,不管是哪方面的变化都可以,然后和自己进行比较,把感想告诉我。无论他的感想如何,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称赞他,让他感到每天都有进步,经常处于成功之中,逐步在生活中学会认识自己,战胜自己,慢慢地使他找回自己的自信心。
三、个案指导成效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赵明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有一定的自觉性,对父母不再报“喜”不报“忧”了。
有一次上课,赵明的手竟然举起来了。天哪!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进步呀!我立刻指名他回答……
在校内,他能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他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如今,他已经读五年级了,在班里虽然成绩算不上优秀,但是可喜的是他跟同龄人一样,他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回到了正常轨道。
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道坎,我想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耐心去教导、用真诚的爱心去感染,有心理障碍的孩子一定会跨过这道坎的。
四、反思
重树一位学生的自信心,转化一位学生,其过程的艰辛如果不是亲身遇到,是难以体验的,但有时候,遇到一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换一种方式去教育,也许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育是需要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