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科探究中最主要的探究方法,也是物理学习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围绕物理实验探究科学原理,引导学生实践和创新,我认为物理实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教学。
一、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与意识
1.引发思考,突出实验趣味性。演示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维活动。兴趣作为主体的一种内驱力,它刺激主体并引起反应(活动和动作),反应的结果则导致主体需要的满足。当需要(探索的愿望)和内驱力(兴趣)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探索性实验)时,主体便获得了动机。为突出演示实验的探究功能,在教学时我们注意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换为探究性实验。设置实验问题,选择实验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获得理性认识。
2.注重示范,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阵地。探究性教学可以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和每个实验中,尤其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教师演示实验的质量和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有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需认真做好示范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规范。通过教师娴熟的操作﹑严谨的态度和精彩的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3.优化设计,增强实验有效性。有些演示实验本身存在极大的系统误差或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为了追求最佳的实验效果,我们注重对有实验缺陷的实验方案进行增补或改进,必要时可以借助CAI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系列现象分解化,提高了演示实验结果,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
二、抓好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的态度和能力
1.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预习实验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
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电学实验涉及高电压使用的,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示学生当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一定要反复强调易犯的一些常识性错误,甚至有对人身和实验仪器有危险性的错误。实验中,如果有误差,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或者说明其产生原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待演示实验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对学生的实验素养起着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重视创新思维,营造探索情景。学生实验是协同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思维活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实验中特别要提醒学生观察那些不明显或稍纵即逝但却反映变化本质的实验现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针对实验中的现象,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增补启发性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积极思维,解难释疑。
三、配合家庭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情感和乐趣
1.创设实验氛围,培养师生情感。在物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并重。要增加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引导观察现象,突出探究精神。物理实验可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物理知识、培养科技素质。在我们的身边、教材和习题中不乏有趣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家庭当中参与实验与设计。例如,在购鞋时哪一种鞋底的防滑性能好,坐、立、走中的平衡问题,脱毛衣产生的放电现象,如何选择和安装家庭电路等。
3.精心设计过程,体验成功乐趣。家庭小实验和身边物质是探究的信息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平台。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既圆了课本书刊的缺憾,又感悟了知识的真谛,自己摆脱挫折达到成功,自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这样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若能真正做一做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物理原理,又能全面激发他们研究物理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及大纲基本思想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初衷,也在实际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实验中实行探究性教学的方法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学生追本求源的探究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的一条途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教师立足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忠于教材而不盲从于教材,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和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传新.简易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4年第3期
[2]李朝鹏.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
一、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与意识
1.引发思考,突出实验趣味性。演示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维活动。兴趣作为主体的一种内驱力,它刺激主体并引起反应(活动和动作),反应的结果则导致主体需要的满足。当需要(探索的愿望)和内驱力(兴趣)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探索性实验)时,主体便获得了动机。为突出演示实验的探究功能,在教学时我们注意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换为探究性实验。设置实验问题,选择实验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获得理性认识。
2.注重示范,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阵地。探究性教学可以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和每个实验中,尤其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重要途径。教师演示实验的质量和态度,对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有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需认真做好示范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应合理规范。通过教师娴熟的操作﹑严谨的态度和精彩的实验效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3.优化设计,增强实验有效性。有些演示实验本身存在极大的系统误差或实验效果不够明显,为了追求最佳的实验效果,我们注重对有实验缺陷的实验方案进行增补或改进,必要时可以借助CAI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系列现象分解化,提高了演示实验结果,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
二、抓好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的态度和能力
1.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督促学生预习实验是搞好分组实验的保证。我们强调要求学生必须复习有关知识,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
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电学实验涉及高电压使用的,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示学生当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一定要反复强调易犯的一些常识性错误,甚至有对人身和实验仪器有危险性的错误。实验中,如果有误差,也应实事求是地指出或者说明其产生原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对待演示实验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对学生的实验素养起着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重视创新思维,营造探索情景。学生实验是协同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思维活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实验中特别要提醒学生观察那些不明显或稍纵即逝但却反映变化本质的实验现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针对实验中的现象,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增补启发性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积极思维,解难释疑。
三、配合家庭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情感和乐趣
1.创设实验氛围,培养师生情感。在物理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并重。要增加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引导观察现象,突出探究精神。物理实验可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物理知识、培养科技素质。在我们的身边、教材和习题中不乏有趣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家庭当中参与实验与设计。例如,在购鞋时哪一种鞋底的防滑性能好,坐、立、走中的平衡问题,脱毛衣产生的放电现象,如何选择和安装家庭电路等。
3.精心设计过程,体验成功乐趣。家庭小实验和身边物质是探究的信息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平台。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既圆了课本书刊的缺憾,又感悟了知识的真谛,自己摆脱挫折达到成功,自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这样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若能真正做一做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物理原理,又能全面激发他们研究物理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及大纲基本思想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初衷,也在实际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实验中实行探究性教学的方法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学生追本求源的探究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的一条途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时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教师立足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忠于教材而不盲从于教材,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和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传新.简易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技术物理教学,2004年第3期
[2]李朝鹏.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