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一核心任务要求教师提高素质,转变角色,转换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转变角色 探究性学习 转换教学行为 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19-01
  新课改教学实施后,师生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新课改中去。新课程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下面就我对新课改后的反思,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片段]:
  鲁教版第78页在探究不同气体样本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时,学生用矿泉水瓶采集到的树林、人流密集的商场、久未开启的地窖、教室、和自己或他人呼出的气体等不同气体样本做对照实验,当分别用注射器注入10毫升澄清的石灰水并震荡时,学生提出了如下疑问:
  1.甲组采集到人流密集的商场、自己或他人呼出的气体样本都变浑浊了,而久未开启的地窖中的样本澄清的石灰水没变浑浊。
  2.乙组久未开启的地窖中的样本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澄清。
  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样本采集方法、设计的实验方案、查找出现“反常”现象的原因,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对照实验,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有学生惊奇地发现: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时,先变浑浊,后来又变澄清了。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变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这样,学生的疑问就消除了。有学生感叹:化学真是奇妙啊!
  实践证明,探究性学习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高涨,就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教学实践,我个人体会到教师应具备以下新的教学观念。
  1.学习观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不仅仅是一堆事实和理论,更是一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不仅要注重培养他们用科学方法去探究教材中人类己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生观
  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能,教师应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体,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他们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为他们提供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助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地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使他们走向成功!
  3.教材觀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师不应把教材当“圣经”,而应作为资源。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教材的研究者和创造使用者的角色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置身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加工和重新创造,使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多角度、多方向地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价值,为学生精心创造探究性的教学情景,把教材用活,让学生学活,再把学活的知识与转化为学习能力。
  4.实验观
  教师要大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性实验尽可能也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启发学生分析研究实验现象,从而作出科学假说和进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他们做出的假说和猜测,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尹忠环,《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
  [2]陈献忠,《化学教育》,2010年第11期.
  [3]相佃国,《化学教育》[J],2011,(8):14.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其优势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互取所长,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 相互结合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02-01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相关现代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教学可
期刊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以鼓励为主,本着从孩子本身出发的观点,注重将作文教学和生活、积累、情感相结合,进行想象创作的训练,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03-01  小学作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培养学生完成自己分内事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在完成自己分内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道德义务感,并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持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责任对象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就是使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和生态环境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教育 责任感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
期刊
[摘要]数学的学习与文科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文科学习以背诵默写阅读为主要手段,而理科学习特别是数学则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从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确保每个学生能把课上的知识转化为真知,降低课后作业的失真率成为教学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意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对作业有效性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作业研究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各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教育 作文教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98-01  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正是
期刊
空间距离是中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空间中主要有“四大距离”: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点面间的距离,线面间的距离,面面间的距离。其中“点面距”是“四大距离”中的主角,因为其他三种距离都可以转化为点面距来求解。有关“点面距”的问题是思维與计算并重的好题目,内涵丰富,蕴藏着较高的教学价值与训练功能。
期刊
[摘要]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应培植信心、积累素材、放手写作。  [关键词]学生怕 老师怕 培植信心 积累素材 放手写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90-61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孔子说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教育的功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转变,高中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只为高校输送新生,而是更加注重为高校培养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纪律的新生,这也给高中的德育工作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機遇,本人结合本人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总结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中德育工作的一些途径和,以期给教育教学工作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创新
期刊
[摘要]在学校现实管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已经被学校规范管理起来,课间活动基本上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真空地带,成为诱发校园伤害事件的重要因素。课间活动管理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只要师生统一认识,规范课间管理,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定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关键词]小学 课间活动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1 [
期刊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教学的教材建设应该由国家统编教材、地区教材和校本教材共同组成,其中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是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组织编写。那么如何界定校本课程的地位是编写的关键,因为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之所在。现行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既提供了指导思路,也为校本课程的建设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关键词]校本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