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祭祀仪式发展为审美艺术的翻山铰子系属我国传统民间舞蹈,是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体的民族文化样式,创生并发展于巴人族群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生境之中,具有浓郁的生命活力,并以古拙朴实的表现形式诠释着巴人族群的审美趣味,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艺术意蕴。故而,以翻山铰子为例,归纳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审美形态:生境美、活感性、古拙技艺美,不仅能为本土审美形态之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能在現代化大背景下,以一种可行有效的方式为重建地方性知识创造更多的机会。
关 键 词: 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审美形态;翻山铰子
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发掘与推广优秀本土文化的浪潮。川东北民间舞蹈生长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巴文化语境中,承载着巴蜀人民的民族记忆,反映了巴人族群的个性特征与审美情趣,彰显了巴蜀文化的审美表达。
作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翻山铰子,发源于四川东北部巴人音乐文化区,“流传于四川平昌、营山、渠县、通江、南江、巴中等县”[1],因其舞蹈动作以巴人翻山越岭的出行方式为蓝本而得名“翻山铰子”,于2008年6月7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最初是古老巴人族群社会生活中巫师用于取悦鬼神、驱邪纳吉的一种祭祀仪式,后经提炼方逐渐成为娱人的民间艺术,除舞蹈艺术本身以外,它还广泛包含了民风民俗等要素,因此它不仅具有基本的审美功能,还阐述着民族文化记忆,维系着民族精神,表征着民间艺术中的民族认同现象。
鉴于以翻山铰子为代表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独特的民族性、丰富的人文内涵与艺术特色,已有相关学者对此类文化的文化源流、舞蹈特点、传承方式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也是因为其地方性色彩浓郁,论述有限,故迄今为止,其研究领域仍存在极大的拓展空间。
笔者将结合身处巴文化内部的亲身经历,通过文献研究和接受美学研究等方法,在以翻山铰子为代表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审美生成机制及其存在方式的阐述中,展开探讨此类民间文化的地方特征、内在意蕴与表现形式,凝练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审美形态——生境美、活感性、古拙技艺美,从而为本土审美研究之进步创造更多的可能。
一、生境美: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地方特征
所谓“生境是指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它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2]
一方面,自然生境给予了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地方性”的符号资源。翻山铰子活跃之地——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地区重峦叠嶂,山路崎岖。翻山越岭的出行方式为翻山铰子“苦竹盘根”“雪地盖顶”“青蛙晒肚”等一系列动作提供了底本;气候湿热多雨,丛林密集,生物众多的自然环境使翻山铰子选择铿锵有力的乐器(镲)声吓退山野猛兽,或者自我解乏、愉悦行人等;巴蜀地区的自然生物形象如花、鸟等也为翻山铰子服饰样式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这些舞蹈动作、道具、服饰等作为翻山铰子的一种文化符号,表征的是巴山地区族群主体对自然生境的感悟和言说。
另一方面,文化生境中巴人的民间信仰和族群审美观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民族性”设立了生存及发展场域。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形成之初承载了古代巴蜀地区原始初民对鬼神的崇敬畏惧之情与消灾解难的美好希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人族群的信仰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缔造了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生境。流行至今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虽然摆脱了“娱神”的责任,但也有了一个新的使命——“娱人”。农耕文明“自然素朴,热情粗犷”的审美观沉淀在巴山族人的审美意识中,从而形成了他们通俗的审美趣味、质朴的审美理想、大众的审美标准以及随性的审美态度,这影响了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翻山铰子为例:道具简朴(桌、凳)、节奏均衡、场地随便、气氛热烈、风格粗犷、具有强烈的可观性,表明了以翻山铰子为代表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是族群审美观外化的表达方式。
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作为巴人族群的情感符号,同创作主体所处的自然生态条件及社会文化框架等生境要素脉脉相通,无论是叙述内容还是言说方式都被打上了“生境美”的印记,关乎族群主体之于生命体验的诗意化呈现。
二、活感性: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内在意蕴
活感性(Lebende Sensibilitat)意即“有生命活力的感觉”“或充满生命力的意识”[3]“是积累着理性并以理性规定着质的感性”,是实践的感性。
受巴蜀地区山水人情之滋养,巴人族群感应着这里生命之流的运动、节律与气韵,追求如巴山与长江般安稳与长久的生命、憧憬未来与无限,这种充溢的感受力与生命力不免也会注入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翻山铰子大幅度(翻、跳、转等)的舞蹈动作与饱满激情的情绪等皆是其直观表现。以此为例,可以洞见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是衡量巴山人民生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蕴含着巴山人民对生命力的追求与崇敬。
值得注意的是,以翻山铰子为例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没有完全脱离理性而走向天马行空,其舞蹈动作的思考和编排、舞蹈服饰道具设计和表演、舞蹈所诠释内容的整体性构思仍然是一种理性思维,它表现现实、超越现实,却仍生存于现实之中,是一种感性与有序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体现着活感性对理性的非根本否定。
“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生命活感性呈现和表露”[4],作为一种关乎生命的审美感觉的外显形式,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克服了自然与社会的二元论,展现出巴山族群整体生命活动的充盈勃发,蕴含丰富的有机整体观与生命活力。
三、古拙技艺美: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
古拙技艺美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所特有的古拙朴实的民俗风情和高难度的舞蹈技艺所表现的美。分为古拙朴实和技艺超绝两种形态。[1]
“古拙朴实的舞蹈美常常从原生态的舞蹈素材和形象材料中提取和创造,此类形象具有质朴、自然、古拙、野趣的特色。”[1]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民间艺术,取材于巴人散发着乡土气息的社会生活,从翻山铰子生活化的道具(桌、凳等)、民间化的服饰(以红黄绿、花鸟等动植物为主)等即可洞察出它颇具山野韵味的质朴美。再者,翻山铰子常出现劳动号子,无猎奇作秀之意,洋溢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统一的和谐美与生态美,与当地淳厚质朴的民风与自然野趣的审美相得益彰,洋溢着古拙朴实的审美形态。
“技艺超绝的舞蹈美,是舞中有技,技艺结合。”[1]川东北舞蹈类民间艺术通常会在舞蹈中加入一些技巧性动作用以丰富其审美性。作为民间艺术的翻山铰子最初就以杂耍表演的形式出现在乡镇场上,由民间艺人加以别致的打法。比如:配以鼓点甩起铰子前、后、上、下、左右打以及胯下打等动作吸引观众。在不断地传承创新中,翻山铰子的技巧不断变难,比如在“短绳铰子”的基础上,发展了“长绳铰子”,又以“平地铰子”为基础创新了“平台铰子”与“高台铰子”等,“高台铰子主要在长凳和方桌上进行,有绕凳腿、桌脚做各种击打动作;单腿在长凳上悬空变换各种姿态和在高处做下腰衔‘彩包’等表演,动作惊险。”[1]翻山铰子这类民间舞蹈复杂的技巧发展了它的技艺性与表现力,使其更具形式美感也更富艺术魅力。
川东北民间舞蹈受本土山野风格之影响,以野趣的表现方式塑造自身艺术魅力,不仅迎合了巴山族群主体的审美趣味,也给予了接受者新奇的审美愉悦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川东北民间舞蹈并非仅仅是舞蹈艺术内部规律自身演变的结果,而且与巴山族群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同生共长、相互依存,它以特殊的表现方式,承载起巴文化的发展基因、历史记忆、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蕴,显露着生境美、活感性、古拙技艺美,为本土艺术审美形态的进一步研究生增加更多可能性。再者,作为融巴山地区自然地理、生产劳作、宗教信仰、情感认同、审美取向等为一体的文化价值体系,川东北舞蹈类民间艺术无论是在构建地方性还是重塑民族认同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更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扩大了研究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蹈词典》编辑部.中国舞蹈词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106.
[2]孟妍.论侗族大歌的审美形态[J].文艺争鸣,2020(5):192-196.
[3]王岳川.艺术审美价值-生命活感性生成[J].益阳师专学报,1994(1):36-40.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149-150.
关 键 词: 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审美形态;翻山铰子
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发掘与推广优秀本土文化的浪潮。川东北民间舞蹈生长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巴文化语境中,承载着巴蜀人民的民族记忆,反映了巴人族群的个性特征与审美情趣,彰显了巴蜀文化的审美表达。
作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翻山铰子,发源于四川东北部巴人音乐文化区,“流传于四川平昌、营山、渠县、通江、南江、巴中等县”[1],因其舞蹈动作以巴人翻山越岭的出行方式为蓝本而得名“翻山铰子”,于2008年6月7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最初是古老巴人族群社会生活中巫师用于取悦鬼神、驱邪纳吉的一种祭祀仪式,后经提炼方逐渐成为娱人的民间艺术,除舞蹈艺术本身以外,它还广泛包含了民风民俗等要素,因此它不仅具有基本的审美功能,还阐述着民族文化记忆,维系着民族精神,表征着民间艺术中的民族认同现象。
鉴于以翻山铰子为代表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独特的民族性、丰富的人文内涵与艺术特色,已有相关学者对此类文化的文化源流、舞蹈特点、传承方式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也是因为其地方性色彩浓郁,论述有限,故迄今为止,其研究领域仍存在极大的拓展空间。
笔者将结合身处巴文化内部的亲身经历,通过文献研究和接受美学研究等方法,在以翻山铰子为代表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审美生成机制及其存在方式的阐述中,展开探讨此类民间文化的地方特征、内在意蕴与表现形式,凝练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审美形态——生境美、活感性、古拙技艺美,从而为本土审美研究之进步创造更多的可能。
一、生境美: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地方特征
所谓“生境是指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它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2]
一方面,自然生境给予了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地方性”的符号资源。翻山铰子活跃之地——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地区重峦叠嶂,山路崎岖。翻山越岭的出行方式为翻山铰子“苦竹盘根”“雪地盖顶”“青蛙晒肚”等一系列动作提供了底本;气候湿热多雨,丛林密集,生物众多的自然环境使翻山铰子选择铿锵有力的乐器(镲)声吓退山野猛兽,或者自我解乏、愉悦行人等;巴蜀地区的自然生物形象如花、鸟等也为翻山铰子服饰样式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这些舞蹈动作、道具、服饰等作为翻山铰子的一种文化符号,表征的是巴山地区族群主体对自然生境的感悟和言说。
另一方面,文化生境中巴人的民间信仰和族群审美观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民族性”设立了生存及发展场域。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形成之初承载了古代巴蜀地区原始初民对鬼神的崇敬畏惧之情与消灾解难的美好希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人族群的信仰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缔造了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生境。流行至今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虽然摆脱了“娱神”的责任,但也有了一个新的使命——“娱人”。农耕文明“自然素朴,热情粗犷”的审美观沉淀在巴山族人的审美意识中,从而形成了他们通俗的审美趣味、质朴的审美理想、大众的审美标准以及随性的审美态度,这影响了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翻山铰子为例:道具简朴(桌、凳)、节奏均衡、场地随便、气氛热烈、风格粗犷、具有强烈的可观性,表明了以翻山铰子为代表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是族群审美观外化的表达方式。
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作为巴人族群的情感符号,同创作主体所处的自然生态条件及社会文化框架等生境要素脉脉相通,无论是叙述内容还是言说方式都被打上了“生境美”的印记,关乎族群主体之于生命体验的诗意化呈现。
二、活感性: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内在意蕴
活感性(Lebende Sensibilitat)意即“有生命活力的感觉”“或充满生命力的意识”[3]“是积累着理性并以理性规定着质的感性”,是实践的感性。
受巴蜀地区山水人情之滋养,巴人族群感应着这里生命之流的运动、节律与气韵,追求如巴山与长江般安稳与长久的生命、憧憬未来与无限,这种充溢的感受力与生命力不免也会注入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翻山铰子大幅度(翻、跳、转等)的舞蹈动作与饱满激情的情绪等皆是其直观表现。以此为例,可以洞见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是衡量巴山人民生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蕴含着巴山人民对生命力的追求与崇敬。
值得注意的是,以翻山铰子为例的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没有完全脱离理性而走向天马行空,其舞蹈动作的思考和编排、舞蹈服饰道具设计和表演、舞蹈所诠释内容的整体性构思仍然是一种理性思维,它表现现实、超越现实,却仍生存于现实之中,是一种感性与有序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体现着活感性对理性的非根本否定。
“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生命活感性呈现和表露”[4],作为一种关乎生命的审美感觉的外显形式,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克服了自然与社会的二元论,展现出巴山族群整体生命活动的充盈勃发,蕴含丰富的有机整体观与生命活力。
三、古拙技艺美: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
古拙技艺美是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所特有的古拙朴实的民俗风情和高难度的舞蹈技艺所表现的美。分为古拙朴实和技艺超绝两种形态。[1]
“古拙朴实的舞蹈美常常从原生态的舞蹈素材和形象材料中提取和创造,此类形象具有质朴、自然、古拙、野趣的特色。”[1]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民间艺术,取材于巴人散发着乡土气息的社会生活,从翻山铰子生活化的道具(桌、凳等)、民间化的服饰(以红黄绿、花鸟等动植物为主)等即可洞察出它颇具山野韵味的质朴美。再者,翻山铰子常出现劳动号子,无猎奇作秀之意,洋溢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统一的和谐美与生态美,与当地淳厚质朴的民风与自然野趣的审美相得益彰,洋溢着古拙朴实的审美形态。
“技艺超绝的舞蹈美,是舞中有技,技艺结合。”[1]川东北舞蹈类民间艺术通常会在舞蹈中加入一些技巧性动作用以丰富其审美性。作为民间艺术的翻山铰子最初就以杂耍表演的形式出现在乡镇场上,由民间艺人加以别致的打法。比如:配以鼓点甩起铰子前、后、上、下、左右打以及胯下打等动作吸引观众。在不断地传承创新中,翻山铰子的技巧不断变难,比如在“短绳铰子”的基础上,发展了“长绳铰子”,又以“平地铰子”为基础创新了“平台铰子”与“高台铰子”等,“高台铰子主要在长凳和方桌上进行,有绕凳腿、桌脚做各种击打动作;单腿在长凳上悬空变换各种姿态和在高处做下腰衔‘彩包’等表演,动作惊险。”[1]翻山铰子这类民间舞蹈复杂的技巧发展了它的技艺性与表现力,使其更具形式美感也更富艺术魅力。
川东北民间舞蹈受本土山野风格之影响,以野趣的表现方式塑造自身艺术魅力,不仅迎合了巴山族群主体的审美趣味,也给予了接受者新奇的审美愉悦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川东北民间舞蹈并非仅仅是舞蹈艺术内部规律自身演变的结果,而且与巴山族群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同生共长、相互依存,它以特殊的表现方式,承载起巴文化的发展基因、历史记忆、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蕴,显露着生境美、活感性、古拙技艺美,为本土艺术审美形态的进一步研究生增加更多可能性。再者,作为融巴山地区自然地理、生产劳作、宗教信仰、情感认同、审美取向等为一体的文化价值体系,川东北舞蹈类民间艺术无论是在构建地方性还是重塑民族认同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更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扩大了研究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蹈词典》编辑部.中国舞蹈词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106.
[2]孟妍.论侗族大歌的审美形态[J].文艺争鸣,2020(5):192-196.
[3]王岳川.艺术审美价值-生命活感性生成[J].益阳师专学报,1994(1):36-40.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