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壮族“蚂拐舞”逐渐出现在各表演舞台上,让人耳目一新,得到了各专家学者的好评,也得到了群众的欣赏。但是,人们对其的喜欢度也仅是在舞蹈的编排层面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倡导,社会提倡人们文艺水平、知识,而非表层的欣赏。对此,笔者就蛙崇拜文化对壮族“蚂拐舞”表现形式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蛙崇拜文化 蚂拐舞 表现形式 影响分析
不同的民族有着属于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发展史,尤其在舞蹈形式展现上呈现多样化。蚂拐舞壮族人们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年正月末二月初,在农忙前,壮族群众就会跳起欢快的蚂拐舞,以求一年中庄嫁丰收,蚂拐舞是壯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现阶段舞蹈编排的蚂拐舞相对于传统的舞蹈有一定不同,但其在舞蹈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差异。
一、蛙崇拜文化影响下“蚂拐舞”的发展
壮族蚂拐舞与农业生产有着较大的联系,壮族举行蚂拐舞其目的是希望,获得丰收,在水稻农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水流域田地多数处在山岭中,在农业发展初期,田地浇灌主要是通过自然天气进行浇灌。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劳动智慧,发现每当雷雨天气时,青蛙就会叫,而青蛙多的地方,庄嫁的病虫害则少,年成就好,因此,青蛙则成为壮族人们心中的吉祥物,将其深化,给予高度的崇拜,进而逐渐形成一种祭拜。由此一来,当庄嫁获得丰收时,人们就会认为是祭拜青蛙的结果,而受气候原因影响,当庄嫁收成较低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对青蛙有触犯,因此,祭拜青蛙成为人们祈求丰收的希望,进而也就形成了蚂拐节。
每当壮族人们过节时,最为热闹的当属蚂拐舞,在传统社会发展中,人人会跳蚂拐舞。蚂拐舞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性的舞蹈,在舞蹈类型种,其中包含:与农事日常相关的舞蹈、祭祀的舞蹈。通常伴奏乐器是:铜鼓、皮鼓、唢呐等,在伴奏中进行蚂拐舞表演,分为15段:征战舞、毛人舞、庆丰收舞、打猎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其舞蹈人物装扮多是通过每种舞蹈的类型,佩戴面具跳舞,其表演动作,大多是通过模仿青蛙或是农耕劳作,蚂拐舞风格淳朴、幽默有趣。蚂拐舞的表演氛围较为活跃、场面较为热闹,由传统祭祀逐渐演变成为群众的娱乐活动。
二、蚂拐舞结构方式
蚂拐舞表演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通过祭祀、节日活动等,将这种形式通过身体动作,锣鼓等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儿女,使之在无形中,接受民族最好的教育方式。在解放前,壮族还未形成本民族的文字,以及教育方式,只是通过语言的传播而传递,所以,体育活动与歌曲舞蹈则成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如果挖掘蚂拐舞更深层次的内涵,笔者认为:蚂拐舞更是一种生活叙述、群众精神的体现。
每年农历春节是壮族人们的“蚂拐节”,其节日时壮族人对蛙崇拜文化的继承。而“蚂拐舞”作为其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形式多样、类型众多继而开始走向舞蹈形式。
例如:《皮鼓舞》两个男生戴着女生面具,伴着铜鼓的节奏一边敲打一边跳舞。该种舞蹈形式被看做为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对女性生育能力表示尊重、崇敬。而青蛙的肚子呈圆形和女性孕期肚子形状相近,同时青蛙也具有一定的生育能力。所以,壮族人将“蚂拐舞神”的尊重转为女生中。一直到现在,该种崇敬女性的舞蹈形式依然由男性扮演进行跳舞表演。
在《蚂拐出世舞》中,则由4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表演。孩子们穿上紧身裤,身上涂满了蚂拐皮图形,模仿青蛙跳状态从舞台四角跳着登场,表示青蛙刚出生时的状态。同时也代表着,蛙崇拜文化已经融入到表演人身体中的图案形式,期望在模仿青蛙玩耍的过程中有“雷王”的庇护,尽快降雨,祭拜青蛙成为人们祈求丰收的希望。在现代的“蚂拐舞”中,一些表演人的身上也有青蛙的图案。
三、蚂拐舞动作表现形式影响
动作体态是舞蹈的艺术展现,包含基本形态、舞蹈动作、节奏动作等。一直以来,动作形态贯穿于全部舞蹈作品中。
1.基本形态。在广西左江地区中有一幅气势磅礴、年代久远的崖画,即:花山壁画。壮族人们将各自崇拜的对象精心的刻在石壁中,刻画青蛙画最多。石壁画中,人们模仿青蛙的不同姿势被刻画上,例如:两手屈肘向上、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等不同动态形态。在实际生活中,“蚂拐舞”动作形态和石壁画中的动作相同;在半蹲体态下,膝盖向外,两手手指同时弯肘向上;或是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形态各异,具有雄健与神秘感。此外,在跳舞过程中,人们手指要一直保持张开状态。该动作形态和壮族人们崇敬青蛙动态体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仅从五指张开的动作就能够看出是模仿青蛙动作。
2.舞蹈形态。“蚂拐舞”舞蹈形态具有一定的混乱性但不缺少规律的一致性。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记载:两跳一停五点步是基础舞蹈姿态。其“两步”为两腿在腰间用力与驱动的过程,朝前或是其他方向展现出具有弹性力度并后踢的两步跳跃动作。该舞蹈动作的来源也是对青蛙的模仿。因为,在壮族人们思想意识中,蛙的跳跃是值得敬仰的,蛙的跳跃是在向“雷王”传递降雨的意思。“停”则是在落地后呈八字站位,身体朝后仰板腰。从这一动作中也能够看出是在模仿青蛙站立状态下脚型姿态。“五点步”则是当腿受到膝盖强力抖弹驱动下,快速的进行四下连续点动作。该动作代表着青蛙膝部关节灵活并有力。其基础动作脚步可以归结成:表演人员身体一直呈半蹲姿势,同时多部分用半脚尖点地,撩腿过程中呈弧点步跳。
在前进过程中,模仿蛙跳状态,时而弹跳时而蹉步侧身跳跃,呈“之”字状态行进。同时,也具有“一顺边”艺术特点,不过于高原舞蹈有着较大不同。其中,“一顺边”舞蹈动作也是对青蛙形态特点的模仿,并且也有着“水向一方流”意思。尽管在一些资料中没有记载该种说法。不过,经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观察壮族“蚂拐舞”特点就能够看出“水崇拜”对“蚂拐舞”中“一顺边”动作产生的影响推断。
3.形态韵律。蚂拐舞中的跳跃、五点步等动作的转变无不体现出节奏韵律的变化。根据其节奏变化融合为该舞蹈特有的韵律进而将其表现出来。该种特殊的节奏韵律主要起源子壮族人们对青蛙的细心观察研究,得出:每当快要降雨时,青蛙会发生鸣叫。因此,在“蚂拐舞”音乐节奏包含模仿降雨前后青蛙的鸣叫韵律,并融入其相关动作形态,进而表示降雨前后青蛙的鸣叫与形态不同。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对蛙崇拜文化中壮族“蚂拐舞”展现方式的影响能够看出:我们在艺术表演中所看到的“蚂拐舞”主要对于男性的要求、纹身图案和动作姿态、节奏韵律等受到了蛙崇拜文化的影响。此外,也可以理解为蛙崇拜文化时刻在影响着壮族人们思想意识,是其精神支撑。壮族人通过歌曲舞蹈的特点展现作为实践基础,把壮族自然文化的崇敬通过肢体形式展现出来。蚂拐舞文化价值的展现,也能够推动蚂拐舞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文.壮族蚂拐舞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功能[J].经营管理者,2016(35).
[2]黎年茂.壮族“蚂拐舞”民俗文化及社会关系的研究[J].运动,2016(22).
[3]何娟娟,蒋波.壮族蚂拐舞本体特征初探——以舞蹈《山娃仔》为例[J].音乐时空,2015(19).
[4]周家金,孙庆彬,陈诗强,朱波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蚂拐舞的文化解析与传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04).
[5]周家金,朱波涌,孙庆彬.壮族蚂拐舞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功能[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01).
作者简介:李文(1983.06—)男。民族:汉。广西岑溪市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民族体育。
关键词:蛙崇拜文化 蚂拐舞 表现形式 影响分析
不同的民族有着属于其自身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发展史,尤其在舞蹈形式展现上呈现多样化。蚂拐舞壮族人们祈祷风调雨顺的一种娱乐活动,每年正月末二月初,在农忙前,壮族群众就会跳起欢快的蚂拐舞,以求一年中庄嫁丰收,蚂拐舞是壯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现阶段舞蹈编排的蚂拐舞相对于传统的舞蹈有一定不同,但其在舞蹈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差异。
一、蛙崇拜文化影响下“蚂拐舞”的发展
壮族蚂拐舞与农业生产有着较大的联系,壮族举行蚂拐舞其目的是希望,获得丰收,在水稻农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水流域田地多数处在山岭中,在农业发展初期,田地浇灌主要是通过自然天气进行浇灌。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劳动智慧,发现每当雷雨天气时,青蛙就会叫,而青蛙多的地方,庄嫁的病虫害则少,年成就好,因此,青蛙则成为壮族人们心中的吉祥物,将其深化,给予高度的崇拜,进而逐渐形成一种祭拜。由此一来,当庄嫁获得丰收时,人们就会认为是祭拜青蛙的结果,而受气候原因影响,当庄嫁收成较低的时候,人们就会认为对青蛙有触犯,因此,祭拜青蛙成为人们祈求丰收的希望,进而也就形成了蚂拐节。
每当壮族人们过节时,最为热闹的当属蚂拐舞,在传统社会发展中,人人会跳蚂拐舞。蚂拐舞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性的舞蹈,在舞蹈类型种,其中包含:与农事日常相关的舞蹈、祭祀的舞蹈。通常伴奏乐器是:铜鼓、皮鼓、唢呐等,在伴奏中进行蚂拐舞表演,分为15段:征战舞、毛人舞、庆丰收舞、打猎舞等多种表演形式。其舞蹈人物装扮多是通过每种舞蹈的类型,佩戴面具跳舞,其表演动作,大多是通过模仿青蛙或是农耕劳作,蚂拐舞风格淳朴、幽默有趣。蚂拐舞的表演氛围较为活跃、场面较为热闹,由传统祭祀逐渐演变成为群众的娱乐活动。
二、蚂拐舞结构方式
蚂拐舞表演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通过祭祀、节日活动等,将这种形式通过身体动作,锣鼓等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儿女,使之在无形中,接受民族最好的教育方式。在解放前,壮族还未形成本民族的文字,以及教育方式,只是通过语言的传播而传递,所以,体育活动与歌曲舞蹈则成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如果挖掘蚂拐舞更深层次的内涵,笔者认为:蚂拐舞更是一种生活叙述、群众精神的体现。
每年农历春节是壮族人们的“蚂拐节”,其节日时壮族人对蛙崇拜文化的继承。而“蚂拐舞”作为其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形式多样、类型众多继而开始走向舞蹈形式。
例如:《皮鼓舞》两个男生戴着女生面具,伴着铜鼓的节奏一边敲打一边跳舞。该种舞蹈形式被看做为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对女性生育能力表示尊重、崇敬。而青蛙的肚子呈圆形和女性孕期肚子形状相近,同时青蛙也具有一定的生育能力。所以,壮族人将“蚂拐舞神”的尊重转为女生中。一直到现在,该种崇敬女性的舞蹈形式依然由男性扮演进行跳舞表演。
在《蚂拐出世舞》中,则由4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表演。孩子们穿上紧身裤,身上涂满了蚂拐皮图形,模仿青蛙跳状态从舞台四角跳着登场,表示青蛙刚出生时的状态。同时也代表着,蛙崇拜文化已经融入到表演人身体中的图案形式,期望在模仿青蛙玩耍的过程中有“雷王”的庇护,尽快降雨,祭拜青蛙成为人们祈求丰收的希望。在现代的“蚂拐舞”中,一些表演人的身上也有青蛙的图案。
三、蚂拐舞动作表现形式影响
动作体态是舞蹈的艺术展现,包含基本形态、舞蹈动作、节奏动作等。一直以来,动作形态贯穿于全部舞蹈作品中。
1.基本形态。在广西左江地区中有一幅气势磅礴、年代久远的崖画,即:花山壁画。壮族人们将各自崇拜的对象精心的刻在石壁中,刻画青蛙画最多。石壁画中,人们模仿青蛙的不同姿势被刻画上,例如:两手屈肘向上、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等不同动态形态。在实际生活中,“蚂拐舞”动作形态和石壁画中的动作相同;在半蹲体态下,膝盖向外,两手手指同时弯肘向上;或是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形态各异,具有雄健与神秘感。此外,在跳舞过程中,人们手指要一直保持张开状态。该动作形态和壮族人们崇敬青蛙动态体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仅从五指张开的动作就能够看出是模仿青蛙动作。
2.舞蹈形态。“蚂拐舞”舞蹈形态具有一定的混乱性但不缺少规律的一致性。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记载:两跳一停五点步是基础舞蹈姿态。其“两步”为两腿在腰间用力与驱动的过程,朝前或是其他方向展现出具有弹性力度并后踢的两步跳跃动作。该舞蹈动作的来源也是对青蛙的模仿。因为,在壮族人们思想意识中,蛙的跳跃是值得敬仰的,蛙的跳跃是在向“雷王”传递降雨的意思。“停”则是在落地后呈八字站位,身体朝后仰板腰。从这一动作中也能够看出是在模仿青蛙站立状态下脚型姿态。“五点步”则是当腿受到膝盖强力抖弹驱动下,快速的进行四下连续点动作。该动作代表着青蛙膝部关节灵活并有力。其基础动作脚步可以归结成:表演人员身体一直呈半蹲姿势,同时多部分用半脚尖点地,撩腿过程中呈弧点步跳。
在前进过程中,模仿蛙跳状态,时而弹跳时而蹉步侧身跳跃,呈“之”字状态行进。同时,也具有“一顺边”艺术特点,不过于高原舞蹈有着较大不同。其中,“一顺边”舞蹈动作也是对青蛙形态特点的模仿,并且也有着“水向一方流”意思。尽管在一些资料中没有记载该种说法。不过,经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观察壮族“蚂拐舞”特点就能够看出“水崇拜”对“蚂拐舞”中“一顺边”动作产生的影响推断。
3.形态韵律。蚂拐舞中的跳跃、五点步等动作的转变无不体现出节奏韵律的变化。根据其节奏变化融合为该舞蹈特有的韵律进而将其表现出来。该种特殊的节奏韵律主要起源子壮族人们对青蛙的细心观察研究,得出:每当快要降雨时,青蛙会发生鸣叫。因此,在“蚂拐舞”音乐节奏包含模仿降雨前后青蛙的鸣叫韵律,并融入其相关动作形态,进而表示降雨前后青蛙的鸣叫与形态不同。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对蛙崇拜文化中壮族“蚂拐舞”展现方式的影响能够看出:我们在艺术表演中所看到的“蚂拐舞”主要对于男性的要求、纹身图案和动作姿态、节奏韵律等受到了蛙崇拜文化的影响。此外,也可以理解为蛙崇拜文化时刻在影响着壮族人们思想意识,是其精神支撑。壮族人通过歌曲舞蹈的特点展现作为实践基础,把壮族自然文化的崇敬通过肢体形式展现出来。蚂拐舞文化价值的展现,也能够推动蚂拐舞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文.壮族蚂拐舞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功能[J].经营管理者,2016(35).
[2]黎年茂.壮族“蚂拐舞”民俗文化及社会关系的研究[J].运动,2016(22).
[3]何娟娟,蒋波.壮族蚂拐舞本体特征初探——以舞蹈《山娃仔》为例[J].音乐时空,2015(19).
[4]周家金,孙庆彬,陈诗强,朱波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蚂拐舞的文化解析与传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04).
[5]周家金,朱波涌,孙庆彬.壮族蚂拐舞的体育文化价值及其社会功能[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01).
作者简介:李文(1983.06—)男。民族:汉。广西岑溪市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民族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