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发生,既有领导干部放松自我约束、背离党性宗旨的原因,也有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诱发和滋生。预防国有企业腐败需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通过丰富廉政教育、加强内部监管制度、科技防腐等多管齐下的方式措施,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关键词:国企廉政风险防控 文化引领 强化机制 立足科技
一、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是权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对权力的制衡监督。在一些国有企业,决策代表和经营管理者身份合而为一,集多重角色,多项权力于一身,这种状况在体制上形成了个人决定一切重大事项的局面,在权力资源过于集中的体制环境下,内部监督、民主监督难以有效实施。若想做到廉洁从业,往往寄希望于干部自我约束、自我提醒。如果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民主,则容易导致“一言堂”、一手遮天、个人专断的特权现象出现。二是监督体制薄弱,有效监督的机制尚未全面形成。监督管理部门依附、受制于所在单位组织,比如,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人事组织、薪酬水平全部归所在单位管理,监督业务也要受制于单位的各种限制。由于监督管理部门不能相对独立,与所在单位存在这样那样的制约关系,导致监督管理部门在从事监督、查处工作时往往处于无奈、被动、尴尬的境地。同时,很多国有企业虽然明确了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的监督体系,但在实际操作环节上由于缺乏具体的步骤、程序、手段。导致整体联动不强,致使纪检监察部门往往处于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三是理想信念滑坡,背离党性宗旨。一些干部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以致产生虚荣、失衡、侥幸、放纵等不良心理。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廢;有的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在心理失衡的驱使下用曾经是艰苦奋斗的双手伸向国库;有的干部甚至认为别的干部贪污受贿,自己两袖清风反倒受到耻笑的扭曲心理。
二、构筑国有企业现代化惩防体系需要引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是顺应这一要求的有益探索,通过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可以明确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增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
其次,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是国有企业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平台。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不少企业改革了决策、执行和监督方面的运行机制,但制度的刚性不足、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国有企业通过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把廉政风险管理与经营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管理等结合起来,其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防控机制,使权力运行到哪里 风险防范就跟到哪里,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实效。
三、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对策探讨
1.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反腐倡廉教育引领作用。
第一,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的优势,打造网络、电视宣教阵地。充分发挥电视直观、快捷、感染力强、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在企业电视台播放廉政教育影视节目;在国企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以及公司内部建立岗位廉政风险教育频道,使企业干部能够在网上接受廉政教育,增强廉政教育视觉冲击力。如保定卷烟厂2008年创建了廉政文化建设网站,该网站包括文件法规、案例剖析、家庭助廉等十项模块,涵盖廉政文化的主体结构。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和约束功能,特别是参与物资采购、基建技改工程的负责干部和有关人员,廉政文化网站的学习内容成为管理招标工作、打造“廉洁工程”的必修课程。
第二,国企廉政教育应体现 “突出重点、突出岗位风险”的特征。在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中开展“明确岗位职责、依法行使职权”教育。引导重点岗位人员认清岗位职责、权力风险,增强法纪自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不违法。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专项治理上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在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设立廉政文化教育室,在施工现场等有关场所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悬挂廉政警示标语条幅,增强重要岗位人员廉洁从业的意识。
2.以强化权力运行机制为抓手,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监督。凡涉及生产经营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严格依照董事会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程序的规定,进行集体决策。应建立决策事前通告制、决策票决制、决策情况记录制、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制,将“三重一大”决策情况作为向职代会、监事会报告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企业职代会监督和厂务公开制度。将干部述职述廉列入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企业领导人员要向职工代表报告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职工代表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同时规范厂务公开程序,实行厂务公开标准化管理。对企业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经企业监事会、工会或一定数量以上的职工代表提议,相关部门必须予以公开。三是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干部选任等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3.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一是以流程梳理为契机,强化企业内控监管。在梳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流程中引入权力制衡、过程控制原则,对企业财务、生产、销售、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细化,加强流程监管,强化全程监督,着力形成规范有序的经营管理内控机制。二是在物资采购领域推行“阳光采购”和全面监管。建立物资采购招标制,纪检监察部门、审计组织应全程监督物资招标工作,确保招标程序公开化、透明化,对招标工作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提出纠正和建议;推行廉洁承诺双书制,促使甲乙双方有关人员增强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建立对供应商的监督考核评价制,对违反廉洁承诺协议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取消投标资格。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力度,打造质优廉洁的工程项目。建立工程项目廉政协议制,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设计审查、质量、安全、造价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决算审计制和项目验收制度,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实行专家评议、论证、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工程项目从业人员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最终实现工程出精品、队伍出精兵。
4.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针对资金管理领域管理链条过长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建立企业资金网上运作系统,每一笔财政资金严格按照审核、支付、录入、监控流程操作,使企业资金实现公开透明使用,将电子监察系统与资金运营系统对接,实时加强对资金流量、流速、流向的动态监控;开发电子业务审计系统,强化审计监督力度。电子业务审计系统覆盖财务运行、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事项,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实现事后审计向实时审计的转变;利用电子科技手段,开发实施电子招投标系统。实现招标采购各个环节的网上电子化操作,从项目立项、资金预算、招标文件的发布,到投标文件的提交、评标专家抽取、专家评标、形成评标报告、招标结果公告等各个环节,全部过程都在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上进行,具有较强的公正性、严密性、客观性,能够有效防止围标串标、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现象,有利于实行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
关键词:国企廉政风险防控 文化引领 强化机制 立足科技
一、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是权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对权力的制衡监督。在一些国有企业,决策代表和经营管理者身份合而为一,集多重角色,多项权力于一身,这种状况在体制上形成了个人决定一切重大事项的局面,在权力资源过于集中的体制环境下,内部监督、民主监督难以有效实施。若想做到廉洁从业,往往寄希望于干部自我约束、自我提醒。如果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民主,则容易导致“一言堂”、一手遮天、个人专断的特权现象出现。二是监督体制薄弱,有效监督的机制尚未全面形成。监督管理部门依附、受制于所在单位组织,比如,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的人事组织、薪酬水平全部归所在单位管理,监督业务也要受制于单位的各种限制。由于监督管理部门不能相对独立,与所在单位存在这样那样的制约关系,导致监督管理部门在从事监督、查处工作时往往处于无奈、被动、尴尬的境地。同时,很多国有企业虽然明确了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多个部门“协同作战”的监督体系,但在实际操作环节上由于缺乏具体的步骤、程序、手段。导致整体联动不强,致使纪检监察部门往往处于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三是理想信念滑坡,背离党性宗旨。一些干部放松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以致产生虚荣、失衡、侥幸、放纵等不良心理。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廢;有的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在心理失衡的驱使下用曾经是艰苦奋斗的双手伸向国库;有的干部甚至认为别的干部贪污受贿,自己两袖清风反倒受到耻笑的扭曲心理。
二、构筑国有企业现代化惩防体系需要引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是顺应这一要求的有益探索,通过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可以明确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增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
其次,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是国有企业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平台。随着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不少企业改革了决策、执行和监督方面的运行机制,但制度的刚性不足、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国有企业通过构建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把廉政风险管理与经营风险管理、投资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安全风险管理等结合起来,其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防控机制,使权力运行到哪里 风险防范就跟到哪里,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实效。
三、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对策探讨
1.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反腐倡廉教育引领作用。
第一,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的优势,打造网络、电视宣教阵地。充分发挥电视直观、快捷、感染力强、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在企业电视台播放廉政教育影视节目;在国企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以及公司内部建立岗位廉政风险教育频道,使企业干部能够在网上接受廉政教育,增强廉政教育视觉冲击力。如保定卷烟厂2008年创建了廉政文化建设网站,该网站包括文件法规、案例剖析、家庭助廉等十项模块,涵盖廉政文化的主体结构。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和约束功能,特别是参与物资采购、基建技改工程的负责干部和有关人员,廉政文化网站的学习内容成为管理招标工作、打造“廉洁工程”的必修课程。
第二,国企廉政教育应体现 “突出重点、突出岗位风险”的特征。在重点部门、重点岗位人员中开展“明确岗位职责、依法行使职权”教育。引导重点岗位人员认清岗位职责、权力风险,增强法纪自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不违法。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专项治理上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在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设立廉政文化教育室,在施工现场等有关场所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悬挂廉政警示标语条幅,增强重要岗位人员廉洁从业的意识。
2.以强化权力运行机制为抓手,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监督。凡涉及生产经营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严格依照董事会议事规则和重大决策程序的规定,进行集体决策。应建立决策事前通告制、决策票决制、决策情况记录制、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制,将“三重一大”决策情况作为向职代会、监事会报告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企业职代会监督和厂务公开制度。将干部述职述廉列入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企业领导人员要向职工代表报告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职工代表的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同时规范厂务公开程序,实行厂务公开标准化管理。对企业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经企业监事会、工会或一定数量以上的职工代表提议,相关部门必须予以公开。三是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干部选任等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3.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一是以流程梳理为契机,强化企业内控监管。在梳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流程中引入权力制衡、过程控制原则,对企业财务、生产、销售、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细化,加强流程监管,强化全程监督,着力形成规范有序的经营管理内控机制。二是在物资采购领域推行“阳光采购”和全面监管。建立物资采购招标制,纪检监察部门、审计组织应全程监督物资招标工作,确保招标程序公开化、透明化,对招标工作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提出纠正和建议;推行廉洁承诺双书制,促使甲乙双方有关人员增强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意识,建立对供应商的监督考核评价制,对违反廉洁承诺协议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取消投标资格。三是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力度,打造质优廉洁的工程项目。建立工程项目廉政协议制,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设计审查、质量、安全、造价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决算审计制和项目验收制度,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实行专家评议、论证、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工程项目从业人员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最终实现工程出精品、队伍出精兵。
4.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针对资金管理领域管理链条过长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建立企业资金网上运作系统,每一笔财政资金严格按照审核、支付、录入、监控流程操作,使企业资金实现公开透明使用,将电子监察系统与资金运营系统对接,实时加强对资金流量、流速、流向的动态监控;开发电子业务审计系统,强化审计监督力度。电子业务审计系统覆盖财务运行、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事项,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实现事后审计向实时审计的转变;利用电子科技手段,开发实施电子招投标系统。实现招标采购各个环节的网上电子化操作,从项目立项、资金预算、招标文件的发布,到投标文件的提交、评标专家抽取、专家评标、形成评标报告、招标结果公告等各个环节,全部过程都在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上进行,具有较强的公正性、严密性、客观性,能够有效防止围标串标、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现象,有利于实行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