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命脉,高效的阅读能够强化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来看,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合适的解决措施,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下面做具体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教学 探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151
通过阅读,小学生既能巩固自身所学,同时还能扩充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新课改之后以上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善,但仍存在改进空间。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做好阅读教学总结,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在此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能根据教师所限制的教学步骤进行阅读,并不能进行思维拓展,也难以提高阅读兴趣,难免会感受到阅读是枯燥乏味的。在新时期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为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正确的引领和帮助,使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通过开放互动学习空间,使学生与教师进行多元化的互動交流,并在阅读基础之上,深层次的理解阅读文章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通过指引学生阅读思路,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在课前课后翻阅阅读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二、强化教学目标的实效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适宜学生的教学目标往往比教师自主设定的教学目标起到的作用更大。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尽快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把制定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明确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成效,只有将这一点进行明确,才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语文阅读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必定会有一定的差别,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小学生初步的文学品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负荆请罪》时,教师应该做到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以“蔺相如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为中心话题,教师明确了这一点,才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目标设计简要的基础上把握重点。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主动投入到阅读的研究当中。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笔者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尝试应用启发、设计问题等多种手段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当中。在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笔者就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内容创设了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我提供的学习方法包括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品读重点等,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再有,要求学生自己标出感兴趣的内容,对此部分要反复读、认真读。学生在实践阅读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利用小学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阅读
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知道,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体,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通过阅读的方式去丰富情感、增长见闻、巩固和扩充知识以及陶冶情操,而这些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地压制着,于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尚且不高,教学质量尚且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些教学目标又怎么能有效达成呢?针对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摒弃教师为教学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閱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之后,教师要革新教学方法,采用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去开展教学活动。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法可视为最佳方式,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学生由于要共同去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所以他们会自觉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思想,而这一点,是其他很多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换言之,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齐心协力地去攻克阅读中的难点、完成阅读人物,这对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五、提倡学生课后的拓展阅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想学好语文,没有积累是不行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使学生积累足够的语文知识。所以,在语文课后,学生要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对此,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课后拓展阅读,对好的表现的同学进行表扬。比如在学习《伊索寓言》一文中,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可以对国外的优秀童话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世界著名。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展开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也会受到激励,积极投入课后阅读中。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语文知识丰富起来了,语文阅读能力也上来了,阅读教学就更加轻松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左廷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知识文库,2018(14).
[2]王欣荣.小学语文阅读课文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8(8):59-59.
[3]刘艳艳.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成功:中下,2018(1):00101-00101.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课教学 探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1.151
通过阅读,小学生既能巩固自身所学,同时还能扩充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新课改之后以上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善,但仍存在改进空间。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做好阅读教学总结,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在此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能根据教师所限制的教学步骤进行阅读,并不能进行思维拓展,也难以提高阅读兴趣,难免会感受到阅读是枯燥乏味的。在新时期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为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正确的引领和帮助,使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通过开放互动学习空间,使学生与教师进行多元化的互動交流,并在阅读基础之上,深层次的理解阅读文章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师通过指引学生阅读思路,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在课前课后翻阅阅读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二、强化教学目标的实效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适宜学生的教学目标往往比教师自主设定的教学目标起到的作用更大。语文阅读教学中,为尽快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把制定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明确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成效,只有将这一点进行明确,才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语文阅读作为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必定会有一定的差别,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课程本身的特殊性,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小学生初步的文学品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负荆请罪》时,教师应该做到通过这篇文章的讲解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以“蔺相如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为中心话题,教师明确了这一点,才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目标设计简要的基础上把握重点。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主动投入到阅读的研究当中。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笔者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尝试应用启发、设计问题等多种手段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当中。在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笔者就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内容创设了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我提供的学习方法包括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品读重点等,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再有,要求学生自己标出感兴趣的内容,对此部分要反复读、认真读。学生在实践阅读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当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利用小学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阅读
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知道,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体,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通过阅读的方式去丰富情感、增长见闻、巩固和扩充知识以及陶冶情操,而这些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大大地压制着,于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尚且不高,教学质量尚且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些教学目标又怎么能有效达成呢?针对这种状况,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摒弃教师为教学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閱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之后,教师要革新教学方法,采用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去开展教学活动。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法可视为最佳方式,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学生由于要共同去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所以他们会自觉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思想,而这一点,是其他很多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换言之,小组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齐心协力地去攻克阅读中的难点、完成阅读人物,这对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五、提倡学生课后的拓展阅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想学好语文,没有积累是不行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使学生积累足够的语文知识。所以,在语文课后,学生要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对此,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课后拓展阅读,对好的表现的同学进行表扬。比如在学习《伊索寓言》一文中,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可以对国外的优秀童话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世界著名。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展开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表扬做得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也会受到激励,积极投入课后阅读中。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语文知识丰富起来了,语文阅读能力也上来了,阅读教学就更加轻松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左廷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知识文库,2018(14).
[2]王欣荣.小学语文阅读课文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8(8):59-59.
[3]刘艳艳.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成功:中下,2018(1):001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