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资源生成例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a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生成性语文课堂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教学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语文是一门母语教育课程,“以本为本,唯本为上”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的。新教材都较注意给教师留下灵活处理、施展才能、表现自我、创造探索的广阔空间。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的编辑意图、尊重原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对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补充、调换甚至再创造,让原本相对静止的教材“活”起来、“动”起来。此外,还应注重运用教科书的种种开放性设计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挖掘多种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创造性地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领域,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借鉴苏联颇负盛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通过教学方法的控制,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他认为教育过程是否达到最优化的一个基本标准:效果与质量的标准,指在具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笔者就平时教学实践巧妙生成资源谈一些浅见,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肖川语),让学生在开放、活力的语文课堂获得长足发展。
  一、教材重组,再读生成
  纵观中职语文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倪文锦主编),共四册,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把整个中职阶段的阅读分成三个层次,即:接受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接受性阅读主要包括品味文章语言,理清文章思路,提炼文章主旨,以及质疑、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等;欣赏性阅读,特指文学作品的欣赏,包括诗歌欣赏、小说欣赏、散文欣赏、影视戏剧作品欣赏;研究性阅读,内容主要包含文艺小评论的研读、思想小评论的研读、科学小论文的研读和学术小论文的研读等,教材体例的编排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偏重于对知识层面的理解。
  进入高三,学生苦于没有新发的教材,每天疲于应付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等高考知识点作业,课外阅读的时间几乎被挤兑为零,教师补充的有限的课外阅读资料又缺乏系统性,学生的阅读基本上处于放羊式,难得的课外阅读又在任课老师的夹攻和学生的自责中流于形式,最富灵性的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兴趣索然,仅仅成了考试的机器。然而每一个语文同行都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写作,没有阅读,语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冲破认识论的框架,不能仅仅把教材作知识层面的理解与把握,而要从育人价值的高度,充分解读教学内容所蕴涵的丰富育人价值,“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学科、书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是“育人”的资源与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教学是一个实践转化过程,在处理教材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已有的呈现方式,要在实践转化过程中从整体上做纵向重组或横向关联。
  笔者受到江苏版语文教材编排体例的启发,按“体悟人生,重塑自我”这个主题重组教材,第一册中的《我的空中楼阁》(寄托作者对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第二册中的《为你自己高兴》(为你那平凡而充实、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牡丹的拒绝》(做一个像牡丹那样有独立人格、高洁精神的人)、《杨柳》(学习杨柳那般扎扎实实地做事、平平凡凡地做人),第三册中的《致橡树》(对平等、独立的人生价值的向往与追求)、《窗》(对形形色色的自私冷酷、利欲熏心的卑鄙小人及其行径的鞭挞),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有责任感、有追求的人。师生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再进行一次“触及灵魂的沟通、交流与碰撞”的精神之旅。既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材资源,又培养了高尚的审美情趣,何乐而不为?
  我认为倘若有可能就按此体例编排教材,分为“为青春举杯”、“感悟亲情”、“思辨人生”等,学生可以从老师支离破碎的讲解中解放出来,注重于教材内涵的体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不知不觉中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对学生而言比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无疑更具有语文的魅力。
  二、教材原点,适度生成
  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个文本,有着复杂的结构,有语词和文化的一面,有思维和逻辑的一面,有伦理和道德的一面,有审美和情感的一面,还有非理性和无意识的一面。同样,面对文本的心灵也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当这样的心灵和这样的文本相碰撞时,体验、理解、思维与想象的开放性可想而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立足于文本,又要有超越文本的意识,适度拓展。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我们读懂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母亲与合欢树的形象已经合二为一,母亲种下合欢树,寄托对儿子的殷殷期盼,儿子看到合欢树,涌上心头的是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不能推着手摇车去抚摸母亲亲手栽种的合欢树,愧疚之情浓烈,怀念之心真切。学完《合欢树》,发现学生意犹未尽,又设置了一个小专题:绽放生命的花朵——走近史铁生。首先请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史铁生,提供资料:
  史铁生今年55岁,21岁因病致残,在轮椅上度过了30多年,近几年他又得了尿毒症,肾也随之衰竭,时刻徘徊在死亡边缘,写作变得极其困难。饱受疾病折磨的史铁生以《病隙碎笔》荣获今年的鲁迅文学奖散文奖,这部作品集前后写了4年,有时一天只能写几行字,一般人看来,这样的遭遇和经历,一定是痛苦和悲伤的,但他在颁奖后说:“困境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把悲观认识清楚了就是乐观。”因此这个坐轮椅的汉子总是笑容满面,甚至有人说他是中国最爱笑的作家。
  其次课外请大家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从作品中得到佐证。体验“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体验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再次思考史铁生的生命观对你有什么影响?他是如何走出心理残疾?并请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走出心理残疾”的名人事例,一周后学生的作业异彩纷呈,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作文水到渠成!笔者认为我们的老师能在学生的心里镌刻一堂可供学生回味无穷、受益终身的课,它的香味如同陈酿的酒愈久愈醇厚,已是十分难得!
  三、读者再创造,促进生成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学习资源,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去发现、形成、探究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其独立性和创造性,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深入理解文本信息,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加快新旧知识的综合和联系。
  谈及《致橡树》的创作缘由,作者称1977年的某个晚上,她与一位老诗人在鼓浪屿散步,老诗人抱怨说自己一生中遇到的女性不少,但漂亮的不温柔,温柔的没有文化,没有一个完美。有感于此,作者写了这首诗,诗中的橡树形象来源于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让她觉得“像刀,像剑,像戟”,而木棉这个意象来源于她居住的鼓浪屿,花朵落地很像沉重的叹息。果真没有像有些评论家所说的那么繁复。
  当年她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成爱情诗来写,可是发表后,读者全部把它当成爱情诗。起初她还努力解释,后来觉得没有必要了,因为《致橡树》已经成了读者的东西。正如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不同的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橡树”。
  无可厚非,课文大多为历史上的名篇,这些经典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奈何地进入了“诠释的程式化”境地。分析《荷塘月色》中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们往往从知识分子的局限说入手,朱自清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在大革命失败后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不能平静,表现了那个时代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不甘同流合污而又无力争斗和济世的矛盾心境和形式局限。文学作品的解读最忌随人后,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感受最有必要。我们不妨从作者抒发思乡思亲之情角度入手,也可以从作者愤世嫉俗的“狷者”角度出发。
  四、创设情境,自然生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去,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主动寻找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对讨论问题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曾经听一位老师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把课堂的主题设计为“走近李白的诗酒人生”,他事先请学生去搜集与“酒”有关的歌曲,与“酒”相关的风俗习惯、俗语,与“酒”相关的诗歌,有了一定的“酒”文化的铺垫,就能较好地理解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笔者在教完冯骥才的《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出示本地区富有民族特征的建筑和人文风情照片,诸如青青的石板路,镂空的石窗格,民间生龙活虎的赛龙舟场面,乡间老人精湛的刻碗艺术,与民间文化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后,学生兴趣陡增,“寻根活动”也就顺理成章。
  五、借题发挥,挖掘生成
  何谓“生成性资源”?叶澜教授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而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必然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积极”、“有效”、“高质量”的课堂的动态生成。
  这几天正逢学校开运动会,学生对奥运的热情重新被点燃,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班学生提出了“人文校运”的口号,可是人文是什么呢?我询问学生,大多数学生一片茫然。学生的每个个体作为课程的建构者,发挥着语文课程资源的作用,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人文,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一种养成,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承认约束的自由,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人文就在我们的寻常生活里,就在我们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我们人性的质地中,就在我们的心灵的细胞中。就是澳大利亚每个去海里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法规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的智慧是课堂生成有效资源的助推器。新课程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生成是一种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资源,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依据的教学新情景。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拥抱文本,超越文本,返归文本,超越自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建构开放、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①张剑平、熊才平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9页。
  ②卜玉华:《试论课堂教学设计的“可能起点”与“现实起点”》,《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4期。
  ③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④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9期。
  [作者通联:浙江鄞州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2009高考除上海、江苏、福建、安徽四省市外,其他省市都考查了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大多为(D),题型均为选择题,由此可见,这一题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此,笔者
在有害鼠类控制方面,传统的直接毒杀方法存在诸多弊端,而不育技术作为其补充和替代,具有显著的优势.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不育技术比毒杀能更持久彻底地控制鼠类数量,已逐渐成为
诗词曲赋,是一种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文学作品中艺术概括最集中、思想感情最饱和、艺术想像最丰富、语言艺术最精美的体现。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积极意义。针对
作为初中教材,《出师表》有些词句不好理解,对这些疑难词句,有的课本未注,有的虽有注释。但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这给准确地译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列举一些,辨难析疑,以供参考。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许多同志认为,句中的“存亡”偏于“亡”义,是偏义复词。是否偏义复词,在语法形式上很难辨别,必须结合语境分析。诸葛亮在率师北上伐魏前上书刘禅陈情言事。给刘禅提了一系列的建议,并
(根据在广州中山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行动》课题组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展示课整理。学生:广州番禺东风中学初一8班。)  师:同学们好!我是武汉市六中的语文教师,姓胡。让我认识一下你们,你们是——  生群:东风中学初一(8)班。  师:好!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今天学哪篇课文,知道吗?  生:《皇帝的新装》。  师:我怎么听出了“扫兴”的味?听过这个故事吗?  生群:听过。看过。  师:(出示安徒生画像)
(一)“三维”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实质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念和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选作高中教科书(必修)第四册课文的,只是全篇的第一部分,但却是全篇的主体,相对完整地反映了“逍遥”这一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病案管理是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并随着其功能源不断拓展和价值的日益体现,越来越显出病案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健全和逐渐完善病案管理制度,是提高病案质量及其应用性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