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社会。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21世纪的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小学阶段强化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从学生刚入学抓起。如何让学生敢说、乐说,爱上口语交际,达到“会说”的最终目的,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加以重视的。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情”。让学生敢说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通常心直口快,直言不讳,有着脑、口两点一线的思维方式。但是,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老师会使他们产生陌生感和不安的情绪,从而大大压抑了思维,变得有话不敢说。因此,面对初来乍到的学生,我第一时间就是想办法消除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在让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同时,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分享,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幼儿园”“我最喜欢的玩具”等。一听到这些熟悉的话题,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边讲边笑,边说边比画,半点紧张劲儿也没有了。这样,学生很快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敢于和我说话了。在课堂教学中,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嘲笑或老师指责,拾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了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心病还得心来治”。在教学中,我以平等的角色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用赏识的目光、语言、心态去演绎赏识的艺术,对于敢于“说话”,表达自己见解的学生,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鼓励,提高他们“说话”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听到表扬,得到鼓励,就十分高兴,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然喜欢上了口语交际活动。
二、“激趣”,让学生乐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是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内在动力。我们在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一个事实:不感兴趣的东西,是难以学好的。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乐于说,其效果自然是妙不可言。我们教师要顺应儿童心理,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猜谜导趣。让学生根据某一个动作、声音、谜语等直观地作出判断,得出结论,进行口语交际,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在《保护有益的动物》一课中,教师首先出一道谜语题让学生猜:“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草,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学生马上猜出是青蛙,教师再顺着谜面引导: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它吃什么?对人类有什么好处?等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2.创设良好的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考的”(苏霍姆林斯基),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出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能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创设实物、学生表演、电教再现等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丰富交际内容。如在语文第二册教材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我采用实物创设情境,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点拨,争先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3.想象创造,填补“空白”。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是编歌谣、编故事的天才。教师要设法挖掘他们的潜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千万不要设置条条框框限制他们的思维。如学习了《比尾巴》(一年级上册)一课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编儿歌。有学生编了一首“比耳朵”的儿歌: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像蒲扇?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大象的耳朵像蒲扇。再如二年级下册《狼和小羊》一课,可让学生改编课文:狼找碴儿,小羊会怎么说?怎么做?……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对于精彩的语句我都一一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三、“授渔”。让学生会说
敢说、乐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有困难,有时不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说的话就东一句,西一句,哕唆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辅之以多种途径,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说话。
1.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进行精当指点。学生年龄小,口语能力弱,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在日常生活或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听学生说话,不厌其烦地鼓励、引导学生把话说全、说顺、说准、说好。无论是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是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都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在学生最需要时,相机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知识,点拨语言表达、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挖掘口语交际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老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春天到了,我就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下雨了,我就让学生观察雨的样子、雨中的景物;开学初新转进一位同学,告诉大家应该怎样说欢迎词;明天是母亲节,你想对妈妈说什么;我们班正在争创学校“文明标兵班”,身为集体一分子的你该怎么努力……这样,教师帮助学生巧搭“说”的舞台,让学生观察、表达,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3.开展多种活动,加强训练,以求达到“会说”的目的。语言的表达,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强,针对这一特点,我常抓住机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在“玩”中进行口语培训,如自我介绍、讲故事比赛、个人才艺表演、跑步比赛等。学生沉浸在活動的快乐之中,兴奋异常,话匣子也随之打开了。此时,我因势诱导,启发学生从参赛者和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展开讨论,或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讲给大家听。在学生讲的同时,引导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的局面,达到共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一、“激情”。让学生敢说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通常心直口快,直言不讳,有着脑、口两点一线的思维方式。但是,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老师会使他们产生陌生感和不安的情绪,从而大大压抑了思维,变得有话不敢说。因此,面对初来乍到的学生,我第一时间就是想办法消除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在让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同时,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分享,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幼儿园”“我最喜欢的玩具”等。一听到这些熟悉的话题,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边讲边笑,边说边比画,半点紧张劲儿也没有了。这样,学生很快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敢于和我说话了。在课堂教学中,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嘲笑或老师指责,拾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了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心病还得心来治”。在教学中,我以平等的角色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用赏识的目光、语言、心态去演绎赏识的艺术,对于敢于“说话”,表达自己见解的学生,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鼓励,提高他们“说话”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听到表扬,得到鼓励,就十分高兴,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然喜欢上了口语交际活动。
二、“激趣”,让学生乐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是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本质的内在动力。我们在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一个事实:不感兴趣的东西,是难以学好的。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乐于说,其效果自然是妙不可言。我们教师要顺应儿童心理,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猜谜导趣。让学生根据某一个动作、声音、谜语等直观地作出判断,得出结论,进行口语交际,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在《保护有益的动物》一课中,教师首先出一道谜语题让学生猜:“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草,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学生马上猜出是青蛙,教师再顺着谜面引导: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它吃什么?对人类有什么好处?等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2.创设良好的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考的”(苏霍姆林斯基),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出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能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创设实物、学生表演、电教再现等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丰富交际内容。如在语文第二册教材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我采用实物创设情境,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点拨,争先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3.想象创造,填补“空白”。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是编歌谣、编故事的天才。教师要设法挖掘他们的潜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千万不要设置条条框框限制他们的思维。如学习了《比尾巴》(一年级上册)一课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编儿歌。有学生编了一首“比耳朵”的儿歌: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像蒲扇?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大象的耳朵像蒲扇。再如二年级下册《狼和小羊》一课,可让学生改编课文:狼找碴儿,小羊会怎么说?怎么做?……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对于精彩的语句我都一一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三、“授渔”。让学生会说
敢说、乐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有困难,有时不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说的话就东一句,西一句,哕唆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辅之以多种途径,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说话。
1.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进行精当指点。学生年龄小,口语能力弱,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都较生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在日常生活或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听学生说话,不厌其烦地鼓励、引导学生把话说全、说顺、说准、说好。无论是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是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都严格要求,坚持不懈。在学生最需要时,相机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知识,点拨语言表达、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挖掘口语交际的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老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春天到了,我就让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下雨了,我就让学生观察雨的样子、雨中的景物;开学初新转进一位同学,告诉大家应该怎样说欢迎词;明天是母亲节,你想对妈妈说什么;我们班正在争创学校“文明标兵班”,身为集体一分子的你该怎么努力……这样,教师帮助学生巧搭“说”的舞台,让学生观察、表达,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3.开展多种活动,加强训练,以求达到“会说”的目的。语言的表达,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强,针对这一特点,我常抓住机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在“玩”中进行口语培训,如自我介绍、讲故事比赛、个人才艺表演、跑步比赛等。学生沉浸在活動的快乐之中,兴奋异常,话匣子也随之打开了。此时,我因势诱导,启发学生从参赛者和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展开讨论,或把活动过程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讲给大家听。在学生讲的同时,引导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的局面,达到共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