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主体,还要开发主体,发展主体,要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意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45-1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面对新课程改革时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革故鼎新,势在必行。
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当今语文教育界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耕耘不辍,摸索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规范,在这里,我把它抛出来,求教于大方。
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应试教育”,加班加点延长教学时间,或者搞“题海”战术,后果是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重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由于“思想”问题没有解决,许多课堂仍是“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有些教师迷信自己,不相信学生,迷信讲授,忽视训练,延长教学时间,忽视课堂效率,导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确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教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面向全体,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认识到学生不只是受教育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对每个学生负责,才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应该是素质教育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应树立“师生平等”的师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放飞学生,发扬民主,积极让每个学生去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进竞争机制。教师应具有民主作风,平等对待每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
实现教学民主化必须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亲切感,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是师长,而且是知心朋友,消除两者之间隔膜,学生有了安全感,才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触发他们去思维,去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应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一次小的成功,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增强其信心,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在问题的争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与方法,教师不应立即“板起面孔”去“定性”,而应和蔼可亲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探讨原因,保护其积极性,主动性。
三、注重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
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自主性是个体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性,自主离不开独立,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起始年级抓起,教师应使学生牢固树立“我能行,我能干好”的观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确保每个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树立“相信自我,依靠自我”的独立信念。
其次,重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它是学生主体性养成的保障。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身正方能为范,学高方可为师”,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师生活动时,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才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再其次,重视学生实践演练。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一次次实践演练中,依靠自我的力量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断获得成功的检验,尝到成功喜悦,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相信自我,依靠自我”的信心,最终牢固树立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在学生主体性生成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金钥匙”。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调动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主动地去思、去发现、去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主人,调动一切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发其内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求知兴趣手段很多,诸如讲述故事导入新课,巧设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开展生动活泼的小竞赛活动,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寓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以新、奇、巧、趣去吸引学生;要注重学生层次性,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点,给予点拔、指导;正面予以肯定鼓励,教师应对学生语重心长地教育,不能求全责备,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点燃起学生兴趣之火。
总之,中学语文课教学应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加大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地引导,努力地创新,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让学生自主思维自由地创造,着实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相信通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实践,语文教学课堂一定会开出鲜花,结出硕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意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45-1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学生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面对新课程改革时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革故鼎新,势在必行。
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一直是当今语文教育界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耕耘不辍,摸索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规范,在这里,我把它抛出来,求教于大方。
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应试教育”,加班加点延长教学时间,或者搞“题海”战术,后果是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重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由于“思想”问题没有解决,许多课堂仍是“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有些教师迷信自己,不相信学生,迷信讲授,忽视训练,延长教学时间,忽视课堂效率,导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确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教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面向全体,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认识到学生不只是受教育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对每个学生负责,才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应该是素质教育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应树立“师生平等”的师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放飞学生,发扬民主,积极让每个学生去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进竞争机制。教师应具有民主作风,平等对待每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
实现教学民主化必须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亲切感,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是师长,而且是知心朋友,消除两者之间隔膜,学生有了安全感,才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触发他们去思维,去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应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一次小的成功,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增强其信心,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在问题的争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与方法,教师不应立即“板起面孔”去“定性”,而应和蔼可亲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探讨原因,保护其积极性,主动性。
三、注重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
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自主性是个体主体性最核心的规定性,自主离不开独立,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起始年级抓起,教师应使学生牢固树立“我能行,我能干好”的观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确保每个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树立“相信自我,依靠自我”的独立信念。
其次,重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它是学生主体性养成的保障。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身正方能为范,学高方可为师”,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师生活动时,应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才能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再其次,重视学生实践演练。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一次次实践演练中,依靠自我的力量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断获得成功的检验,尝到成功喜悦,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相信自我,依靠自我”的信心,最终牢固树立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在学生主体性生成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金钥匙”。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调动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主动地去思、去发现、去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主人,调动一切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发其内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求知兴趣手段很多,诸如讲述故事导入新课,巧设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开展生动活泼的小竞赛活动,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寓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以新、奇、巧、趣去吸引学生;要注重学生层次性,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善于抓住学生闪光点,给予点拔、指导;正面予以肯定鼓励,教师应对学生语重心长地教育,不能求全责备,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点燃起学生兴趣之火。
总之,中学语文课教学应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加大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地引导,努力地创新,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让学生自主思维自由地创造,着实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相信通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实践,语文教学课堂一定会开出鲜花,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