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是教学目标过分追求大众化,情境引入华而不实;二是过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迁就学生;三是学习方式上过分注重形式;四是多媒体运用上过分依赖。
关键词:误区;情境引入;主体地位;学习方式;媒体运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8 -01
我们在为新课程实施取得的许多成效而高兴的时候,也不难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一、教学目标过分追求大众化,情境引入华而不实。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辨析与研讨――反思与评价”的模式展开。因此我们的教师凡是引入必要寻找问题,寻找生活原形,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大众化,获得绝佳的引入效果,一位教师在“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中是这样引入的:问学生是否知道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是椭圆。老师接着用多媒体声音,图像一股脑的搬上银幕演示神舟六号的轨道示意图,接着又用几何画板演示了椭圆的轨迹生成过程,……在这里可以设计一堂探究课,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下椭圆定义的各种表现形式。笔者认为这样效果会更好。所谓平淡是真,神舟六号的运行轨道形状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没有必要采取那种形式去追求大众化的效果。
又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棱柱”这节课时,让学生大举现实生活中有棱柱形状的物体的实例。再引入棱柱的概念。此举若放在初中刚刚接触棱柱还算得体。但放在高一未免有些多余。仅仅是为了制造些热闹的气氛而有悖于引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征的原则。笔者认为不如再已经很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上进行一些变化,如对高或底面进行拉伸变形,从而找出共性和不同之处,引出棱柱的定义。
数学课的导入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为了目标大众化就刻意做作。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运用,如实例引入、直观引入、实验引入、悬念引入、类比引入、故事引入,……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行。
二、过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迁就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但现在的课堂上,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说“你错了”,似乎这就是尊重。一次在公开课上,老师让学生概括一下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有的学生说道:当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时,它们联立消去 的方程的判别式等于零。学生的回答明显错了。执教老师还是谦和地说道:“说的不对,很好。”如果学生连面对一句“你错了”的评价都没有勇气接受,将来又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呢?这种一味迁就,放任自流的做法看上去是尊重了个性,实际上却使得学生从小是非不分,弱化了抗挫折的能力。
另外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分具体情况,动不动掌声鼓励,有点电视节目主持的味道。似乎这就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确实掌声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的言行,张扬个性,满足学生自尊方面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但要知道掌声的有无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且必须是加以矫正的,也报以掌声,这时的掌声就会给学生一种潜在的错误意识。刚才的回答至少是合理的,这样做混淆了是非,正误,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因此要防止掌声的泛滥成灾。同时掌声要同语言表述等配合使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3.学习方式上过分注重形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只要上课必有三、四人的小组讨论,也不管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名曰:“合作探究”。这样合作本身就无视了学生的个性,这样的探究等于扼杀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思维,剥夺了他们发言的权力。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但由于有些评课标准把上课是否有讨论作为一个环节,因而合作学习就理解成了讨论时的声音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气氛的冷热。
4.多媒体运用上过分依赖。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极大的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它的巨大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我们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要用多媒体,而且至始至终都要用。于是学生便眼花缭乱地看着老师播放课件,原本简单的问题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现在却兴师动众地摄成像,再用电脑放出来。原本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却用一些画面或几个场景来展示。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发展。一堂课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问他为什么要做课件?回答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求我们的教师把一个真实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共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种种手段的使用就是为了一个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我们不能误解新课程的初衷,而在课堂教学中陷入误区。愿我们能把握住新课程的命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新课程的魅力!
关键词:误区;情境引入;主体地位;学习方式;媒体运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08 -01
我们在为新课程实施取得的许多成效而高兴的时候,也不难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一、教学目标过分追求大众化,情境引入华而不实。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辨析与研讨――反思与评价”的模式展开。因此我们的教师凡是引入必要寻找问题,寻找生活原形,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大众化,获得绝佳的引入效果,一位教师在“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这节课中是这样引入的:问学生是否知道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是椭圆。老师接着用多媒体声音,图像一股脑的搬上银幕演示神舟六号的轨道示意图,接着又用几何画板演示了椭圆的轨迹生成过程,……在这里可以设计一堂探究课,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下椭圆定义的各种表现形式。笔者认为这样效果会更好。所谓平淡是真,神舟六号的运行轨道形状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没有必要采取那种形式去追求大众化的效果。
又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棱柱”这节课时,让学生大举现实生活中有棱柱形状的物体的实例。再引入棱柱的概念。此举若放在初中刚刚接触棱柱还算得体。但放在高一未免有些多余。仅仅是为了制造些热闹的气氛而有悖于引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心理特征的原则。笔者认为不如再已经很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上进行一些变化,如对高或底面进行拉伸变形,从而找出共性和不同之处,引出棱柱的定义。
数学课的导入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能为了目标大众化就刻意做作。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运用,如实例引入、直观引入、实验引入、悬念引入、类比引入、故事引入,……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行。
二、过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迁就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但现在的课堂上,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说“你错了”,似乎这就是尊重。一次在公开课上,老师让学生概括一下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有的学生说道:当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时,它们联立消去 的方程的判别式等于零。学生的回答明显错了。执教老师还是谦和地说道:“说的不对,很好。”如果学生连面对一句“你错了”的评价都没有勇气接受,将来又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呢?这种一味迁就,放任自流的做法看上去是尊重了个性,实际上却使得学生从小是非不分,弱化了抗挫折的能力。
另外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分具体情况,动不动掌声鼓励,有点电视节目主持的味道。似乎这就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确实掌声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肯定学生的言行,张扬个性,满足学生自尊方面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但要知道掌声的有无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且必须是加以矫正的,也报以掌声,这时的掌声就会给学生一种潜在的错误意识。刚才的回答至少是合理的,这样做混淆了是非,正误,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因此要防止掌声的泛滥成灾。同时掌声要同语言表述等配合使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3.学习方式上过分注重形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只要上课必有三、四人的小组讨论,也不管小组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名曰:“合作探究”。这样合作本身就无视了学生的个性,这样的探究等于扼杀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思维,剥夺了他们发言的权力。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但由于有些评课标准把上课是否有讨论作为一个环节,因而合作学习就理解成了讨论时的声音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气氛的冷热。
4.多媒体运用上过分依赖。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极大的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它的巨大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我们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要用多媒体,而且至始至终都要用。于是学生便眼花缭乱地看着老师播放课件,原本简单的问题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现在却兴师动众地摄成像,再用电脑放出来。原本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却用一些画面或几个场景来展示。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不到任何的发展。一堂课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问他为什么要做课件?回答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求我们的教师把一个真实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共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种种手段的使用就是为了一个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我们不能误解新课程的初衷,而在课堂教学中陷入误区。愿我们能把握住新课程的命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新课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