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批评学生,本是一种教育方法,但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却屡屡发生学生殴打老师、家长控告学校的事件。老师正在日渐变成弱势群体,一些地方和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进而出现了“过去是教不严,师之惰,现在是教得严,师之错”的教育困局。当师道尊严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似乎我们该反思,对孩子乃至未成年人的保护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些矫枉过正?在推行赏识教育的同时是否应该辅以批评教育?如果我们拒绝教师用严厉的手段教育学生,任由学生们旁逸斜出地成长,那么难道真的要等到他们有朝一日犯下大错,从而被国家暴力机关强行制裁时,我们才去承认其权利吗?但现实情况是,即使有了这条规定,不少老师还是不敢管学生,他们都有这样的顾虑:对孩子,怎样的批评才算适度?由于无法量化规定,教师们觉得棘手。但可能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在教育人这个问题上不可能有统一量化的规定,更多地应借助文化的力量,尤其运用班级文化去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那么班级文化究竟包含哪些要素,如何借助班级文化,下面探讨班主任的适度批评权。
有一则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从前有一个小孩,因为他有一个很小的弟弟,所以妈妈很少教育他。有一次,他从隔壁家偷了一根针,告诉了妈妈。他原本以为妈妈一定会严厉地批评他,可妈妈却夸他聪明。于是,他的胆子大了一些,开始偷班上同学的东西。将偷来的画板据为己有,偷来的毛衣妈妈帮他改了之后再穿。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成为了臭名远扬的“江洋大盗”。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后来,他被捉到了,行刑那天,妈妈来看他。他要求和妈妈说几句话。他妈妈喜出望外,以为儿子要和自己说“宝藏”的所在。连忙把头伸过去,他一口咬掉妈妈的耳朵,悔恨地说:“当初我偷针,您没有批评、教育我,才导致了今天这个后果。我真的很恨您!”的确,如果他的妈妈当时及时进行批评与教育,那么“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一根针看上去很小很小,可价值却无比大,它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从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成长,需要批评”这个道理。对于不好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与教育可以将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重新拉上正路。那个被批评、教育的孩子对于这件事一定会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以后遇到这种情况相信他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孩子的父母,如何行使好班主任的批评权,而不是简单地训斥,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对班主任的出发点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直接影响师生情感。首先,批评要有爱心。许多犯了错的学生实际上在心里是有是非观的,犯错误很大部分是因为一时糊涂或是做事冲动。班主任要理解和宽容学生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教育学生以后再遇到相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做到批评但不伤学生的自尊,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这份爱,给学生的心灵点盏灯。其次,批评要有耐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学生往往有很高的期望,想一次就让学生把所有的不足和缺点都改正,一旦有反复就会不自觉地出现“恨铁不成钢”的语言暴力,人为地给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其实孩子的成长和花草的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花期,对于孩子暂时的缺点和不足,我们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耐心等待,等待花期的到来。最后,批评要用心。批评并不是说过就结束了,批评应给学生指明正确的该怎么做。批评过后应关注学生的变化,只要他们有进步,那么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完善自我的积极性。只有我们充分调动和借助情感因素,才能使学生感乎其情,动乎其心,只有触动学生心灵的批评才是有效的批评。
班级文化中的沟通因素: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最常用的沟通方式,那么怎样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呢?首先,老师与学生谈话不能摆出师长的架子,在谈心的时候不妨给学生拿把椅子,小小的一个举动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就会放下防备之心,更愿意讲出心里话,老师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在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给他们自己“辩护”的机会,实际上学生辩护的过程就是你的谈话和他自己想法的激烈碰撞,此时应该鼓励学生把想法说出来,从而发现其思想上的误区。应避免谈话时老师“一言堂”,完全不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可能表面上学生都点头同意,但很有可能一回头又全都忘了,影响了沟通的实效。
班级文化中的策略因素:诚然一针见血的批评对有些学生确实能生效,但若遇上情绪波动大、有思想包袱或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则这样的批评可能效果不大。这时的批评就应更讲究策略。对情绪激动的学生,不妨先使他心平气和下来,人在情绪激动时的语言和行为有时是不受意识支配的,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再多再对的道理也是听不进去的,处理不好还可能激化矛盾,此时可以先“冷处理”,让他静坐片刻,恢复理智,等学生心平气和了再了解情况,说服教育,并告诉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教育可能会更有效。对有思想包袱的学生,不妨先通过其他同学了解他有所顾虑的原因,协助他卸下思想的包袱,如若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一通,就有可能使学生本就沉重的负担更重,处理不当会使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抵触情绪强的学生往往自尊心也特别强,常认为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不起他,只看到他的缺点,不看他的优点,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此时,不妨在批评前先夸奖一番,让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并不正确,一旦消除了抵触情绪,接受意见也就不困难了。
批评是一剂良药,虽然苦口却又有效,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主张“惩罚”——夸美纽斯提出用惩罚维护纪律;赫尔巴特强调训育的作用;斯宾塞认为人为的惩罚是一种补充;杜威主张适当地运用惩罚,惩罚并非不民主,而是接触现实生活的一种需要。要利用好批评,关键是把握好它的度,让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爱,在批评中完善自己,在批评中塑造品格。
有一则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从前有一个小孩,因为他有一个很小的弟弟,所以妈妈很少教育他。有一次,他从隔壁家偷了一根针,告诉了妈妈。他原本以为妈妈一定会严厉地批评他,可妈妈却夸他聪明。于是,他的胆子大了一些,开始偷班上同学的东西。将偷来的画板据为己有,偷来的毛衣妈妈帮他改了之后再穿。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成为了臭名远扬的“江洋大盗”。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后来,他被捉到了,行刑那天,妈妈来看他。他要求和妈妈说几句话。他妈妈喜出望外,以为儿子要和自己说“宝藏”的所在。连忙把头伸过去,他一口咬掉妈妈的耳朵,悔恨地说:“当初我偷针,您没有批评、教育我,才导致了今天这个后果。我真的很恨您!”的确,如果他的妈妈当时及时进行批评与教育,那么“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一根针看上去很小很小,可价值却无比大,它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从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成长,需要批评”这个道理。对于不好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与教育可以将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重新拉上正路。那个被批评、教育的孩子对于这件事一定会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以后遇到这种情况相信他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孩子的父母,如何行使好班主任的批评权,而不是简单地训斥,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对班主任的出发点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直接影响师生情感。首先,批评要有爱心。许多犯了错的学生实际上在心里是有是非观的,犯错误很大部分是因为一时糊涂或是做事冲动。班主任要理解和宽容学生这些不完善的地方,教育学生以后再遇到相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做到批评但不伤学生的自尊,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这份爱,给学生的心灵点盏灯。其次,批评要有耐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学生往往有很高的期望,想一次就让学生把所有的不足和缺点都改正,一旦有反复就会不自觉地出现“恨铁不成钢”的语言暴力,人为地给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结果往往欲速则不达。其实孩子的成长和花草的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花期,对于孩子暂时的缺点和不足,我们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耐心等待,等待花期的到来。最后,批评要用心。批评并不是说过就结束了,批评应给学生指明正确的该怎么做。批评过后应关注学生的变化,只要他们有进步,那么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完善自我的积极性。只有我们充分调动和借助情感因素,才能使学生感乎其情,动乎其心,只有触动学生心灵的批评才是有效的批评。
班级文化中的沟通因素: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最常用的沟通方式,那么怎样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呢?首先,老师与学生谈话不能摆出师长的架子,在谈心的时候不妨给学生拿把椅子,小小的一个举动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就会放下防备之心,更愿意讲出心里话,老师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在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给他们自己“辩护”的机会,实际上学生辩护的过程就是你的谈话和他自己想法的激烈碰撞,此时应该鼓励学生把想法说出来,从而发现其思想上的误区。应避免谈话时老师“一言堂”,完全不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可能表面上学生都点头同意,但很有可能一回头又全都忘了,影响了沟通的实效。
班级文化中的策略因素:诚然一针见血的批评对有些学生确实能生效,但若遇上情绪波动大、有思想包袱或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则这样的批评可能效果不大。这时的批评就应更讲究策略。对情绪激动的学生,不妨先使他心平气和下来,人在情绪激动时的语言和行为有时是不受意识支配的,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再多再对的道理也是听不进去的,处理不好还可能激化矛盾,此时可以先“冷处理”,让他静坐片刻,恢复理智,等学生心平气和了再了解情况,说服教育,并告诉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教育可能会更有效。对有思想包袱的学生,不妨先通过其他同学了解他有所顾虑的原因,协助他卸下思想的包袱,如若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一通,就有可能使学生本就沉重的负担更重,处理不当会使学生从此一蹶不振。抵触情绪强的学生往往自尊心也特别强,常认为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不起他,只看到他的缺点,不看他的优点,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此时,不妨在批评前先夸奖一番,让他知道自己的想法并不正确,一旦消除了抵触情绪,接受意见也就不困难了。
批评是一剂良药,虽然苦口却又有效,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主张“惩罚”——夸美纽斯提出用惩罚维护纪律;赫尔巴特强调训育的作用;斯宾塞认为人为的惩罚是一种补充;杜威主张适当地运用惩罚,惩罚并非不民主,而是接触现实生活的一种需要。要利用好批评,关键是把握好它的度,让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爱,在批评中完善自己,在批评中塑造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