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介绍了离子束刻蚀技术的特点及其基本原理,并以某型号离子束刻蚀机为例,重点介绍了该设备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同时,根据以往维修经验,总结归纳了该设备的常见故障,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机 构】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离子束刻蚀技术的特点及其基本原理,并以某型号离子束刻蚀机为例,重点介绍了该设备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同时,根据以往维修经验,总结归纳了该设备的常见故障,并对故障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其他文献
为预测发动机连杆盖锻造上模的使用寿命,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响应面法和Archard修正磨损模型,建立了二阶响应面回归分析模型,以上模预热温度、上模硬度和摩擦因数为目标参数,对连杆盖上模磨损量进行优化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为99.88%.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连杆盖上模最大磨损量的预测值为5.2×10-6 mm,对应的最优参数组合为上模预热温度为250℃、上模初始硬度为58 HRC、摩擦因数为0.30.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连杆盖上模最小磨损量为5.31×10-6 mm.与优化前相比,
以某汽车板件为研究对象,基于Archard磨损及塑性成形理论,采用DEFORM-3D软件对板件的热冲压成形过程进行了热力耦合仿真,模拟了模具表面的磨损情况.通过分析可知,凹模磨损远大于凸模磨损,寿命较短,并根据模拟结果讨论了影响凹模磨损的关键因素.在保证冲压板件质量及维持凸模磨损的前提下,以降低凹模表面磨损为目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凹模工作表面磨损深度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优选.对获得的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仿真模拟及实际试模,并与优化前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凹模磨损与实际试模结果较为接近,与优
应用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成为汽车减重和提高安全性的主要技术解决方案.不同组织特性和变形特征的先进高强钢,其成形性能的评价更为复杂.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验证现有成形性能评价方法对先进高强度钢的适用性.选取汽车行业应用广泛的先进高强度钢,包括双相钢、复相钢、淬火延性钢和高成形性双相钢等,进行应变硬化指数、成形极限曲线和扩孔率等常规成形性能评价方法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先进高强度钢的复杂应变硬化特性,不能采用单一的应变硬化指数或成形极限图来表征其应变均化和极限成形能力,标准的扩孔率方法不能反映材料边部成形质量
以厚度为0.44 mm的F0型纺纱钢丝圈板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eform-3D软件对切断间隙、冲压速度以及刃切圆角半径等影响因素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冲压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板料断裂全过程.将板料断裂后产生的毛刺长度作为评判断面质量的标准,采用数值模拟与正交实验设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取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模拟结果表明:切断间隙为8%t、刃切圆角半径为1.5%t、冲压速度为5 mm·s-1的优化方案下产生的毛刺长度最小.利用新型钢丝圈成形机进行工艺实验验证,获得实验值为0.0186 mm,与模拟最优值0.
为了探索工艺参数对管材液压成形工艺的影响,研究了比例加载.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结合的方法,对TP2铜管进行了管材液压成形,并且对比分析了试验与仿真环境下胀形区的轴向轮廓,以相对误差小于10%作为判断准则,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改变液压力与轴向进给量,观察并分析了环向与轴向流动应力分量的变化,最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优化,实现了比例加载,并得到了该加载路径,其在胀形过程中的应力分量比值R=2.233,误差范围为:-1.46%≤Ei≤1.6%.结果表明,K-means聚类算法优化后的流动应力分量比值的波
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和降低企业成本,以某A型车后背门外板汽车覆盖件为研究对象,采用Autoform软件对某后背门外板冲压成形的材料利用率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优化工艺补充面、采用套裁工艺来提高材料利用率;其次,对优化后的套裁复合件的冲压成形性、滑移线及成本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经套裁工艺冲压后的实物零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调整为套裁冲压工艺的每辆车可以降低成本5.21元,材料利用率提高至49.9%.实验结果验证了套裁工艺的正确性,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同时也验证了材料利用率的高低以及冲压工艺的难易程度均与产
以薄壁结构件为研究对象,在薄壁结构件上添加不同数目的肋板,并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在薄壁结构件体积、长度以及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肋板数目的薄壁结构件受到轴向、斜向、径向碰撞后的最大总变形、最大总应力和最小安全系数进行分析研究.采用ANSYS的Workbench模块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带有肋板的薄壁结构件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薄壁结构件进行最大峰值力、平均峰值碰撞力、碰撞力效率等耐冲撞性能的评价指标的计算,分析了优化后薄壁结构件的耐冲撞性.通过对不同数目的肋板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对薄壁结构件
以汽车翼子板为研究对象,根据零件造型复杂、曲率变化大、外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设计了4道工序的成形工艺方案.利用AutoForm软件对翼子板成形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识别了全工序成形过程中,主棱线滑移、前保安装座面圆角开裂、前保配合部立壁起皱、发动机罩搭接部座面回弹大等潜在缺陷.通过调整冲压方向及压料面来改善主棱线滑移,以增大开裂部位圆角半径来解决开裂,以优化工艺补充面来减少起皱,并借助CATIA软件对回弹量过大的部位进行反向补偿设计以降低回弹.结果表明,成形工艺方案优化后,翼子板在成形过程中未发生滑移、开
为了减小车辆悬架纵臂的冲压减薄率、提高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出了冲压工艺参数的改进花授粉算法优化方法.介绍了悬架纵臂三维模型和冲压成形过程.使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开裂临界状态下的等效应力分布和厚度分布,并确定了开裂危险位置.以减小危险位置减薄率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选择了上模压力和摩擦因数作为优化参数.使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设计了 80组实验,建立了 2输入1输出的BP神经网络结构,用于拟合工艺参数与质量参数的非线性关系.对花授粉算法的全局搜索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算法的搜索能力,利用改进花授粉算法求解优化模
为了提高轴承套圈表面质量、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对超声滚挤压加工参数与轴承套圈表面加工硬化程度之间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提出采用PSO-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建立以加工过程中4个主要参数为输入、加工硬化程度为输出的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PSO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地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预测精度高,预测相对误差在0.5%以内,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降低了 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