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迹胜地黄鹤楼,题诗无数,为何独以崔颢的一首冠压群芳呢?即使“心雄万夫,激昂青云”的李白,也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评为“庸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实为得体褒誉。
赏析本诗,尤不可疏忽当时社会背景。唐初,贵族统治阶级日渐耽于奢靡享乐,亲近宵小,疏怠贤俊,魏征《群书治要序》痛彻指出:“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即是对不正常用人状况的抨击。诗人登楼,放眼四望,不停留在古老神话故事的向往,不驻止在旖旎风光的迷思,而是借景曲折抒发人才放逐、埋没草野的深深感叹。抽象说教、疾厉口号,只能流于一般,并无任何蕴含、隽永、惊悸之力量。崔诗好在理清黄鹤与黄鹤楼的关系,并深究一层赋予厚重的社会人文寓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已“空余”,白云亦“空悠悠”,尽是失去黄鹤的惆怅;汉阳树、鹦鹉洲虽透出“历历、萋萋”之美,这反而增添了乡关何处、归宿难寻的唏嘘,徒令人满腹忧愁而已。这里的“乡关”,可以看作是心目中期盼的黄鹤,决非实指“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园。
黄鹤乃诗人心目中满腹经纶的杰出人才、是江山社稷的“楼”,国家福祉的“楼”。少了安邦定国人才,才隽之士“一去不复返”,那只会是朝廷纲纪的“空余”、时代栋梁的“空悠悠”。黄鹤是楼的精灵,人才是华夏的英魂。作者的慷慨与楼的传说,契合如此之紧,千古名楼从此因这首诗而赋予厚重的人文社会意义!历代骚人墨客对此都有不同表述,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曾会《重登潇湘楼》:“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孔雀东南飞》中“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等等,都表明天地万物,“人”才是一切的总枢;反之,“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举贤良,黜不肖,使野无遗才,朝无素餐”(《魏书,阳尼传》)是一个长谈长新、悲壮的主题。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白,其七律《登金陵凤凰台》,就是抱憾离开黄鹤楼,顺江而下,在南京写的。“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凤凰”成了变形的“黄鹤”,尾联的“愁”表达的是一样的思绪,两诗对照,可以看出李诗颇受崔颢诗立意的影响。后人写的无数黄鹤楼,多少都能看出崔诗的深邃渗透,或暗写期愿、或歌颂圣贤、或渴望权力!
“吐纳英华,莫非性情。”高尔基笔下的鹰、海燕,《庄子》中的大鹏,崔、李诗中的黄鹤、凤凰,都具有“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的收效,情志因物象而显得具体,物象因情志而饶有韵味。构成的意境,使作品富于哲理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感染力,显现出一种含蓄美,有力地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作者通联:湖北经济学院]
赏析本诗,尤不可疏忽当时社会背景。唐初,贵族统治阶级日渐耽于奢靡享乐,亲近宵小,疏怠贤俊,魏征《群书治要序》痛彻指出:“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即是对不正常用人状况的抨击。诗人登楼,放眼四望,不停留在古老神话故事的向往,不驻止在旖旎风光的迷思,而是借景曲折抒发人才放逐、埋没草野的深深感叹。抽象说教、疾厉口号,只能流于一般,并无任何蕴含、隽永、惊悸之力量。崔诗好在理清黄鹤与黄鹤楼的关系,并深究一层赋予厚重的社会人文寓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已“空余”,白云亦“空悠悠”,尽是失去黄鹤的惆怅;汉阳树、鹦鹉洲虽透出“历历、萋萋”之美,这反而增添了乡关何处、归宿难寻的唏嘘,徒令人满腹忧愁而已。这里的“乡关”,可以看作是心目中期盼的黄鹤,决非实指“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家园。
黄鹤乃诗人心目中满腹经纶的杰出人才、是江山社稷的“楼”,国家福祉的“楼”。少了安邦定国人才,才隽之士“一去不复返”,那只会是朝廷纲纪的“空余”、时代栋梁的“空悠悠”。黄鹤是楼的精灵,人才是华夏的英魂。作者的慷慨与楼的传说,契合如此之紧,千古名楼从此因这首诗而赋予厚重的人文社会意义!历代骚人墨客对此都有不同表述,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曾会《重登潇湘楼》:“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孔雀东南飞》中“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等等,都表明天地万物,“人”才是一切的总枢;反之,“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举贤良,黜不肖,使野无遗才,朝无素餐”(《魏书,阳尼传》)是一个长谈长新、悲壮的主题。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白,其七律《登金陵凤凰台》,就是抱憾离开黄鹤楼,顺江而下,在南京写的。“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凤凰”成了变形的“黄鹤”,尾联的“愁”表达的是一样的思绪,两诗对照,可以看出李诗颇受崔颢诗立意的影响。后人写的无数黄鹤楼,多少都能看出崔诗的深邃渗透,或暗写期愿、或歌颂圣贤、或渴望权力!
“吐纳英华,莫非性情。”高尔基笔下的鹰、海燕,《庄子》中的大鹏,崔、李诗中的黄鹤、凤凰,都具有“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的收效,情志因物象而显得具体,物象因情志而饶有韵味。构成的意境,使作品富于哲理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感染力,显现出一种含蓄美,有力地启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作者通联: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