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的精短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不过短短八十多字,却营造了一种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刻画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那朦胧、幽静的美叫人不忍移目,那孤寂的情韵执著地渗进你的灵魂,化做无边无际的思绪。尤其是文章所传达出的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更令人觉得意味无穷。
关键词:苏轼;闲人;意境;心境
初中语文教材入选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精短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全文不过八十余字,但阅读、教学之后,总觉得这篇短文别有深意。
苏轼因当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任职期间,一是不得签署公事,二是不许随便离开此地,没实权也没人权。苏轼虽然豁达,压抑的心情也是挥之不去的。一天,一轮秋月把光辉洒进了他的住处,触动情怀,于是他写下了这八十余字的《记承天寺夜游》。
文章首先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和缘由,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之时。缘由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里“十月十二日夜”已见是深秋,况且是“夜”里,天气已有了一些凉意,既是写时间,也是交代环境;这里“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是一个场景,也一种境界,特别是那个“入”字,动态极强。你想,在月光入户的那瞬间,屋里顿时明亮了,这月色是对人的亲密探访,是对作者无声的召唤,正是这一现象才激发了作者的情趣;也只有对生命充满热爱的人,才能不负生活赐予的美景而有此雅兴。也只有像苏轼这样的个体生命,才会“欣然起行”。“欣然起行”四个字,也不能只是理解为“高高兴兴地起身出门”,而要感悟到这里有作者的雅趣存在。一般的人,浑浑噩噩,明月清风与我何干?只有如作者这样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对生活具有高度敏感的诗人才会有如此的兴致盎然,才能不辜负生活赐予的良辰美景而有所作为,至少也是有所感悟。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念”字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能是作者张三李四地想了一番;可能是作者想夜深了,结伴散步一时无适合的人;可能是心中有几分孤独与寂寞,暂无相投的人;可能是作者太清高,不屑与周围的人交往;可能是作者身份特殊(被贬流放)别人不愿和他接近,躲着他。动了雅兴,要融入月色闲庭散步,可是,和谁同行呢?“无与为乐者”,知音难觅啊!想想之后,作者确定夜游的对象是“张怀民”。这个张怀民是何许人也?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曾筑亭于住所之旁,以纵览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苏轼之弟苏辙亦有黄州快哉亭记,谓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碍于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作者和张怀民当时都被贬黄州,可以算是志同道合的人。“遂至”是在“念”后的迅速的行动,见出作者的别无选择,也可见与张怀民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毕竟是到了应“睡”应“寝”的时候,贸然造访随意打扰别人也是不礼貌的事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两人似乎一拍即合,立即成行。怀民是感叹自己贬官的命运而未寝,还是也因月色入户而陶醉?不得而知。至少,彼此同样的命运,彼此的心事,使二人“心有灵犀”,面对现实的种种,“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所以苏轼在文中没有去描写二人闲庭散步的人物对话。但此时人物心灵的对话我们却不能不去倾听,我们似乎从这沉默中或者从作者的留白中感受到了他们此时的心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地。”淡雅的月夜景色一般人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只有苏轼这样的“闲人”才会认识到它们的灵性,引为知己。也就是说,美丽的月夜景色使作者想到了自己。作者描绘的月、竹、柏既是月夜景物的有机构成部分,又是作者人格的象征。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如承天寺之月,它娴静与安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作者的虚静、旷达的情怀,从而走出逆境,积极地看待人生。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人们不仅看重它的自然属性,更多地把它作为孤标傲世、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用竹子标志自己的高洁不俗。松柏傲骨峥嵘,庄重肃穆,且四季常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是以松柏象征作者并没有放弃辅君治国、治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月、竹、柏组成了一个相类的意向群,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作者高尚人格和理想的写照:旷达、超脱,处逆境而不馁,遇重压而不屈。
在营造了一种清凉澄澈的境界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内心此时的复杂烦乱,否则,何来后边语气强烈的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三句话,正是作者感情的强烈抒发。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客观存在的,所缺少的倒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想来的确也是,月色入户,非此一户,然因月色而起者有几;柏竹候人,无所选择,但等来的却只有他们两人。因为他们是闲人,虽说是有闲情雅趣的人,但也是闲置不被重用的人。这“闲”虽说有独享月下清静的自豪和悠闲,但更多的是感慨命运不佳有志难酬的郁闷,一种凝重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闲”看似一种轻松、旷达,实则是一种“不闲”的渴求。“闲人”一词,曲折地反映了作者的愤懑之情。作者虽有治国济世之才,却变成了一个大闲人,因此心里非常不平衡,才找人寻乐。静谧的庭院、银色的月光、高大的竹柏使作者获得精神的慰藉与解脱。看来,作者“欣然而起”,游历承天寺,主要有感于自身的经历,寻求解脱,而“月色入户”不过是个契机而已。
参考文献:
[1]倪岗.于平淡中读出玄妙——“记承天寺夜游”文本细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7(05).
[2]陈友冰.在空明的月色中领悟人生的哲理——谈“记承天寺夜游”[J]. 中学语文教学,1986(07).
(陇西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苏轼;闲人;意境;心境
初中语文教材入选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精短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全文不过八十余字,但阅读、教学之后,总觉得这篇短文别有深意。
苏轼因当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任职期间,一是不得签署公事,二是不许随便离开此地,没实权也没人权。苏轼虽然豁达,压抑的心情也是挥之不去的。一天,一轮秋月把光辉洒进了他的住处,触动情怀,于是他写下了这八十余字的《记承天寺夜游》。
文章首先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和缘由,时间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之时。缘由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里“十月十二日夜”已见是深秋,况且是“夜”里,天气已有了一些凉意,既是写时间,也是交代环境;这里“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是一个场景,也一种境界,特别是那个“入”字,动态极强。你想,在月光入户的那瞬间,屋里顿时明亮了,这月色是对人的亲密探访,是对作者无声的召唤,正是这一现象才激发了作者的情趣;也只有对生命充满热爱的人,才能不负生活赐予的美景而有此雅兴。也只有像苏轼这样的个体生命,才会“欣然起行”。“欣然起行”四个字,也不能只是理解为“高高兴兴地起身出门”,而要感悟到这里有作者的雅趣存在。一般的人,浑浑噩噩,明月清风与我何干?只有如作者这样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对生活具有高度敏感的诗人才会有如此的兴致盎然,才能不辜负生活赐予的良辰美景而有所作为,至少也是有所感悟。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念”字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能是作者张三李四地想了一番;可能是作者想夜深了,结伴散步一时无适合的人;可能是心中有几分孤独与寂寞,暂无相投的人;可能是作者太清高,不屑与周围的人交往;可能是作者身份特殊(被贬流放)别人不愿和他接近,躲着他。动了雅兴,要融入月色闲庭散步,可是,和谁同行呢?“无与为乐者”,知音难觅啊!想想之后,作者确定夜游的对象是“张怀民”。这个张怀民是何许人也?张怀民,名梦得,一字偓佺。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曾筑亭于住所之旁,以纵览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苏轼之弟苏辙亦有黄州快哉亭记,谓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碍于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作者和张怀民当时都被贬黄州,可以算是志同道合的人。“遂至”是在“念”后的迅速的行动,见出作者的别无选择,也可见与张怀民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毕竟是到了应“睡”应“寝”的时候,贸然造访随意打扰别人也是不礼貌的事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两人似乎一拍即合,立即成行。怀民是感叹自己贬官的命运而未寝,还是也因月色入户而陶醉?不得而知。至少,彼此同样的命运,彼此的心事,使二人“心有灵犀”,面对现实的种种,“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所以苏轼在文中没有去描写二人闲庭散步的人物对话。但此时人物心灵的对话我们却不能不去倾听,我们似乎从这沉默中或者从作者的留白中感受到了他们此时的心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地。”淡雅的月夜景色一般人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只有苏轼这样的“闲人”才会认识到它们的灵性,引为知己。也就是说,美丽的月夜景色使作者想到了自己。作者描绘的月、竹、柏既是月夜景物的有机构成部分,又是作者人格的象征。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如承天寺之月,它娴静与安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作者的虚静、旷达的情怀,从而走出逆境,积极地看待人生。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人们不仅看重它的自然属性,更多地把它作为孤标傲世、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用竹子标志自己的高洁不俗。松柏傲骨峥嵘,庄重肃穆,且四季常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本文是以松柏象征作者并没有放弃辅君治国、治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仍然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月、竹、柏组成了一个相类的意向群,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作者高尚人格和理想的写照:旷达、超脱,处逆境而不馁,遇重压而不屈。
在营造了一种清凉澄澈的境界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作者内心此时的复杂烦乱,否则,何来后边语气强烈的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三句话,正是作者感情的强烈抒发。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客观存在的,所缺少的倒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想来的确也是,月色入户,非此一户,然因月色而起者有几;柏竹候人,无所选择,但等来的却只有他们两人。因为他们是闲人,虽说是有闲情雅趣的人,但也是闲置不被重用的人。这“闲”虽说有独享月下清静的自豪和悠闲,但更多的是感慨命运不佳有志难酬的郁闷,一种凝重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闲”看似一种轻松、旷达,实则是一种“不闲”的渴求。“闲人”一词,曲折地反映了作者的愤懑之情。作者虽有治国济世之才,却变成了一个大闲人,因此心里非常不平衡,才找人寻乐。静谧的庭院、银色的月光、高大的竹柏使作者获得精神的慰藉与解脱。看来,作者“欣然而起”,游历承天寺,主要有感于自身的经历,寻求解脱,而“月色入户”不过是个契机而已。
参考文献:
[1]倪岗.于平淡中读出玄妙——“记承天寺夜游”文本细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7(05).
[2]陈友冰.在空明的月色中领悟人生的哲理——谈“记承天寺夜游”[J]. 中学语文教学,1986(07).
(陇西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