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文学研究,散文一直是一个弱项,而行记研究又是宋文研究的一大冷门。已有成果多是对张舜民、陆游、范成大等名家名作的分析,整体把握不够。宋人行记为宋代文学的重要品种,和宋人的行旅生活靠得较近,是南北宋时代的剪影,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大力投入研究。目前可以考见的多达三百多种,数量如此之多,其内部是有着不同的渊源体制的。体制不同,内容价值就不同。因而体制研究是宋代行记研究的起点,察其渊源,辨其流别,已经成为宋代行记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作意即在于此。
我国行记经过先秦两汉的萌芽期,魏晋隋唐的初成期,进入宋代,发展明显加快。一则受文学内部因素的影响和相邻著述的渗透,二则受宋代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环境的影响,宋人行记撰述更加纷繁,在内容和写法上也差异较大,内部进一步分化,产生出诸多变种,撰述也公私并举,各有背景,各具体例,情况变得十分复杂,需要区别体制,审慎对待。这也增强了宋代行记体制流别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鉴于此,我们可以以文献学的功夫开路,在查明、掌握了大部分宋人行记的撰述情况以后,可以发现,宋人行记按照写法的不同,分化为传记体、笔记体、游记体、行程录体、语录体、杂史体等六种体裁样式,有此六个不同的作品系列。相互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下面根据重要性程度,依次论述。每种类型均指出其体制,辨明其渊源,列举其代表作,说明其与其他类别行记在内容和体式上的不同。
第一种类别是传记体行记,即用传统的传记体裁写成的旅行记。此种类型在宋代各体行记中和文学靠得最近,体裁也最正,容易得到文学研究者认可,地位最高,居于首要。其写作特点是以人物及其旅行活动为中心,以人物为主干,事件为主体,有一个中心事件,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叙述要素齐备。跟一般的传记不同点在于,它不像一般传记平面介绍一个人生平事迹,而只讲述人物某次出门远行事迹,重在记道里,载见闻,较少发议论,文风平实,甚至连写景也较少。因是以人物事迹为中心的,故可视为传记体。判断标准,可依据古代目录学著作或其他典籍提供的线索。如路振《乘轺录》,记其大中祥符元年使契丹,用日记体记行,《直斋书录解题》卷七列入“传记类”,《宋史》编入《艺文志二》“传记类”,可知其为旅行传记。《郡斋读书志》见其只写外国之事,而不及本朝,遂将其列入卷七“伪史类”,这是从内容和国别着眼,若是转而从体裁着眼,肯定也会放置到传记类。陆游《入蜀记》,写他出任夔州通判的旅途见闻,内容虽广,但纪行主线是分明的,因而《四库全书总目》编入卷五八“传记类二”。也是根据同样的道理,《宋史·艺文志二》“传记类”著录范成大“《骖鸾录》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七“传记类”著录好几种宋人旅行传记,其标准也是看体制。
但本文所说的传记体,与古人所说的传记在内涵上并不完全吻合,古人给古书分类看重内容,今人则注重文体形式和著述要素。如唐代赵憬《北征杂记》,实际上是一部旅行笔记,与今人理解的传记有较大距离,但《直斋书录解题》将其置于卷七“传记类”,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可见由于文化观念的古今差异,即使同样称为传记,在著述体制上也不一定相符。再加上前人编撰目录,对于同一部古书,尽可以根据其内容的某个侧面,做出不同的归类,未尝不可,更不能以为不对,而宋代行记的内容恰恰是多侧面的,即使从传统目录学眼光看,也是兼跨多个学科,具有多种著作性质,可以放置在地理、传记、杂史、伪史、游记等文献类别中,因而从整体上看,唐宋以下目录对各体行记的归类,并不完全适合今天对行记开展文体研究的需求,只能提供基础研究的文献依据,作为判断文体属性和文献类型的某种参考。所以,古代目录学或其他典籍的记载与归类,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具体的辨认和归类还得看作品本身,借助其他文献提供的进一步的线索,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张舜民《甲戌使辽录》,载其宋哲宗元祐九年甲戌岁出使辽国的行程经见,以干支为序,排日记事,于往返地理、民情风俗、言语应对、出入礼节记录较详,本是一部日记体的纪行著作。但前人并不从日记体着眼,而从内容入手。《郡斋读书志》以其多叙契丹之事,而编入卷七“伪史类”。《宋史》以其多载故事,而编入《艺文志二》“故事类”,书名改作《使边录》。《遂初堂书目》采用双重标准,先是编入“本朝故事”类,作“张芸斋(叟)《使辽录》”;后又载入“地理类”,作“张浮休《使辽录》”,而不知其为同书异名,总之都不视为传记。然而从著述体例及叙事要素来看,却不妨碍其为旅行传记,从张舜民《投进使辽录长城赋札子》中,可以确定无疑地知道此书为日记体旅行传记,内容详悉丰赡。以张舜民的过人文笔,其行记写得文采斐然。可见凡是以人物事件为中心,以行程为线索,叙事要重于纪行的,都被古人视为传记体行记,这也构成我们辨认体裁的主要标志。
第二种是笔记体,其体制特点是忽略游踪,专写见闻,内容零散,没有中心,一事一条,分条立目,因为是使用不拘体例的随笔文体记录的,故可谓之笔记体。唐宋文人,特别喜欢编撰笔记,记载珍闻轶事,往往随笔记录,自由发挥,并无一定的著述体例,跟史书、笺注的各自有体,各自成例并不一样。受此影响,地理异闻类著作中亦有此类,一般撰于旅途之中或是旅行结束之后不久,将旅途见闻编织成一条条的独立文字,有时每个条文的前面還各有条目名称,或者出于作者本人所加,或者出于后人所加,来源不一,但可以分辨。纪行之书方面,较早的著作是唐赵憬《北征杂记》,载其贞元四年护送咸安公主下降回纥所见地理山川,一事一条,不相连属,故曰杂记。入宋以后,出使外国之事更频繁。人数一多,写法亦异,因而在一般的传记体、语录体之外,也有人采用笔记体纪行。有名的是洪皓《松漠纪闻》,记其使辽经历见闻,是典型的旅行笔记,今有多种传本。体裁方面较典型的是孙穆《鸡林类事》,专记鸡林国史,以类编次,属于类书体裁的行记,《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遂初堂书目·地理类》、《直斋书录解题》卷七“传记类”著录。《玉海》卷一六《崇宁鸡林志》条:“《鸡林类事》三卷,崇宁初孙穆撰,叙土风、朝制、方言,附口宣、刻石等文。”知其资料编排为类书体例,分门立目,单独成条,用的是随笔记录的笔记文体。同类著述又有沈立《奉使二浙杂记》一卷,作于嘉祐三年出为两浙都转运使期间,《宋史·艺文志二》“传记类”、《浙江通志》卷二五四《经籍·杂记》著录,为作者奉使期间杂记使途闻见。因为不是采用行记体纪行,而是以笔记体杂记见闻感受,故曰杂记,书名显示了笔记体裁。李罕《使辽见闻录》二卷,载其宋徽宗朝出使辽国见闻,而以笔记文体成书。程大昌《北边备对》六卷,《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地理类”著录,以笔记形式单独成条,叙述其地理山川紧要事项,以备廷对。《宋史》载入《艺文志二》“故事类”。后下传到明代,陆楫《古今说海》从此六卷本中摘录二十一条,编入卷一《说选十·偏记七》。所辑条目,记事范围不出秦汉隋唐北疆山川、地理、种族。卷首为作者《自序》,下接四海、汉缘边九郡、秦汉河南、北边名号、契丹、贺兰山等二十一条,都与守边御敌有关,说明其书之撰,确有寓意。但文字和纯文学距离较远,偏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然而亦为宋人创立的纪行著述之一体,应当给予其地位。如果是从体裁着眼,而不是从内容着眼,则仍属于行记这一大家族的亚种。 第三种是游记体,其体裁特点是重视写景,夹带叙事,以铺叙景物,表现江山风物之美为主,实为单篇游记散文,相当于今人熟悉的写游踪见闻的记叙文。标题一般作“游某某山(水)记”或“某山游记”,书名常带有记(纪)、游(行)两个关键词,以游踪为线索行文,但游踪仅是叙述的线索,见闻和观感才是主体,叙述连贯,文体整密,内容紧凑,但亦穿插抒情,议论,笔触灵活,篇幅较短,为数日出游的短程经历,甚至只是一天的游踪,仅有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归庐陵日记》两种游记篇幅较长,为特例。在宋代行记六体中,唯有此体是正宗的山水文学,在士林传播广泛,写作较多,北宋中叶以下文人文集中常可见到。形式上或为记游短文的集合,相当于一部散文集。北宋初年李用和《游蜀记》,就是他奉使蜀中,游历诸山的记录;北宋佚名的《武夷诸山记》,亦其武夷诸山游历见闻的汇录。大体以一二名山为一记,最后汇编成书,所以是游记文集。但总的来说此种类型在宋代数量较少。但宋以前就有,起源于南朝,刘宋初谢灵运《游名山志》,南齐宗测《衡山庐山记》、萧幾《新安山水记》为首批作品。唐元结《湘中诸山记》亦属此类。其余的常态就是记游短文,北宋有名的有巩廷均《钱唐湖山游览记》等,南宋较好的有洪炎《信州岩洞记》等。金元好问《东游略记》《两山行记》亦属此类,且是南宋金代文人游山记中写得最好的两篇,足以代表宋金游记的水平。地理范围比较集中,以江浙、江西、安徽、福建一带最多,少数作品涉及四川、湖南、两广。游踪普遍交代得清晰,但文笔简短,不是主体,主要篇幅都放在见闻和观感上。单看游踪部分,会觉得是行记;再看写见闻观感的部分,则可确认其为游记,地理纪行并不是书中的精华,仅是叙事框架。如周煇《庐山纪游》,就是一篇简短的游山记,记其乾道中游历庐山的见闻感受。吕祖谦《入越录》,记其淳熙元年秋自金华往游会稽的行程经见,虽然也写山水,记游踪,但不过简单几笔,文风古淡,与周必大、陆游、范成大等同人之详赡细密文风迥异,代表了宋人游记的一种做派与路数,具有独特的文章学价值和散文史研究意义。
第四种是行程录体,特点是记述地理驿程、道路行程,故曰行程录,又名驿程记、驿路记、驿道记、道里记。根据体制要素和叙述内容的不同,具体又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其中较常见的一种写法,是将地理见闻和驿路行程相结合,以行程为经,见闻为纬,见闻要穿插到各个行程里面,书中暗含有一种纵向的叙事框架,其结构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的。像这样的书,名为行程录,实乃见闻记,行程录不过是个名义或简称,当理解为行程见闻之录,行程只是其中的少部分,多数还是见闻,读者万不可望文生义,当成道路里程的记录。较早的著述是刘宋丘渊之《征齐道里记》,单看书名,会以为是征伐齐国的道里之记,但从佚文看,实乃道里闻见之记,记道里的文字没有多少,这启示我们,古书书名往往只是一个权宜之称,甚至不能提示内容要点,研究问题不能望文生义。此后,陈代江德藻有《聘北道里记》,隋初姚察有《西聘道里记》、隋炀帝时学士诸葛颖有《幸江都道里记》,程士章有《西域道里记》,皆朝廷官员奉使从征道途所记,记述的对象主要都不在道里,而是见闻,道里仅是叙事的线索,写作的提纲。
以上作品均为亡书,佚文稀见。保存较好的是五代后晋平居诲《于阗国行程录》,名为书,实乃一篇长文,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有引用。从蕃汉边境灵州一直写到于阗国都,此时,去后晋京师汴京已有万里之遥,但篇幅却只有千余字,文笔之简古,可以想见。《遂初堂书目》“地理类”著录的《高丽行程录》亦属此类,为宋朝官员出使高丽的行程见闻之录,也是一种简单古朴风范,大概早的道里记、风俗记等都是如此,聊备遗忘,不事修饰,是一种古老原始形态,但这也为宋人创造发挥留下了余地。
更著名的则是宋人使辽的早期行记名著——王曾《上契丹事》,《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著录,作“王曾《契丹志》一卷”,书名质朴,意思就是聊记其实,不烦词费,故取此名。文笔也简古,《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各有引录,存文近千字。看起来不少,但使辽往返数月经历见闻,仅千字篇幅,则叙述仍然偏简,仍是一种早期道里记的古朴面貌。书中记事,直接自宋辽边境的雄州白沟驿始,宋朝境内的行程都被略去。以驿程为单位,逐程记录,直到辽国中京大定府为止,路程之外,简略记录契丹跟中国不同的部分,行文格式往往作“从某地几十里至某州”。中间夹以对沿途地名、山川、地势、城镇、人物、道路、馆驿、种族、居民、物产、民俗的简要记述。最后地点是契丹中京大定府,使用近二百字的篇幅,对其城市面貌进行简述。其中一些契丹地理、驿程、风俗、民情的记述仅见于此书,宋元以后屡见征引。北宋末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也是如此写法,但记载要翔实得多。从文风和叙事来看,是一种十足的宋代面貌,标准的宋人风范,非宋前古朴样貌。此书系其宣和七年使金行记,排日记录其使金行程及沿途经见,扼要交代其在金国境内各项活動,多语金国人事,内容详赡,价值颇高。宋元书志并无著录,《辽史拾遗》《靖康稗史》《满洲源流考》等各有征引。《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引有《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的主体。采用标准的行程录之体,记载使程却不以日期为单位,逐日记录,也不是以路段为单位,逐程铺写,而是以驿程为单位。为了叙述简便,同时也是遵守唐五代北宋以来的行文旧规,不写本国行程,专记外国,将宋朝境内二十二程全部略去,直接从宋辽边境的雄州白沟契丹旧界起笔,以出境为第一程,到达目的地为最后一程,三千一百二十里,三十九程,每程为一段,叙事清晰,半数以上行程涉及外国见闻,而不仅限于路程记述。因系亲身经历,尽管文笔不美,但叙事能得其实,因而历史地理研究价值极高。像这样的著作,有名的还有郑刚中《西征道里记》等。
另一种写法较为单纯,单线直下,仅记路程。其中有驿路的,以驿程为单位。没有驿路的改以路程为单位。一般以两个驿站或客馆间的道路为一程。写得简单的如北宋佚名《六路水陆地里记》,仅记北宋诸路地理驿程。尽管属于地理书,但却是当时之人实际驿程测量的汇录,仍是行记体例。稍微详细的如北宋佚名《蒲甘国行程略》,仅一卷,记载之简,可想而知。此《行程略》或为北宋真宗、徽宗朝某位蒲甘国使臣来华朝贡之行程的简略记录。因为仅是略记行程,简述地理,故题其书曰“行程略”。又《松漠纪闻》卷二引洪皓《使金行程记》,载自辽上京南行至燕京之行程,方向与《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所载者相反,但路线一致,当系洪皓自金南归之行程自述,亦为此类。今有《历代小史》本、《四库全书》本等,存文500余字,主要记录驿程,文字简古,乃纯正的古驿程记、道里记写法。此类文字古籍中常见,那些记录道途里程的文字,各有来历,部分出于前人旅行实录,亦古行记之一体,故加编列,以为宋人行记之一体。 第五种是语录体,其体裁特点是以行记的体例载语录,是语录体行记和行记式语录。文体特征是多载宋代文人和辽金元外交官所操本国口语,而未加修饰,保留了对话的原始面貌,以存其真。读之不仅可以感受到当时双方政治斗争的激烈,还可以感知到不同民族语言的特点和宋辽金元口语的独特魅力,富有语言学史价值,可以看成汉语史和契丹、女真、蒙古少数民族语料库。如陈襄《神宗即位使辽语录》,即以日记为文体,语录为内容,里面记录有不少宋代口语和契丹民族口语,和惯见的宋代散文文风不同。作者事先建立了一个纪行叙事框架,按照日期纪事,看上去像是旅行日记。又因多载外交官的出使言语,而常被人目为外交语录,实际上是行记为体裁,语录为内容。大概因为外交语录都产生于重要外交场合,都是因事而起,互相争执,各有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如果不载明,那么记下来的语录就会是一团乱麻,没有归属,不好理解。故多数语录都不只记言语,而兼载行程,那种仅由对话组成的宋代外交语录极为少见,应当没有。韩元吉《金国生辰语录》就是记行程,载言语的,是南宋语录体行记代表作,载其宋孝宗乾道八九年出使金国、祝贺金主生辰之事,重点选录与对方与馆伴使及金廷君臣的对话。《宋史·艺文志二》“故事类”著录,《日下旧闻考》卷三七亦提及,与张棣《讲和事迹》、姚宪《乾道奉行录》相连,指出均为宋人纪行之书而多轶不传者。韩元吉为南渡名家,清人谓“其诗文雅健,具有北宋典型,南渡以后,可與晦翁、攻媿并称”(《越缦堂读书记》八《文学·南涧甲乙稿》),则其行记之叙事行文,必甚有可观。
第六种是杂史体,特点是杂史体裁融入纪行内容,实为杂史体裁,是宋代文学和史学的杂交,同时受行记和杂史两大的影响。行记本来就在史部,杂史亦属史部,二者性质本来有相近处,文献类型上又为相邻著述,故容易受其影响,发生横向渗透。唯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纪行之书,不是一般杂史,其形式特点是以行记的叙事框架,纳进杂史的内容,专写一时一地之事,对象专一。如张棣《金虏图经》,“记金国事颇详”,乃作者自金入宋之后自述金国地理见闻,属于外国地理杂著而带行记特色。《中兴小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大金国志》等引用或提到此书二十八处。书目方面,唯有《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伪史类”著录两条,《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卷五二《杂史类·存目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用此书一段长文,题《金虏图经》,似为张棣此书之节本。又马扩《奉使录》、李若水《山西军前奉使录》亦属此类。马扩《奉使录》,记徽宗末年宋、金海上之盟,《东都事略》卷一二四《附录二》、卷一二五《附录三》各有大段引文,把马政、马扩父子取海道出使金国的始末完整呈现出来。又《三朝北盟会编》卷一至卷一四另有标为马政的使金文字二十余条,记叙十分详尽,所记之事时间地点人物与上文全同,当亦为马扩行记中文。李若水《山西军前和议奉使录》,叙其宋钦宗靖康元年出使金国之事,以日记体排日记事,内容甚详。《三朝北盟会编》列入卷首《引用书目》,后面的正文或隐或显,多有节录。从内容看,主要是杂史,但兼具行记体例。对于这样的书,我们可以放宽收录标准,视为行记,未尝不可。
宋以后,中国重新成为大一统王朝,出使外国不再需要撰写语录呈交有司,语录体行记失去了继续编撰的基础,而归于消亡。其余五类则仍各有述作,其中传记体和游记体甚至还大增,但在体例上并无新创,文学性上亦无超越。就此意义上说,宋代确是古行记的巅峰时代。经由宋人努力,古行记终结了唐以前的古典形态,开启了宋以后的近世形态,因而宋代是古行记史上的分水岭,具有文体史的分界意义。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古代文学制度研究”(17ZDA238)成果、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基地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我国行记经过先秦两汉的萌芽期,魏晋隋唐的初成期,进入宋代,发展明显加快。一则受文学内部因素的影响和相邻著述的渗透,二则受宋代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环境的影响,宋人行记撰述更加纷繁,在内容和写法上也差异较大,内部进一步分化,产生出诸多变种,撰述也公私并举,各有背景,各具体例,情况变得十分复杂,需要区别体制,审慎对待。这也增强了宋代行记体制流别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鉴于此,我们可以以文献学的功夫开路,在查明、掌握了大部分宋人行记的撰述情况以后,可以发现,宋人行记按照写法的不同,分化为传记体、笔记体、游记体、行程录体、语录体、杂史体等六种体裁样式,有此六个不同的作品系列。相互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下面根据重要性程度,依次论述。每种类型均指出其体制,辨明其渊源,列举其代表作,说明其与其他类别行记在内容和体式上的不同。
第一种类别是传记体行记,即用传统的传记体裁写成的旅行记。此种类型在宋代各体行记中和文学靠得最近,体裁也最正,容易得到文学研究者认可,地位最高,居于首要。其写作特点是以人物及其旅行活动为中心,以人物为主干,事件为主体,有一个中心事件,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叙述要素齐备。跟一般的传记不同点在于,它不像一般传记平面介绍一个人生平事迹,而只讲述人物某次出门远行事迹,重在记道里,载见闻,较少发议论,文风平实,甚至连写景也较少。因是以人物事迹为中心的,故可视为传记体。判断标准,可依据古代目录学著作或其他典籍提供的线索。如路振《乘轺录》,记其大中祥符元年使契丹,用日记体记行,《直斋书录解题》卷七列入“传记类”,《宋史》编入《艺文志二》“传记类”,可知其为旅行传记。《郡斋读书志》见其只写外国之事,而不及本朝,遂将其列入卷七“伪史类”,这是从内容和国别着眼,若是转而从体裁着眼,肯定也会放置到传记类。陆游《入蜀记》,写他出任夔州通判的旅途见闻,内容虽广,但纪行主线是分明的,因而《四库全书总目》编入卷五八“传记类二”。也是根据同样的道理,《宋史·艺文志二》“传记类”著录范成大“《骖鸾录》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七“传记类”著录好几种宋人旅行传记,其标准也是看体制。
但本文所说的传记体,与古人所说的传记在内涵上并不完全吻合,古人给古书分类看重内容,今人则注重文体形式和著述要素。如唐代赵憬《北征杂记》,实际上是一部旅行笔记,与今人理解的传记有较大距离,但《直斋书录解题》将其置于卷七“传记类”,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可见由于文化观念的古今差异,即使同样称为传记,在著述体制上也不一定相符。再加上前人编撰目录,对于同一部古书,尽可以根据其内容的某个侧面,做出不同的归类,未尝不可,更不能以为不对,而宋代行记的内容恰恰是多侧面的,即使从传统目录学眼光看,也是兼跨多个学科,具有多种著作性质,可以放置在地理、传记、杂史、伪史、游记等文献类别中,因而从整体上看,唐宋以下目录对各体行记的归类,并不完全适合今天对行记开展文体研究的需求,只能提供基础研究的文献依据,作为判断文体属性和文献类型的某种参考。所以,古代目录学或其他典籍的记载与归类,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具体的辨认和归类还得看作品本身,借助其他文献提供的进一步的线索,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张舜民《甲戌使辽录》,载其宋哲宗元祐九年甲戌岁出使辽国的行程经见,以干支为序,排日记事,于往返地理、民情风俗、言语应对、出入礼节记录较详,本是一部日记体的纪行著作。但前人并不从日记体着眼,而从内容入手。《郡斋读书志》以其多叙契丹之事,而编入卷七“伪史类”。《宋史》以其多载故事,而编入《艺文志二》“故事类”,书名改作《使边录》。《遂初堂书目》采用双重标准,先是编入“本朝故事”类,作“张芸斋(叟)《使辽录》”;后又载入“地理类”,作“张浮休《使辽录》”,而不知其为同书异名,总之都不视为传记。然而从著述体例及叙事要素来看,却不妨碍其为旅行传记,从张舜民《投进使辽录长城赋札子》中,可以确定无疑地知道此书为日记体旅行传记,内容详悉丰赡。以张舜民的过人文笔,其行记写得文采斐然。可见凡是以人物事件为中心,以行程为线索,叙事要重于纪行的,都被古人视为传记体行记,这也构成我们辨认体裁的主要标志。
第二种是笔记体,其体制特点是忽略游踪,专写见闻,内容零散,没有中心,一事一条,分条立目,因为是使用不拘体例的随笔文体记录的,故可谓之笔记体。唐宋文人,特别喜欢编撰笔记,记载珍闻轶事,往往随笔记录,自由发挥,并无一定的著述体例,跟史书、笺注的各自有体,各自成例并不一样。受此影响,地理异闻类著作中亦有此类,一般撰于旅途之中或是旅行结束之后不久,将旅途见闻编织成一条条的独立文字,有时每个条文的前面還各有条目名称,或者出于作者本人所加,或者出于后人所加,来源不一,但可以分辨。纪行之书方面,较早的著作是唐赵憬《北征杂记》,载其贞元四年护送咸安公主下降回纥所见地理山川,一事一条,不相连属,故曰杂记。入宋以后,出使外国之事更频繁。人数一多,写法亦异,因而在一般的传记体、语录体之外,也有人采用笔记体纪行。有名的是洪皓《松漠纪闻》,记其使辽经历见闻,是典型的旅行笔记,今有多种传本。体裁方面较典型的是孙穆《鸡林类事》,专记鸡林国史,以类编次,属于类书体裁的行记,《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遂初堂书目·地理类》、《直斋书录解题》卷七“传记类”著录。《玉海》卷一六《崇宁鸡林志》条:“《鸡林类事》三卷,崇宁初孙穆撰,叙土风、朝制、方言,附口宣、刻石等文。”知其资料编排为类书体例,分门立目,单独成条,用的是随笔记录的笔记文体。同类著述又有沈立《奉使二浙杂记》一卷,作于嘉祐三年出为两浙都转运使期间,《宋史·艺文志二》“传记类”、《浙江通志》卷二五四《经籍·杂记》著录,为作者奉使期间杂记使途闻见。因为不是采用行记体纪行,而是以笔记体杂记见闻感受,故曰杂记,书名显示了笔记体裁。李罕《使辽见闻录》二卷,载其宋徽宗朝出使辽国见闻,而以笔记文体成书。程大昌《北边备对》六卷,《直斋书录解题》卷八“地理类”著录,以笔记形式单独成条,叙述其地理山川紧要事项,以备廷对。《宋史》载入《艺文志二》“故事类”。后下传到明代,陆楫《古今说海》从此六卷本中摘录二十一条,编入卷一《说选十·偏记七》。所辑条目,记事范围不出秦汉隋唐北疆山川、地理、种族。卷首为作者《自序》,下接四海、汉缘边九郡、秦汉河南、北边名号、契丹、贺兰山等二十一条,都与守边御敌有关,说明其书之撰,确有寓意。但文字和纯文学距离较远,偏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然而亦为宋人创立的纪行著述之一体,应当给予其地位。如果是从体裁着眼,而不是从内容着眼,则仍属于行记这一大家族的亚种。 第三种是游记体,其体裁特点是重视写景,夹带叙事,以铺叙景物,表现江山风物之美为主,实为单篇游记散文,相当于今人熟悉的写游踪见闻的记叙文。标题一般作“游某某山(水)记”或“某山游记”,书名常带有记(纪)、游(行)两个关键词,以游踪为线索行文,但游踪仅是叙述的线索,见闻和观感才是主体,叙述连贯,文体整密,内容紧凑,但亦穿插抒情,议论,笔触灵活,篇幅较短,为数日出游的短程经历,甚至只是一天的游踪,仅有周必大《泛舟游山录》《归庐陵日记》两种游记篇幅较长,为特例。在宋代行记六体中,唯有此体是正宗的山水文学,在士林传播广泛,写作较多,北宋中叶以下文人文集中常可见到。形式上或为记游短文的集合,相当于一部散文集。北宋初年李用和《游蜀记》,就是他奉使蜀中,游历诸山的记录;北宋佚名的《武夷诸山记》,亦其武夷诸山游历见闻的汇录。大体以一二名山为一记,最后汇编成书,所以是游记文集。但总的来说此种类型在宋代数量较少。但宋以前就有,起源于南朝,刘宋初谢灵运《游名山志》,南齐宗测《衡山庐山记》、萧幾《新安山水记》为首批作品。唐元结《湘中诸山记》亦属此类。其余的常态就是记游短文,北宋有名的有巩廷均《钱唐湖山游览记》等,南宋较好的有洪炎《信州岩洞记》等。金元好问《东游略记》《两山行记》亦属此类,且是南宋金代文人游山记中写得最好的两篇,足以代表宋金游记的水平。地理范围比较集中,以江浙、江西、安徽、福建一带最多,少数作品涉及四川、湖南、两广。游踪普遍交代得清晰,但文笔简短,不是主体,主要篇幅都放在见闻和观感上。单看游踪部分,会觉得是行记;再看写见闻观感的部分,则可确认其为游记,地理纪行并不是书中的精华,仅是叙事框架。如周煇《庐山纪游》,就是一篇简短的游山记,记其乾道中游历庐山的见闻感受。吕祖谦《入越录》,记其淳熙元年秋自金华往游会稽的行程经见,虽然也写山水,记游踪,但不过简单几笔,文风古淡,与周必大、陆游、范成大等同人之详赡细密文风迥异,代表了宋人游记的一种做派与路数,具有独特的文章学价值和散文史研究意义。
第四种是行程录体,特点是记述地理驿程、道路行程,故曰行程录,又名驿程记、驿路记、驿道记、道里记。根据体制要素和叙述内容的不同,具体又有两种不同的写法。其中较常见的一种写法,是将地理见闻和驿路行程相结合,以行程为经,见闻为纬,见闻要穿插到各个行程里面,书中暗含有一种纵向的叙事框架,其结构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的。像这样的书,名为行程录,实乃见闻记,行程录不过是个名义或简称,当理解为行程见闻之录,行程只是其中的少部分,多数还是见闻,读者万不可望文生义,当成道路里程的记录。较早的著述是刘宋丘渊之《征齐道里记》,单看书名,会以为是征伐齐国的道里之记,但从佚文看,实乃道里闻见之记,记道里的文字没有多少,这启示我们,古书书名往往只是一个权宜之称,甚至不能提示内容要点,研究问题不能望文生义。此后,陈代江德藻有《聘北道里记》,隋初姚察有《西聘道里记》、隋炀帝时学士诸葛颖有《幸江都道里记》,程士章有《西域道里记》,皆朝廷官员奉使从征道途所记,记述的对象主要都不在道里,而是见闻,道里仅是叙事的线索,写作的提纲。
以上作品均为亡书,佚文稀见。保存较好的是五代后晋平居诲《于阗国行程录》,名为书,实乃一篇长文,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有引用。从蕃汉边境灵州一直写到于阗国都,此时,去后晋京师汴京已有万里之遥,但篇幅却只有千余字,文笔之简古,可以想见。《遂初堂书目》“地理类”著录的《高丽行程录》亦属此类,为宋朝官员出使高丽的行程见闻之录,也是一种简单古朴风范,大概早的道里记、风俗记等都是如此,聊备遗忘,不事修饰,是一种古老原始形态,但这也为宋人创造发挥留下了余地。
更著名的则是宋人使辽的早期行记名著——王曾《上契丹事》,《宋史·艺文志三》“地理类”著录,作“王曾《契丹志》一卷”,书名质朴,意思就是聊记其实,不烦词费,故取此名。文笔也简古,《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各有引录,存文近千字。看起来不少,但使辽往返数月经历见闻,仅千字篇幅,则叙述仍然偏简,仍是一种早期道里记的古朴面貌。书中记事,直接自宋辽边境的雄州白沟驿始,宋朝境内的行程都被略去。以驿程为单位,逐程记录,直到辽国中京大定府为止,路程之外,简略记录契丹跟中国不同的部分,行文格式往往作“从某地几十里至某州”。中间夹以对沿途地名、山川、地势、城镇、人物、道路、馆驿、种族、居民、物产、民俗的简要记述。最后地点是契丹中京大定府,使用近二百字的篇幅,对其城市面貌进行简述。其中一些契丹地理、驿程、风俗、民情的记述仅见于此书,宋元以后屡见征引。北宋末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也是如此写法,但记载要翔实得多。从文风和叙事来看,是一种十足的宋代面貌,标准的宋人风范,非宋前古朴样貌。此书系其宣和七年使金行记,排日记录其使金行程及沿途经见,扼要交代其在金国境内各项活動,多语金国人事,内容详赡,价值颇高。宋元书志并无著录,《辽史拾遗》《靖康稗史》《满洲源流考》等各有征引。《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引有《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的主体。采用标准的行程录之体,记载使程却不以日期为单位,逐日记录,也不是以路段为单位,逐程铺写,而是以驿程为单位。为了叙述简便,同时也是遵守唐五代北宋以来的行文旧规,不写本国行程,专记外国,将宋朝境内二十二程全部略去,直接从宋辽边境的雄州白沟契丹旧界起笔,以出境为第一程,到达目的地为最后一程,三千一百二十里,三十九程,每程为一段,叙事清晰,半数以上行程涉及外国见闻,而不仅限于路程记述。因系亲身经历,尽管文笔不美,但叙事能得其实,因而历史地理研究价值极高。像这样的著作,有名的还有郑刚中《西征道里记》等。
另一种写法较为单纯,单线直下,仅记路程。其中有驿路的,以驿程为单位。没有驿路的改以路程为单位。一般以两个驿站或客馆间的道路为一程。写得简单的如北宋佚名《六路水陆地里记》,仅记北宋诸路地理驿程。尽管属于地理书,但却是当时之人实际驿程测量的汇录,仍是行记体例。稍微详细的如北宋佚名《蒲甘国行程略》,仅一卷,记载之简,可想而知。此《行程略》或为北宋真宗、徽宗朝某位蒲甘国使臣来华朝贡之行程的简略记录。因为仅是略记行程,简述地理,故题其书曰“行程略”。又《松漠纪闻》卷二引洪皓《使金行程记》,载自辽上京南行至燕京之行程,方向与《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所载者相反,但路线一致,当系洪皓自金南归之行程自述,亦为此类。今有《历代小史》本、《四库全书》本等,存文500余字,主要记录驿程,文字简古,乃纯正的古驿程记、道里记写法。此类文字古籍中常见,那些记录道途里程的文字,各有来历,部分出于前人旅行实录,亦古行记之一体,故加编列,以为宋人行记之一体。 第五种是语录体,其体裁特点是以行记的体例载语录,是语录体行记和行记式语录。文体特征是多载宋代文人和辽金元外交官所操本国口语,而未加修饰,保留了对话的原始面貌,以存其真。读之不仅可以感受到当时双方政治斗争的激烈,还可以感知到不同民族语言的特点和宋辽金元口语的独特魅力,富有语言学史价值,可以看成汉语史和契丹、女真、蒙古少数民族语料库。如陈襄《神宗即位使辽语录》,即以日记为文体,语录为内容,里面记录有不少宋代口语和契丹民族口语,和惯见的宋代散文文风不同。作者事先建立了一个纪行叙事框架,按照日期纪事,看上去像是旅行日记。又因多载外交官的出使言语,而常被人目为外交语录,实际上是行记为体裁,语录为内容。大概因为外交语录都产生于重要外交场合,都是因事而起,互相争执,各有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如果不载明,那么记下来的语录就会是一团乱麻,没有归属,不好理解。故多数语录都不只记言语,而兼载行程,那种仅由对话组成的宋代外交语录极为少见,应当没有。韩元吉《金国生辰语录》就是记行程,载言语的,是南宋语录体行记代表作,载其宋孝宗乾道八九年出使金国、祝贺金主生辰之事,重点选录与对方与馆伴使及金廷君臣的对话。《宋史·艺文志二》“故事类”著录,《日下旧闻考》卷三七亦提及,与张棣《讲和事迹》、姚宪《乾道奉行录》相连,指出均为宋人纪行之书而多轶不传者。韩元吉为南渡名家,清人谓“其诗文雅健,具有北宋典型,南渡以后,可與晦翁、攻媿并称”(《越缦堂读书记》八《文学·南涧甲乙稿》),则其行记之叙事行文,必甚有可观。
第六种是杂史体,特点是杂史体裁融入纪行内容,实为杂史体裁,是宋代文学和史学的杂交,同时受行记和杂史两大的影响。行记本来就在史部,杂史亦属史部,二者性质本来有相近处,文献类型上又为相邻著述,故容易受其影响,发生横向渗透。唯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纪行之书,不是一般杂史,其形式特点是以行记的叙事框架,纳进杂史的内容,专写一时一地之事,对象专一。如张棣《金虏图经》,“记金国事颇详”,乃作者自金入宋之后自述金国地理见闻,属于外国地理杂著而带行记特色。《中兴小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大金国志》等引用或提到此书二十八处。书目方面,唯有《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伪史类”著录两条,《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卷五二《杂史类·存目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四引用此书一段长文,题《金虏图经》,似为张棣此书之节本。又马扩《奉使录》、李若水《山西军前奉使录》亦属此类。马扩《奉使录》,记徽宗末年宋、金海上之盟,《东都事略》卷一二四《附录二》、卷一二五《附录三》各有大段引文,把马政、马扩父子取海道出使金国的始末完整呈现出来。又《三朝北盟会编》卷一至卷一四另有标为马政的使金文字二十余条,记叙十分详尽,所记之事时间地点人物与上文全同,当亦为马扩行记中文。李若水《山西军前和议奉使录》,叙其宋钦宗靖康元年出使金国之事,以日记体排日记事,内容甚详。《三朝北盟会编》列入卷首《引用书目》,后面的正文或隐或显,多有节录。从内容看,主要是杂史,但兼具行记体例。对于这样的书,我们可以放宽收录标准,视为行记,未尝不可。
宋以后,中国重新成为大一统王朝,出使外国不再需要撰写语录呈交有司,语录体行记失去了继续编撰的基础,而归于消亡。其余五类则仍各有述作,其中传记体和游记体甚至还大增,但在体例上并无新创,文学性上亦无超越。就此意义上说,宋代确是古行记的巅峰时代。经由宋人努力,古行记终结了唐以前的古典形态,开启了宋以后的近世形态,因而宋代是古行记史上的分水岭,具有文体史的分界意义。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古代文学制度研究”(17ZDA238)成果、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基地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