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讲了教师的作用。“诲人不倦”、“ 修身正己,教学相长”则体现了孔子的教师观。
关键词:孔子 教师观 初探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爱的教育思想不仅体现在学生观上,也体现在教师观上,他认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重视表扬,修身正己,教学相长是做一个教师的基本条件。
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他认为,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着无限热爱的炽情,只有这种炽热的感情,才能促使自己不倦的教育学生。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他教育学生的是《诗》、《礼》,教育自己儿子伯鱼的也是《诗》、《礼》他以爱子之心爱学生,以教育儿子的内容教育学生。由于他无限的热爱学生,所以他与学生的关系亲密无间。他的心与学生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歌声、笑声时常在学生中间回荡。也由于他无限地热爱学生,所以学生们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
孔子不辞辛劳的教诲学生,完全出于他对学生的爱护。他的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平等相待。首先表现在人格平等,这是他“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在师生关系上的体现。其次表现在真理面前平等。他要求学生,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不必谦让。说明在真理面前师生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孔子当然要批评学生,并帮助改正。同时,他也诚恳地接受学生批评。第二,了解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基础是如实了解学生。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特点与个性,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包括品德、学业、特长等方面。第三,关心学生。孔子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业才能、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学生。他多次与学生一起“言志”,并加以正确引导。他不仅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还对学生“退而省其私”,看是否“亦足以发”。他对学生无私无隐,即使自己的儿子也无任何“异闻”,确实是“远其子”(《季氏》)。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有了身正行直的品德和丰富渊博的知识,关键是要传授学生。因此,“诲人不倦”就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孔子倡行诲人不倦,堪称模范。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师生们七天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讲诵旋歌不衰”。在宋被困的情况下,孔子仍然“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为此差点丢掉性命。孔子认为,要想做到“诲人不倦”,必须对不论什么类型的学生都要耐心地进行教育。
有了诲人不倦的品格,孔子还从仁者“爱人”的观点出发,认为教师对学生应有一种积极的爱,经常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他特别注重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注意鼓励学生以最大的信心和勇气去争取进步。孔子是如何表扬学生的呢?孔子认为,学生在成长时期,前途不可限量。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因此,他主张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断萌发的、但很柔弱的幼芽,细心的予以培植,使亽不断枝叶繁茂,最后开花结果;教师应善于寻找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他在这基础上满怀信心地前进。他常鼓励学生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正由于孔子基于这些认识,所以他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没每一点滴进步,他都能满腔热情地予以表扬。孔子曾狠狠地批评过樊迟,说他是缺德的“小人”,但樊迟一有进步,“敢问崇德、辩惑”孔子则非常高兴,马上给予表扬:“善哉问!”。他对待子路也是这样。虽多次严厉批评过子路,但也多次充分肯定子路的进步。
除此而外,孔子还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修己正身也是重要的素质之一。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他甚至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在他看来,教育工作是一种“正人”的工作。教师在这一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言行而进行纠正的。如果教师平时不能正其身,学生会觉得教师言不由衷、口是心非。所以,教师必须经常谨言慎行,以身作则。而孔子本人正是以身作则的模范。
在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孔子是十分重视教学相长的。《学记》里首先把教学相长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它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孔子认为,师并非万能者,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反过来能促使教师打开眼界,增进知识,加深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片面地看到自己教育学生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促使自己提高的一面。学生们凡有问题,都可畅所欲言。凡学生提出问题,,他总表示欢迎,如果不提出意见,他反而感到不高兴。他曾抱怨颜回:“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悦。”他认为颜回对他的教学总是默识,没有一点意见,这对他改进教学没有帮助,因而他表示有点不悦的样子。孔子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的这一教学理念为以后历代教育家所继承,形成了我国教学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孔子 教师观 初探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爱的教育思想不仅体现在学生观上,也体现在教师观上,他认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重视表扬,修身正己,教学相长是做一个教师的基本条件。
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他认为,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着无限热爱的炽情,只有这种炽热的感情,才能促使自己不倦的教育学生。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他教育学生的是《诗》、《礼》,教育自己儿子伯鱼的也是《诗》、《礼》他以爱子之心爱学生,以教育儿子的内容教育学生。由于他无限的热爱学生,所以他与学生的关系亲密无间。他的心与学生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歌声、笑声时常在学生中间回荡。也由于他无限地热爱学生,所以学生们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
孔子不辞辛劳的教诲学生,完全出于他对学生的爱护。他的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平等相待。首先表现在人格平等,这是他“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在师生关系上的体现。其次表现在真理面前平等。他要求学生,在真理面前,对老师不必谦让。说明在真理面前师生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孔子当然要批评学生,并帮助改正。同时,他也诚恳地接受学生批评。第二,了解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基础是如实了解学生。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特点与个性,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包括品德、学业、特长等方面。第三,关心学生。孔子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业才能、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学生。他多次与学生一起“言志”,并加以正确引导。他不仅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还对学生“退而省其私”,看是否“亦足以发”。他对学生无私无隐,即使自己的儿子也无任何“异闻”,确实是“远其子”(《季氏》)。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有了身正行直的品德和丰富渊博的知识,关键是要传授学生。因此,“诲人不倦”就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孔子倡行诲人不倦,堪称模范。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师生们七天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讲诵旋歌不衰”。在宋被困的情况下,孔子仍然“与弟子习礼大树下”,为此差点丢掉性命。孔子认为,要想做到“诲人不倦”,必须对不论什么类型的学生都要耐心地进行教育。
有了诲人不倦的品格,孔子还从仁者“爱人”的观点出发,认为教师对学生应有一种积极的爱,经常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他特别注重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注意鼓励学生以最大的信心和勇气去争取进步。孔子是如何表扬学生的呢?孔子认为,学生在成长时期,前途不可限量。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因此,他主张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不断萌发的、但很柔弱的幼芽,细心的予以培植,使亽不断枝叶繁茂,最后开花结果;教师应善于寻找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他在这基础上满怀信心地前进。他常鼓励学生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正由于孔子基于这些认识,所以他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没每一点滴进步,他都能满腔热情地予以表扬。孔子曾狠狠地批评过樊迟,说他是缺德的“小人”,但樊迟一有进步,“敢问崇德、辩惑”孔子则非常高兴,马上给予表扬:“善哉问!”。他对待子路也是这样。虽多次严厉批评过子路,但也多次充分肯定子路的进步。
除此而外,孔子还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修己正身也是重要的素质之一。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他甚至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在他看来,教育工作是一种“正人”的工作。教师在这一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言行而进行纠正的。如果教师平时不能正其身,学生会觉得教师言不由衷、口是心非。所以,教师必须经常谨言慎行,以身作则。而孔子本人正是以身作则的模范。
在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孔子是十分重视教学相长的。《学记》里首先把教学相长作为一个教育理论。它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孔子认为,师并非万能者,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反过来能促使教师打开眼界,增进知识,加深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片面地看到自己教育学生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促使自己提高的一面。学生们凡有问题,都可畅所欲言。凡学生提出问题,,他总表示欢迎,如果不提出意见,他反而感到不高兴。他曾抱怨颜回:“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悦。”他认为颜回对他的教学总是默识,没有一点意见,这对他改进教学没有帮助,因而他表示有点不悦的样子。孔子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的这一教学理念为以后历代教育家所继承,形成了我国教学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