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彭 教育需要陪伴,也需要唤醒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OOD TEACHER
  钟伟彭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优秀教师,佛山市顺德区数学学科带头人。
  钟伟彭拥有30多年教学阅历,1988年至2001年间,他在初中任教,2002年1月调往小学任校长。多年来,他致力于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丰富的教育教学阅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教育见解。在他看来,小学的教育着重陪伴,这包括家长的陪伴和老师的陪伴,让学生在长期的坚持中养成好的习惯,为未来打牢基础。而初中教育则重在唤醒,用榜样的力量唤醒每一个青春的少年,向阳生长。
  活力
  钟伟彭每天早上5点起床,随后阅读半小时,接着出门运动半小时。6点多回家洗漱,吃早饭,再到学校上班,成为每天第一个到校的人。
  从1988年走上讲台,这是钟伟彭第33个工作的年头了。他回忆,以前当班主任的时候,每天都要起早床带学生跑操,这也成了现在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仅使得他的身体保持活力,精神状态也始终饱满充沛。
  “运动使人身心愉悦,只要心态好了,做起事情来就肯定差不了。”钟伟彭笑着说,最开始在南江中学(现成美中学)参加工作那几年,自己常年带毕业班,同时还主管全校的德育工作,这个任务繁重的阶段恰恰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候。
  如何多线程处理好各项工作,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教学方面,他将知识点烂熟于胸,做到“心中有结构”。不仅如此,根据近六年的考点,他总结出每个知识点的考试频率,考题类型,筛选出其中的重难点,进而回归课堂,改进教学。
  梳理目标知识点,熟悉考试题型,完善教学方式。这一套目标和流程清晰之后,难点就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让他们都能良好吸收每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我需要用多大的力,怎么去用力,才能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需要每个老师去摸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钟伟彭说,教师要获得成长,不仅需要埋头拉车的韧劲,更需要找对努力的方向,否则就是南辕北辙的徒劳。
  在做好教育教学的同时,他还需要管理好全校的德育工作,这是对钟伟彭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首先,团队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注,其次是要以任务为驱动,促使老师多读书,多交流。最后,在实践总结中不断成长。”钟伟彭以自己为例,当年校长将学校德育工作分派给他时,为了节约更多时间花在工作上,他甚至将家搬到了学校,“愿意去拼,愿意花时间去做,我需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所以,他将这份信任传递到每一个伙伴身上,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在他的总结中,要想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就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成员的作用。同时,团队要成长,必须要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中实现提升。在逢沙小学担任校长期间,钟伟彭成立了一个教师工作坊,挑选了有激情、有干劲、想做事的教师组成团队。
  “这个团队首先从发现学校的问题开始,你们觉得学校当前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你觉得原因是什么?又如何去解决?”钟伟彭说,工作坊第一次会议便梳理出了学校当下需要解决的20个问题。以问题为研究任务,团队的25人分为5组,每组认领4个研究任务,每个任务以一个月为周期。
  安排任务、实践反馈、汇总分析、公开论证,每个任务按四步分解到4周的工作安排之中。第一周,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讨论意见形成文本。第二周,大家根据预先准备的方案进行实践,根据实际效果进行记录总结。第三周,小组对之前的实践进行汇总分析,调整方案,优化实践。第四周,小组总结整个问题的解决实施过程,上“逢沙大讲堂”向全校作报告,公开论证其中的工作经验。
  “在汇报总结的时候,其余小组的成员可以进行提问,类似于课题答辩,如果无法通过答辩,那这个任务被视为未完成,下个月将继续研究。”钟伟彭介绍,每个小组每个月都有任务安排,如果该月任务没有完成,那将和下个月的任务累积同步实施,直到顺利“答辩结题”。
  怎么做、怎么總结、怎么表达,这是环环相扣的过程。在钟伟彭看来,只有将任务分解成清晰的操作环节,才能驱动教师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专业提升,也才能调动老师多读书,多思考。
  同时,学校购买了许多专业书籍供老师使用,但这些书都限时外借一个星期。“‘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种方式加快了图书的流通速度,促使老师看书就得抓紧时间。”钟伟彭说,很多教师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了快速成长,在各类比赛中勇夺一等奖,也涌现出了“全国生命教育优秀班主任”陈静曜、“全国生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徐志成等突出代表。
  转变
  从老师到校长,钟伟彭花了十四年。
  2001年,钟伟彭刚出差回到学校就被通知第二天去参加校长选拔的考试,此时的他一头雾水,自己并没有报名什么考试。原来,在南江中学工作的这几年,钟伟彭成长迅速,校长有意将他推向更高的平台,便替他报了名。
  经过几轮笔试、面试,2002年,他被选拔为桂畔小学的校长。这不仅仅是从老师到校长的一个身份转变,更是从初中到小学一个学段的跨度,这种变化是巨大的。
  “小学的孩子和中学的孩子所处的身心发育阶段不一样,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钟伟彭介绍,初中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开始对世界有了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所以需要激发他们内在的驱动力,引导他们去学习。其中,榜样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老师或者学科,那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目标,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钟伟彭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必然是学生心中“偶像”一般的存在,那就可以列举老师知识储备、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点,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
  不同于中学生,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形成,相对而言,这个阶段的学生更需要的是陪伴和夸奖,“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并且,相比学到多少“硬知识”,更重要的是“软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以上的重复,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钟伟彭介绍,学校以“主题活动月”的形式将习惯的养成纳入课程,以“孝”文化为例,首先,学生通过与父母的交流或者查阅资料,从概念上明白什么叫“孝”。然后,班级分小组讨论,大家彼此交流对“孝”的认识,丰富对“孝”定义的理解。再次,根据大家的讨论,回家做一件自己认为符合“孝”的事情。最后,大家根据自己的所思所做所想,将对“孝”的认知写下来或者视频录制下来,形成一个丰富的认知。   “一天一成长,月成好品质。每一个主题月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这项主题的相关内容我们就不做了,只是后续以一种常态化的方式继续做。”钟伟彭说,当时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学生性格比较“野”,个个精力充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身上的这股劲儿,他基于佛山当地的传统文化找到了好点子——成立醒狮表演队。
  从醒狮表演到威风锣鼓,学生的兴趣爱好被不断开发,二胡、琵琶、手风琴、唢呐、葫芦丝、笙……后来,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了一门乐器,学校还成立了一支由学生组成的管民乐队,当地各种大型活动都能见到桂畔学子的身影。同时,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艺术节,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这不仅让“活蹦乱跳”的学生精力有了发挥的地方,还为学校的发展打造了一张“虎虎生威”的名片。
  学校名片
  “对学校来说,个性名片是学校的一面旗帜,统领了高效的学校管理,也是向社会、家长、学生做出的质量承諾和保证。”钟伟彭说,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
  从桂畔小学到聚贤小学、逢沙小学,钟伟彭都十分注重学校的文化名片建设。在聚贤小学任校长时期,他秉承“聚合智慧,修身贤达”的办学理念,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科学文化、岭南文化与聚贤小学文化理念相融合,形成了聚贤小学独特的文化特质。
  “办学理念需要通过课程才能作用在学生的身上,外显出学生行为特征,因此,学校课程是学校办学价值的最直接表现。”钟伟彭回忆,聚贤小学坚持“学校育文化,处处有课程”的课程观,将校园的每一处景观变成一个课程,打造课程化的校园环境,并且,开设《四季课程》《家乡传统节日课程》的活动课程,以及《英语趣配音》《语文绘本课程》《体育 课程》《音乐 课程》《创造力课程》《课外阅读课程》等拓展课程,有机地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实施,打造了学校独具特色的课程名片。
  而逢沙小学地处城乡接合处,生源主要来源于外来务工的子弟,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这些孩子并没有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孩子们的陋习多,习惯差,各种意识比较薄弱,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为了提升生命质量,获得更高的生命价值,钟伟彭把“生命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的突破口,从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上不断构建学校“生命教育”的办学特色。
  “我们坚持‘人人成长,个个成功’的办学方向,以‘生命 实践’教育特色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立足课堂,关注生活,想方设法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更好。纳美逢德,润沙成珠,让逢沙小学的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钟伟彭介绍,学校创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开发了专项的生命教育系列教材,构建了小学生命教育专项课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逢沙小学在生命教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2018年11月,学校被评为“顺德区生命教育办学特色学校”。2019年1月,学校的生命教育在广东省第二届特色学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学校再度荣获“2019年度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
  校长对话
  本刊记者:作为从业三十余年的教育工作者,您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想?
  钟伟彭:我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拥有的更多是教育实践,所以我希望自己的这些实践能对身边的行政干部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帮助他们完成一个飞跃的进步。其次,我希望能够为老师不断搭建更大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获得提升和发展。教育是一门需要方法,需要兴趣,与人相处的艺术,所以我希望未来与全国的同行进行更广范围的交流,共同为基础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进行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得到体育能力的培养提升与心理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程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落实这一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当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中,能够清
期刊
国家政策、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指导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某些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如依托产业、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因素。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正在呈现“S”形曲线。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有必要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策略,而且有必要了解产业增长的发展模式与乡村旅游业的成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回顾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乡村旅游产业开始形成,
高中体育特长生体育高考内容包括素质和专项两个方面,素质项目包括有一百米、跳远、铅球、八百米;专项包括有体操、武术、足篮排、铅球、四百米、三千米等。体育考试成绩的上线率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和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评判标准,亦代表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从另外一方面看体育特长生通过体育成绩来考大学提高了学校整体的升学率。  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淄川第一中学体育高考的上线率,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期刊
以往的高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忙于为高考做准备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堂就是浪费自己学习时间的表现,完全没有必要,而部分学生則将体育课堂当作从紧张的高考压力中释放和解脱出来的途径。加上受到传统教学体制及高考竞争压力的影响,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抗挫力较差,一遇到点小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习惯性的请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未能很好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
期刊
新课改的纵深推进,强调应提升教学实效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体育中,足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奔跑速度以及健康水平,也将增进学生对足球文化的了解,促进校园足球发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因此,教师应意识到传统的足球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还有可能使其产生对足球教学的抵触。在此,本文展开对提高小学体育足球教学趣味性的有效策
期刊
本文基于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作过程,探究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强调企业主体地位、行业协会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校企互通互赢方面提出建议,可对相关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一定指导意见。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探索试行“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新常态化的经济发展阶段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如何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
1 前言  篮球运动发展至今,已然走过了一百余年,并因其上手简单、易于开展、场地人数不受限等原因,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长为三大球之一的运动项目。篮球规则,作为规范篮球运动参与人员行为举止的法规性文件,是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需要共同遵守的。总结归纳过去20年篮球规则的修改,并加以分析,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国际篮联对于规则修改的思路与规律,对于更好的进行篮球教学,裁判员合理的做出判罚都有重要的启示性
期刊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重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理论性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方面并没有结合外部市场变化进行更新,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发展方向,因此培养出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其综合素质并不高,日后从业过程中,难以较好地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在目前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与时俱进,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进行教学革新,促进学生综合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不仅关乎个人的体质健康情况,更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2016年三月的全国两会上,“健康中国”正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目的是通过国家战略全面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在“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程度对于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青年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与未来,要实现健康中国,必须重视和重视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
期刊
GOOD TEACHER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新型师资培训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原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原副理事长。  教育是什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道:“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应当是一件幸福的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