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课程,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更加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说,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学生。这样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厌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的学生,不是等待灌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以在课堂上听到孩子的声音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我认为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情绪波动大,思想容易走极端。一个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不苟言笑,动不动就骂学生不积极举手,不动脑筋,有一点小差错就严厉批评,那会令全班学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课堂上关心的已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什么时候不小心会被老师批评。而当老师用一些不太尊重的话语批评某一位学生时,我们甚至会看到那个学生厌恶的表情和仇视的眼神。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又怎能爱学习呢?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又谈何有效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推倒这堵隔在师生之间的无形的墙,为学生上课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这样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与者,还应是学生的好朋友。他不应高踞于学生之上,专门发号施令,而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启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言行的对错是很自然、很普遍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转换角色,让学生也来评价一下老师,这种做法非常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有一次,我为学生范读《金色的鱼钩》一课,读到感人之处,竞不能自已,声音哽咽。有个学生就这样评价我的朗读:“老师的朗读虽然很有感情,但也有不足之处。老师曾对我们说过,一个出色的演员必须能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就像黄俊英,他的表演能惹人捧腹大笑,但他自己却能不笑,所以我觉得老师在朗读时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感情。”还有一次,我板书时写错了一个字,有个快言快语的学生马上大声地脱口而出:“老师,写错字了!”吓我一跳。于是我开玩笑地说:“哦,真的写错字了,我真是老糊涂了!以后可以不那么大声向我指出吗?”有的学生就说:“就是嘛,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的。”……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多么开心啊!
其次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记得有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偶尔也会举手回答问题,但又经常答错。开始时引来一些同学的笑声。但他每次回答问题,我都微笑着看着他,然后抚摸他的头叫他坐下,并说:“家俊同学很勇敢,虽然他答错了,但是如果他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呢?我相信他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有时,我还让同学们给他掌声。他低着头,笑得多开心啊!同学们也慢慢地不再笑他了。
记得在一篇《平和的心态是金》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在过分指责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憔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就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会有奇迹发生!
第二、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孩子们不但敢说了,而且爱说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顺利地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了,就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问题,寻找文本的美丽。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例如,《月光曲》一课即将授课完毕,我给了几分钟让学生回顾全文,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几分钟过后,同学们便开始了他们的畅所欲言。
生1:盲姑娘想听贝多芬弹琴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生2:不是的,她只是不想哥哥难过。
生1:哥哥为什么会难过呢?
生2:因为作为哥哥,他不能满足自己心爱的妹妹唯一的心愿。
师:是“唯一”的吗?
生2:是。因为妹妹很体谅哥哥的难处,不会提出很多愿望的。
师:对,虽然穷,相依为命的兄妹俩是多么关心、体谅对方啊!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多一点关爱,多一点体谅。
生3:贝多芬弹完曲子后,为什么连“再见”也不说一声就飞奔回客店?
生4:他要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3:要那么急吗?
生4:不那么急可能就会忘记了。
师:说得对。灵感是稍纵即逝的东西,一不抓紧它就会从你的手中跑掉了。所以,当我们有了新鲜的题材或感受时,也应该立刻把它写下来,不然灵感会跑掉的!
生5:关于贝多芬怎样创作《月光曲》,为什么会有这么美丽的一个传说?
生6:老师在上课一开始的时候告诉我们,贝多芬一生穷困,又受疾病缠身,但依然为我们写出了许多美妙的音乐,人们都很爱戴他,所以就有了这样美丽的一个传说。
师:说得非常好,善良的、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人们将永远怀念他……
又例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乘客逃生的场面,并说明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当“哈尔威船长”举起枪大声喊:“哪个男人敢抢在女人前头,我就开枪!”有个“贪生怕死之徒”仍然争先恐后往前冲。“哈尔威船长”一时没了主意,问我:“老师,开枪吗?”我说:“你说呢?”他想了想,说:“不,因为船长只是吓吓他们。”有的学生却说:“要开枪,因为如果船长说到不做到的话,别的男人就不会再听他的,又会争先恐后逃生了。”我故意说:“那就由他们争先恐后好了,只是因为不听话就打死人太残忍了。”有个学生马上说:“但是如果这样就会耽误了逃生的时间。船马上就要沉了,不打死他将会有更多的人死。”我说:“哦,对他的仁慈就是对其他人的残忍。”这时候,我又听到了这样一个声音:“越是贪生怕死的人越要让他死得快……”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堂普通的课,因为真实而美丽,因为孩子的课堂生成而精彩!虽然孩子们说的不尽对,但毕竟,那是孩。子们的声音!!我们通过他们的声音,可以更加了解他们。
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吧!那时,我们会发现:“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说,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学生。这样不但会让学生觉得厌烦,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的学生,不是等待灌满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以在课堂上听到孩子的声音而发出会心的微笑。我认为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情绪波动大,思想容易走极端。一个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不苟言笑,动不动就骂学生不积极举手,不动脑筋,有一点小差错就严厉批评,那会令全班学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课堂上关心的已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什么时候不小心会被老师批评。而当老师用一些不太尊重的话语批评某一位学生时,我们甚至会看到那个学生厌恶的表情和仇视的眼神。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又怎能爱学习呢?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学,又谈何有效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推倒这堵隔在师生之间的无形的墙,为学生上课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这样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又是积极的参与者,还应是学生的好朋友。他不应高踞于学生之上,专门发号施令,而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启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言行的对错是很自然、很普遍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转换角色,让学生也来评价一下老师,这种做法非常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有一次,我为学生范读《金色的鱼钩》一课,读到感人之处,竞不能自已,声音哽咽。有个学生就这样评价我的朗读:“老师的朗读虽然很有感情,但也有不足之处。老师曾对我们说过,一个出色的演员必须能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就像黄俊英,他的表演能惹人捧腹大笑,但他自己却能不笑,所以我觉得老师在朗读时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感情。”还有一次,我板书时写错了一个字,有个快言快语的学生马上大声地脱口而出:“老师,写错字了!”吓我一跳。于是我开玩笑地说:“哦,真的写错字了,我真是老糊涂了!以后可以不那么大声向我指出吗?”有的学生就说:“就是嘛,老师也是人,也会犯错的。”……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多么开心啊!
其次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记得有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偶尔也会举手回答问题,但又经常答错。开始时引来一些同学的笑声。但他每次回答问题,我都微笑着看着他,然后抚摸他的头叫他坐下,并说:“家俊同学很勇敢,虽然他答错了,但是如果他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呢?我相信他一定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有时,我还让同学们给他掌声。他低着头,笑得多开心啊!同学们也慢慢地不再笑他了。
记得在一篇《平和的心态是金》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在过分指责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憔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就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会有奇迹发生!
第二、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
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孩子们不但敢说了,而且爱说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顺利地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了,就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问题,寻找文本的美丽。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例如,《月光曲》一课即将授课完毕,我给了几分钟让学生回顾全文,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几分钟过后,同学们便开始了他们的畅所欲言。
生1:盲姑娘想听贝多芬弹琴真的是“随便说说”吗?
生2:不是的,她只是不想哥哥难过。
生1:哥哥为什么会难过呢?
生2:因为作为哥哥,他不能满足自己心爱的妹妹唯一的心愿。
师:是“唯一”的吗?
生2:是。因为妹妹很体谅哥哥的难处,不会提出很多愿望的。
师:对,虽然穷,相依为命的兄妹俩是多么关心、体谅对方啊!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多一点关爱,多一点体谅。
生3:贝多芬弹完曲子后,为什么连“再见”也不说一声就飞奔回客店?
生4:他要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3:要那么急吗?
生4:不那么急可能就会忘记了。
师:说得对。灵感是稍纵即逝的东西,一不抓紧它就会从你的手中跑掉了。所以,当我们有了新鲜的题材或感受时,也应该立刻把它写下来,不然灵感会跑掉的!
生5:关于贝多芬怎样创作《月光曲》,为什么会有这么美丽的一个传说?
生6:老师在上课一开始的时候告诉我们,贝多芬一生穷困,又受疾病缠身,但依然为我们写出了许多美妙的音乐,人们都很爱戴他,所以就有了这样美丽的一个传说。
师:说得非常好,善良的、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人们将永远怀念他……
又例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我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乘客逃生的场面,并说明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当“哈尔威船长”举起枪大声喊:“哪个男人敢抢在女人前头,我就开枪!”有个“贪生怕死之徒”仍然争先恐后往前冲。“哈尔威船长”一时没了主意,问我:“老师,开枪吗?”我说:“你说呢?”他想了想,说:“不,因为船长只是吓吓他们。”有的学生却说:“要开枪,因为如果船长说到不做到的话,别的男人就不会再听他的,又会争先恐后逃生了。”我故意说:“那就由他们争先恐后好了,只是因为不听话就打死人太残忍了。”有个学生马上说:“但是如果这样就会耽误了逃生的时间。船马上就要沉了,不打死他将会有更多的人死。”我说:“哦,对他的仁慈就是对其他人的残忍。”这时候,我又听到了这样一个声音:“越是贪生怕死的人越要让他死得快……”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堂普通的课,因为真实而美丽,因为孩子的课堂生成而精彩!虽然孩子们说的不尽对,但毕竟,那是孩。子们的声音!!我们通过他们的声音,可以更加了解他们。
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吧!那时,我们会发现:“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