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忧思录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u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陆游客观光热,正在间接诱发日月潭生态危机。日月潭其实是一座天然生态博物馆,它期待的是深度文化生态之旅。
  
  因为政治鸿沟,台湾曾是大陆人遥不可及的梦,只有5小段200多个字的小学语文课文《日月潭》在亿万人心中成为“不朽之作”,很多人能背诵经典的第二段:“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008年7月起,赴台旅游开放,日月潭被大陆游客热捧,亦靠大陆游客起死回生。日月潭旅游最风光的岁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1999年更被9·21大地震重创,光华岛崩裂,十之七八的旅馆饭店被摧毁,景区连年推销“日月潭观光季”稍稍凝聚的人气亦被彻底震散。“距离震央12.5公里”的代价一直到今天日月潭还没消化完毕。
  没落之际,日月潭被有些台湾人说成是一个“鸟不语,花不香,男无情,女无义”的地方。当然,大陆人对此知之甚少,在他们心中日月潭一直是“童话中的仙境”。出发之前,大陆游客大多不知道自己要去“振兴日月潭”。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已有36万多大陆游客到访日月潭,同比增长5倍多。单看旅游收入,日月潭毫无疑问已再次迎来风光岁月。
  然而,面对千军万马般的大陆游客,台湾人喜忧参半,特别是日月潭的原住民——邵族人,躁动不安。大陆游客刺激了日月潭的新一轮开发热,而“开发”在仅存数百人的邵族人听来,是一个可怕而又可恨的词汇。
  
  万人横渡·丰年祭
  
  9月中旬,记者赴台参与“两岸环境媒体交流”活动,主办方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特别把日月潭之行排在9月20日。这一天,不仅是一年一度的万人横渡日月潭的日子,而且邵族部落会举行传统“丰年祭”——即过传统的邵族年的日子。台湾人心里明白,日月潭与邵族文化相映成辉,如果没有邵族,日月潭不过只是一个大水库。
  头天晚上,我们就住进了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社区的民宿,第二天5点半起床出发。目的是提前躲过前来参加万人横渡的人流。当汽车驶近日月潭环湖公路,眼前景象让大家目瞪口呆:公路两边早已停起汽车长龙,一直伸向环湖公路,看不到尽头。但见人们三五成群背着红色的漂浮板,向下水点朝雾码头行军。横渡终点是伊达邵,即邵族部落聚居点,也是我们的参访目的地。
  之前就害怕堵车进不了伊达邵,但不幸还是遭遇了。
  情急之下,掉头绕个大弯抄“投69”乡道才驶上环湖路。双车道的环湖路,左边亦停满大巴车,绵延数公里。车上台湾同行惊呼:从未见过这么热闹的日月潭。后来得知,参加横渡人数2.5万多人(约需500辆大巴运载),比去年多了7000多人,其中大陆广州、泉州等地组织了1200人的泳团前来“共襄盛举”。一位大陆泳客开心地对台湾记者说:“了一个心愿,盼望已久的日月潭,我爱它。”新任台湾“行政院长”吴敦义亲为横渡鸣枪。
  这个旨在带动日月潭“运动休闲观光产业”的项目至今已举办27届,始于1983年,1995年曾被国际奥委会认证为世界长泳活动标竿。其实,横渡日月潭原系邵族部落的传统年祭仪式。而在野蛮的丛林部落时代,横渡日月潭则是一种“生存智慧”。10来年跟踪调研邵族部落的大成国中国文老师简史朗介绍说,古时邵族人为了过一个平安年,青壮年必须从伊达邵游到日月潭出水口,并堵死出水口。让下游溪水浅而不能行舟,防止其它部落逆流而上搞袭击。
  后来,随着原住民部落文明进化,横渡日月潭留存为一种仪式,邵族青年的成年礼,横渡成功的青年男子会被冠以“勇士”头衔,象征已能独立成长。今天,日月潭举办万人横渡盛会,打的是“要以日月潭的明媚风光与邵族文化,带来丰厚观光收益”的算盘,透过发展日月潭休闲产业,“拼观光!拼经济!”但就像屏东教育大学的陈福进在其研究中所断言,超2万人的规模已对日月潭水质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
  “如果这一天来了10万人,日月潭就瘫痪了。”台湾同行感叹道。确实,如果10万人全部乘大巴前来,大约需要2000辆,日月潭周长24公里,这意味着每公里得停放80多辆,而一辆大巴长10米,光大巴就把环湖路排满了,再加上数千辆私家车,光从交通来看,日月潭“就瘫痪了”。此外,那么多人下水惊扰,日月潭的水生物及其水质生态将遭“没顶之灾”。
  同样的道理,平日里的观光,日月潭也不乐见千军万马般的观光团。
  车抵伊达邵,我们下车跟随“专业向导”简史朗走进伊达邵临时部落。身材魁梧、戴着遮阳帽、身怀剑道绝技的简史朗,10年如一日的装备,肩上扛着SONY摄影机,脖子上挂着两部Nikon相机,这就是一位另类国中老师的“田野进行式”。10多年的陪伴式研究,他不仅拿到了台湾政治大学的硕士学位,而且被邵族人视为“自己人”。我们采访团也因此沾光,被邀与邵族人一起过年。
  在简史朗的田野笔记中,“先生妈”们(邵族祭师,负责和祖灵沟通,是族人和众祖灵之间的桥梁)最津津乐道一则有关白鹿的传说:从前,原居阿里山的邵族人,猎队有一次打猎时发现了一只白鹿,猛追不舍,一直追了好几天,最后追到了日月潭畔才终于得手。邵族人看到日月潭有山、有水、有鱼、有山禽,就回阿里山把族人都带过来这里安居乐业。
  9月20日是农历八月初二,邵族的大年初二,“我们邵族的年从农历8月1日起一连有20几天,天天都有唱歌和跳舞”,汉人的年是一年的开始,是历法里农事和时序周而复始的开端,而邵族的年却是属于与祖灵有关的一连串祭典。跟简史朗走进邵族部落,但见5位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先生妈”拿着小凳子,坐在长老家屋檐前合唱祭歌,前方摆着两个小瓦罐。两只碗,和40个酒杯。之后,族人成群结队到每户族人的家中牵舞、吟唱祖歌,宣慰各家祖灵,主人点心菜肴款待,一整天地唱跳下去。
  我们也凑热闹品尝了几户人家的酒食。简史朗说,汉人将邵族年祭仪式称为“丰年祭”,这是大大的误读,这个时候根本不是小米或陆稻收获的时节。邵族祭歌的大部分曲调都有浓厚幽怨思慕的感觉,这是族人在跟祖灵对话,常常唱得族人泪流满面。简史朗认为,“邵族”有别于“非邵族”的边界,除了语言,在于他的“传统祖灵信仰”。
  不难看出,观光化对日月潭原住民文化的冲击,在误读中被观光被消费。
  
  坎坷的原住民
  
  在大陆旅行社推销的台湾旅游路线上,就有“邵族文化村”,即伊达邵临时部落。大陆游客往往会以为是类似于大陆一些地方的“民族文化村”,由旅游开发者打造,供非少数民族游客前来浮光掠影的“仿造品”。
  但我们眼前的伊达邵临时部落是“真品”,它是30多户邵族人家抓住10年前灾后重建的契机,在已被县政府征走的土地——“山地文化中心”旧址上,自力造屋,聚居于此,这是邵族人唯一的聚居部落。此前,邵族 部落因为观光开发成为“失地山民”,七零八落,一批一批流浪到平地谋生,留下来的那部分人家就和汉人杂居在“德化社”——有被“文明社会”怀柔德化的潜台词。
  目前,邵族注册人口只有640余人,是台湾政府正式确认的第10个法定原住民族,也是全球人数最少的民族。依全球邵族之友会台湾联络人郑空空小姐之见,从文化传承及民族情感来看,这个临时部落是这个族群存续的绝对关键。
  10年前,郑空空应淡江大学建筑师谢英俊之邀,辞去都市工作来做谢的助理,带领邵族人搭盖房子。花了5年时间,盖起30多栋简易“组合屋”,外墙由竹片或木片夹着锡箔外加轻型钢筋支撑,斜屋顶是竹子加铁皮。郑空空解释,这是“以最低条件享受生命最大的自由与快乐”。细看,家家房前都挂着树桩切片,上书字母标音的邵语,族群意识彰显。
  房子盖完郑空空又继续留下来,为邵族利益代言,为延续邵族文化而战。用郑空空的话来说,邵族人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决战。
  事由是,南投县政府不久前在其官网上公布“伊达邵观光文化园区BOT规画案”投标公告,也就是说要拆掉邵族临时部落。几年来,南投县政府多次对这块2.6公顷的“山地文化中心”旧址,提出观光大饭店BOT案,纷争不断,一直到县府易主才暂歇。不料最近又有动静,再次引起邵族人的激愤和不安。
  从法律上讲,这块地已由县政府所有,政府可以这么做。但是,邵人强调“屋拆了,部落垮了,邵族等同灭绝”。从尊重原住民土地情感上来讲,政府又不能么做。土地一次次被政府拿走,
  这块“山地文化中心”旧址,是1967年,时任南投县长林洋港亲自说服邵人,征用邵族最后一块水田开发做观光项目。据台湾媒体记录,当时林洋港对邵人说:“你们耕田太辛苦了,有了山地文化中心,以后就不用耕田了,里面就是你们的工作场所。”然而,被地震震垮之前,邵人并未在山地文化中心拥有一官半职。这是当代邵人的失地之痛。
  再到1980年,吴敦义任南投县长时,重新规划德化社(今伊达邵商业街),“邵人的土地所有权减缩成建筑物所在地滴水线范围之内”一用大陆的表述方式,就是只剩下一块宅基地,彻底变成了“失地山民”。曾经的日月潭主人,在文明社会的观光化浪潮下,被逼到墙角,一部分人勉强靠卖土特产、手工艺品营生,一部分人及其后代一批一批下山,走向现代都市自谋生路,命运坎坷。
  然而南投县政府也为难。以地理条件来看,山地占了80%以上的南投县发展农业效果有限,也无法像邻居彰化那样搞大规模的彰滨工业区发展工业,旅游休闲业可以说是南投县最适合发展的行业。日月潭显然是南投第一,也是台湾数一数二的旅游资源,显然有必要通过开发让日月潭变成“金鸡母下金蛋”。但是,日月潭周遭属于水源林保养地,99%土地属于公共财产,不可开发,只能在1%的私有土地上做文章。
  这便注定,日月潭旅游开发必然与邵人争地。邵人私有土地也就连捐带征,基本上被政府拿走。值得一提的是,南投县政府一次次动邵人的“奶酪”,却从来不敢动水源林的“奶酪”。因此,到目前为止,日月潭还是低度开发的。但是这也使得日月潭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旅游质量相对低落,并导致了90年代后观光热退潮。如今,因为大陆游客蜂拥而至,日月潭观光业迎来了重振旗鼓的历史机遇,当地政府显然有必要“筑巢迎风”。正在建设的有观光缆车和日月行馆两大项目。日月行馆位于涵碧半岛,斥资20亿新台币,修在被地震震毁的蒋介石行馆(涵碧楼)旧址上。
  “日月潭拼观光,最重要的是留得住游客过夜。”确实,这是旅游创收的一条定律,但在郑空空听来,这是一个可怕的消息:“大陆游客观光热,就会刺激更多人想盖饭店,邵族人又会失去土地。观光对邵族部落生态和文化影响非常大。拜托大陆游客不要再来观光游,要来,就进行生态游。旅行团模式,获益的是签约商家,原住民小摊小店并没有受惠。”
  
  幽幽日月,“拉鲁”归来
  
  下午,从山坡上的邵族部落走下来。穿过为游客服务的商业街,来到伊达邵码头。这里是万人横渡的终点,彩旗招展,熙熙攘攘。岸边,有一个可以免费观赏的“邵族逐鹿市集表演场”。简史朗无奈地说:“这是商业化的产物,很多演员都不是邵族人。”
  在表演现场,我们遇到很多大陆游客,还有一支正在淡江大学做交流生的浙江大学学生团队。不过,光靠这样一场并非原汁原味的表演,大陆游客无法真正了解邵族文化。其实,大陆游客游览一圈,收入眼底的“名胜古迹”也多与邵族无关,无非是一堆庙宇(文武庙、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或强人政治图腾(涉及蒋介石的一些文物,如震毁的涵碧楼旧址)。
  观看完表演,简史朗带我们登上小汽船“读”日月潭。汽船驶近潭中央的小岛时,我们停船听简史朗说史。“现在这个岛不叫‘光华岛’了,改回原来邵族人的名字‘拉鲁岛’。”简史朗说,日月潭建水库之前,中心岛和岸边距离很窄,水浅的时候,邵人骑着水牛就可以到岛上耕作,这座岛是邵族人的圣地。
  9·21大地震,中心岛整个迸裂开来。南投县政府在震后将光华岛归还邵族,并恢复旧名“拉鲁”,同时也决定不再重建让邵人深感屈辱的“月下老人’。说到在中心岛上筑“月下老人”和命名“光华岛”,简史朗觉得这是历史的荒诞,前者是汉文化喧宾夺主,后者是强人政治家的宣示,隐含“光复中华”之意。不过,大陆小学语文课本还叫“光华岛”,显得未能与时俱进。
  “研究日月潭,社会学比生物学重要。”简史朗半幽默半严肃地说。
  简史朗说,邵族的没落起于一次官军围剿。清朝中叶以后,移民拓垦潮兴起,汉人大量到来引起族群冲突,半野蛮状态的邵族部落常常偷割汉人头颅,引起恐慌。清政府派出强大官军围剿,邵族人死伤惨重,从此没落。如果不是9·21大地震,可能邵族慢慢就无影无踪了。不料地震后,日月潭成为明星灾区,台湾人也由此看到一个弱小民族在苟延残喘。就像汶川地震后,大陆这边“惊见”羌族,此前这个古老而没落的民族一直默默无闻。
  这次在南投,也遇见了享有盛誉的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他当时站出来为邵人说过话:邵族文化和原住民文化的保存,不只是靠邵族人自己的觉醒与努力,更是台湾掌舵人的责任,也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如果政府不能好好在法令、政策上多为他们设想,而只要求他们自己克服困境,这是社会的不公义。”
  1934年,还是日本殖民台湾的时候,日月潭水电厂兴建完工,大坝一立,日月潭的湖面增加1.35倍,水位升高21米,原本拥有8公顷面积的拉鲁岛仅存不到一公顷的露头。现在日月潭电厂依然是台湾发电量第一的水电厂。简史朗说,日月潭电厂为日后台湾工业化立下汗马功劳,照亮了台湾民生与经济,但它是牺牲邵族的家园换来的,人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恩负义。
  “归还拉鲁岛,让邵族人拥有了一个纯 粹的文化环境,让邵族人有了很强的文化主体性。”简史朗一直到今天还为南投县政府这个还账行动叫好。这个行动,直接导致了邵族民族意识的觉醒,成立了邵族部落议会。邵族人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成立“邵族文化自治园区”,这是一个兼顾邵族人生存与就业,邵族文化的承传与发展的自由空间。
  
  呼吁“家庭自由行”
  
  我们的小汽船走走停停,一到值得说一说的地方,简史朗就叫停。
  突然,对面开来一艘大汽船,巨大的水波冲击过来,小汽船一阵阵颠簸。简史朗又有感而发:“这些大型旅行船非常糟糕,水浪冲击波拍打岸边,不断出现水土流失情况。管理部门只好在岸边做人工浮物挡波浪,否则日月潭水库使用年限将会缩短。”大型观光团刺激大型观光船,大陆游客观光热,正在间接诱发日月潭生态危机。
  另一个诱发日月潭生态危机的“怪物”是超级船屋。原先,邵族人在日月潭中搭建船屋,屋中人以捕鱼为生,每个船屋都架有四角鱼网,沉网捕鱼。如今,有人看到大陆游客蜂拥而来,就动起将船屋扩建为“水上民宿”,游人自然可以零距离拥抱日月潭千变万化的景致,但是他们吃喝拉撒倒入潭中,久而久之,日月潭将被严重污染。
  简史朗认为,这种水上休闲,政府应坚决取缔,游客应爱惜日月潭。
  然而,大陆游客到来,确实让日月潭各大饭店生意兴隆,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据介绍,日月潭假日客房100%住满,需提前两个月预定,平时订房率也高达70%以上。现在两岸旅游主管部门有意控制大陆赴台游客人数还出现这种状况,一旦松手,日月潭饭店更加一房难求。日月潭周边已经没有土地来盖更多的饭店,怎么办?
  台湾“行政院”已经注意到“旅行团观光模式”的弊端,提出大陆赴台旅游组团人数,由目前限制的“5人”降到“2到3人”,即开启“家庭自由行模式”。不仅台湾旅店业乐见其成,台湾民间也非常赞同。旅行团观光模式僵化,团队要住就住一起,大家都涌向一个地方,自然出现旅店“结构性短缺”。
  其实日月潭周边,有很多民宿,又便宜又舒适,但接待不了旅行团。从辐射力来看,“旅行团观光模式”也不能让台湾民生获益,蛋糕基本上被大饭店、大财团分光光。“家庭自由行模式”就不同了,日月潭饭店客满了,一家人可以自由选择住民宿,或者回台中住饭店。
  “旅行团观光模式”继续运行下去,将会刺激台湾风景区旅店业畸形发展。出于经济利益,每个地方都会拼命把客人拉住过夜,为此必须拼命盖大饭店。像日月潭、阿里山这种大陆游客无限向往的地方会吃得油光满面,其它地方反而分享不到开放大陆游客来台的好处,特别是经营民宿的台湾民间,他们无法感受大陆游客送来的温暖。这样,少数景区、大饭店赚得愈多,台湾民间愈不是滋味。
  正如台湾一些专家所分析的,日月潭区域的本质,涵盖着既有居住的“住民生活”及外来观光的“旅游人潮”。旅客消费支撑着大多数住民的生活,而游客本质上依赖着当地住民所提供的服务来满足消费,但两者之间缺乏“良性户动”来提升彼此的质量。显然,如果两岸开放大陆游客赴台“家庭自由行”,透过客居民宿的方式,将使日月潭旅游和民生面貌脱胎换骨。
  日月潭其实是一座天然生态博物馆,它期待的是深度文化生态之旅。
其他文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作报告时说:《报告》已经印发给各位代表,我就不念全文了,只集中讲一讲报告的要点;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时要求“不念稿
In this study, biodiesel was produced from waste vegetable oil using a heterogeneous base catalyst synthesized by impregnating potassium hydroxide(KOH) onto dia
在C-NCAP 2014年第4批车型测试中,长安CS75以59.0分的成绩获得5星级评价。参加C-NCAP测试的车型是长安CS75手动领先型,试验车购买价格是12.58万元。该车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获得16.75分、在正面40%碰撞试验中获得16.26分、在侧面碰撞试验中获得18分、在鞭打试验中获得4分,试验得分总计55.0分。由于该车配置了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安全带提醒装置以及侧面全气帘和侧面安
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的Self-assessment(自我评价)板块,在教学过程中常被忽略。本文例探了一堂市公开课,就该板块的设计特点、教学要求、互动性和生成性原则、教材和教法
在依法治国呼声日盛的今天,以法律这把理性的梳子去理一下日渐火爆的足球比赛,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至少有两个问题应得到法律的关注。一、黑哨、裁判红包
李某原系某市供销社储运公司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其弟弟开办了一汽车修理兼营汽车零部件厂,于是储运公司 Lee was originally a city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目前,我国的语文课堂评价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很好地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提倡运用多元评价,本着“以
去年以来,江西省赣县紧紧围绕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为总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
教育是慢的艺术,而生命的绽放需要等待,教师要有足够耐心,去欣赏花开的瞬间。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就是学以致用。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一味效仿别人,否则美丽总是别人的。
始于2005年上半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以下简称CET)改革,从形式上体现为修订考试大纲、研发新题型、增删相应考试内容,在内容上则突出了对考生综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