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中学数学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7114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实施中较为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联想思维。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下面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的策略与方法
  1.利用现实生活来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材中学习的许多内容:有理数的运算知识、运用题的思路分析、多姿多彩几何图形的学习、统计知识等等,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为了学生学习正方形的性质,创设以下问题:
  小华同学在商店看中了一块漂亮的方纱巾,但当她拿起来时,感觉纱不太方。商店老板看她犹豫的样子,马上过来拉起一组对角,让小华看另一组是否对齐,小华还有些疑惑,老板又拉起另一组对角,让小华检验。小华终于买了这块纱巾。你认为小华买的这块纱巾真是正方形吗?当时采用什么方法就可以检验出来?
  这个问题本身就会引起学生对探究问题的好奇。学生又可以利用纸张,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交流与合作较轻松地解决了问题,同时也较容易接受了正方形的有关新的知识。
  2.利用实际操作来创设问题情境
  操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生在操作时必须同时思考,如何折迭,如何剪拼,如何摆放,如何移动等等,从而使操作活动能够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动作”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这在推进学生发展逻辑思维与空间观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亲身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愉快地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一课时,在提出“剪出什么样的图片能拼成长方体”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剪的硬纸片折叠起来,比一比,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后会发现“几种不同的剪法同样能折叠成长方体”。“那究竟有哪些剪法同样能折叠成长方体呢?”于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研究立体图形展开图的学习中去。
  3.创设愉快、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
  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数学课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有相应的展开方式,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以艺术性的语言、手势、体态和情感,以灵活巧妙的教学手段设计一些形象化的事件情节、游戏等,将教学置于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就能激发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以利用生动的画面、轻松音乐把学生带进这样的故事场面:大狗熊在逛公园,先坐正方形的小车,小车走不动了,接着改乘椭圆轮子的小车,车子开动了,但大狗熊忽上忽下,惊魂不定。最后登上圆形轮子的小车上,小车滚滚向前,大狗熊舒心惬意。这时,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启发大家想一想:圆形与过去学过的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圆形轮子的小车行走为什么会平平稳稳?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了主动求知的心理情感,带着心态进入学习。
  4.通过开放教学课堂来创设问题情境
  研究当前教学改革的动向,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通过一些开放课堂来创设问题情境,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可以克服了数学课的枯燥的弱点。
  例如,我们在教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课堂先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教室内老师引导学生自学,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以及纵轴、横轴、纵坐标、横坐标、象限等基本概念后,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我们设计在教室外完成课后练习问题。首先在室外一片空地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规定好“平面直角坐标系”,用粉笔画在地上,用砖头的边长作为数轴上一个单位,建立好坐标系后,教师提出问题“谁能说出老师所站位置的坐标?”因为是室外,学生说话较大胆,所以讨论也激烈。当教师要求学生们回答时,连那些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急着举手。问题容易得到解决后,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这时又将全班学生随意分成两组,采取比赛的形式,互相提出问题给对方解答挣分。题目有:甲方某生站立的坐标是什么?给出一个坐标请对方某生去站立等等。两组同学之间互相“刁难”,很快他们都意识到了某些特殊点(例如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难认识,所以就主动地互相尽量多训练了这种难点。最后的考查时,有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一些几何内容也可以这样设计,例如初中数学中“角的平分线”这一节,我们照样选在了室外做练习,用粉笔划定一个角,让每个学生去找一个“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站着,全班学生站完后,很明显他们几乎都站在了同一条射线上,这条射线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仅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使学生理解了“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个性质。还有“对称”、“函数的图像”等知识的传授也可以设计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总之,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培养学生的探索问题的能力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参考文献
  [1] 易东平:《译有效数学方法(第四版)》
  [2]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3] 顾继玲、章飞:《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其他文献
【摘 要】谈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教育仍给人许多遗憾。我认为语文课堂要实现素质教学,其核心是要把课堂建设为“学习活动”课堂,学生围绕“学习活动”,积累基础知识,培养健康的思想,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才能减少教育的遗憾。  【关键词】语文 学习活动 知识 思想 思维 能力    2009年10月31日,钱老走了,据说他是带着对我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深深遗憾而离世。是的,作为中华赤子,我们应该很理
小时候/我是个“刺头儿”/有一次不小心/扎痛了您的手/气恼中/您狠狠地“修理”了我/您只喜欢漂亮的小花儿/和温柔的小草儿/我那时/就是那么认为的//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老师/没有您的修枝打杈/我哪能长得这么直/这么高……/  这首名为“松树的话”的小诗,是我早年的学生、当年的“高考文科榜眼”、北京某知名大学高材生,如今在国内某著名大公司任财务总监的陈某,在回家探亲时信手写给我的。童年时的陈某,聪明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一种超越式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实施创新教育顺应时代的呼唤,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给学生一把创新的钥匙,让语文课成为小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力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下面就此课题,谈谈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益的实践体验。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情感  学习最初是由好奇开始的,好奇
摘要:直观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直接的感知来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并且这是一种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探讨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直观教学;教学效果     一、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直观是在教学媒体直接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认知活动。因为
摘要: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活动 积极性  复习课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究竟如何在复习阶段开展复习课?是不是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节约时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既
【摘要】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人类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人们的生活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想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的课程 课堂教学过程 计算机  信息技术教学总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
情境教学是运用具体的活动场境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具体的活动场境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种。可以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本文介绍了创设问题、追问、类比、动态等几种不同的情境,阐述了情境创设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趣味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不但可以活跃气氛,更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学习中的疲
摘要:高考文综选择题分值大,选择题的内型多,所考知识面广,它对学生的理解和概括知识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掌握一定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失误。  关键词:规律 选择题 原因    近年来高考命题历史学科大大加强了对能力尤其是对历史思维能力的灵活运用考察力度,突出了知识的更新,更加注重历史学科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和对事物内在联系的掌握。历史新教材也突出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要求。这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要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要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口号,深入研究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情趣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以体育为手段,促进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那么,在体育
作为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数学知识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学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通过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数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促进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综合性学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数学探究的综合性     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发现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