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南昌到新干县城上乡竹溪村采访“师德标兵”邹小明的时候正是秋天,一路车程的风景里除了乡野村落基本上还是乡野村落。微凉的秋风吹拂着片片金黄的晚稻,山却还是绿意盎然地静伏在周围,守护着这由青到黄一茬又一茬沉甸甸的谷穗。被当地誉为教坛“保尔”的邹小明就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任教。
初见邹小明是在竹溪村小学的办公室兼教师休息室,这里中间办公,四耳房间是教师宿舍。在邹小明的房间里,大红的“师德标兵”荣誉证书,正放在他的床头。53岁的邹小明脸庞是坚毅的,高高的鼻梁,轻抿的嘴唇,表情不多,眼神却特别的清亮透明。记者在他不多的言语中,走进了他的这些年。
一种选择,燃起的是那山里的教育星火
1978年,邹小明从新干县城上中学高中毕业。毕业后做什么?当时的他有两种不错的选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中生,在村里可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当个村干部,绝对没问题;1977年恢复高考,大学对于读书人来说可是极大的诱惑。去复读,考个大学还是在村委当个干部?当他回到村子,看着村里一个个懵懂玩闹的孩子时,却毅然做了另一个选择,他留在村里,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96年,不断进取的他考取了吉安师范实现了“大学梦”,1998年毕业拿到文凭后,他考上了公办教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清贫又快乐的,可现实生活却有那么多的不测。一次突然遭遇,改变了他的人生。“2005年9月15日,我在城上小学布置教室时,突然右手感到不适,但一会又恢复正常。那天下午一连发生好几次,可我还是坚持把教室布置好了才走。晚饭过后,我回到家来换洗衣服,手脚又开始不听使唤,妻子叫我到村医那看看,村医通过测量血压诊断为中风先兆,要我及时赶往县医院治疗,当日夜晚医生诊断为脑中风,右边瘫痪了,吐字也不清。”邹小明回忆道。
仅仅在家休养了一学期,2006年初,过年的菜还没吃完,城上乡的党委书记聂香林就找上门来了,询问了邹小明的病情后,为难地说山里的娃娃缺老师,怎么办?以邹小明的情况,是可以请常年假也可以办理病退的。可他想育人如种田,耽误一个春天,就少了一年的收获,若休一年耽搁的就是一群孩子的未来!他焦灼的心放不下了,他跟书记说:“走不了,但能爬。我这就去学校。”他带着未愈的病顶上了离家最近的竹溪小学教师岗。
路不能走,他让妻子搀扶着。若是冰天雪地,妻子就抄起铁锹为他在前面铲脚窝,他紧跟其后半步半步地往前挪,倚着妻子跌跌撞撞地挪去上课。手不能写字,他强忍着半边麻木的身体,手僵硬地握着粉笔一点点涂到黑板上,粉笔总是拿着没多会儿就控制不住地往下掉,掉下去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说话口齿不清,他一个字一个字使劲顶开僵硬的面部肌肉吃力地发音。
“那时候手还是麻木的,黑板上的字是一点点蹭上去的,又慢又发抖,根本不能叫写。”邹小明说。“讲台边站不稳了,我就趴在讲台上讲课。话说不清楚时,我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那些年真是吃了苦。”
三尺讲台,撑起的是那孩子心中的一片蓝天
偏远的山村缺教师,有多缺?竹溪小学的校长李林根说:“直到2008年,竹溪小学还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我,一个是邹老师,他拼音比我好,所以他包一年级,我包二年级,包一个年级上课是非常吃力的,一般正常人每天这样上课都会呛成咽炎,他还病着,非常不容易。”邹小明的努力、坚持与不放弃,竹溪村小学那几届的学生们最清楚。
2006年,重病未愈的邹小明当时包下了一个三年级,教二十多个学生。包,表示每天要上七节课!语文、数学、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班会,门门课都得上;包,表示一连五天这么上;包,表示不但要讲课,要备课,还要改作业,给进度没跟上的孩子课外做辅导,还要全面地负责孩子的养成教育,关心孩子的生活!
两个老师一个校,连发烧都是不敢的,倘若一个人生病,另一个人就要照顾两个班。邹小明从未因为家庭耽误教学,就连亲友过世,都是送完葬马上赶回学校。
两个老师一个校,还得分出教学上的一二等,并且要参加全乡的教学评估。连续六年,邹小明参加全乡的教学评估,一般都是一二名。2014年邹小明因业绩突出评上了小学高级教师。
山里的孩子,大多数跟着爷爷奶奶过,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没有幼儿园可读,他们自小在山里散漫地生活着。所以一年级的教学看似简单,可教起来却得花上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为了给孩子们打好基础,每天中午放学后,邹小明不回家,也不坐到办公室,而在教室里辅导学生,如果时间不够,下午放学后他还会在天暗下来之前抓紧辅导几个学得不够扎实的孩子。
“热爱让我对山区教育充满激情,不离不舍,热爱让我对山区孩子怀满关爱,倍感压力在身,责任在肩。我常说,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全部生命价值的体现,让山区孩子都能走出大山,是我最大的希望。”邹小明这么说也一直在这么做着。
言谈举止,树立的是那灵魂里的巍巍师德
“爱可以改变一切,爱的温度可以保存。”邹小明写过这样一句话。他对学生的教育并不只停留在书本上和成绩里,在与学生相处的言谈举止间,他用巍巍的师德润泽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1985年的那届小学毕业生是我从教以来的首届。在这五年中,我从教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学生品行教育和情感培养。记得一天上课,学生邹光平把一只脚放在凳子上。我见了并没有吹胡子瞪眼,而是边模仿边说:‘如果老师学他那样上课好不好看?’他很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竹溪村中山下组的魏冬生上小学了,由于小儿麻痹症,他不能走路,邹小明教育学生说:“不要歧视残疾人,要帮助残疾人。”到了课间邹小明就背着魏东生解大小便。如果放学铃响了,魏冬生的父母还没来接他,瘦小的邹小明就会二话不说地背起魏冬生,沿着弯弯的田间小路把他送回家。
邹艺红,生父病故,母亲改嫁,当初差点被福利院接走,后来还是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舍不得,把她留了下来,到读书年纪了,奶奶把她送进了学校。她学习很差,穿得也寒碜,衣服经常不换,很少有同学跟她玩,她也懒得去找人说话做游戏,仿佛她与这个世界无关。一天邹老师上完课准备走出教室,忽然惊讶地发现邹艺红的身上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毛衣,脚上连袜子都没有,一双小脚冻得通红,他立马回家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来给邹艺红穿上。此后,邹小明还多次送给邹艺红衣服、书包和笔。在一次短文写作中,从来只写几句话的邹艺红,却写下了这么一句很有力量的话:“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您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尽管短短的语句中还有几个错别字,但表现出了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付静的家,可不是住在附近,她家离学校有二三里路远,每遇到下雨天,她就不能回家吃饭。邹小明总在这个时候直接把自己的饭菜扒给她一半,吃完饭后便给付静辅导起功课来。
魏宇浩是名留守儿童,一次下课,他从楼梯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嘴唇到下颌破了,邹小明赶紧将他送进了乡镇医院,一边通知家长,一边给他付完了所有医药费,事后还与同事一起带着一箱牛奶到魏宇浩家看望他。而那时的邹小明自己还因病欠着外债等着还。
学生邹艺书的字写得歪歪扭扭,邹小明课后把他留下来,一边扶着他的手,一边给他讲解字的结构、田字格所占位置,还在黑板上范写。从那以后,邹艺书天天坚持练字,无论写什么作业,都坚持把字写得工工整整。普通人练手好字很容易,可这对右边身体偏瘫着的邹小明来说不是一般困难,他见缝插针地练,听报告,读传统国学时,边记边练。习总书记在北师大的讲话,在报纸上刊出来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摘录下来。他用行动给孩子们做着永不放弃的榜样!
李林根校长说,自从邹小明当了竹溪村小学的老师,学校的治安好多了,没事他总要到学校转转。晚上下雨,他会打手电跑到学校来看看门窗有没有关好,以前每年都会有调皮学生乘人不注意来砸玻璃,可是后来就不会了,因为知道邹老师就住边上,爱管闲事。
“要是碰上下雨天,操场上积满水,我会及时去疏通一下下水道,平时也经常在校园四周转转,我就住附近。”记者采访完后去看了他的家。
心系学校,感谢的是那妻子的支持与理解
竹溪小学边上依邻着的是一栋泛旧的红砖水泥楼房。周围的房子基本都是三四层高,大部分外面贴满靓丽瓷砖,里面装修得和城里差不多,而他家的红砖水泥楼房在乡间“别墅”堆里,显得像一只灰扑扑的小丑鸭,两层高,面积不大。楼房的第一层窗户是木制的,多年的风雨早已把漆剥落,厨房的木窗连玻璃都没有。第二层比第一层还要略小一些,不过窗户总算跟上了时代,但几扇窗户是用不同颜色的铝合金做的,加上两层楼房用不同颜色、大小砖彻成的墙,这已告知了他的家况。
“房子是1994年开始盖的,当时只盖了一层,到了2003年才添了第二层。屋里也没装修。”邹小明带记者看了看他的房子,小小的院子里种了两棵小小的树,如同鲁迅作品中的描述,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这里风景很好。”站在他家门口,邹小明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古桥说。“那座是120多年的老桥,当年拍《林家铺子》的时候,就在这儿取过景。蛮而秀巧的大石头堆垒起来的墩子,阔而厚实的木板铺设了桥面,桥上用砖、瓦和木搭成了廊,确切说这是一座廊桥,跨越在清丽动人的溪水上,远远望去是让人心旷神怡。桥的中间设了一个香案,每一个要外出读书或打工的人,在出去前,都会全家一起来桥上拜拜,拜别故乡,祈祷一份庇佑。这是一种故乡的眷恋。”谈起家乡这座与他相伴多年的桥,邹小明分明成了一名出色的导游。
“早些年当老师工资低,大家都跑出去打工了,周围这些房子,都是出去打工的乡亲盖起来的。打工一年顶在家里干三年,脑子灵活的都跑掉了。但教育也要人来搞,我确实放不下学生。”邹小明说。
“家里还有六亩多田地,种稻子,还有点树苗,我老婆五十多,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邹小明说,“两个孩子都长大出去了,老母亲八十多岁,我要教书,身体也差,帮不上家里的什么忙。”
“您爱人有过怨言吗?”记者问。“怎么没有,但也没办法。”邹小明回答,“有次摘茶子,她要我帮忙,我说你自己就可以用板车推下来。我是国家的人,又不是农民。”“我拿了国家的钱的,就要为国家负责,下了班可以帮,上班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的。”
结束对邹小明的采访后,记者眼前不断出现邹小明在笔记本扉页上抄录着的那一句话:“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心。”
(摄影:欧阳诗云)
初见邹小明是在竹溪村小学的办公室兼教师休息室,这里中间办公,四耳房间是教师宿舍。在邹小明的房间里,大红的“师德标兵”荣誉证书,正放在他的床头。53岁的邹小明脸庞是坚毅的,高高的鼻梁,轻抿的嘴唇,表情不多,眼神却特别的清亮透明。记者在他不多的言语中,走进了他的这些年。
一种选择,燃起的是那山里的教育星火
1978年,邹小明从新干县城上中学高中毕业。毕业后做什么?当时的他有两种不错的选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中生,在村里可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当个村干部,绝对没问题;1977年恢复高考,大学对于读书人来说可是极大的诱惑。去复读,考个大学还是在村委当个干部?当他回到村子,看着村里一个个懵懂玩闹的孩子时,却毅然做了另一个选择,他留在村里,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96年,不断进取的他考取了吉安师范实现了“大学梦”,1998年毕业拿到文凭后,他考上了公办教师。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清贫又快乐的,可现实生活却有那么多的不测。一次突然遭遇,改变了他的人生。“2005年9月15日,我在城上小学布置教室时,突然右手感到不适,但一会又恢复正常。那天下午一连发生好几次,可我还是坚持把教室布置好了才走。晚饭过后,我回到家来换洗衣服,手脚又开始不听使唤,妻子叫我到村医那看看,村医通过测量血压诊断为中风先兆,要我及时赶往县医院治疗,当日夜晚医生诊断为脑中风,右边瘫痪了,吐字也不清。”邹小明回忆道。
仅仅在家休养了一学期,2006年初,过年的菜还没吃完,城上乡的党委书记聂香林就找上门来了,询问了邹小明的病情后,为难地说山里的娃娃缺老师,怎么办?以邹小明的情况,是可以请常年假也可以办理病退的。可他想育人如种田,耽误一个春天,就少了一年的收获,若休一年耽搁的就是一群孩子的未来!他焦灼的心放不下了,他跟书记说:“走不了,但能爬。我这就去学校。”他带着未愈的病顶上了离家最近的竹溪小学教师岗。
路不能走,他让妻子搀扶着。若是冰天雪地,妻子就抄起铁锹为他在前面铲脚窝,他紧跟其后半步半步地往前挪,倚着妻子跌跌撞撞地挪去上课。手不能写字,他强忍着半边麻木的身体,手僵硬地握着粉笔一点点涂到黑板上,粉笔总是拿着没多会儿就控制不住地往下掉,掉下去的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说话口齿不清,他一个字一个字使劲顶开僵硬的面部肌肉吃力地发音。
“那时候手还是麻木的,黑板上的字是一点点蹭上去的,又慢又发抖,根本不能叫写。”邹小明说。“讲台边站不稳了,我就趴在讲台上讲课。话说不清楚时,我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那些年真是吃了苦。”
三尺讲台,撑起的是那孩子心中的一片蓝天
偏远的山村缺教师,有多缺?竹溪小学的校长李林根说:“直到2008年,竹溪小学还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我,一个是邹老师,他拼音比我好,所以他包一年级,我包二年级,包一个年级上课是非常吃力的,一般正常人每天这样上课都会呛成咽炎,他还病着,非常不容易。”邹小明的努力、坚持与不放弃,竹溪村小学那几届的学生们最清楚。
2006年,重病未愈的邹小明当时包下了一个三年级,教二十多个学生。包,表示每天要上七节课!语文、数学、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班会,门门课都得上;包,表示一连五天这么上;包,表示不但要讲课,要备课,还要改作业,给进度没跟上的孩子课外做辅导,还要全面地负责孩子的养成教育,关心孩子的生活!
两个老师一个校,连发烧都是不敢的,倘若一个人生病,另一个人就要照顾两个班。邹小明从未因为家庭耽误教学,就连亲友过世,都是送完葬马上赶回学校。
两个老师一个校,还得分出教学上的一二等,并且要参加全乡的教学评估。连续六年,邹小明参加全乡的教学评估,一般都是一二名。2014年邹小明因业绩突出评上了小学高级教师。
山里的孩子,大多数跟着爷爷奶奶过,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没有幼儿园可读,他们自小在山里散漫地生活着。所以一年级的教学看似简单,可教起来却得花上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为了给孩子们打好基础,每天中午放学后,邹小明不回家,也不坐到办公室,而在教室里辅导学生,如果时间不够,下午放学后他还会在天暗下来之前抓紧辅导几个学得不够扎实的孩子。
“热爱让我对山区教育充满激情,不离不舍,热爱让我对山区孩子怀满关爱,倍感压力在身,责任在肩。我常说,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全部生命价值的体现,让山区孩子都能走出大山,是我最大的希望。”邹小明这么说也一直在这么做着。
言谈举止,树立的是那灵魂里的巍巍师德
“爱可以改变一切,爱的温度可以保存。”邹小明写过这样一句话。他对学生的教育并不只停留在书本上和成绩里,在与学生相处的言谈举止间,他用巍巍的师德润泽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1985年的那届小学毕业生是我从教以来的首届。在这五年中,我从教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学生品行教育和情感培养。记得一天上课,学生邹光平把一只脚放在凳子上。我见了并没有吹胡子瞪眼,而是边模仿边说:‘如果老师学他那样上课好不好看?’他很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竹溪村中山下组的魏冬生上小学了,由于小儿麻痹症,他不能走路,邹小明教育学生说:“不要歧视残疾人,要帮助残疾人。”到了课间邹小明就背着魏东生解大小便。如果放学铃响了,魏冬生的父母还没来接他,瘦小的邹小明就会二话不说地背起魏冬生,沿着弯弯的田间小路把他送回家。
邹艺红,生父病故,母亲改嫁,当初差点被福利院接走,后来还是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舍不得,把她留了下来,到读书年纪了,奶奶把她送进了学校。她学习很差,穿得也寒碜,衣服经常不换,很少有同学跟她玩,她也懒得去找人说话做游戏,仿佛她与这个世界无关。一天邹老师上完课准备走出教室,忽然惊讶地发现邹艺红的身上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毛衣,脚上连袜子都没有,一双小脚冻得通红,他立马回家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来给邹艺红穿上。此后,邹小明还多次送给邹艺红衣服、书包和笔。在一次短文写作中,从来只写几句话的邹艺红,却写下了这么一句很有力量的话:“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您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尽管短短的语句中还有几个错别字,但表现出了孩子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付静的家,可不是住在附近,她家离学校有二三里路远,每遇到下雨天,她就不能回家吃饭。邹小明总在这个时候直接把自己的饭菜扒给她一半,吃完饭后便给付静辅导起功课来。
魏宇浩是名留守儿童,一次下课,他从楼梯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嘴唇到下颌破了,邹小明赶紧将他送进了乡镇医院,一边通知家长,一边给他付完了所有医药费,事后还与同事一起带着一箱牛奶到魏宇浩家看望他。而那时的邹小明自己还因病欠着外债等着还。
学生邹艺书的字写得歪歪扭扭,邹小明课后把他留下来,一边扶着他的手,一边给他讲解字的结构、田字格所占位置,还在黑板上范写。从那以后,邹艺书天天坚持练字,无论写什么作业,都坚持把字写得工工整整。普通人练手好字很容易,可这对右边身体偏瘫着的邹小明来说不是一般困难,他见缝插针地练,听报告,读传统国学时,边记边练。习总书记在北师大的讲话,在报纸上刊出来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摘录下来。他用行动给孩子们做着永不放弃的榜样!
李林根校长说,自从邹小明当了竹溪村小学的老师,学校的治安好多了,没事他总要到学校转转。晚上下雨,他会打手电跑到学校来看看门窗有没有关好,以前每年都会有调皮学生乘人不注意来砸玻璃,可是后来就不会了,因为知道邹老师就住边上,爱管闲事。
“要是碰上下雨天,操场上积满水,我会及时去疏通一下下水道,平时也经常在校园四周转转,我就住附近。”记者采访完后去看了他的家。
心系学校,感谢的是那妻子的支持与理解
竹溪小学边上依邻着的是一栋泛旧的红砖水泥楼房。周围的房子基本都是三四层高,大部分外面贴满靓丽瓷砖,里面装修得和城里差不多,而他家的红砖水泥楼房在乡间“别墅”堆里,显得像一只灰扑扑的小丑鸭,两层高,面积不大。楼房的第一层窗户是木制的,多年的风雨早已把漆剥落,厨房的木窗连玻璃都没有。第二层比第一层还要略小一些,不过窗户总算跟上了时代,但几扇窗户是用不同颜色的铝合金做的,加上两层楼房用不同颜色、大小砖彻成的墙,这已告知了他的家况。
“房子是1994年开始盖的,当时只盖了一层,到了2003年才添了第二层。屋里也没装修。”邹小明带记者看了看他的房子,小小的院子里种了两棵小小的树,如同鲁迅作品中的描述,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这里风景很好。”站在他家门口,邹小明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古桥说。“那座是120多年的老桥,当年拍《林家铺子》的时候,就在这儿取过景。蛮而秀巧的大石头堆垒起来的墩子,阔而厚实的木板铺设了桥面,桥上用砖、瓦和木搭成了廊,确切说这是一座廊桥,跨越在清丽动人的溪水上,远远望去是让人心旷神怡。桥的中间设了一个香案,每一个要外出读书或打工的人,在出去前,都会全家一起来桥上拜拜,拜别故乡,祈祷一份庇佑。这是一种故乡的眷恋。”谈起家乡这座与他相伴多年的桥,邹小明分明成了一名出色的导游。
“早些年当老师工资低,大家都跑出去打工了,周围这些房子,都是出去打工的乡亲盖起来的。打工一年顶在家里干三年,脑子灵活的都跑掉了。但教育也要人来搞,我确实放不下学生。”邹小明说。
“家里还有六亩多田地,种稻子,还有点树苗,我老婆五十多,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邹小明说,“两个孩子都长大出去了,老母亲八十多岁,我要教书,身体也差,帮不上家里的什么忙。”
“您爱人有过怨言吗?”记者问。“怎么没有,但也没办法。”邹小明回答,“有次摘茶子,她要我帮忙,我说你自己就可以用板车推下来。我是国家的人,又不是农民。”“我拿了国家的钱的,就要为国家负责,下了班可以帮,上班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的。”
结束对邹小明的采访后,记者眼前不断出现邹小明在笔记本扉页上抄录着的那一句话:“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心。”
(摄影:欧阳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