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民族素质,同时对民族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风风雨雨的教育事业也向纵深发展。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作为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工作中我精心组织教学,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也做了些尝试,有些许收获。
语文是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涉及面广、知识繁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只局限于语文的字、词、句、篇、段、章的知识传授,那就只能在原来应试教育的圈圈上徘徊,不能在教育发展的直线上起步,也有愧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师德。至于要达到“开挖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涉足“节外生枝”的教学艺海,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1.节外生枝,能通俗易懂地讲明新知识,以俗释雅,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每上一节课,有其重点和难点。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就要有恰当的方法。正如过河要有船和桥一样,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活用历史典故、文人轶事、幽默笑话,就能使教材的难点迎刃而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节外生枝,能系统知识,罗列学科的内在联系。符合温故知新的学习规律。语文课既是基础学科,又是综合学科。上至天文地理,下达跑马射箭。打球照相,吹拉弹唱,古今中外,鬼神病样,无不涉及到。要使课文的知识要点,转化为学生的技巧技能,无筛选的排列,无系统的罗列,是不行的。
3.节外生枝,打破了“块”的局限。以点引串,勾勒画面,诱发学生质疑问难,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
一节语文课,要有所收获,无疑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这种收获,不单局限于课本上的固有知识的收获,而更重要的是由表面书本知识,启发学生疑问,用点引串、活跃思维、展开想象。从而能拓开领域。一节课,就成了有枝有叶,劲秀挺拔的巍然大树。
4.节外生枝,能融洽师生关系。增强非智力因素的效应,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要在教师指导下接受新知识,又要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这就构成了师生矛盾对立的一面。解决矛盾、统一矛盾、利用矛盾,倒是一节课中教材内容的编外教材,不成内容的内容。而融洽师生关系,确系一节课中的重要环节。如上方能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效应。紧扣教材,见景生情的节外生枝,倒是一门火候醮钢的课堂艺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表现形式。一次课上,当我讲到“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亮的光点”时,一名学生竟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老师,我身上有闪光点吗?”我听了这声幼稚的发问,心里感到一颤,循声而去,哦,原来是我班平时表现一般、成绩很差的刘寒同学。这时他的眼神充满期盼,脸上露出疑惑,望着他一脸的纯真,我马上说:“刘寒同学,你身上怎么会没有闪亮之处呢?你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同学,还有诚信的可贵品质。”当我表扬他拥有诚信时,我发现他的眼睛发亮了。课后,我找他谈话,要让他学会正视现实、接纳自己,并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在后来的语文课上,我欣喜地发现刘寒同学勇敢地举手发言了,尽管所答的问题很浅显和简单,可见他的心理开始拥有阳光。一颗爱心是蕴藏的动机,统一各主题的关系,苦口婆心的指责教育反不能奏效。恰到好处的节外生枝,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材施教,薄种广收,确系节外生枝的结晶。
5.节外生枝,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加强无意注意的教学效果,符合心理学原理
6.节外生枝,迫使老师勤奋学习,博闻强记。明白“桶水与杯水”关系,促使教学相长 。
常听说这样的话:老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道理很清楚:老师唯知有识渊博,才能教出有能力的学生。这样才能使老师知识渊博,在没有客观行政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地接受采用节外生枝的教学方法,能迫使自己不断提高,教法不断改进,力争达到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高教学艺术。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往往体现出老师的节外生枝的应变艺术能力。吃透教材,纵横联系,见景生情,随机应变,扩大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作用于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7.节外生枝能火候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对症下药,随机应变,稳定课堂情绪。
教育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火候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尤其是语文课。它的使命是既教书又育人,传授知识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怎样培育出一个有用的人,同一学生,接受不同老师的教育,结果会大相径庭。善于了解学生心理,关键把握转变火侯,确又给节外生枝增添了新的内容。如我在执教《牛郎织女》一课后,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有的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阴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这是真的吗?”话音未落,教室里传来一片笑声,同学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传说。当时,我首先对这个同学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的勇气和态度进行了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先介绍了夜空中两颗星的大概位置,然后我随机设计了四个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个传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分别在哪里?两颗星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个美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和计算,答案出来了,问题也解决了。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是16光年,如果牛郎打一个电话给织女,织女接到电话需要16年,因此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一种渴望真诚爱情的心情。因此节外生枝不能乱生,乱生就失去了主干,造成干枝不明的结局。枝要在节处生,繁简适度,方能托出秀颀挺拔的大树来。
8.节外生枝,不失为语文教改园地中一束有色有香的奇花。
教改数年,法门林立,各有其特,各有其别。欲同一律,正如赶鸭子上架。面对今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节外生枝有其独到之处。曾看过报纸上一个事例:北京某中学一位教师,在语文课给学生讲“三国”、讲“水浒”、讲“红楼梦”,结果学生的成绩遥遥领先。“节外生枝”给呆板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模式,带来了新的生命。
作者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语文是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涉及面广、知识繁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只局限于语文的字、词、句、篇、段、章的知识传授,那就只能在原来应试教育的圈圈上徘徊,不能在教育发展的直线上起步,也有愧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师德。至于要达到“开挖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涉足“节外生枝”的教学艺海,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1.节外生枝,能通俗易懂地讲明新知识,以俗释雅,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每上一节课,有其重点和难点。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就要有恰当的方法。正如过河要有船和桥一样,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活用历史典故、文人轶事、幽默笑话,就能使教材的难点迎刃而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节外生枝,能系统知识,罗列学科的内在联系。符合温故知新的学习规律。语文课既是基础学科,又是综合学科。上至天文地理,下达跑马射箭。打球照相,吹拉弹唱,古今中外,鬼神病样,无不涉及到。要使课文的知识要点,转化为学生的技巧技能,无筛选的排列,无系统的罗列,是不行的。
3.节外生枝,打破了“块”的局限。以点引串,勾勒画面,诱发学生质疑问难,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
一节语文课,要有所收获,无疑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这种收获,不单局限于课本上的固有知识的收获,而更重要的是由表面书本知识,启发学生疑问,用点引串、活跃思维、展开想象。从而能拓开领域。一节课,就成了有枝有叶,劲秀挺拔的巍然大树。
4.节外生枝,能融洽师生关系。增强非智力因素的效应,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要在教师指导下接受新知识,又要积极主动地完成老师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这就构成了师生矛盾对立的一面。解决矛盾、统一矛盾、利用矛盾,倒是一节课中教材内容的编外教材,不成内容的内容。而融洽师生关系,确系一节课中的重要环节。如上方能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效应。紧扣教材,见景生情的节外生枝,倒是一门火候醮钢的课堂艺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表现形式。一次课上,当我讲到“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亮的光点”时,一名学生竟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老师,我身上有闪光点吗?”我听了这声幼稚的发问,心里感到一颤,循声而去,哦,原来是我班平时表现一般、成绩很差的刘寒同学。这时他的眼神充满期盼,脸上露出疑惑,望着他一脸的纯真,我马上说:“刘寒同学,你身上怎么会没有闪亮之处呢?你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同学,还有诚信的可贵品质。”当我表扬他拥有诚信时,我发现他的眼睛发亮了。课后,我找他谈话,要让他学会正视现实、接纳自己,并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在后来的语文课上,我欣喜地发现刘寒同学勇敢地举手发言了,尽管所答的问题很浅显和简单,可见他的心理开始拥有阳光。一颗爱心是蕴藏的动机,统一各主题的关系,苦口婆心的指责教育反不能奏效。恰到好处的节外生枝,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材施教,薄种广收,确系节外生枝的结晶。
5.节外生枝,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能够加强无意注意的教学效果,符合心理学原理
6.节外生枝,迫使老师勤奋学习,博闻强记。明白“桶水与杯水”关系,促使教学相长 。
常听说这样的话:老师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水。道理很清楚:老师唯知有识渊博,才能教出有能力的学生。这样才能使老师知识渊博,在没有客观行政命令的情况下,主动地接受采用节外生枝的教学方法,能迫使自己不断提高,教法不断改进,力争达到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高教学艺术。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往往体现出老师的节外生枝的应变艺术能力。吃透教材,纵横联系,见景生情,随机应变,扩大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作用于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7.节外生枝能火候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对症下药,随机应变,稳定课堂情绪。
教育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火候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尤其是语文课。它的使命是既教书又育人,传授知识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怎样培育出一个有用的人,同一学生,接受不同老师的教育,结果会大相径庭。善于了解学生心理,关键把握转变火侯,确又给节外生枝增添了新的内容。如我在执教《牛郎织女》一课后,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有的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阴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这是真的吗?”话音未落,教室里传来一片笑声,同学们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传说。当时,我首先对这个同学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的勇气和态度进行了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先介绍了夜空中两颗星的大概位置,然后我随机设计了四个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个传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分别在哪里?两颗星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个美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和计算,答案出来了,问题也解决了。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是16光年,如果牛郎打一个电话给织女,织女接到电话需要16年,因此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一种渴望真诚爱情的心情。因此节外生枝不能乱生,乱生就失去了主干,造成干枝不明的结局。枝要在节处生,繁简适度,方能托出秀颀挺拔的大树来。
8.节外生枝,不失为语文教改园地中一束有色有香的奇花。
教改数年,法门林立,各有其特,各有其别。欲同一律,正如赶鸭子上架。面对今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节外生枝有其独到之处。曾看过报纸上一个事例:北京某中学一位教师,在语文课给学生讲“三国”、讲“水浒”、讲“红楼梦”,结果学生的成绩遥遥领先。“节外生枝”给呆板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模式,带来了新的生命。
作者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