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但是,调查研究发现,有一些教师只是把德育工作作为形式,并没有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这不仅会影响德育教学、素质教学的正常推进,还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意义入手,对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现状和强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效性 强化策略
初中班主任对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厌学思想,相对于小学时期和高中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如果教师在这一时期没有加强德育工作,那么学生的日常管理、成绩管理难度都会增加。因此,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各个教育部门不断强调的内容,就是要真正发挥德育教育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将德育教育所包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并将其本身所带来的感悟作用体现出来。因此,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进行了探讨,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接收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例如通过手机、电脑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不同人对不同事件的评论和看法,通过电视了解到不同的广告、综艺节目,等等。学生会在这些外来信息中寻找对自己有用和自己喜欢的部分。但是,学生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分辨能力是比较低的,因此很容易出现盲目模仿、思想不端正的现象。而初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各科教师开展正常的教学,维护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现状
1.一些班主任的德育教学不够深入
德育教学不够深入,就是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较低的体现。一些班主任把德育工作看作一项形式任務,通过开展基本的德育讲座就敷衍了事,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观念形成不做深究,这样的德育课堂只是形式上的课堂,开展与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还有一些初中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但是欠缺开展的手段。例如,班主任没有有效把握德育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和,手段也不够有效,而且过多地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效果很不理想。深入开展德育教学,从而达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目的,并不是一味延长德育教学的时间,而是加强德育教学的深度。
2.一些班主任的课堂定位不够准确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练习,学生都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在德育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传授者,应该准确把握课堂定位。例如,开展德育教学的结果应该是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来确定的,学生在德育教育后能够收获人生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规范,那么这节道德课堂就是有效的,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地位也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一般任课教师,无论是学科讲解课还是道德教育课,都应该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前提。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1.在日常教学管理上,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班主任具有规范学生具体行为和言语的作用。德育教学不一定集中于一个时间,限制在课堂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也可以见缝插针地开展德育教学。
例如,当两位同学发生冲突时,很多班主任认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抄写课文、写检讨、罚站等是能够体现自己威严的,但是,这样的惩罚措施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问题,也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方法,还有可能加深两位同学之间的矛盾。德育教学的开展,不仅是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两位同学发生冲突时,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两位同学发生冲突的原因,以及各自的观点和立场,进而为学生分析利弊,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获得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2.聚集多方力量,营造和谐的德育范围
德育的开展不仅是初中班主任的任务,整个社会、家庭以及学校,都要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学生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较长,但是同学和教师带来的影响依旧没有家庭环境重要。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家校联手的方式,邀请父母参与到德育的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初中是学生树立价值观、学会处事方式的关键时期,从而使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能够拥有更适合的教学氛围。
3.增加德育实践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倾向
德育理论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德育实践活动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动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具体的德育知识后,在实际生活中依旧会有不良行为出现,这是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太少的缘故。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德育内容,这对学生习惯的养成、眼界的提高等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出现不良行为时,班主任要及时加以纠正,并对不良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思考,善于从源头解决问题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综上所述,开展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和规范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实效性对于德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管理上,除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外,还要聚集多方力量,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通过增加德育实践活动,来纠正学生的不良倾向。
参考文献:
[1] 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名师在线》2018年第29期。
[2] 杨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年第2期。
[3] 高旻《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年第12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实效性 强化策略
初中班主任对于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厌学思想,相对于小学时期和高中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如果教师在这一时期没有加强德育工作,那么学生的日常管理、成绩管理难度都会增加。因此,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各个教育部门不断强调的内容,就是要真正发挥德育教育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将德育教育所包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理论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并将其本身所带来的感悟作用体现出来。因此,本文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进行了探讨,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强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接收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例如通过手机、电脑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不同人对不同事件的评论和看法,通过电视了解到不同的广告、综艺节目,等等。学生会在这些外来信息中寻找对自己有用和自己喜欢的部分。但是,学生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分辨能力是比较低的,因此很容易出现盲目模仿、思想不端正的现象。而初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各科教师开展正常的教学,维护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初中这一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现状
1.一些班主任的德育教学不够深入
德育教学不够深入,就是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较低的体现。一些班主任把德育工作看作一项形式任務,通过开展基本的德育讲座就敷衍了事,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观念形成不做深究,这样的德育课堂只是形式上的课堂,开展与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实际意义。
还有一些初中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但是欠缺开展的手段。例如,班主任没有有效把握德育工作开展的最佳时机和,手段也不够有效,而且过多地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效果很不理想。深入开展德育教学,从而达到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目的,并不是一味延长德育教学的时间,而是加强德育教学的深度。
2.一些班主任的课堂定位不够准确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练习,学生都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在德育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传授者,应该准确把握课堂定位。例如,开展德育教学的结果应该是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来确定的,学生在德育教育后能够收获人生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规范,那么这节道德课堂就是有效的,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地位也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因此,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一般任课教师,无论是学科讲解课还是道德教育课,都应该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前提。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
1.在日常教学管理上,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班主任具有规范学生具体行为和言语的作用。德育教学不一定集中于一个时间,限制在课堂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也可以见缝插针地开展德育教学。
例如,当两位同学发生冲突时,很多班主任认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抄写课文、写检讨、罚站等是能够体现自己威严的,但是,这样的惩罚措施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到问题,也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方法,还有可能加深两位同学之间的矛盾。德育教学的开展,不仅是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两位同学发生冲突时,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两位同学发生冲突的原因,以及各自的观点和立场,进而为学生分析利弊,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获得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2.聚集多方力量,营造和谐的德育范围
德育的开展不仅是初中班主任的任务,整个社会、家庭以及学校,都要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学生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较长,但是同学和教师带来的影响依旧没有家庭环境重要。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通过家校联手的方式,邀请父母参与到德育的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初中是学生树立价值观、学会处事方式的关键时期,从而使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能够拥有更适合的教学氛围。
3.增加德育实践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倾向
德育理论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德育实践活动则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动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具体的德育知识后,在实际生活中依旧会有不良行为出现,这是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太少的缘故。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教师在课堂中讲述的德育内容,这对学生习惯的养成、眼界的提高等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出现不良行为时,班主任要及时加以纠正,并对不良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思考,善于从源头解决问题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综上所述,开展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和规范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实效性对于德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管理上,除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外,还要聚集多方力量,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通过增加德育实践活动,来纠正学生的不良倾向。
参考文献:
[1] 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名师在线》2018年第29期。
[2] 杨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年第2期。
[3] 高旻《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