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是启发思维,传授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提高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上狠下工夫。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艺术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便罢。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问什么,如何问,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我结合在语文教学实际中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一、巧妙设疑,激发情趣,培养思维能力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因此课堂提问要力求新颖,能激发情趣,促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情境。设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力求通而未得之际,用问题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在教《宇宙生命之谜》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入语:“同学们,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请同学们阅读《宇宙生命之谜》之后,谈谈自己的观点。”这样设疑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平中见奇。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了”“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李万青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他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别总理的人,作者为什么单单抓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青年夫妇’‘一群红领巾’来做具体描写呢?”学生讨论,经过老师点拨明白了,他们是老中青三代人的代表,也是全国亿万人民的代表,具体描写他们的神态和心情,更突出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这显然比问:“《十里长街送总理》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分层设疑,化难为易,训练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难度要适中,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扣住重点,突出难点,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处理提问,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1.扣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靶要瞄准靶心,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大瀑布昔日原貌,然后找出现在的样子。接着提问:“昔日雄奇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今天为什么会逐渐枯竭乃至消失呢?”学生讨论后很快就概括出了原因。明白了这些,我让学生分组读今昔瀑布样子的段落,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再现葬礼的过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提问直接凸显出了课文的主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深题浅问。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问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如王宗成老师在教《变色龙》一文时,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使问题完满解决。他首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在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好笑。”等等。在此基础上再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因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容易多了。
三、多角度设疑,深入启迪,拓展思维能力
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课堂提问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投石式。就是用提问的“石子”,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引起学生的疑问,以达到“激浪”的效果。如在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时,我首先问学生:“你会使用电脑吗?”大部分同学回答说:“会。”然后问:“你们家有电脑吗?”有的同学会回答:“有。”最后问:“那你家的电脑上网了吗?你上网浏览过吗?你会在网上给朋友发电子邮件吗?”学生针对这一问题立马议论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述课文,学生们全神贯注。
2.正问与反问。正问,就是教师从问题的正面设问。反问则是教师从问题的反面设问。正问和反问可以促使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顺向与逆向思维的能力。如许艳飞老师在教《做自强自立的人》这课时,首先通过普通工人杜芸芸和残疾人张海迪的感人事迹从正面感知分析;然后从反面提问:“杜阿姨和海迪姐姐她们是因为没有条件依靠别人过上舒服的生活吗?她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而都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通过一正一反两种心情和两种结果的对比,揭示出了教学的要点,促进了学生对主题的深化和理解,同时也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强化了行为动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提问设计实在精彩。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快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更要追求“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都本忱.讲课中的提问艺术.师生口才的训练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崔峦,蒯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艺术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这说明“问”是何等重要。教学中的“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两个方面。学生“疑而能问”,教师只需“解惑”便罢。但对于“读书无疑者”,则“须教有疑”,正是“学非问不明”。问什么,如何问,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我结合在语文教学实际中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一、巧妙设疑,激发情趣,培养思维能力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因此课堂提问要力求新颖,能激发情趣,促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情境。设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力求通而未得之际,用问题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在教《宇宙生命之谜》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入语:“同学们,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请同学们阅读《宇宙生命之谜》之后,谈谈自己的观点。”这样设疑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平中见奇。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全懂了”“没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常会提出些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李万青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他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别总理的人,作者为什么单单抓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青年夫妇’‘一群红领巾’来做具体描写呢?”学生讨论,经过老师点拨明白了,他们是老中青三代人的代表,也是全国亿万人民的代表,具体描写他们的神态和心情,更突出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这显然比问:“《十里长街送总理》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分层设疑,化难为易,训练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难度要适中,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扣住重点,突出难点,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处理提问,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1.扣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靶要瞄准靶心,课堂教学的靶心就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大瀑布的葬礼》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大瀑布昔日原貌,然后找出现在的样子。接着提问:“昔日雄奇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今天为什么会逐渐枯竭乃至消失呢?”学生讨论后很快就概括出了原因。明白了这些,我让学生分组读今昔瀑布样子的段落,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再现葬礼的过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的提问直接凸显出了课文的主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深题浅问。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问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如王宗成老师在教《变色龙》一文时,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使问题完满解决。他首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在这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好笑。”等等。在此基础上再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因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容易多了。
三、多角度设疑,深入启迪,拓展思维能力
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课堂提问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投石式。就是用提问的“石子”,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引起学生的疑问,以达到“激浪”的效果。如在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时,我首先问学生:“你会使用电脑吗?”大部分同学回答说:“会。”然后问:“你们家有电脑吗?”有的同学会回答:“有。”最后问:“那你家的电脑上网了吗?你上网浏览过吗?你会在网上给朋友发电子邮件吗?”学生针对这一问题立马议论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讲述课文,学生们全神贯注。
2.正问与反问。正问,就是教师从问题的正面设问。反问则是教师从问题的反面设问。正问和反问可以促使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顺向与逆向思维的能力。如许艳飞老师在教《做自强自立的人》这课时,首先通过普通工人杜芸芸和残疾人张海迪的感人事迹从正面感知分析;然后从反面提问:“杜阿姨和海迪姐姐她们是因为没有条件依靠别人过上舒服的生活吗?她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而都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通过一正一反两种心情和两种结果的对比,揭示出了教学的要点,促进了学生对主题的深化和理解,同时也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强化了行为动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提问设计实在精彩。
总之,课堂上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快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进程,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更要追求“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都本忱.讲课中的提问艺术.师生口才的训练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崔峦,蒯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