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实验设计绽放课堂精彩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d411525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实验也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基本途径.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改进实验设计,会有更多的惊喜.
  1 自制实验器材 增强教学效果
  作为一个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只会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具是远远不够的.新时期的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最好能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还能让学生对你产生尊敬与崇敬之情,同时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生活中的物品,自制实验器材,让物理课堂绽放更多精彩.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会经常把“纸锅烧水”做为《汽化和液化》这一课的引入,此实验的结果的确出乎意料,学生很感兴趣.但缺少听觉上的冲击力.笔者在教学中用“烧不破的气球”引入:将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一个气球中灌有适量的水,一个气球中只充有空气,用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如图1),然后将它们同时分别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会发现没水的气球“嘭”一声立即爆破,有水的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也没动静,安然无恙.惊奇的、出人意料的实验现象,强烈的听觉和视觉感受,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一设计比书上“纸锅烧水”不仅感官上更加震撼,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和分析.
  2 整合实验器材 思维更加严谨
  实验课的教学如果纯粹的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很难让学生提起实验的兴趣,课堂效率会低.教师要勇于做实验的创新者,应不断完善物理实验的水平,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经历器材选择和方案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种类与规格合适的器材以及根据现有器材去选择合适方案的意识与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设计工作,让学生进行创新,改良实验过程.
  “物理教材不仅仅简单地向我们揭示谜底,而是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因此,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的安排,也不要局限于现成的结论,而应进行一些创新设计,有意识地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师生共同参与,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困惑、怀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索问题的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本上安排了学生活动: “自制模型照相机”.学生通过动手制做,了解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体现了从生活感知物理.但教材在接下来学习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时,采用的是以演示实验的方式.为了让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动手的机会,让他们自主探究,变被动知识为主动探索.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自制模型投影仪”实验,让学生再次动起来.由“自制模型照相机”活动,引导学生边思考边进行现场实验:
  (1)若让照片中的人变大些,照相机应如何移动?
  (2)此时蒙有半透明薄膜的纸筒如何移动?
  (3)若使像比物大,你会对上述器材如何改进?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照相机成像过程一步一步引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并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得出:只要把照相机上蒙有半透明薄膜的纸筒,换一个长一点的蒙有半透明薄膜的纸筒即可变成投影仪.为了节约时间,此时教师就让学生把藏在课桌里已经做好的蒙有半透明薄膜的长纸筒拿出来进行实验即可.(如图2所示),虽然只增加了一个简单的器件,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场的组装、实验,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学习体验快乐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既节约了时间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接下来教师把自己用鞋盒、手机(录制的学生片段当成物体)及凸透镜组成的简易投影仪进行播放,同学们看到自己的身影呈现在屏幕上,兴趣盎然,课堂达到了高潮.在下一个环节,进行“放大镜”教学时,只需让学生把套在纸筒上的凸透镜拿下即可变成放大镜.
  三种光学仪器的教学一气呵成,通过创设整合实验,让学生不停地参与活动,去感受、去体验,让知识更加系统化,让学生理解更深刻,也让思维更加严谨.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较好的运用“先做后说,师生共做”为主、多法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经常性的渗透创新思维方法,大胆的创新,改进实验,会极大的带动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作用,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就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学生通过每一次自己做实验,发现相关的物理规律,建立正确的概念,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他们从中学习到了探究方法,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3 吃透教学原理,改进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的改进还需遵循知识的准确性. 《压强》这一课的引入,有些老师会用“胸口碎大石”这一视频引入新课,表演扣人心弦,由于只是放视频又觉得味道淡了几分,于是有些老师会在学生看完视频后,接着问道“谁敢试一试?”学生只摇头,纷纷说“不敢”,老师说“那就让我来演示一下.”学生们一下来了劲,不可思议地看着老师,一个个望眼欲穿,教师把一个装有水的气球上面放了一块毛巾,毛巾上面放了一块砖,然后拿一锤子用力一击,只见砖裂气球完好如初.设计虽然巧妙,结果也出人意料,让学生们兴趣陡增.但仔细想想锤落在石头上存在力的分散,与本节课所探究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不相符合,此实验的引入存在着知识上的误导,并不可取.笔者认为不如改为用江湖杂技叫“滚钉板”,也是视频,在视频之后也问学生敢不敢赤裸上身躺在钉板上?也仍然在学生望眼欲穿的时候,不慌不忙拿出:用泡沫和钉子做成的“钉板”,让装有适量水的气球躺在上面,当看到如此重且皮薄的气球平安的躺在锋利的钉尖上,会感到非常惊奇,然后再抽去几个钉子,只剩三根,让学生猜想“钉子少了,人还敢躺在上面吗?”,再小心翼翼将气球放上去,只听到“噗”的一声气球爆裂,在学生的惊叫声中,其中蕴含的道理已经不言而喻.
  只有吃透实验原理,才能在原理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实验情境和操作方法,呈现真正精彩的课堂.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放性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JG13096)】
其他文献
课堂演示实验是一种教师采用演示的方式,结合物理课堂教学进行的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将物理现象、概念、性质渗透在演示实验操作过程中.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改善物理实验教学效率,我们必须正确使用演示实验,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帮助学生们在观察思考过程中掌握实验操作及物理知识.本文将从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对强化演示实验教学的
一、问题的提出rn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具有思维的独立性尤为重要.许多成就显赫的名人、伟人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因而他们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进而勇往直前
实验一直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显现自然现象、显现物理常识,还可以通过对物理实验的探究,探究物理规律,研究物理问题,服务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是非常显著的,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刘炳昇教授实验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已经彰显了它的优势和价值.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是一个受益者,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与日常反思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与
摘要:安东尼·特罗洛普在英国19世纪小说家中堪称是一位奇才,在他的一系列以"教会"为题材的"巴塞特郡"小说作品中,都体现出他对维多利亚中期英国国教会的批判思想。本文通过分析维多利亚中期英国国教会的特征及特罗洛普对英国国教会体制弊端和内部分裂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他对维多利亚中期英国国教会批判思想特点。  关键词:安东尼·特罗洛普;英国国教会;批判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气球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又是商店、舞会、花车上烘托喜庆气氛的常用装饰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气球做实验,既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又能让物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  1 气球在声学中的妙用  1.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易观察到,实验时,如果能借助器材把微小的振动放大,效果会更好.  (1)向气球中吹气,用双手拉住气球口,气体向外快速流出
传送带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热点问题,其中,涉及物块在其上运动能量问题困扰着广大师生.尤其是涉及传送带在工作过程中多消耗的能量问题最为常见,也最让学生费解.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滑动摩擦力跟传送带位移乘积的内涵,厘清传送带在工作过程中多消耗的能量与滑动摩擦力跟传送带位移乘积之间的关系.  例题1 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的恒定速度运动,传送带足够长,今在其左端A将一质量为m的工件轻轻放在上
实验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具有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判断性强、知识容量大、考查覆盖面广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判断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也是中考物理的主要实验之一.在这里,有必要再重温一下它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A.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B.可能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 一个问题引出的疑问  在高二下学期,每当学完《电磁感应》这一章,总会有一些爱思考的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图1所示,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粗细均匀的金属圆环与磁场垂直放置,当磁场逐渐增强时,试比较圆环上三个对称点a、b、c的电势高低.  方法1 圆环将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在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有感应电流就有要感应电动势,设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由于金属圆环是均匀的,故电动势
翻开沪教版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虽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点相同,但是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本文选择实验教学这个视角进行分析.  1 学生实验数量上的差异  沪教版和苏科版在学生实验安排的数量上,上教版19个,苏科版16个,总数前者略多于后者,但是如果我们细致地去看这个实验数量差异的原因的话,由图1可以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力学实验的设置上沪教版要比苏科版整整多出了5个实验.如果我们再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新形势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课改”的重点向“改课”转移,那么如何改课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1.1 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学要坚持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缺乏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就会导致课堂上情绪低落,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