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取舍,追求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它辛辛苦苦掰了许久玉米,最终胳肢窝里夹着的只不过左右各一,这是典型的贪多反少的例子。
  殊不知,有时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会做这样的事情,教学内容上贪多求全,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作为殚精竭虑的一线教师,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教学效果好,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是精彩纷呈的。于是,他们往往忘记“一口吃不成胖子”、“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等有益格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方法技巧等,从设计的方法到设计角度、从文本的挖掘分析、拓展延伸到课外,唯恐挂一漏万。这众多的因素让我们的课堂不堪重负,教学的品质自然大打折扣;也使得语文教学过程苦不堪言。我自然也不例外,由于长期被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困扰,因此格外留意寻求实现突破、超越的思路和策略。
  一、取舍教学资源求精当
  我曾一度特别喜欢“包装华丽”的语文课,曾为设计出“华丽”的语文课而煞费苦心。如在一次学校公开课竞赛中,我选定的课文是《绝版的周庄》,在教学设计时,我一头扎进了“华丽”的泥潭:光国内外物质遗产的精美图片就有近十张;周庄的风俗民情古迹的图片也近十张;配合课文的江南民乐小调有三四首。自我感觉课堂容量够大,形式够丰富。谁知试讲的效果让我几近绝望:欣赏图片、音乐占去一半多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完全被我的“精心设计”束缚,根本没有自主思考活动的时间。整节课只能用“死水一潭”来形容,这是我从教多年来最失败的一节课。事后,我认真分析了原因,找到了“症结”所在。语文学习的载体是课本,课堂学习应紧紧围绕文本组织过程环节。过多的衍生,表面上看似丰盛美观,实质上是“喧宾夺主”,空洞无物,学生在看热闹之后是稀里糊涂、一无所获。
  在评议课中,我认真听取同行们的意见,集思广益,受益匪浅。我深切认识到“取舍”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精要、适当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内外教学资源)是精品课堂的必要条件之一。
  鉴于此,我对课堂设计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文化遗传图片保留布达拉宫的一张,且放在迁移拓展环节中;民俗图片也只留双桥和沈万三故居的共三张,旨在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凸显周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课堂的厚重感;音乐选定一首,课前播放,以营造情景氛围。同时还要求学生加强预习,并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多多质疑。课堂上留出充裕的时间解读周庄的美丽,解读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最终,这节课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讨论交流、质疑探求、学习展示的平台,赢得了听课老师的好评。
  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割舍了一些东西,反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上,一定要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材料,力求精要、适当,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取舍课堂提问求趣巧
  课堂提问设计的关键是:一是所提问题学生要感兴趣,有趣的问题才能引发参与讨论的热情;二是提问的时机和方式要巧妙,使之成为融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的有机环节。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精心筛选学生质疑的问题和自己预设的问题,务必使课堂提问有序、有效。我曾经观摩过的一节公开课《蒹葭》就很能说明问题。
  在导入新课和朗读原诗后,老师抛出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该问题中规中矩,但可以检测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当课堂气氛有点“回落”时,我估计老师要有动作了,果然,老师亮出了“杀手锏”——自己改写的诗:
  白雪茫茫……宛在山之阳。
  白雪苍苍……宛在山之崖。
  白雪皑皑……宛在山之阴。
  并发问:“改诗与原诗相比,哪一首好?说说你的理由。”当时,我忙于记录,没有仔细品读改诗,也就没有体会出改写的用意来。但当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照分析原诗和改诗意象的时候,我听出了点“端倪”——要在意象上做文章了。这时,老师抛出了大问题中的第四个小问题:“蒹葭”和“白雪”在表达效果方面有什么不同呢?由于学生受生活经验的限制,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太理想。但老师没有作出通常情况下的诱导启发,而是非常从容地利用多媒体投放了蒹葭图片。图片中的蒹葭柔美、轻盈的形象一下子抓住了同学的注意力。短暂的考虑之后,一名女同学发言:“蒹葭、水等意象能表现一种柔美的特点;而雪不能表现这个特点。因此,老师的改写不及原诗好。”在其他同学颔首赞同的时候,老师顺势提出了难点问题:“这首诗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因为上面的铺垫工作非常到位,所以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老师总结:“白雪”之所以不及“蒹葭”效果好,就因为它不能表现这种“迷茫、凄婉”的情调。至此,那首改写的诗出色完成了它的使命。但它在这节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起了自己讲解诗歌意境的情形,为了把意境讲透,煞费苦心设计了不少的问题,可要命的是问题虽多却都处于同一平面,无力“激起千层浪”,无法提携引领整体,无法“一览众山小”。因此,尽管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却依旧在原地打转。而在这节课中,教师正是利用了改诗与原诗对比的问题情景,才逐步解决了意境的难题。由于问题本身“站”得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避免力量分散和平均使用。由于“取”得巧妙得当,因此课堂的即时效果非常好。
  经过取舍,解决了“问什么”之后,“怎么问”也是决定问题“品质”的关键,也是需要取舍的。比如上述课中,老师将改诗作为载体,在总问题下相继提出多个小问题加以引导,最后达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显然是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取”的。“怎么问”关乎教师的专业素养、思想见识、生活积累等,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甚至需要多次反复地取舍。可见课堂提问设计中“取舍”的重要性。“取”的精当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
  三、取舍训练习题求质效
  如果结合中考前的试卷讲解情况,就更能说明取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打造精品课堂的重要性。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考前,我们综合试卷做了不少,但收效甚微。我大失所望:学生似乎该记的都没记住,该运用的都不会运用。比如说,文学常识张冠李戴;默写错别字出奇地多;文言翻译漏洞百出;语言表述前言不搭后语,等等。可以说,整张试卷上几乎找不到“闪光点”。我不能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开学至今,自己在教学上可谓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学生应该“受益匪浅”,谁知道效果却出乎意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思来想去,问题的根源就在自己。我每一套试卷的评讲都求大求全,该讲解的、该联系的无一遗漏,并要求学生分类整理记录,定期巩固复习。结果犯了学习的大忌:知识点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根本来不及应对。贪多求全,反受其害。如果我能每套試卷集中讲解一个问题,且随时温习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就绝对不会如此糟糕。事实上,近十套试卷累积下来,知识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因为所谓的“舍”最终还是服务于“取”。
  于是,我改变每题必讲的做法,而选择每篇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和同类问题归并讲解的思路,以使学生分阶段有侧重地巩固知识点。例如,记叙抒情类文章是试卷中的“常客”,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的特点,我花了三节课的时间讲解对比衬托和侧面烘托的手法。由试卷讲解到课文复习,力求透彻、全面。表面是“少讲了”,但实际上不少反增。因为许多天过后,再碰到此类问题,学生的巩固率还在70%左右,再也无须花大量时间去“炒冷饭”了,和先前的效果有天壤之别。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也同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学习效率的提高。
  可见,精心选择习题,精要讲解评析是上好练习课和讲评课的关键。
  以上三点仅从教学内容的取舍来谈它们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而与上好课有关的因素还有教学方法的取舍、教学组织形式的取舍、教学媒体的取舍等。不管哪一种取舍都要以“精要、适当,有趣、有序、有效”为原则。会取舍是成熟教师的标志,今后我定会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掌握科学的取舍,精彩每一堂课。
  但愿老师都能在“玉米地”里掰到最好的“玉米”。
其他文献
对于患有创伤后精神紧张症的人来说,摆脱痛苦的记忆似乎如梦般遥远,但如今,这种梦境可能成为现实.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存在一种叫作ACSS2
期刊
直播不等于喜说,这话听起发亮隆民俗,真实不然。直播是一种播出形式,是指田原采的把播出内空事先录好在磁带上然后按程序播出(8为录播)改为田主括人(或播啻员)直接面对话筒播出而它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動的受教育转变到主动的求知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课题,谈谈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目的探讨局部热疗对肝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2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分别于高强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肿瘤组织活
教师教学工作需要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良好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有助于教师清醒认识自我,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体育教师的
摘 要: 本文从多媒体为教师扩大了诗词鉴赏的范围;多媒体为学生学会鉴赏诗词提供了平台;多媒体为诗词教学创设情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古典诗词教学 多媒体 功能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欣赏绝不等于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我以为就难以充分展现诗词作品的相关资料,更难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而仅靠教师个人的主观分析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不
关于徐虎,各大媒体都“隆重”推出了自己的报道。而工人日报《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之所以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中宣部等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摘 要: 本文从“素质教育观”和“实施途径”两大方面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阐述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观的三个具体内涵,即语文特质教学观、人才服务教学观、多元化教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述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途径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支点,目前学校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和理论研究不断地扩展
我们深入基层采访或参加一些会议,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材料一般,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写。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轻易放弃。我每到一个单位,都抱着不能白去一趟的想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第一,自主。就是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探究。就是要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