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我讲的课题是地理选修五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湘教版)。下面是我对本节的课后反思。
课前准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能够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通过对地质灾害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分布图的阅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地图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地理空间感。在教学方法方面按照原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只需从课本中勾画出重点,教师略加讲解,也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却少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在最初备这节课时,原计划讲一些基础知识,设置一些情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如地震,首先复习一下相关基础知识:震源、震中、震源深度、等震线、震中距、深浅源地震的区别及划分等,再利用影片《唐山大地震》中地震片段,让学生感受地震破坏力之巨大。此时,再设置一些问题:地震会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些地区,地震分布有规律吗?我们能预报吗?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完成教学。
利用这种方法在二(11)班进行了试讲,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任务也能够完成,但总觉得有一些欠缺。和同学进行座谈了解发现,学生当看到影片时,很兴奋,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影片过后,对地震产生原因的分析,兴趣不高,等待老师给出答案。到了地震逃生阶段,就有点乱,许多同学没能真正掌握地震逃生、自救的方法,甚至对已掌握的都产生了怀疑。而谈到泥石流和滑坡,很多同学都将两者混为一谈。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二(12)班进行了调整。大胆删除了视频,在基础知识复习部分,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采用谈话模式,让学生讲自己了解的地震知识,每人说一条即可,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将要复习的知识,全部再现,并讲出了很多新知识,甚至有一些是老师也不很清楚的。说明学生的知识是很全面的。我们要相信学生。通过知识再现,也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底数,对掌握不准不全的,及时补充,对于掌握有误的及时纠正。最后再引领学生总结归纳这一部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随后给大家一段文字材料,让同学们分析这段文字材料反映哪些问题。并帮助同学分析关键字,请同学进行归纳。通过示例材料的分析,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材料问题的信息提取,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后面的泥石流与滑坡则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同学对比填表,根据概念、影响因素、分布地区等分析其异同点,找出其关联性。
对比两节课,我发现,第二节课的效果更明显,学生在反馈中提到,上课中想把问题弄明白,提出问题,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有些材料题以前不知所云,现在有了解题方向,这节课收获很大。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选修本的教学,就更不能单纯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课本上能够一眼就看明白的,最好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讲授,而是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加以引导。而对于难度一般的问题,则鼓励学生小组内探究解决。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由教师帮助分析,最后得出由学生自己推出结论,这样不但记忆深刻,而且方法也会掌握牢固。对于分组,要本着各组均衡原则,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引领学生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总结中,既要有本组的文字材料,还要组员进行答辩,这样既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又不让学生的惰性进入小组,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
这两节课,成功之处是教学思想上已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能力培养上;教法上,虽无定法,但以激励、引领、鼓舞,重视每一名同学的积极参与为法,以教师的少讲、点拨为主,引领学生探究为法。回顾这两节课,虽有收获,但仍有不足,比如由于时间问题,后面泥石流和滑坡展开的不够充分,两者分布地区为何不一致等问题虽留到课下解决,但仍显紧张,建议将本节改为两课时,更能充分展开。
总之,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总会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多进行一些教学反思,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收获也将更多。
(秦皇岛市抚宁第一中学)
课前准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能够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通过对地质灾害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分布图的阅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地图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地理空间感。在教学方法方面按照原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只需从课本中勾画出重点,教师略加讲解,也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却少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在最初备这节课时,原计划讲一些基础知识,设置一些情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如地震,首先复习一下相关基础知识:震源、震中、震源深度、等震线、震中距、深浅源地震的区别及划分等,再利用影片《唐山大地震》中地震片段,让学生感受地震破坏力之巨大。此时,再设置一些问题:地震会发生在我国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些地区,地震分布有规律吗?我们能预报吗?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完成教学。
利用这种方法在二(11)班进行了试讲,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任务也能够完成,但总觉得有一些欠缺。和同学进行座谈了解发现,学生当看到影片时,很兴奋,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影片过后,对地震产生原因的分析,兴趣不高,等待老师给出答案。到了地震逃生阶段,就有点乱,许多同学没能真正掌握地震逃生、自救的方法,甚至对已掌握的都产生了怀疑。而谈到泥石流和滑坡,很多同学都将两者混为一谈。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二(12)班进行了调整。大胆删除了视频,在基础知识复习部分,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采用谈话模式,让学生讲自己了解的地震知识,每人说一条即可,全班同学跃跃欲试,将要复习的知识,全部再现,并讲出了很多新知识,甚至有一些是老师也不很清楚的。说明学生的知识是很全面的。我们要相信学生。通过知识再现,也掌握了学生的知识底数,对掌握不准不全的,及时补充,对于掌握有误的及时纠正。最后再引领学生总结归纳这一部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随后给大家一段文字材料,让同学们分析这段文字材料反映哪些问题。并帮助同学分析关键字,请同学进行归纳。通过示例材料的分析,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材料问题的信息提取,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后面的泥石流与滑坡则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同学对比填表,根据概念、影响因素、分布地区等分析其异同点,找出其关联性。
对比两节课,我发现,第二节课的效果更明显,学生在反馈中提到,上课中想把问题弄明白,提出问题,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有些材料题以前不知所云,现在有了解题方向,这节课收获很大。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选修本的教学,就更不能单纯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课本上能够一眼就看明白的,最好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讲授,而是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加以引导。而对于难度一般的问题,则鼓励学生小组内探究解决。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由教师帮助分析,最后得出由学生自己推出结论,这样不但记忆深刻,而且方法也会掌握牢固。对于分组,要本着各组均衡原则,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引领学生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总结中,既要有本组的文字材料,还要组员进行答辩,这样既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又不让学生的惰性进入小组,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
这两节课,成功之处是教学思想上已由过去的教师满堂灌,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能力培养上;教法上,虽无定法,但以激励、引领、鼓舞,重视每一名同学的积极参与为法,以教师的少讲、点拨为主,引领学生探究为法。回顾这两节课,虽有收获,但仍有不足,比如由于时间问题,后面泥石流和滑坡展开的不够充分,两者分布地区为何不一致等问题虽留到课下解决,但仍显紧张,建议将本节改为两课时,更能充分展开。
总之,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总会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多进行一些教学反思,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收获也将更多。
(秦皇岛市抚宁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