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最美的红日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n7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古天地烈雪铮,刀剑煮酒千里風。吾辈山海朗明月,共赴金城一场冬。大雪未销满弓刀,红日驱尽天下疾。
  ——题记

雪峰苍穹·孩子


  我生在漠北,长在边塞,听的是秦腔胡曲,见的是沙场忠骨。十二岁那年,边塞小城下了二十年间最大的一场雪。在白云去来的满天风雪中,我那还是垂髫之年的胞弟兴奋地大喊大叫,扑到雪中玩耍,风雪落了他满肩。我那时正靠在母亲身旁,边喝着那热腾腾的姜茶,边看落雪。这是元狩五年的冬天。“北风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听家中的老人说,以往的冬天可无如此平静,那时一年四季都在四处征战,百姓也都个个提心吊胆,浑浑噩噩地过了一整个冬天,哪像今天——镇上的书生哥哥告诉我,这都是霍去病将军的功劳。三年前,霍将军率一万骠骑出陇西,转战河西五国,再越过焉支山,六天中急行军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下重创匈奴,歼灭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因功加封食邑二千户。之后,他又决定孤军深入,歼敌三万余人。从此,我大汉王朝控制了河西地区。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他言及此处,激动得不行,一个劲地跟我说,现在我们这儿才配叫金城,真正的固若金汤。我望向远处,在那儿能模糊地窥见祁连山的轮廓,在风雪中屹立。不知何时,一轮红日升于青天之上。雪光仿佛都染了荣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同父母去送行将士的时候,雪下得更大了。可远处的雪峰仍挺拔,头顶苍穹,这轮红日仍浩荡。看到了,我看到了!我于红日尽头望见了一个傲然的身影,三尺青锋剑指泱泱。我身旁是秦岭巍峨,脚下是黄河流淌。这儿是金城,是大汉。红日之下,我忽然哭了。

万里冰霰·士兵


  日复一日的大雪纷飞,白了丰碑石刻,白了青山兵戈,白了风沙广漠。“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元狩四年。
  我是元朔四年那年参军的。彼时也是冬日,当然雪没下得这么大。这么久过去,当时的人和语言都模糊了,唯有背景在这此去经年中,越发清晰了,历历在目。
  当时,红日照万里。
  前些日子我去镇上,遇上了一个书生。他满口的之乎者也听得我心烦。我倒是没心思同他聊这些,心中心心念念的只有喝些好酒。知道这叫什么吗?他说,这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只觉得他在骂我,咒我死。我十五那年入的伍,压根没时间读什么诗词歌赋。几乎所有日子都四处征战,仔细想想,似乎也有十多年了。大半时间是在西北与匈奴杀伐的,以前局势不算好,还是最近些年才屡屡得胜。
  这些年来,我随霍将军到过河西,越过焉支山,行至皋兰山,再一路深入。
  得胜那天,帝王赠御酒一坛,犒赏有功将士,酒少人多,于是霍将军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马鸣风萧萧,大漠风沙广,八百男儿共饮唱。
  此回我们出征时,所有父老乡亲都来了,为我们祈福,只愿我们凯旋而归。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看着我们,竟还哭了。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真的回不来了。我十次征战有八次从这儿出发,从来是黄沙漫眼扰乱青天,雪满天倒是头一回。
  前方将士们身影在风雪中,像一条蜿蜒流淌的墨河。
  冬日,金城,征战。
  天上的太阳啊,倘若我真的一去不回,请代我看着大汉,看着金城,护佑这儿固若金汤,护佑它的子民万福安康。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百川无涯·书生


  我三岁识千字,五岁阅诗经,七岁熟读四书五经,九岁精通诗词歌赋。
  我目及所处,便是所到之地。
  这天,元狩四年的一个普通冬日。
  镇里,有个孩子问我江南是怎样的。我于是给她讲桃红柳绿,湖光潋滟,亭台楼阁。她听得入了迷,不禁喃喃真美。
  我忽得涌起一股不怠,彼时正是深冬,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于是我推开门,在风雪中张开双臂,跟她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可我大西北不同,我这一拥,便是金戈铁马山川无涯。
  冬日里实在太冷了,我只觉得脸发白。可“脸红是血勇,脸白是骨勇,脸青是气勇。”男子汉顶天立地,求的不就是天下入怀而已吗?
  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这便是血性,风吹雪覆掩不住的血性。
  我大西北的血性,我大华夏的血性!
  日光照在我身上,竟慢慢回暖了些。

红日初升·说书人


  我写了个故事。
  这个故事有稚嫩却坚定的孩子,有明知一去不返却义无反顾的士兵,有手无缚鸡之力却欲揽天下入怀的书生。
  他们没有来路也没有归途,单薄地立于风雪中。牵引他们的,是一片处于西北名为甘肃的土地,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三颗炽热的心,和一轮悬于青天之上的红日。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一个朝代的衰亡,一个朝代的兴起,日月更替,时代更迭。时间在变,但土地没变,土地上的人也没变——坚定而傲然的人,构成了甘肃这片天。这样的品质,便是我们甘肃的特色,是我们刻在血脉里的传承。
  甘肃和别处不同,它不是温柔乡。它同我们一起沾风雪,染风沙,满身伤痕。金城(兰州)、酒泉、玉门关、敦煌、祁连山、莫高窟……听着便是金戈铁马的肃杀气息。
  甘肃便是一块如意,一块璞玉,心血付之,殷殷琢磨。此玉一成,必当光昭天下,焉用其他!
  我找到我的一轮红日,惟愿它能驱尽天下的魑魅魍魉,荡尽四海尘埃。为将这轮红日重新托于煌煌青天之上,我愿意用尽我全部的生命,倒在风雪中也在所不惜。
  此时沧,彼时桑,天地皆平凡。可冬日里那轮最美的红日,永远不灭。
其他文献
当我看到它迸发出新绿时,我的内心充满欣喜。这株豆苗是那么充满生机,多么坚韧!它克服了种种困难,才终于生存了下来。欣喜之余,我不由得陷入沉思: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如何体现?  这使我回忆起这株豆苗经历了多少大大小小的磨难,也让我想起了事情的经过。那天劳技课老师布置了劳技作业:种一株植物并上交。不就是种一点東西吗?我心想:在泥土里埋下种子,让它自力更生不就好了吗?  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
期刊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死亡,站在殡仪馆的门前,夏风热闹地吹着,但是我整个人都是冰冷的。我来这里送送我的爷爷——在医院里忍受了将近一年病痛的折磨的爷爷。  其实他走的时候也还算安详,给人一种下一秒就要打起舒适的呼噜的错觉,就像往常入睡前一样,可最后响起的,只是机器一声孤独的长鸣。爷爷这算是解脱了吧,我茫然地想。瞒着奶奶在医院里住了这么一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了,最后到来的离去,让我们心上的重担落地,却也越发
期刊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旸,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詩人。  林景熙自幼聪颖,好读书。二十岁时已有诗名。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林景熙被举荐到首都临安就读太学,于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由上舍生释褐(相当于进士及第)。入仕后始任福建泉州教授,迁礼部架阁(掌储藏帐籍文案之官),转从政郎。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三月,元军在伯颜率领下进入建康,林景熙
期刊
读清代古文,不可避免要遇到桐城派的文章,也就不可避免要遇到姚鼐这个桐城派的真正高峰,他继承了方苞、刘大櫆的衣钵,又自创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理论,讲究义理、考据、文章融為一炉。因为重考据,他的《惜抱轩文集》所收录内容和诸多笔记文章多是考证。姚鼐的散文气清而文畅,他的考据也是干净利落,但相较之下,考据文章不如写景抒情叙物吸引人,所以姚鼐为人识大都是因为他的散文,如《游媚笔泉记》《登泰山记》之类,气势宏阔,
期刊
旅途上  看苏东坡的大事年表,会发现他的一生都在颠簸中,几乎很少有安定的时刻。除了最初在凤翔为官做满了三年任期,再就是在黄州、惠州和海南等贬谪之地的几年煎熬。他喜山水,爱寻访,本来在旅途上是欣悦大于劳顿的;但后来因为无尽的催促和胁迫而不得不匆匆上路,行旅也就渐渐变成了折磨。这种不得安宁的生活常常让他厌烦和忐忑,是不得不接受的心与身的双重磨损。一般来说,人们渴求的幸福首先是能够安居,然后才是其他享受
期刊
窗边,一朵枯黄的茉莉从枝头无声无息地飘落,过不了多久,就会湮没于我的记忆,就是存在的痕迹都会消失殆尽,谁都不会知道这一朵茉莉曾经如何孤傲地开在枝头又如何萧瑟地离去,连它是否来过都会成为未知。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终将成为虚无。  我打小就不喜欢白云,它太虚无缥缈了,禁不起风的挑逗,一碰就散了,叫人找不到意义,像掉进了虚无的空间里,什么也没有,心里总是不踏实。可不幸的是——它正如生命。  棺
期刊
曾经,年少。  我总认为生命本就该灿烂,任何平庸都是对生命的不敬,所以,曾经,我是如此地羡慕飞蛾,一种并不十分美的生物。  世人皆笑飞蛾扑火的愚蠢,我却偏爱其放肆。身处黑暗,心却向往光明,有目标,有理想,有未来,向往过,奋斗过,燃烧过,便无愧于生命,即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尼采曾说:“如果我未能引燃自己、发出光热,又如何能掩没炙阳留下的痕迹?”便如飞蛾,无畏,无惧。生命短暂,却也领略过最绚烂的烟火,
期刊
2004年,邢台的《牛城晚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邢台,我想对你说什么?》,其中提到一位上海著名作家在讲到邢台时说,他除了知道邢台有过“大地震”以外,其余的什么也不知道。无独有偶,今年6月份去南京开会,早餐前闲聊又是一位上海的作家问我,你是哪里的?我说,河北邢台。她听了以后低头沉思,仿佛在努力挖掘大脑深处关于邢台的记忆,思索片刻她抬起头来说,邢台,哦,大地震是你们那个地方吧?我尴尬地一笑,点点头
期刊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早晨,唯一不同的是面的风味换了一种。  面碗放在格子桌布上,里面散发着酱香,氤氲的热气中,隐隐约约唤起了我关于味蕾的记忆。只是闻闻就觉得里面藏着年少时热切喜欢的味道——姥爷调的螃蟹汁的味道。  可当我坐下后,慢慢仔细回忆刚刚调酱的步骤,却发现自己用的是和螃蟹汁完全不同的料,这面碗里的热气有如实质一般,轻而易举地绕过了小心包裹着脆弱之处的坚盔利甲,直直击中了心尖尖上最是柔软的那一点。
期刊
一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俄罗斯读者和研究家对莫言的作品产生很大兴趣。网络发布很多关于莫言与他创作的文章,很多文章是对莫言获诺奖的报道及作者生平、作品的综合性介绍,比如,S·托罗普采夫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О·格里希纳的《伟大的中国作家莫言的生平与创作》,S·谢里瓦诺娃的《莫言同志是谁?》,A·日丹诺夫的《莫言在俄掀起中国文学热》,D·齐列诺瓦的《福克纳对莫言创作的影响》,V·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