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源于自然,服务于生活.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探究、实验、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在实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一、提升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因此,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教师精神饱满的走进教室,以高昂的激情全神贯注于教学,讲课时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姿态优雅、语言风趣、幽默,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这种形象和状态本身就会自然产生一种诱人的魅力,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也兴奋起来,兴趣盎然,主动投入学习,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才能高效.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情激趣,达成高效课堂
  课下教师要寻找机会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和学生一起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和他们谈论球赛、电影、动画片等,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他们就会敞开心扉,师生就会产生共鸣,学生就会融入班级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关心爱护学生.对待生病的学生即时询问关切,倒一杯热水;对待有困难和疑问的学生投去鼓励和信任的目光,并耐性帮助;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在任何一个场所能呼之而出,让学生感到自己在你心中有了位置;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薄此厚彼;特别对待后进生更应加强情感教育,动之以情深如父母,晓之以理细如春雨,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中,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乐于和教师交流,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就为课堂打好了情感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才能有效的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师生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就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激发者、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学生思维才能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潜能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学才会达到高效.
  三、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维主动性,为高效课堂开好头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如同戏曲的引子,能有效地制造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让课堂充满强烈的诱惑力.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引课方式,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如做身边的小实验;讲鲜为人知的故事;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情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展示科技含量高的器材;设计有吸引力的问题等.如引入流体与压强的课题时,问学生:把乒乓球放在吹风的电吹风机上乒乓球会怎没样?绝大多数学生说会被吹跑.结果乒乓球浮在空中没有被吹走.新奇的、出人意料现象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引发了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学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为什么?就会主动进行下面的探究学习了,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心理基础.
  四、创新实验教学,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1.可以改进、设计物理实验的准确度、可见度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许多演示实验现象可视性差,尤其是坐在后几排的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只能听教师或前排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使他们缺乏兴趣,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想办法放大实验现象,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我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实践.例如,用一次性输液器演示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塑料管中封闭一段红色的水柱,当把空瓶防入热水中,由于空气的热膨胀把水柱往上推,水柱沿着长塑料管迅速向上移动,现象非常明显,每一个学生都看的很清楚.实验中不仅放大了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实效.
  2.设法创设实验环境和物理情景也能巩固学生学习兴趣.许多物理实验必须在一定的特殊环境下完成,比如,一些光学实验要在暗室中完成,可是好多学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例如,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中,把教室窗帘拉上,在光照相对暗的条件下,我用喷雾器喷出水雾,用激光照射到水雾上,光的传播路径就显示的清清楚楚.这样把只有在雾天或暗室看到的情景搬到了教室里,学生发出了惊奇的叫声.这样既创设了物理情景,又了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提到了课堂效率.
  五、有效利用教材,适时开展科普活动,发展稳定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材版面设计图文并茂,赏心悦目,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如STS栏目中介绍科技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学生阅读,教师指导,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实用.结合教材知识和栏目,适当拓展,开展“纳米技术”、“航空和航天技术”、“磁悬浮技术”等科普讲座和宣传.给学生播放“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和“神舟8号”成功交会对接、分离任务,“神舟8号”安全着陆回收的视频.让学生感到物理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只有好好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而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科学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成就高效物理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科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是在初中阶段比较难教、难学的学科之一.物理学科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对初中生减负之呼声也日益提高.本文在分析物理学科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预设明确有效的三维学习目标、灵活的重组或者整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等三种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有效性  一、预设明确有效的三维学习目标
摘要: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高深学问,不懂得教育规律,没有掌握教育教学艺术,课就上不好,或者事半功倍.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是我们永远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着眼与教育对象能力的提高,自觉地、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数学人才.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方法  著名的数学家陈省身教授预言:“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数学大国”,肩负起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情境的成功创设,能使学生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感知激发认知的冲突或产生探究的欲望,是学生形成学习物理的认知内驱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情景创设;课例研究  一、问题情境的作用  “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意义和价值.”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是指能影响师生教学活动的课堂环境
李萍 秦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