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文教学 实施写作训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课文就是学生写作的最佳范文,教师要加强课外教学,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积极开展写作训练,长期坚持,学生就会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写作。
  【关键词】课文教学 写作训练
  学习课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习作者的高超的写作技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所选的文本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之作,表现出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是我们开展写作训练的绝佳例子。我们的习作课往往是单纯的写作训练,学生坐在教室里苦思冥想,好不烦恼。如果把写作训练融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文本,开展仿写训练
  语文教材丰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为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练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结合课文可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扩写、缩写、续写、补写等多种方式的练笔。仿写练笔就是抓住课文中典型的句式或段落,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迁移写作技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如教学《全神贯注》一文,首先让学生仔细体验阅读描写罗丹的语言,然后进行仿写。“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课文重点写罗丹在工作室里发现,女神的左肩偏了一点,脸上有一点小小毛病,立刻持刀修改,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叽里咕噜,一会儿点点挥挥,一会儿摇头晃脑,一会儿如痴如醉,将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特点具体描述,活灵活现地向我们展示了罗丹工作时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精神风貌。在开展写作训练时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只见、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越……越……等词语。有的学生就写了描写教师在办公室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情景。“我悄悄地趴在李老师办公室的窗户前,只见他正在给我们批改作业,他是多么认真啊。他左手按着我们的作业,右手握着一支红钢笔,聚精会神地批改着。他一边批改着,一边反复推敲着作业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他一会儿停下笔来想一想,一会儿又在作业本上添上字词或句子,一会儿圈一圈、画一画,好的地方还加上几句批语。李老师越干越有劲,连放学铃响都没有听见,直到办公室没有人才离开”。再如场景描写,让场景描写渲染文章主题。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学生用自己的感悟和想象,对古诗进行改写、扩写练笔,学生写道:“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紫色的烟雾不断升腾。远远望去,瀑布就像挂在香炉峰上的一条河流,青山映衬着雪白的飞练,煞是壮观。瀑布飞快地直冲下来,足足有三千尺长,发出的阵阵巨大声响,就像汹涌的巨浪涌上岸边,又像阵阵的松涛轰响在耳边。瀑布冲到潭下,溅起一团团水雾,如烟、如雾、如尘。这真像是天上的银河直泻到了大地上。”
  二、指导学生转换表达方式,开展写作训练
  文本的结构严谨,语言精妙,让学生学得其中的技巧,内化吸收为自己所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常采用的方式就是条分缕析地讲解,精彩的字、词、句、段与学生熟读、背诵。这样单调机械的训练,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让学生学习教材,自己设计表达方式,重组教材语言及结构,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写作技巧。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说明文,可以改换表达方式,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形式活泼、生动。“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有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那就是我——地球。从太空中观看,我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我穿着蓝色和白色花纹相互交错的衣服,还披着一件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我的半径虽然有6300公里,可在茫茫的宇宙之中,我就象一粒小沙粒那样渺小。”形象鲜明的表达方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技巧,掌握了表达方法。再如教学《学弈》一文,让学生用现代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文中人物的特色。“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作者写的简约精练,可以让学生加以扩展写出真实情状。“在老师教两人对弈时,一个人神情专注地凝视着棋盘,手托着下巴,沉思着这步棋的精妙之处,他仿佛看到了如果不在这放这颗子,那么会让对方得到进攻的机会,导致失败,可放下之后又呈现出了另一种弱点,对方攻击如何防守呢?真让人举棋不定。而另一个却听到天上的鸟鸣声,马上抬头观望,啊,大概是天鹅快要来了吧,我要把我的弓和箭准备好,以便射下这只天鹅品尝一下”。开展转换语言形式的写作训练,还可以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编排成导游解说词等等,让学生反复用多种形式重新建构文本,习染语言,内化技巧。
  三、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开展写作训练
  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为典型地反映客观事物,往往采用“文约事半”的创作手法,文本只给读者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空白,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就会被逐渐诠释出来。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补充想象,练笔写作,既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又锻炼了写作能力。如《荔枝》一课中,重点句子:“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这句普通的话蕴涵着作者丰厚的思想感情,言尽而意无穷。这无穷之意正是启迪学生心智,引发学生联想,感悟作者情感,触摸作者灵魂深处,书写怀念母亲之情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动笔写真情。“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慈爱的母亲却长眠于地下,我真愿给您送去鲜红的荔枝,让您在另一个世界里品尝儿子送去的鲜红的荔枝”。“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与母亲却永远阴阳相隔了。我亲爱的母亲啊,你临终前未能吃上荔枝成了我永远的伤痛”。“而今,荔枝年年红。一看到荔枝,我就想起我勤劳善良的母亲。母亲啊,您在哪里?儿子再也不能为您奉上几颗荔枝了,这痛楚永远萦绕在我心头,成为我永远的遗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母亲离我永远地远去了。再也不能品尝我奉上的荔枝了。让现在的我们每一个人多一份关爱,少一份遗憾和痛楚,关心自己的父母吧!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对文本的补充想象,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情动而辞发”,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补充想象,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小题大作,可以抓住情深意长这处,借题发挥;可以抓住相关事物,拓展延伸情感;可以补充意味深长的结尾,延伸精彩。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坚持在课堂中进行阅读训练,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不断提高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阅读能力 兴趣 培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读”在小学教育中确实具有举足轻重
【正】《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者说是他们从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爱情破裂,甚至
【摘要】想要取得优异的学科成绩,要求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引起高度重视,预习、课堂教学、复习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进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考试中学生对试题经常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复习环节出了问题。本文就如何上好高中物理复习课展开论述,希望对学生的物理学科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以点带面的高中物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贯穿于小学教育教学的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阅读技能是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容忽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更高一层次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课堂教学作为人类社会的其中一项实践活动,应以质量和效率作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这就涉及到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效的课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目标整合的策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论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方式,
【正】1992年,参加南平地区“优秀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获南平地区“教坛新秀”称号。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的孩子喜欢表现,有的孩子内敛,有的孩子喜欢有语言打动别人,有的孩子喜欢用行动证明自己……不同的孩子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不同,这种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然而,当孩子进入课堂后,这些个性,却无情地被老师们忽视,不管基础如何,制定相同的标准,让数学考试成绩成为将学生分类排队的工具,淘汰学生的“筛子”;不管差距多大,采用同一步调,结果好生“吃不饱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又是国际数学课程改革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25~26页,例2、及练习四的第3~4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2、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锥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