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隐士,虽然看上去清高耿介、洒脱无虑,其实心中隐含着深深的孤独,面对无人理解和污浊的官场,他只能寄情于山水田园,排遣心中的孤独寂寞。本文旨在透过其诗歌剖析其思想中的孤独意识。
关键词: 孟浩然 隐者 孤独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在漫长的羁旅生涯中,他用平淡的语言描绘自己眼中的名山秀水;在闲居的别业中,他感慨自己的人生。孟浩然也是一位注重表现自我、抒写个人怀抱的诗人,透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清旷冲澹中隐藏了深沉的孤独感。
一、在诗歌中的表现
孟浩然为后人留下两百六十多首诗,并且摆脱了初唐应制诗、咏物诗的狭窄范围,更多表现自我的情感,所以我们才能在诗中寻找诗人思想痕迹。
在诗中,孟浩然使用了很多凄清悲苦的词语,如恨、愁、悲、孤。例如,“南望鹿门山,归来恨相失。”(《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感秋寄上人》)“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最喜欢描写夕阳西下的晚景,在诗中随处可见黄昏的景象,日夕、落景、夕阳、日暮、日落、日斜、夕曛、暝还、暮归、夕岚、余照、残照都是诗中常见的词语。“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耶溪泛舟》)“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夜泊宣城界》)在落日的余晖中,诗人或送别友人,或泛舟河川,或在山寺古庙,一切笼罩在非明非暗的夕岚中,与诗人的忧愤、清高,以及黯然神伤结合起来,形成无尽的孤独之情。
诗人也极爱用“空”字,有四十余处,“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宿天台桐柏观》)诗人被世俗之事所烦恼,黄昏时登临向往神山却不见,见浩浩云涛顿生孤独无人相知之感。“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留别王维》)诗人干求无望,空怀满腔热情,只好回乡自守寂寞。“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高阳池送朱二》)物是人非,曾经的繁华变成荒凉之地,令诗人感慨之余也空留寂寞神伤。
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意识的是诗人塑造的思妇与游子形象。诗人描写思妇的诗句并不多,却将人物塑造得生动形象,如《赋得盈盈楼上女》:“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针。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独难守,谁为解金徽?”思妇在楼阁之上望着远方,似乎盼望离家已久的夫婿忽然出现,但是她知道这只是空想罢了。思念离家已久的夫婿,见景生情,心情更加愁苦,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孟浩然曾经远离故土来到长安,也曾游历吴越,作为一名游子,他自然真实地抒发了内心的孤独羁旅之情。例如《落日望乡》:“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摧。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遑子,劳歌为谁媒。”黄昏之时,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因功名未立、壮志未酬又不能归家,而在异乡有没有相知援引之人,诗人将无限的愁思和忧愤都融入一种空茫没有目标的孤独寂寞之中,令人嗟叹。
二、产生的原因
作为一位生于盛唐时代的诗人,年轻的孟浩然和其他人一样,满怀一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曾经去洛阳、长安求仕,信心满满地写下“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长安早春》)但不料应举落第,希望破灭,但是他仍不甘心,继续谋取仕进。《唐才子传》中记载:“(孟浩然)四十游京师,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浩然曰:‘微雨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众钦服。”诗人博得才名,却没有得到功名。纵然仕途坎坷,孟浩然也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在《京还赠张淮》中说:“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晏起,束带异抽簪。”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嵇康以“七不堪”为由不愿为官的典故,表白自己不屑于做趋炎附势的小吏,更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推崇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种高洁的品格注定孟浩然将是孤独的,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界中,孟浩然必然会被排斥在外。
《新唐书文艺传》中记载:“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实以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应举不第对于诗人的打击很大,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终于明白自己的清高耿介终不会容于世,在这样的官场上,自己是孤独的,“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秦中苦雨思归》)怀着不遇的愤懑和对当权者的失望,孟浩然回到家乡。
孟浩然的孤独还在于不被人所理解,他在诗中常常发出知音难遇之感慨:“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赠道士参廖》)“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姚开府山池》)“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与白明府游江》)“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惜。”(《留别王维》)与其说这是怀才不遇的忧愤,还不如说这是诗人无人知、无人识的孤独寂寞。
三、对待孤独的态度
孟浩然以布衣终其一生,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除了漫游之外,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襄阳鹿门山隐居,当时的士子们把隐逸看作是进入政治舞台的一条道路。科举考试固然是干禄的正途,隐居山林也是钓名猎官的捷径。许多士子故意隐居在深山幽谷,等待州郡推荐、朝廷征辟,而科举失利的孟浩然却似乎是想在隐居中寻求解脱。“古来圣贤皆寂寞”,孟浩然的家乡襄阳历史上多隐逸之士,如庞德公、诸葛亮,孟浩然对他们敬仰有加,“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登鹿门山怀古》)对陶潜也赞叹不已,“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书怀贻京邑同好》)孟浩然在仕途上遭受挫折,转而投向隐居的生活,而他自己十分向往这样的生活,在诗中时时说起:“迟尔同携手,何时同挂冠?”(《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听郑五愔弹琴》)“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宴鲍二宅》)“因声谢朝列,吾慕颖阳真。”(《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面对官场的黑暗、旁人的不解、难遇知音,孟浩然回到田园,学习他曾经敬仰的先辈们,在宁静纯朴的山林田园之中排遣心中的孤独。
他在《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中描写道:“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在诗人眼中,大自然是静谧清幽的,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斜照下来,有一种清冷的感觉,微风吹过潺潺溪水却又发出清越的声音,让人如在梦幻中,大自然的美似乎占据了诗人心中的孤寂,然而若没有这种孤独与寂寞,又怎样发现大自然的清幽之美。
与此同时,孟浩然与高人隐者、禅师道士的往来愈发密切,他的诗中也频繁透出坐禅修道之意:“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纷吴远游意,学此上生道。”(《宿天台桐柏观》)“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山中逢道士云公》)“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孟浩然向往佛法又与王维不同,王维将佛禅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似乎都掺入佛法的精妙。没有深入研究佛禅,悟彻生活,就写不出好的禅趣诗。孟浩然并没有像王维那样深深陷入佛道之中,在诗中,我们也只是觉得他只是发一时之感慨,在这个世上,求仙问佛能够排遣心中的孤寂,僧人道士能够理解他心中的苦闷,说到底,佛道并不会占据他生活的全部,这是他对待寂寞的方式。
总之,作为盛唐山水诗的开创者,作为受后世敬仰的一位著名隐者,孟浩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他也是孤独的,他的孤独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深处的孤独,这位孤独的隐者寓情田园,游览山川,成就了一位著名诗人。
参考文献:
[1]孟浩然,赵桂藩.孟浩然集注.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2]孟浩然,孟浩然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
[4]程芳.谈孟浩然隐逸不仕的内在原因.枣庄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 孟浩然 隐者 孤独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在漫长的羁旅生涯中,他用平淡的语言描绘自己眼中的名山秀水;在闲居的别业中,他感慨自己的人生。孟浩然也是一位注重表现自我、抒写个人怀抱的诗人,透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清旷冲澹中隐藏了深沉的孤独感。
一、在诗歌中的表现
孟浩然为后人留下两百六十多首诗,并且摆脱了初唐应制诗、咏物诗的狭窄范围,更多表现自我的情感,所以我们才能在诗中寻找诗人思想痕迹。
在诗中,孟浩然使用了很多凄清悲苦的词语,如恨、愁、悲、孤。例如,“南望鹿门山,归来恨相失。”(《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感秋寄上人》)“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最喜欢描写夕阳西下的晚景,在诗中随处可见黄昏的景象,日夕、落景、夕阳、日暮、日落、日斜、夕曛、暝还、暮归、夕岚、余照、残照都是诗中常见的词语。“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耶溪泛舟》)“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夜泊宣城界》)在落日的余晖中,诗人或送别友人,或泛舟河川,或在山寺古庙,一切笼罩在非明非暗的夕岚中,与诗人的忧愤、清高,以及黯然神伤结合起来,形成无尽的孤独之情。
诗人也极爱用“空”字,有四十余处,“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宿天台桐柏观》)诗人被世俗之事所烦恼,黄昏时登临向往神山却不见,见浩浩云涛顿生孤独无人相知之感。“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留别王维》)诗人干求无望,空怀满腔热情,只好回乡自守寂寞。“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高阳池送朱二》)物是人非,曾经的繁华变成荒凉之地,令诗人感慨之余也空留寂寞神伤。
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意识的是诗人塑造的思妇与游子形象。诗人描写思妇的诗句并不多,却将人物塑造得生动形象,如《赋得盈盈楼上女》:“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针。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独难守,谁为解金徽?”思妇在楼阁之上望着远方,似乎盼望离家已久的夫婿忽然出现,但是她知道这只是空想罢了。思念离家已久的夫婿,见景生情,心情更加愁苦,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孟浩然曾经远离故土来到长安,也曾游历吴越,作为一名游子,他自然真实地抒发了内心的孤独羁旅之情。例如《落日望乡》:“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摧。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遑子,劳歌为谁媒。”黄昏之时,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因功名未立、壮志未酬又不能归家,而在异乡有没有相知援引之人,诗人将无限的愁思和忧愤都融入一种空茫没有目标的孤独寂寞之中,令人嗟叹。
二、产生的原因
作为一位生于盛唐时代的诗人,年轻的孟浩然和其他人一样,满怀一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曾经去洛阳、长安求仕,信心满满地写下“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长安早春》)但不料应举落第,希望破灭,但是他仍不甘心,继续谋取仕进。《唐才子传》中记载:“(孟浩然)四十游京师,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浩然曰:‘微雨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众钦服。”诗人博得才名,却没有得到功名。纵然仕途坎坷,孟浩然也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在《京还赠张淮》中说:“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晏起,束带异抽簪。”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嵇康以“七不堪”为由不愿为官的典故,表白自己不屑于做趋炎附势的小吏,更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推崇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种高洁的品格注定孟浩然将是孤独的,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界中,孟浩然必然会被排斥在外。
《新唐书文艺传》中记载:“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实以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应举不第对于诗人的打击很大,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终于明白自己的清高耿介终不会容于世,在这样的官场上,自己是孤独的,“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秦中苦雨思归》)怀着不遇的愤懑和对当权者的失望,孟浩然回到家乡。
孟浩然的孤独还在于不被人所理解,他在诗中常常发出知音难遇之感慨:“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赠道士参廖》)“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姚开府山池》)“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与白明府游江》)“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惜。”(《留别王维》)与其说这是怀才不遇的忧愤,还不如说这是诗人无人知、无人识的孤独寂寞。
三、对待孤独的态度
孟浩然以布衣终其一生,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除了漫游之外,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襄阳鹿门山隐居,当时的士子们把隐逸看作是进入政治舞台的一条道路。科举考试固然是干禄的正途,隐居山林也是钓名猎官的捷径。许多士子故意隐居在深山幽谷,等待州郡推荐、朝廷征辟,而科举失利的孟浩然却似乎是想在隐居中寻求解脱。“古来圣贤皆寂寞”,孟浩然的家乡襄阳历史上多隐逸之士,如庞德公、诸葛亮,孟浩然对他们敬仰有加,“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登鹿门山怀古》)对陶潜也赞叹不已,“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书怀贻京邑同好》)孟浩然在仕途上遭受挫折,转而投向隐居的生活,而他自己十分向往这样的生活,在诗中时时说起:“迟尔同携手,何时同挂冠?”(《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听郑五愔弹琴》)“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宴鲍二宅》)“因声谢朝列,吾慕颖阳真。”(《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面对官场的黑暗、旁人的不解、难遇知音,孟浩然回到田园,学习他曾经敬仰的先辈们,在宁静纯朴的山林田园之中排遣心中的孤独。
他在《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中描写道:“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在诗人眼中,大自然是静谧清幽的,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枝斜照下来,有一种清冷的感觉,微风吹过潺潺溪水却又发出清越的声音,让人如在梦幻中,大自然的美似乎占据了诗人心中的孤寂,然而若没有这种孤独与寂寞,又怎样发现大自然的清幽之美。
与此同时,孟浩然与高人隐者、禅师道士的往来愈发密切,他的诗中也频繁透出坐禅修道之意:“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纷吴远游意,学此上生道。”(《宿天台桐柏观》)“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山中逢道士云公》)“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孟浩然向往佛法又与王维不同,王维将佛禅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似乎都掺入佛法的精妙。没有深入研究佛禅,悟彻生活,就写不出好的禅趣诗。孟浩然并没有像王维那样深深陷入佛道之中,在诗中,我们也只是觉得他只是发一时之感慨,在这个世上,求仙问佛能够排遣心中的孤寂,僧人道士能够理解他心中的苦闷,说到底,佛道并不会占据他生活的全部,这是他对待寂寞的方式。
总之,作为盛唐山水诗的开创者,作为受后世敬仰的一位著名隐者,孟浩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他也是孤独的,他的孤独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深处的孤独,这位孤独的隐者寓情田园,游览山川,成就了一位著名诗人。
参考文献:
[1]孟浩然,赵桂藩.孟浩然集注.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2]孟浩然,孟浩然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邓安生.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
[4]程芳.谈孟浩然隐逸不仕的内在原因.枣庄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