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创造性和综合性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多样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所以很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单一的,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不强,不能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时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和单调,并且教学内容比较封闭,主要以教材为主,很少添加其他的内容。在选择习题时,也主要选择典型和经典的题目,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着偏差,教师往往非常注重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的掌握,但是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单一,学生对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解数学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教師往往关注学生对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掌握,让学生生搬硬套,进行模板化解题,这样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无法掌握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法。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措施
1.注重学生能力的构建
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是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能力提升的构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非常大,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积累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自主思考解题的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提供的解题模板来解决问题,而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2]。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整合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数学知识框架。例如,当学生学习了乘法运算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应用题:小猴子每天都从树上摘3个苹果,那么小猴子三天一共摘了多少苹果?针对这一应用题,由于刚刚学过乘法,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用3×3来解答,教师在肯定这种方法的正确性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想一想是否有其他的解决办法,能否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都找到了第二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3 3 3来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构建,循循善诱,让学生不再是利用解题模板来解题。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并不是要用最佳的办法或者从一个最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3]。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在解应用题时,可以故意给出错误的解答,看学生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只有学生自己也进行思考才能够发现教师的错误,而并非被动接受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答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估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给出25 38这个算式,就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来解题,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能够得到多种方法:(20 30) (5 8),23 (2 38),(25 40)-2。只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衍生出多种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实现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3.进行数学问题一题多解的针对性训练
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还要求教师进行一题多解的针对性训练,让学生针对相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路来解答,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例如,两地相距600米,小兰和小亮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亮走完全程需要10分钟,小兰走完全程要15分钟,问相遇时两人分别走了多少米?对于这个题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题。解法一:根据已知的条件算出小亮和小兰的速度分别为600÷10=60(米/分钟)、600÷15=40(米/分钟),两人600÷(40 60)=6分钟后相遇,那么相遇时小亮和小兰分别走了60×6=360(米)和40×6=240(米)。解法二:走完全程小兰和小亮的时间比为15∶10=3∶2,那么两人的速度比为2∶3,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因此相遇时小亮和小兰分别走了600×(3/5)=360(米)和600×(2/5)=240(米)。教学中还有很多题目都可以有多种解法,教师应该针对性地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解题,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题多样化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题多样化的能力,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进行数学问题一题多解的针对性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骆健.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关爱明天,2015,10(6):51-52.
[2]俞小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19(14):86-87.
[3]胡国兴.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9(26):114-115.
编辑 赵飞飞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不强,不能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时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和单调,并且教学内容比较封闭,主要以教材为主,很少添加其他的内容。在选择习题时,也主要选择典型和经典的题目,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着偏差,教师往往非常注重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的掌握,但是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单一,学生对知识不能灵活应用。解数学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教師往往关注学生对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掌握,让学生生搬硬套,进行模板化解题,这样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无法掌握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方法。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措施
1.注重学生能力的构建
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是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想让学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能力提升的构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非常大,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积累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自主思考解题的方法,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提供的解题模板来解决问题,而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2]。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指导,整合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数学知识框架。例如,当学生学习了乘法运算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应用题:小猴子每天都从树上摘3个苹果,那么小猴子三天一共摘了多少苹果?针对这一应用题,由于刚刚学过乘法,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用3×3来解答,教师在肯定这种方法的正确性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想一想是否有其他的解决办法,能否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都找到了第二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3 3 3来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注重了学生能力的构建,循循善诱,让学生不再是利用解题模板来解题。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并不是要用最佳的办法或者从一个最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3]。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在解应用题时,可以故意给出错误的解答,看学生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只有学生自己也进行思考才能够发现教师的错误,而并非被动接受知识。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答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估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给出25 38这个算式,就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来解题,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能够得到多种方法:(20 30) (5 8),23 (2 38),(25 40)-2。只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衍生出多种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实现数学问题解决多样化,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3.进行数学问题一题多解的针对性训练
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还要求教师进行一题多解的针对性训练,让学生针对相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路来解答,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例如,两地相距600米,小兰和小亮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亮走完全程需要10分钟,小兰走完全程要15分钟,问相遇时两人分别走了多少米?对于这个题目,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题。解法一:根据已知的条件算出小亮和小兰的速度分别为600÷10=60(米/分钟)、600÷15=40(米/分钟),两人600÷(40 60)=6分钟后相遇,那么相遇时小亮和小兰分别走了60×6=360(米)和40×6=240(米)。解法二:走完全程小兰和小亮的时间比为15∶10=3∶2,那么两人的速度比为2∶3,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因此相遇时小亮和小兰分别走了600×(3/5)=360(米)和600×(2/5)=240(米)。教学中还有很多题目都可以有多种解法,教师应该针对性地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解题,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题多样化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题多样化的能力,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进行数学问题一题多解的针对性训练,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骆健.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关爱明天,2015,10(6):51-52.
[2]俞小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19(14):86-87.
[3]胡国兴.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9(26):114-115.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