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表达能力的生成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素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习作不仅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还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甚至体现“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鲜明的特点之一就体现在习作编排上,其力求突破原有的习作教学模式,在强调提高综合表达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特别是习作方法与技能训练的编排体现出一定的教学顺序,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习作教学序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形成高质量的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高质量的习作表达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基于自主的表达,二是基于真实的表达,三是基于个性的表达。自主的表达就是具有自主表达的欲望,有兴趣的表达;真实的表达就是释放自我经验的、发自内心的表达;个性的表达就是在掌握习作方法的基础上开放的、创新的表达。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坚持学生立场、关注情境创设、实施分层营构,从而实现学生自主、真实、个性的表达,成为习作教学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题。
  一、情境再造,激活表达之欲
  《文心雕龙》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课堂习作可以说是一个唤醒生活之情、表达之情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生活情境、唤醒生活经验的过程。因此,课堂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创设自主表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创造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相关情感氛围。统编本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习作《小小“动物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将每个家人写一写,感受家的温馨与快乐。教师课前或播放有关动物的视频、照片,让学生欣赏动物世界里的温情;或逐条出示信息,让学生猜一猜动物的名称;或开展游戏,让学生看到百灵鸟、老黄牛等,说出联想到哪个人。这些活动能有效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师生感情,为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开展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2.营造生活情境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营造宽松的生活情境,将“教学场”变成“生活场”“学习场”,让学生自由交流,拓展他们的思想空间。在《我的心爱之物》教学中,学生将心爱之物带到课堂上,跟同学一起玩耍,围绕“心爱之物”自由畅谈。教师也可将自己的心爱之物介绍给学生,以此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这种生活情境的营造,无形中融合了教学意图,有益于指导学生选材。
  3.创设表达情境
  在习作教学中,良好的表达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索生活中的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教材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针对目前玩手机的人越来越多的现象——“上个月我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玩手机,很少聊天”;另一个是针对班级图书角的——“将家中的旧书放到图书角,发挥这些书的作用,让大家读到更多的书”。从中可以看到,案例与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都会有话可说。表达的情境被激活了,学生习作的通道也就真正打开了。在《我的心爱之物》教学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爱之物后,要求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习作方法,即“抓住事物特点写一样物品”,用两三句话简单描述自己的心爱之物。学生立刻进入写作状态,积极组织语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足学生立场,释放表达之情
  真正的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立场,习作教学亦如是。
  高质量的习作表达就是以学生立场为本位,表达的内容、方式和情感,都要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真实内心。叶圣陶先生说:“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世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状况。”“从原材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的确,习作教学只有基于学生立场,学生才能表达出真正的情感。
  1.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以前版本的教材没有形成习作教学体系,许多习作的内容要求脱离学生实际,空泛不具体。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胜似亲人》,虽然是观察和想象作文,但内容不具有代表性。另外,有些习作的设计范围过大,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描述场景或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这让一些教师难以确定选材范围。再看统编本三年级上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那次玩得真高兴》《这儿真美》等,内容贴近现代儿童生活,充满情趣。
  2.表达源自学生经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实的“我”,就应该写“我”的真实生活。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展示自我世界,实现真实的表达。习作《小小“动物园”》中的例子就十分形象:“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像一只熊。”“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一只大老虎。”再看来自教学现场的书写,学生写道:“我的哥哥,像一只猴子。他总是动个不停,上蹿下跳的,而且特别喜欢吃香蕉。”还有学生写道:“我就像一只小老鼠,每天回家,总是在客厅、厨房上上下下找东西吃;晚上,做完作业,东找找,西翻翻,开始找东西喂饱肚子。你觉得像不像?”可以看到,学生的表达都源于自我的经验,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3.情感发于学生内心
  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可见,小学习作的基本要求是表达儿童的内心。习作教学就是要激活儿童的内心世界,只有“心有所思,情有所感”,才能绽放真实的情感,生成高质量的习作表达。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表达的核心要素,一是“我”的,二是“心爱的”。一学生所写的心爱之物是她的玩具猫,喜爱的理由有四条:陪伴她度过六年的小学生活;一直是她的幸运物;每次外出旅行都带着;让她想起了幼儿园的同学。习作的要求也是如此,即围绕心爱之物,把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这既是让学生抒发内心的情感,也是对学生立场的尊重。   三、分层营构,增强表达质量
  习作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各种写作方法,包括选材、构思、立意、结构及语言的表达技巧等。习作教学中要注意目标的分层、方法指导的分层、过程的分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质量。
  1.方法指导:由粗到细
  观察发现,大多数习作教学以方法指导为主。以统编本教材中的《小小“动物园”》《我喜欢它》《我的暑假生活》《这儿真美》为例,《小小“动物园”》《我喜欢它》解决了习作的选材问题,内容上没有争议,所以此类习作的教学侧重于方法指导(包含观察方法、写作顺序等)。《我的暑假生活》《这儿真美》两篇习作的内容是开放性的,如何选材成为第一目标。《我的暑假生活》着眼于“我”暑假经历了哪些新鲜事,《这儿真美》着眼于学生能够将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这两篇习作的教学要求首先是选材指导,其次是习作方法的指导。
  2.习作过程:由浅入深
  目前,习作方法的指导往往浮于表面,笔者不主张那种空泛无意义、无落实的方法指导,比如二年级到六年级的习作都要求运用修辞方法,注意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真正的习作方法指导不但要细腻,而且过程要扎实,让学生可看可学。如《让生活更美好》的教学,第一步,让学生写清话题、事件、镜头三个要素;第二步,借助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学生明确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的写法,并作现场修改;第三步,由《珍珠鳥》范文学习细节描写,并进行有效的修改;第四步,学生自我修改,并随机进行习作方法的拓展和深化。可以看到,在这样的课堂上,习作方法的指导是细化的,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高质量的习作表达就是在由浅入深的方法指导中完成的。
  3.习作任务:由易到难
  习作教学本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在一堂习作课上,教师要善于安排教学的节奏,设计不同目标、不同难度的习作任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增量。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分多次写,每次设置不同的任务。如教学《我的心爱之物》,可先抓特点,再借助范文学习方法,写出触动人心的故事,最后小组合作,修改完善。另外,还可借助习作导图梳理事件发展的变化线,降低习作难度,提高习作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又如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我有一个想法》的习作教学,应至少分为三个层次的教学任务:一是让学生阅读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资料,体会习作表达的方法,即观察现象、引发思考、提出建议;二是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现象写一写,将现象与想法写清楚;三是写好以后读给同桌听,看对方能否听明白,再询问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的习作教学体现的是由易到难的过程,并由课内延伸到生活实际,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也符合习作教学的基本规律。
  (作者单位:浙江省遂昌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2020年是我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键之年,学校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撑,并在县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统领,以“建设教育强校”为目标,以“加快教育现代
中小学校长作为德育落地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德育领导力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因此,中小学校长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德育领导力。中小学校长的德育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的德育理解力上。中小学校长应有意识关注且有能力平衡学校治理中教学和德育这两大工作重心。首先,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校长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智育目标的完成,而且还应该兼顾德育目标的实现。其次,对于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的认识,由于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是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必修课程,……由地方统
【摘 要】基层电大作为电大系统的终端载体,其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科研工作的开展状况。当前基层电大原有的科研工作现状和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开放大学建设的要求,必须积极改革和创新其科研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基层电大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以满足开放大学建设的新要求,使科研工作真正成为推动基层电大转型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开放大学;基层电大;科研困境;提升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表示,中国将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作为学校,应用“可视化”于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普遍要求,更是学校培养学生能力的必然选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指出,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要求培养学
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要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再发展成为学校教育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教师队伍建设也成为各学校思考、探索的关键问题之一。  凤城实验学校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生源结构复杂, 教学需跨学段,
一、前言  绘本教学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新生长点,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各界越来越认可绘本对于儿童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在助力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我国大陆地区的小学绘本课程也在尝试与校本课程结合,在与校本课程磨合的过程中,逐渐走出一条绘本多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  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在改革创新的征途中,无论是教育人士还是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最大化运用绘本的最佳途径。绘本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
现今, 我们已经步入智能化社会, 几乎所有领域都倡导智能化, 仿佛不谈智能就没有现代化, 就不是现代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 还说“愚笨的魅力”, 岂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岂不是不识时务?事实果真如此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达·芬奇是世界闻名的大画家。在达·芬奇十四岁那年, 父亲看到他有绘画特长, 就带他到佛罗伦萨拜知名艺术家弗罗基奥为师。弗罗基奥是位很严厉的老师, 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
2020年7月2日晚上,深圳市教育局在考前紧急通知各类学校不组织期末考试,引发全国关注和讨论,讨论的热点聚焦在取消考试的原因分析。随后,全国多个地方宣布取消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根据创新实验学校问卷调查显示,22.75%的学生认同,认为要取消期末考试,62.16%的不认同,认为不能取消期末考试,15.09%的无所谓;33.63%的家长认同取消期末考试,40.64%的不认同,25.73%的无所谓。就在
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幼儿教学,但是多数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优势,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进行幼儿园社会活动教学过程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方便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真正增强教学效果。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切入点,认真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误区,提出了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和幼儿园社会活动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