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归因理论的概念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
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其理论指出一个人行为产生必有其原因,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或者把它归于个人或者把它归于环境,它以一种无规律的形式影响成绩的好坏。只有首先了解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韦纳、班杜拉分别发展出了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归因理论,还有后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这三大理论对归因理论的充实、发展以及后期的应用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创造性地使现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和动机理论这两个热门话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该理论中,研究者主张影响个人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归因的三维模式,也就是控制点、稳定性和控制性。基于此,四要素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进行划分:能力是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是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任务难度则是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是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研究者认为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取决于控制点、稳定性与控制性三者
的共同作用。他们认为“内外控制点”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而存在,控制点和稳定性对成就动机起到了绝对作用;控制点影响成功的期望,稳定性影响成功的价值。
(二)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后来经过认知心理学家加以借鉴,发展成为了现在的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活动中行动的积极性高,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而当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和克服时,他当初的效能感就得到了证实,这就维持了动机,使个体偶尔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他的信心也有助于克服先前的消极方面,诱发动机行为。
(三)习得无助归因理论
习得无助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动物学家斯里格曼提出的。斯里格曼对动物实验的研究表明:将动物放在一个无法逃避的电击范围,开始动物极力逃避电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的逃避反应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了,即动机缺乏、联想及情绪的缺失。这种现象就是“习得无助”。
二、归因理論在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一)归因理论在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中的应用
如今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为社会人才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应该重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重视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注重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促使自身形成坚强的意志,更加能够面对各种困难。
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的作用和榜样的先锋带头作用,在团队中积极营造良好的风气和氛围,逐渐带动形成慎独、坚决、勇敢的优良品质。
在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或社会实践中,发掘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多学习其他同学或老师的长处,加强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二)归因理论在学生生活反思教育中的应用
归因分析就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而这种认识的结果和在认识过程之中产生的情感,又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
高校学生的的认识等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阶段,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遇到瓶颈或是挑战困惑的时候,应当积极向学校的老师寻求积极地归因指导,在得到老师积极地正确的指点后,再考虑周全进行接下来的行为,这样有利于自身自信心的养成,有利于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上的乐观态度。
高校学生应当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任务难度及行为环境进行正确归因,正确积极地分析影响学习或生活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尽量把学习或生活上的成败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上,进行正确归因,减轻自己的各种思想压力,保持继续努力的信心。
同时,要对自己做出适当的计划和期待,任务难度过高或是期望值太低起不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而期望值太高则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使自己产生消极心理。所以,高校学生应当在面对不同的挑战或压力前,给自己一点空间,让自己和自己对话,全面考虑并认知到自己的思想、抱负和实际能力情况,加强自我控制,在此基础上树立恰当的期望和教育目标。
(三)归因理论在学生自觉高效学习中的应用
首先,应该积极地与老师、优秀的同学或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包括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等,同时,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可以询问他人对自身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探索自己的归因风格和归因特点。对于那些经常习得无助的高校学生,要更加重视与他人积极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给自己独处的时间进行反思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从而消除消极思想。
另外,对自己进行经常的、适当的评价,也是高校学生在自觉学习中合理利用归因理论的一个方面。高校学生应当有给自己在不同的时期设立不同目标或计划的习惯,保持自身前进的方向性,设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自身目标的考核。
正确把握对自己对自身目标的考核制度和考核难度。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和过于困难,都不利于自己对的成败做出正确合理的归因,并会影响自身随后的期望、情感和行为。所以高校学生应该适当地把握教学难度和考核的方式,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既感到力所能及,同时又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在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中进行归因应当注意的问题
归因理论的提出丰富了高校管理的内涵,但是在对该理论进行应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归因的偏差问题。因为归因理论是一种社会科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做到绝对的精确。在现实中,我们又常常没有那么的理性,以至于“感情用事”,所以,我们在运用归因理论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在归因时避免基本的归因错误
我们常常有这种感觉,当一个人表现出消极行为时,我们立即认为这是他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同样,在解释他人的积极行为及后果时,常常会主观上判断是外部环境好。而我们在自我管理中,归因自身行为恰恰相反,而这些在本质上都是属于基本归因错误。所以在自我管理中,为了更好的进行归因,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并且克服。
(二)注意在归因时克服自我服务的偏见
高校学生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个人的能力、个人的努力,对于成功的因素,常常会夸大内部自身的作用,而把失败常常归因于像运气等的外部因素。
我们应当及时纠正这类自我服务偏差,进行客观正确的归因,促使高校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身提高,以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注意在归因时的信息不完备现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件发生后,自己并不能经过多方面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归因,而往往是借鉴自己的先前经验,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对行为和后果进行简单、迅速的归因,于是就有可能出现片面的主观臆断,不能把握到事物的本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
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其理论指出一个人行为产生必有其原因,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或者把它归于个人或者把它归于环境,它以一种无规律的形式影响成绩的好坏。只有首先了解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韦纳、班杜拉分别发展出了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归因理论,还有后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这三大理论对归因理论的充实、发展以及后期的应用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创造性地使现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和动机理论这两个热门话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该理论中,研究者主张影响个人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归因的三维模式,也就是控制点、稳定性和控制性。基于此,四要素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进行划分:能力是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努力是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任务难度则是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运气是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研究者认为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取决于控制点、稳定性与控制性三者
的共同作用。他们认为“内外控制点”和“稳定性”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而存在,控制点和稳定性对成就动机起到了绝对作用;控制点影响成功的期望,稳定性影响成功的价值。
(二)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后来经过认知心理学家加以借鉴,发展成为了现在的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活动中行动的积极性高,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而当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和克服时,他当初的效能感就得到了证实,这就维持了动机,使个体偶尔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他的信心也有助于克服先前的消极方面,诱发动机行为。
(三)习得无助归因理论
习得无助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动物学家斯里格曼提出的。斯里格曼对动物实验的研究表明:将动物放在一个无法逃避的电击范围,开始动物极力逃避电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的逃避反应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了,即动机缺乏、联想及情绪的缺失。这种现象就是“习得无助”。
二、归因理論在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一)归因理论在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中的应用
如今的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为社会人才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应该重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重视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注重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促使自身形成坚强的意志,更加能够面对各种困难。
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的作用和榜样的先锋带头作用,在团队中积极营造良好的风气和氛围,逐渐带动形成慎独、坚决、勇敢的优良品质。
在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或社会实践中,发掘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多学习其他同学或老师的长处,加强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二)归因理论在学生生活反思教育中的应用
归因分析就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而这种认识的结果和在认识过程之中产生的情感,又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
高校学生的的认识等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阶段,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遇到瓶颈或是挑战困惑的时候,应当积极向学校的老师寻求积极地归因指导,在得到老师积极地正确的指点后,再考虑周全进行接下来的行为,这样有利于自身自信心的养成,有利于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上的乐观态度。
高校学生应当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任务难度及行为环境进行正确归因,正确积极地分析影响学习或生活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尽量把学习或生活上的成败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上,进行正确归因,减轻自己的各种思想压力,保持继续努力的信心。
同时,要对自己做出适当的计划和期待,任务难度过高或是期望值太低起不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而期望值太高则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使自己产生消极心理。所以,高校学生应当在面对不同的挑战或压力前,给自己一点空间,让自己和自己对话,全面考虑并认知到自己的思想、抱负和实际能力情况,加强自我控制,在此基础上树立恰当的期望和教育目标。
(三)归因理论在学生自觉高效学习中的应用
首先,应该积极地与老师、优秀的同学或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交流,包括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等,同时,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可以询问他人对自身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探索自己的归因风格和归因特点。对于那些经常习得无助的高校学生,要更加重视与他人积极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给自己独处的时间进行反思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从而消除消极思想。
另外,对自己进行经常的、适当的评价,也是高校学生在自觉学习中合理利用归因理论的一个方面。高校学生应当有给自己在不同的时期设立不同目标或计划的习惯,保持自身前进的方向性,设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自身目标的考核。
正确把握对自己对自身目标的考核制度和考核难度。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和过于困难,都不利于自己对的成败做出正确合理的归因,并会影响自身随后的期望、情感和行为。所以高校学生应该适当地把握教学难度和考核的方式,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既感到力所能及,同时又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三、在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中进行归因应当注意的问题
归因理论的提出丰富了高校管理的内涵,但是在对该理论进行应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归因的偏差问题。因为归因理论是一种社会科学,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做到绝对的精确。在现实中,我们又常常没有那么的理性,以至于“感情用事”,所以,我们在运用归因理论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在归因时避免基本的归因错误
我们常常有这种感觉,当一个人表现出消极行为时,我们立即认为这是他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同样,在解释他人的积极行为及后果时,常常会主观上判断是外部环境好。而我们在自我管理中,归因自身行为恰恰相反,而这些在本质上都是属于基本归因错误。所以在自我管理中,为了更好的进行归因,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并且克服。
(二)注意在归因时克服自我服务的偏见
高校学生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比如个人的能力、个人的努力,对于成功的因素,常常会夸大内部自身的作用,而把失败常常归因于像运气等的外部因素。
我们应当及时纠正这类自我服务偏差,进行客观正确的归因,促使高校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身提高,以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注意在归因时的信息不完备现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件发生后,自己并不能经过多方面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归因,而往往是借鉴自己的先前经验,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对行为和后果进行简单、迅速的归因,于是就有可能出现片面的主观臆断,不能把握到事物的本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