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苦难,走近鲁迅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744587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路解说】
  《祝福》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年年如此”的真实面貌,塑造了~个被侮辱、受压迫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将主体精神结构及内在的矛盾与真实的客观生活描绘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近代中国小说的高地,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例如对《祝福》主旨的解读,传统的说法侧重论述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绳索对祥林嫂的戕害,近来主要强调反对封建礼教及其在群众中的影响,还有学者认为是儒释道“吃人”的寓言。其实不仅如此,鲁迅作品的重要特色就是将他对中国人人生特有的深刻、广博而又确定的体验融在故事中,展现他的大悲悯、大悲哀、大悲痛。鲁迅作品的精神底蕴对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前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面面俱到地讲解,认为鲁迅作品有阅读难度,没有老师透彻全面的讲解,学生不能掌握;二是偏重于思想意义,文章本身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不见了。正因为鲁迅作品的内蕴极深广,所以教学《祝福》需要有选择地处理教材,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本设计力求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状况,预设了“备选要求”,供学有余力时选用。
  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忽视人的生命体验,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未能有主体的生命参与。笔者认识到激活学生沉睡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生命体验,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从情节入手,进入情境;运用问题引领,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命运,体验作者复杂的情感,收获自己的感悟,进而很好地理解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不仅体验到作品人物的辛酸,更能体会到作者的大悲悯、大悲哀、大悲痛。
  《祝福》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思索的地方很多。当学生进入文本后,老师不一定固守现成的设计,要关注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要注意捕捉有价值的即时生成,鼓励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目标】
  1,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2,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探讨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
  【教学方法】
  1,研读文本,自主学习,静心体会。
  2,问题引领,聚焦悲剧进行探究。
  3,链接资料,师生互动,拓展深度,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探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里的“消灭”可理解为外在的、物质的、肉体的,“打败”可理解为内在的、意志的、精神的。也就是说,外在的肉体可以受磨难以至被消灭,但是内在的精神不能被击垮。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祥林嫂却是既被消灭也被打败了。
  二、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情节脉络
  师:《祝福》的情节可从两个角度去梳理:祥林嫂的故事,“我”的故事。
  要求:阅读课文,理清相关情节。
  1,祥林嫂的故事
  理清情节,完成如下表格:
  
  明确:《祝福》倒叙手法的运用,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接着写了祥林嫂一生经历了五大波折:丧夫后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抓回强卖到贺家墺;后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去,自己被大伯赶出屋;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女人:捐门槛不被承认,沦为乞丐。这五大波折使她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从而使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
  2,“我”的故事
  “我”回到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紧接着得悉她的死讯,回忆她的生平。时间跨度三天。
  第一天:“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事件:回鲁镇。
  第二天:“第二天我起得很迟。”
  事件:与四叔话不投机;拜亲访友,单调乏味。
  第三天:“第三天也照样。”
  事件:回忆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忐忑不安;(傍晚)惊闻噩耗,负疚;(入夜)渐渐舒畅,回忆祥林嫂生平;(夜阑)被爆竹惊醒,懒散舒适。
  明确:用“我”(第_人称)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权威性。
  备选要求:用第—人称“我”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还有什么作用?(鲁迅借助“我”将祥林嫂的故事植入主体的心灵演变和自省之中,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与之相比的是其他人都对祥林嫂抱着漠然麻木的态度。然而,连小说中最具有同情心的人最后也变得麻木,衬托出了祥林嫂死的悲剧性。)
  三、分析人物描写,把握形象特征
  师: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们来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除了通过情节,还通过各类描写完成。
  要求:以主要人物祥林嫂为例,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1,引导学生分析肖像描写,特别是写眼睛的细节。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分析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部分,通过眼睛这一“窗户”透视人物的心灵。
  师生对话、互动,一起完成下列表格:
  
  明确:从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2,言为心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与“我”对话魂灵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明确:祥林嫂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
  3,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
  反对再嫁—逃;
  为了生存——(毫不懈怠地)做
  “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
  反抗再嫁——嚎、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鬼神——问(灵魂有无)。
  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要求极低,想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生存下去: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性格是坚强的,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这个限度又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她面前。她最终被打败。
  备选要求: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反抗不仅没有帮助她走出自己的悲剧,反而使她更加痛苦,加速了她的死亡?祥林嫂该不该反抗?(老师最后总结:反抗是其生命中的亮色。)
  四、分析环境描写,体会艺术匠心
  师:《祝福》塑造了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自然也描绘了这种复杂性格赖以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要求:找出文中几处环境描写,分别理解其作用。
  1,关于祝福的描写。形象地再现祥林嫂生活的鲁镇封建气息浓厚的环境。同时它也是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还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对比,增添了作品的悲剧氛围。
  2,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表露了鲁四老爷的身份,揭示了鲁四老爷伪善的本质。他是一个宣扬封建礼教,自觉维护封建 统治的卫道者。
  3,鲁镇人文环境的描写。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是当时中国偏僻而落后的一个角落,受到理学严密的思想统治,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为祥林嫂的“被打败”提供了典型环境。
  五、聚焦悲剧原因,探究文章主旨
  师一有研究者认为,”祥林嫂的故事”的文本结构是“她的死乃由……造成”。这是一个向读者的阐释开放的文本,只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可以出现种种不同的解释,同学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要求:探讨祥林嫂悲剧(被打败)原因。
  1,从祥林嫂~生几次重大变化,分析悲剧原因。
  师生互动明确:
  守寡不成,被迫改嫁。祥林嫂没有任何个人选择自由,尽最大努力的反抗也没有效果。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这种做法,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如果是维护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她就应该让祥林嫂守节,她可以把祥林嫂抓回去,但不能强行出卖。因此,婆婆虽然打着礼教的幌子,其实又是一个礼教的破坏者,她使用了十分野蛮的手段来达到自家的功利目的,使祥林嫂被打上了“不干净”的烙印。封建礼教并不允许家长做出这样卑劣的事,这种行径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却没有,这也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
  守家不成,无路可走。祥林嫂再回到鲁镇,原因是被大伯赶了出来,生计无着。房子是祥林嫂和第二任丈夫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祥林嫂本来应有居住权,但是却被大伯赶了出来,失了生活根基。这里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封建家族的恃强凌弱、唯利是图,是赤裸裸的掠夺。
  守命不成,末路行乞。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是接受认同的。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后,惶恐不安,苦闷异常。在捐门槛无效之后,失去了活下去的精神依托,彻底崩溃。她在临死前,对魂灵的有无产生了疑惑。她希望人死后有魂灵,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十白人死后有魂灵,因为她害十自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2,参与打败祥林嫂的还有谁?
  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路上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四叔、四婶: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他们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在捐出门槛之后,祥林嫂自以为争得了祝福的权利,“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但是四婶的一声断喝——“你放着罢,祥林嫂!”击碎了她最后一点残存的希望。当一切艰辛努力都付诸东流,怎不让人万念俱灰?她活下去的最后一点火星被无情地踩灭了。
  其他的“人们”:不仅有向祥林嫂灌输封建迷信思想的柳妈,还有鲁镇的其他人。他们对祥林嫂表现出的令人战栗的凉薄与冷漠,甚至还有对苦难的“赏鉴”,是吹走祥林嫂内心最后一点温暖的“寒气”。
  “我”:“我”是鲁镇唯一对祥林嫂表示同情的人。“我”思想进步,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明确:把祥林嫂往死路上赶的,有的是有意为之,如鲁四老爷,但更多的则是不自觉而为之。主观愿望不同,但是结果一样。毋庸讳言,“我”也是将祥林嫂推上绝路的人。
  备选要求: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可链接鲁迅杂文《我之节烈观》、钱理群《(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高远东《(祝福):儒释道“吃人”的寓言》等资料,产生思想碰撞。)
  总结: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路的是这个黑暗的社会环境,“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毫无道德可言的封建家族内的恃强凌弱,以及周围人的冷漠麻木,加上祥林嫂自身的愚昧。鲁迅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用意,就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也揭示了包括祥林嫂在内的广大民众的病态灵魂。
  参考文献
  ■[1]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高远东《(祝福):儒释道“吃人”的寓言》,《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2期。
  ■[4]段鼎著、祁人译《作为一个不完全句子的文本——(祝福)的叙述奥秘分析》,《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7期。
  ■[5]钱理群《(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语文学习》1993年第7期。
  ■[6]徐茂东《“我”是祥林嫂悲剧的促成者——也谈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其他文献
陈铁梅,修颀的身材,明亮的眼睛,齐腰的长发,常常是一身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打扮,业内人都叫她“铁梅”,孩子们都喊她“铁老师”“梅老师”。自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教美术,做课程,德艺双馨,又带着团队和同伴们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她的心中装满了学生,以一位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民教师的职业禀赋,向美而教,以美育人,出色地擔当着“引路人”。  名师都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陈铁梅自然也不例外。从站上讲台的
一、文本探究    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从紫藤萝花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以极精细的工笔,为我们绘写出紫藤萝独具特色的风韵,那色泽、那神采、那芳香,都鲜明可感。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于此,作者通过与花的心灵沟通,把对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把回想与展望交织起来,使紫藤萝的内在精神与外在情态并举,使读者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在倍加珍惜的心境下,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不幸。  
编者按:本刊一直关注课程改革,自改版以来,受到语文版教材实验区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关注,老师们纷纷来稿,展示教学实践的成果。本期我们从实验区的大量来稿中精选了两篇教学设计和一篇教学实录,以让更多的读者分享语文版教材实验区的教研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语文版教材实验区教研活动的宣传力度,搭建展示实验区教师风采和教研成果的平台,为语文版教材实验区服务,为推动和深化语文版教材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尽微薄之力
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通常以话语得体与否来检测语言交际能力,把得体作为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明确要求之一。近年来,更增加了直接的考查方式——给定一段话语,让考生判断、鉴别表达是否得体。  本文以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对话语得体进行语言学分析。首先建构一个有关话语得体的分析框架,然后探讨制约话语得体的语言因素和机制,最后将相关讨论应用于具体情境中的话语表达。    一、社
《国文月刊》1940年6月创刊于桂林,始由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办,为当时国内仅有的指导国文教学和研究的定期刊物,先后由浦江清、余冠英主编。抗战胜利后由开明书店接办,先后由夏丐尊、叶圣陶、郭绍虞、朱宫清、周予同、黎锦熙、吕叔湘、王伯祥任编委。至1949年8月,共出版82期,对40年代的国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期录取“卷首语”的主要部分。是为了帮助老师们深入了解《国文月刊》的办刊宗
刘庆邦的中篇小说《到城里去》最初发表于2003年第3期的《十月》杂志上,曾荣获第四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在这篇小说里,作家刘庆邦以他醇厚绵长的乡土情思,通过揭示主人公杨成方和宋家银夫妇从农村到城市的精神跋涉和灵肉冲突,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在城市里“讨生活”生存现实的冷峻逼视和深切同情,表达出作家对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身份的深深焦虑和对农民命运的切切关注。  《到城里去》的主人公是杨成方和宋家银夫妇,“到
虽然是大学教授,但钱理群先生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缘分却很深。他做过中学语文教师;从北大退休后,到中学开过鲁迅作品选修课;他跟很多中学语文老师有很深的交往。他说:“大学与中学的沟通、学术界与教育界的沟通,本来就是五四新文化的一个传统。”他高度评价他给中学生上课的收获,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想象和理解,常常让他精神振奋。他说:“中学将永远是我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他怎样看待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他对中学鲁
课文提示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亮点之一,随着课改,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同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作些分析,并提出课文提示应具备激情引趣、设悬置疑、简洁扼要三大功能,所谈均是个人之见,还望方家指正。    一、对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相同篇目课文提示的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1992年版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更多的是从语文
在中国现代文坛,不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小说家,如果要问其中最“另类”的是哪一位,那么我的回答是:废名。对于很多当代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小说家,对“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流派的开创居功至伟,影响甚大,因此废名之“名”是不可“废”的,是需要后世铭记的。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一个小康之家。黄梅是
高尔基的《海燕》,是一篇传统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朗读很重要。下面笔者谈几点朗读设想。《海燕》运用了象征手法,通篇出现的是海燕、暴风雨、乌云等具体“角色”。如果我们只按字面意思去读,便读不出作者要表达的情味。因此,必须调动朗读情绪。而要酝酿饱满的朗读情绪,先要认识文中的各个“角色”: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波涛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斗争,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