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宋人许顗在他的《彦周诗话》里说道:“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认为:“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近代古典学者沈祖棻认为,“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①”古典文学学者朱东润先生认为,“杜牧好谈兵,怀抱用世之心,但始终郁郁不得志。②”综合以上几人的看法,对这首诗的理解,大致有三种:一是对杜牧的不识好歹来加以批判;二是对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功绩的肯定;三是认为杜牧在这首诗中表现了自己对周瑜的讽刺和对自己军事才能的自负以及不得志的感慨。
文学作品完成后,在一定程度上便会和读者发生联系,由于不同的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不同,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的‘对话’相应,我们可称之为‘正解’”。③杜牧创作《赤壁》一诗的本意,如果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我们还是能够正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此诗是他任黄州刺史时所作,杜牧好谈兵,曾注过《孙子兵法》,颇以军事才能自诩。他借这首咏史怀古之作,较为含蓄地抒发了对自己军事才能的自负和不得志的感慨。
与“正解”相对应的还有“误解”,误解又可分为“正误”和“反误”两种情况。
所谓“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的实际,令人信服。”④客观地从作品本身来解读它,虽然诗人在此强调了东风的重要性,但他应该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此外,从诗的尾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中也能看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处的核心地位。
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这种“误解”是很正常的,正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对文学作品“正误”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对于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⑤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他的《滁州西涧》中有这样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本意是要抒发对优美自然风光的赞叹之情。元人赵泉章却不顾全诗的整体结构,断章取义,将其说成是“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这种穿凿附会的理解显然是脱离原意的。
对于《赤壁》这首诗,许顗认为这次战争有关吴国存亡、百姓遭难,杜牧什么都不说,却只怕捉了“二乔”,显的不知轻重,不识好歹。这样“以辞害意”,只能导致对文学艺术的损伤。殊不知,“二乔”并不是平常的人物,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使诗歌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感染力。
由此看来,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是有“底线”的。
首要的是从作者的角度入手,做到“知人论世”,有效防止“以辞害意”。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要了解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了解他的生平、思想、品德、人生际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是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以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为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倘若不了解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行卷之风习,我们便很难把它与干谒诗联系起来,也便不能正确地理解诗歌的本意。
其次要从文学作品自身入手,细读文本。文学作品就要用文学审美的眼光来解读。就诗歌而言,诗歌的创作具有形象思维的特性,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反映。在《赤壁》这首诗里,杜牧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有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许顗浅薄的批判,自然会引起他人的抗议。
作为一首咏史怀古诗,要不要用读史的眼光来评价《赤壁》呢?就读史而言,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命运,自然远比两个女子重要。但诗和史论不同,诗是文学,有其自身的特性,比如从个别来反映一般、有强烈的抒情性、跳跃性和节奏感等。
由此可见,对诗歌的“多元解读”,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同时,对诗歌的“多元解读”也要恰到好处,不应该以自己穿凿附会的理解而违背作者的本意。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所以,“多元解读”诗歌需要一定的底线,要结合作者以及作品自身的特性,对作品做出合乎情理的解读。
————————
注释:
①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4—225页。
②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③④⑤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作者通联:广东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宋人许顗在他的《彦周诗话》里说道:“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认为:“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近代古典学者沈祖棻认为,“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①”古典文学学者朱东润先生认为,“杜牧好谈兵,怀抱用世之心,但始终郁郁不得志。②”综合以上几人的看法,对这首诗的理解,大致有三种:一是对杜牧的不识好歹来加以批判;二是对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功绩的肯定;三是认为杜牧在这首诗中表现了自己对周瑜的讽刺和对自己军事才能的自负以及不得志的感慨。
文学作品完成后,在一定程度上便会和读者发生联系,由于不同的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不同,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的‘对话’相应,我们可称之为‘正解’”。③杜牧创作《赤壁》一诗的本意,如果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我们还是能够正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此诗是他任黄州刺史时所作,杜牧好谈兵,曾注过《孙子兵法》,颇以军事才能自诩。他借这首咏史怀古之作,较为含蓄地抒发了对自己军事才能的自负和不得志的感慨。
与“正解”相对应的还有“误解”,误解又可分为“正误”和“反误”两种情况。
所谓“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的实际,令人信服。”④客观地从作品本身来解读它,虽然诗人在此强调了东风的重要性,但他应该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此外,从诗的尾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中也能看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处的核心地位。
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这种“误解”是很正常的,正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对文学作品“正误”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对于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⑤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他的《滁州西涧》中有这样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本意是要抒发对优美自然风光的赞叹之情。元人赵泉章却不顾全诗的整体结构,断章取义,将其说成是“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这种穿凿附会的理解显然是脱离原意的。
对于《赤壁》这首诗,许顗认为这次战争有关吴国存亡、百姓遭难,杜牧什么都不说,却只怕捉了“二乔”,显的不知轻重,不识好歹。这样“以辞害意”,只能导致对文学艺术的损伤。殊不知,“二乔”并不是平常的人物,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使诗歌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感染力。
由此看来,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是有“底线”的。
首要的是从作者的角度入手,做到“知人论世”,有效防止“以辞害意”。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要了解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了解他的生平、思想、品德、人生际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是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以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为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倘若不了解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行卷之风习,我们便很难把它与干谒诗联系起来,也便不能正确地理解诗歌的本意。
其次要从文学作品自身入手,细读文本。文学作品就要用文学审美的眼光来解读。就诗歌而言,诗歌的创作具有形象思维的特性,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反映。在《赤壁》这首诗里,杜牧通过“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有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许顗浅薄的批判,自然会引起他人的抗议。
作为一首咏史怀古诗,要不要用读史的眼光来评价《赤壁》呢?就读史而言,国家的存亡、人民的命运,自然远比两个女子重要。但诗和史论不同,诗是文学,有其自身的特性,比如从个别来反映一般、有强烈的抒情性、跳跃性和节奏感等。
由此可见,对诗歌的“多元解读”,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同时,对诗歌的“多元解读”也要恰到好处,不应该以自己穿凿附会的理解而违背作者的本意。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所以,“多元解读”诗歌需要一定的底线,要结合作者以及作品自身的特性,对作品做出合乎情理的解读。
————————
注释:
①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4—225页。
②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③④⑤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作者通联:广东汕头市潮南区砺青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