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是Palincsar和Brown在1984年的实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在交互教学中,师生互换“教学领导者”角色,轮流承担教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提问、澄清和小结等阅读策略进行教学对话,共同实现对课文意义的建构。大量研究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交互教学的实质是通过师生有效的对话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解监控水平。简言之,对话和策略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也是该模式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因。其一,对话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对话,教师能将学生原有的经验激活,与新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完成意义的建构。如此获得的知识不仅易于理解,而且深刻。其二,策略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方法。一旦掌握了方法,学生就可以利用该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举一反三,真正提高能力。
根据对交互教学模式本质特征的理解,笔者认为,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阅读教学,同样适用于识字和作文教学等领域,甚至其他各学科都可以尝试该模式的探索。因此,笔者从去年9月份开始把交互教学引进识字教学的领域,通过对话使学生掌握识字策略,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识字交互教学模式。
一、识字的策略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它的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了解字形内部结构关系,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鲁讯语)。识字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学生统一地理解和掌握汉字三要素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分别认识、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统一联系的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四个策略:
1.我会读
每个汉字都有—个或几个读音,识字教学要从读准字音开始。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因此,在学生学会了拼音之后,就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来学习生字,解决读音问题。
2.我会记
字形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汉字数量繁多,并且结构复杂,看起来似乎难认、难记、难写,难以掌握。但庞大的汉字家族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个科学的汉字体系。因此,在字形教学中,我们根据汉字组构规律教给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字型想象法、字型分析法,使学生掌握基本字、难字、基本字带难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字形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得出最好的记忆方法,储存在大脑中。如:我们可以利用象形文字的直观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栩栩如生的描绘;利用指事字的提示性作画龙点睛的评点;利用会意字的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利用形声字形旁的表义性举一反三等,如:象形字“鸟”的教学,出示“鸟”的象形符号的汉字“鸟”,让学生思考它们的联系,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学生就知道“鸟”字的每一笔所表示的意义,又如会意字“明”、“尖”、“灭”等的教学,教师只需略加引导,学生就能立刻明白该字的读音,字义以及部件表示的含义。这样学生就会发现难学难记的方块字其实是一个个饶有趣味的书写符号。这一过程,既体现了汉字的本质特点,又抓住了识字教学的根本。
3.我会用
学习汉字的最终目的,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要正确使用汉字必须了解汉字的字义。理解汉字的字义必须加强各种训练,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有目的地进行练习,以增强汉字的出现频率,从而使所学汉字的字义得到强化。理解运用汉字的主要途径有:(1)查字典,明其义。(2)适当进行扩词、说句的练习,进行同音、同义字的比较练习。(3)通过阅读儿童读物,得到强化和巩固。
4.我会写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因此,学生识记生字,对“学会”的字,必须过书写关。刚开始学写汉字时,要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律。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最后封口等。这些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律要在学生写字实践中,逐步告诉学生。刚开始教写汉字,教师通过看范字、书空、描红、写字、评字等环节,使学生一笔不苟地先描写,再在田字格里描红、练习书写规范的汉字。写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使学生养成写规范汉字的习惯,改变长期以来在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重汉字字形的记忆,轻视写字的规范美观的现象。
二、识字交互教学的模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与摸索,我们总结出了四阶段渐进的识字交互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单策略全班交互
在实验的初始阶段,我们分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了解各个识字策略,并培养学生运用识字策略。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清晰地描述每一个策略并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对每一个策略进行练习,并接受正确与否的反馈。每次学习生字时,分别请四个学生到台上来分别担任“读”、“记”、“用”、“写”的“老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是交互教学识字活动中的导演,在旁边组织教学,指导小老师该做什么事,该如何做。后来逐渐将教的角色转移到学生身上,由学生承担教学领导者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做三件事:(1)自己使用这个学习策略,(2)请同学来使用这个策略,(3)对同学的表现予以一定的评价。
第二阶段:单策略小组交互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识字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的机会,于是我们把识字策略的应用放到小组中进行。首先给每个小组中的四位同学编号,根据其学习情况分工,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小组的每个学生发放“老师”的挂牌。而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活动,并不停地穿插于各个小组的活动中,在每一步策略结束之后。予以总结,把在小组中发现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予以反馈,切实保证下一步的策略落到实处。在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让其在小组内换任其他策略的“老师”。
第三阶段:四策略全班交互
经过多次的尝试练习,每个学生都成了识字的“老师”,对识字的策略已能熟练掌握。这时,学生已基本具备了以识字策略来帮助自己和其他小伙伴的学习,老师的支持就可以逐渐撤出。但前面的每次练习都是集中识字,分步运用策略。在识字课上,让学生上台主持,扮演“老师”的角色,综合运用识字策略帮助学习,核对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当然,这四步中可以有顺序的变动,也可以有所侧重。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过程。
第四阶段:四策略小组交互
当学生已能独立识字,并且能核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正确的时候,教师的支持就可以撤出。因此,识字课上,学生就成为了识字的主体,要求小组成员根据识字策略开展讨论。在学习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可以设想,当教师的支架作用撤出以后,如果仅凭学生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将不会有预期的学习效果。相反,在交互教学中,小组的对话和讨论始终由一位“教师”引领着,因而整个讨论就与一般的闲谈不同,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我会读、我会记、我会用、我会写”既是一种学习策略,同时又是小组成员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时,教师完全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通过读-记-用-写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成了识字的主体,识字的能手,识字的老师。学生不仅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到了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识字策略,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基本能力和良好习惯,给我们的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梁 媛)
交互教学的实质是通过师生有效的对话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解监控水平。简言之,对话和策略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也是该模式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因。其一,对话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对话,教师能将学生原有的经验激活,与新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完成意义的建构。如此获得的知识不仅易于理解,而且深刻。其二,策略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方法。一旦掌握了方法,学生就可以利用该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举一反三,真正提高能力。
根据对交互教学模式本质特征的理解,笔者认为,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阅读教学,同样适用于识字和作文教学等领域,甚至其他各学科都可以尝试该模式的探索。因此,笔者从去年9月份开始把交互教学引进识字教学的领域,通过对话使学生掌握识字策略,并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识字交互教学模式。
一、识字的策略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听说读写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识它的形、音、义三个因素本身,还要了解字形内部结构关系,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鲁讯语)。识字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学生统一地理解和掌握汉字三要素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分别认识、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统一联系的过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四个策略:
1.我会读
每个汉字都有—个或几个读音,识字教学要从读准字音开始。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因此,在学生学会了拼音之后,就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来学习生字,解决读音问题。
2.我会记
字形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汉字数量繁多,并且结构复杂,看起来似乎难认、难记、难写,难以掌握。但庞大的汉字家族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造字法构成了—个科学的汉字体系。因此,在字形教学中,我们根据汉字组构规律教给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字型想象法、字型分析法,使学生掌握基本字、难字、基本字带难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字形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得出最好的记忆方法,储存在大脑中。如:我们可以利用象形文字的直观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栩栩如生的描绘;利用指事字的提示性作画龙点睛的评点;利用会意字的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利用形声字形旁的表义性举一反三等,如:象形字“鸟”的教学,出示“鸟”的象形符号的汉字“鸟”,让学生思考它们的联系,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学生就知道“鸟”字的每一笔所表示的意义,又如会意字“明”、“尖”、“灭”等的教学,教师只需略加引导,学生就能立刻明白该字的读音,字义以及部件表示的含义。这样学生就会发现难学难记的方块字其实是一个个饶有趣味的书写符号。这一过程,既体现了汉字的本质特点,又抓住了识字教学的根本。
3.我会用
学习汉字的最终目的,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要正确使用汉字必须了解汉字的字义。理解汉字的字义必须加强各种训练,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有目的地进行练习,以增强汉字的出现频率,从而使所学汉字的字义得到强化。理解运用汉字的主要途径有:(1)查字典,明其义。(2)适当进行扩词、说句的练习,进行同音、同义字的比较练习。(3)通过阅读儿童读物,得到强化和巩固。
4.我会写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因此,学生识记生字,对“学会”的字,必须过书写关。刚开始学写汉字时,要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律。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最后封口等。这些汉字的基本笔顺规律要在学生写字实践中,逐步告诉学生。刚开始教写汉字,教师通过看范字、书空、描红、写字、评字等环节,使学生一笔不苟地先描写,再在田字格里描红、练习书写规范的汉字。写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使学生养成写规范汉字的习惯,改变长期以来在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重汉字字形的记忆,轻视写字的规范美观的现象。
二、识字交互教学的模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经过一年多的尝试与摸索,我们总结出了四阶段渐进的识字交互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单策略全班交互
在实验的初始阶段,我们分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了解各个识字策略,并培养学生运用识字策略。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清晰地描述每一个策略并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对每一个策略进行练习,并接受正确与否的反馈。每次学习生字时,分别请四个学生到台上来分别担任“读”、“记”、“用”、“写”的“老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是交互教学识字活动中的导演,在旁边组织教学,指导小老师该做什么事,该如何做。后来逐渐将教的角色转移到学生身上,由学生承担教学领导者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做三件事:(1)自己使用这个学习策略,(2)请同学来使用这个策略,(3)对同学的表现予以一定的评价。
第二阶段:单策略小组交互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识字策略,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的机会,于是我们把识字策略的应用放到小组中进行。首先给每个小组中的四位同学编号,根据其学习情况分工,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小组的每个学生发放“老师”的挂牌。而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活动,并不停地穿插于各个小组的活动中,在每一步策略结束之后。予以总结,把在小组中发现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予以反馈,切实保证下一步的策略落到实处。在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让其在小组内换任其他策略的“老师”。
第三阶段:四策略全班交互
经过多次的尝试练习,每个学生都成了识字的“老师”,对识字的策略已能熟练掌握。这时,学生已基本具备了以识字策略来帮助自己和其他小伙伴的学习,老师的支持就可以逐渐撤出。但前面的每次练习都是集中识字,分步运用策略。在识字课上,让学生上台主持,扮演“老师”的角色,综合运用识字策略帮助学习,核对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当然,这四步中可以有顺序的变动,也可以有所侧重。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过程。
第四阶段:四策略小组交互
当学生已能独立识字,并且能核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正确的时候,教师的支持就可以撤出。因此,识字课上,学生就成为了识字的主体,要求小组成员根据识字策略开展讨论。在学习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可以设想,当教师的支架作用撤出以后,如果仅凭学生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将不会有预期的学习效果。相反,在交互教学中,小组的对话和讨论始终由一位“教师”引领着,因而整个讨论就与一般的闲谈不同,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我会读、我会记、我会用、我会写”既是一种学习策略,同时又是小组成员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时,教师完全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通过读-记-用-写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了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成了识字的主体,识字的能手,识字的老师。学生不仅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到了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识字策略,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基本能力和良好习惯,给我们的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