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霞飞,小学高级教师,曾获宁波市优秀辅导员、宁波市教坛新秀、余姚市优秀团干部、余姚市首届骨干教师、余姚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多次在市县级上教研和公开课,多篇论文在县市级获奖,并发表在各级教育杂志上。
教育感言:做一个美和爱的使者。
现行品德教材对社会性知识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注重品德课堂在学生情感教育方面的渗透与滋润。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有效的活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情感与教材内容产生和谐共振,使品德课堂有深度、有温度、有活力。
《品德与生活》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社会性知识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进行知识性教学,而忽略或缺失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德教学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科学课、社会课。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了解各种综合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让品德课堂演绎出浓浓的“品德味”呢?
一、唤醒生活经验,引发情感体验
鲁洁教授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照学科分为‘历史’‘地理’‘公民’,也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成了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调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开展教学,即使学习的内容是远离学生生活的,也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寻求适当的结合点,以接近“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走进生活的通道。
教学片段一
师:小朋友,你最远到过祖国的哪个地方旅游?乘什么交通工具?从自己家乡出发用了多少时间到达旅游景点的?
生1:我最远去过北京,(师在中国地图中示意)在今年的暑假里,我和妈妈在火车上乘了一天两夜才到达北京,我都觉得有点受不了了。
生2:我最远到过海南岛,(师在中国地图中示意)我和妈妈乘飞机去的,飞机在空中飞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海南岛。
师:哎呀,飞机的速度可是非常快的,也要用两个小时?你觉得远吗?
生:实在是太远了。
生3:我最远去过云南,(师在中国地图中示意)妈妈单位组织去旅游,我也跟着去了,我们既乘火车又乘飞机,才到达云南。路真远啊!
……
师:小朋友,现在,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生:(大声地说)我们的祖国真大呀!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的祖国有多大”这个话题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要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感知到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这一极其抽象的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们连课桌有多高、操场有多大都不能正确估算。因此,课始我通过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远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旅游、乘什么交通工具、用了多少时间到达,从中找到通向学生生活通道的切入口。话题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学生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着实调动和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首先从行程时间之长、路途之遥远这一儿童最易感知的层面上,为学生搭建了体验祖国之大的舞台,巧妙地感知了“祖国很大”。
二、巧设有效活动,强化情感体验
有效的活动是品德课的生命所在。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和感悟,已形成的道德情感也需要用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只有那些让儿童真正有所体验、感悟和收获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活动。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针对教学目标经常采取教学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和练习等活动来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悟。在本堂课中,为了让学生对祖国很大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我中又设计了“动手摆一摆”和“模拟旅行”这两个活动,创设了语言情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进一步强化了情感体验。
教学片段二
活动一:摆一摆
师:大家认识我国的邻居日本吗?(出示日本的区域图)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我们中国是几个日本国那么大?
请一学生上台点击电脑屏幕摆一摆,学生一边摆一边数,越数越起劲,声音越来越大,为祖国之大而骄傲的情感溢于言表。
师:小朋友们,一个中国有几个日本国那么大?现在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生:(齐声)26个。哇,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活动二:模拟旅行
师:小朋友,让我们乘上火车,去祖国的西部领略风光吧,请各位旅客做好准备,从上海到新疆乌鲁木齐的列车开始出发了,想想从今天星期四出发要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
师:(出示火车沿铁路开动的动画课件,教师同时用语言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吃过早饭、中饭、晚饭,睡觉了……第三天中午终于到了,小朋友现在是星期几了?你坐在火车上有什么体会?
生:现在已经是星期六了。
师:是呀,火车每小时能跑100多千米,这么快的速度,也需几天几夜。我们的祖国确实真大呀!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通过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中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在这两个活动中,我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具体展开教学,让学生动手亲自摆一摆、比一比一个中国有多少个日本那么大。在第二个活动中,我让小朋友模拟旅行,在“旅途”中还能虚拟地用语言呈现两天的过程,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想想什么时候才能到新疆”等问题参与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祖国东西、南北之间的遥远。这一虚拟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了课始学生汇报旅游经历这一环节,使得学生对祖国之大的情感体验向着纵深发展。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探究,并深深地感悟和发现祖国真的十分辽阔。
三、利用信息资源,深化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把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可利用的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增强课程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有效地利用和搜集各种教学资源,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在上《我们的祖国有多大》这堂课的那些日子,时值十月份,我正好看到了一则“哈尔滨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的新闻。我欣喜若狂,这不正是学生能更进一步了解祖国之大的“拐杖”吗?于是,我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个资源,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片段三
师:(情境创设)“小明寒假打算去海南岛奶奶家玩,看看祖国南国的风光,他说他穿着棉衣、戴上棉帽就上路,行不行?”为什么?那你说他应该带什么衣服去奶奶家呢?
生:不行,因为海南岛很热,这样穿着会中暑的,应该带上短袖短裤、游泳衣等。
师:是的,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正因为祖国很大,所以我们祖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现在才10月,老师在10月11日那天的新闻中却看到,哈尔滨已经下了第一场雪,还来势汹汹的。你们相信吗?
生:不信。
师:那就请大家来看看。(播放视频:哈尔滨下雪的电视新闻)
学生们看看窗外秋高气爽,低头看看自己只穿着长袖,大吃一惊。
赞科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了解祖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之大,就是因为祖国幅员辽阔。为了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我利用信息资源插入一则“哈尔滨下起了第一场雪”的电视新闻,学生看新闻后都目瞪口呆。怎么也不会想到同样是十月份,大家还穿着薄薄的长袖衬衫,祖国的北方哈尔滨却已大雪纷飞,穿上了厚厚的棉袄;而海南岛的小朋友此时还穿着游泳衣正在大海中游泳。通过学生观看真实的新闻和录像,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大大增强了课程的现实性。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之大,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在本堂课中,我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巧设有效活动、合理利用资源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得到体验和升华。这样的教学就不是简单地从教材到课堂,而是注意从现实生活出发,有效地引导学生向课程目标发展。使一堂原本常识味很浓的课变得有滋有味,情意浓浓,真正达到了“情感为纽,德育无痕”的境界。
教育感言:做一个美和爱的使者。
现行品德教材对社会性知识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注重品德课堂在学生情感教育方面的渗透与滋润。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有效的活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情感与教材内容产生和谐共振,使品德课堂有深度、有温度、有活力。
《品德与生活》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社会性知识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进行知识性教学,而忽略或缺失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德教学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科学课、社会课。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了解各种综合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情感体验的平台,让品德课堂演绎出浓浓的“品德味”呢?
一、唤醒生活经验,引发情感体验
鲁洁教授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照学科分为‘历史’‘地理’‘公民’,也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成了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调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来开展教学,即使学习的内容是远离学生生活的,也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寻求适当的结合点,以接近“最近发展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走进生活的通道。
教学片段一
师:小朋友,你最远到过祖国的哪个地方旅游?乘什么交通工具?从自己家乡出发用了多少时间到达旅游景点的?
生1:我最远去过北京,(师在中国地图中示意)在今年的暑假里,我和妈妈在火车上乘了一天两夜才到达北京,我都觉得有点受不了了。
生2:我最远到过海南岛,(师在中国地图中示意)我和妈妈乘飞机去的,飞机在空中飞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海南岛。
师:哎呀,飞机的速度可是非常快的,也要用两个小时?你觉得远吗?
生:实在是太远了。
生3:我最远去过云南,(师在中国地图中示意)妈妈单位组织去旅游,我也跟着去了,我们既乘火车又乘飞机,才到达云南。路真远啊!
……
师:小朋友,现在,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生:(大声地说)我们的祖国真大呀!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的祖国有多大”这个话题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要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感知到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这一极其抽象的概念,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们连课桌有多高、操场有多大都不能正确估算。因此,课始我通过回归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远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旅游、乘什么交通工具、用了多少时间到达,从中找到通向学生生活通道的切入口。话题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学生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着实调动和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首先从行程时间之长、路途之遥远这一儿童最易感知的层面上,为学生搭建了体验祖国之大的舞台,巧妙地感知了“祖国很大”。
二、巧设有效活动,强化情感体验
有效的活动是品德课的生命所在。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和感悟,已形成的道德情感也需要用各种活动来加以巩固和深化,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只有那些让儿童真正有所体验、感悟和收获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活动。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针对教学目标经常采取教学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和练习等活动来强化学生的体验感悟。在本堂课中,为了让学生对祖国很大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我中又设计了“动手摆一摆”和“模拟旅行”这两个活动,创设了语言情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进一步强化了情感体验。
教学片段二
活动一:摆一摆
师:大家认识我国的邻居日本吗?(出示日本的区域图)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我们中国是几个日本国那么大?
请一学生上台点击电脑屏幕摆一摆,学生一边摆一边数,越数越起劲,声音越来越大,为祖国之大而骄傲的情感溢于言表。
师:小朋友们,一个中国有几个日本国那么大?现在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生:(齐声)26个。哇,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活动二:模拟旅行
师:小朋友,让我们乘上火车,去祖国的西部领略风光吧,请各位旅客做好准备,从上海到新疆乌鲁木齐的列车开始出发了,想想从今天星期四出发要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
师:(出示火车沿铁路开动的动画课件,教师同时用语言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吃过早饭、中饭、晚饭,睡觉了……第三天中午终于到了,小朋友现在是星期几了?你坐在火车上有什么体会?
生:现在已经是星期六了。
师:是呀,火车每小时能跑100多千米,这么快的速度,也需几天几夜。我们的祖国确实真大呀!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通过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中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在这两个活动中,我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具体展开教学,让学生动手亲自摆一摆、比一比一个中国有多少个日本那么大。在第二个活动中,我让小朋友模拟旅行,在“旅途”中还能虚拟地用语言呈现两天的过程,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想想什么时候才能到新疆”等问题参与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祖国东西、南北之间的遥远。这一虚拟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了课始学生汇报旅游经历这一环节,使得学生对祖国之大的情感体验向着纵深发展。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探究,并深深地感悟和发现祖国真的十分辽阔。
三、利用信息资源,深化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把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可利用的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增强课程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有效地利用和搜集各种教学资源,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在上《我们的祖国有多大》这堂课的那些日子,时值十月份,我正好看到了一则“哈尔滨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的新闻。我欣喜若狂,这不正是学生能更进一步了解祖国之大的“拐杖”吗?于是,我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这个资源,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片段三
师:(情境创设)“小明寒假打算去海南岛奶奶家玩,看看祖国南国的风光,他说他穿着棉衣、戴上棉帽就上路,行不行?”为什么?那你说他应该带什么衣服去奶奶家呢?
生:不行,因为海南岛很热,这样穿着会中暑的,应该带上短袖短裤、游泳衣等。
师:是的,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正因为祖国很大,所以我们祖国南北的气温差异很大,现在才10月,老师在10月11日那天的新闻中却看到,哈尔滨已经下了第一场雪,还来势汹汹的。你们相信吗?
生:不信。
师:那就请大家来看看。(播放视频:哈尔滨下雪的电视新闻)
学生们看看窗外秋高气爽,低头看看自己只穿着长袖,大吃一惊。
赞科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了解祖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之大,就是因为祖国幅员辽阔。为了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我利用信息资源插入一则“哈尔滨下起了第一场雪”的电视新闻,学生看新闻后都目瞪口呆。怎么也不会想到同样是十月份,大家还穿着薄薄的长袖衬衫,祖国的北方哈尔滨却已大雪纷飞,穿上了厚厚的棉袄;而海南岛的小朋友此时还穿着游泳衣正在大海中游泳。通过学生观看真实的新闻和录像,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大大增强了课程的现实性。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之大,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在本堂课中,我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巧设有效活动、合理利用资源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得到体验和升华。这样的教学就不是简单地从教材到课堂,而是注意从现实生活出发,有效地引导学生向课程目标发展。使一堂原本常识味很浓的课变得有滋有味,情意浓浓,真正达到了“情感为纽,德育无痕”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