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说后写”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一般流程为:自学讨论——组间交流——解答评价——拓展写作。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口头讨论为方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认识,但是在学生写阅读感悟时,往往是千人一面,缺少丰富多彩的鲜明个性。
首先,讨论在先,形成了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有了既定认识,学生的思维、情感都加上了限制,开放、创造的空间就变得狭小了。
其次,讨论破坏了阅读的原初整体认知。要组织讨论,必须要设计一定量的问题,虽然经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的认知细致深入了,但课文被搞得支离破碎,学生的原初灵感也被严重蚕食了。即使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思维也往往被格式化、程序化。
第三,讨论也难以使思考深入。常言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在表情达意上,口头语言比起书面语言来,往往“言不尽意”。而无论课堂讨论的气氛怎么热闹,也往往只有少数学生的认识独到深刻。相反,如果让学生直接进入写作状态,每个学生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灵感抒写独到见解,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
第四,讨论难以实现全员参与。如果组织得不到位或调控失当,有可能是说的说,听的听,只有一部分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而大多数只是“观众”或“听众”。许多学生在初读课文中产生的满腔热情会因此而降温,宝贵的课堂时间被白白浪费。
“先写后说”,我认为是更为完美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自由阅读→自由写作→组内发表→组间竞赛→师生点评→确定成果。这是以综合认知为核心,以写作发表为方式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读完不讨论,直接把读后的感受和评价写下来,写完后交流发言,最后把文章结集在班内传阅。这种做法好就好在能让学生写出阅读的原初感悟,好在它解开了学生的情感束缚,放飞了思维的翅膀,让学生的思维在未被开垦的广阔的原野上自由驰骋,让学生丰富鲜明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先写,让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写的过程,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朦胧的表面的潜意识里的感受体验,转化为有形的文字记载,学生的思想感情也就得到了洗礼升华。这样就让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个人的素养,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写了再说,能促进说。有了比较透彻的思考,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有了写成的文章做后盾,说便有了底气。在说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对原处感悟不断补充完善,便又进一步推动了写。
写了再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写作本身就是综合素质的创造性活动,每一篇习作都应是很富个性的创新成果。学生阅读文本的感受应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细节描写,学生的感受点不同;同样的景物描写,学生的兴趣点也不同:同样的感受,学生的语言表达也绝不雷同。所以,“读后写,写后说”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而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一般已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和个性化审美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有必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所以,在阅读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我以为“先写后说”优于“先说后写”。
李卫,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首先,讨论在先,形成了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有了既定认识,学生的思维、情感都加上了限制,开放、创造的空间就变得狭小了。
其次,讨论破坏了阅读的原初整体认知。要组织讨论,必须要设计一定量的问题,虽然经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的认知细致深入了,但课文被搞得支离破碎,学生的原初灵感也被严重蚕食了。即使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思维也往往被格式化、程序化。
第三,讨论也难以使思考深入。常言道: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在表情达意上,口头语言比起书面语言来,往往“言不尽意”。而无论课堂讨论的气氛怎么热闹,也往往只有少数学生的认识独到深刻。相反,如果让学生直接进入写作状态,每个学生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灵感抒写独到见解,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
第四,讨论难以实现全员参与。如果组织得不到位或调控失当,有可能是说的说,听的听,只有一部分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而大多数只是“观众”或“听众”。许多学生在初读课文中产生的满腔热情会因此而降温,宝贵的课堂时间被白白浪费。
“先写后说”,我认为是更为完美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为:自由阅读→自由写作→组内发表→组间竞赛→师生点评→确定成果。这是以综合认知为核心,以写作发表为方式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读完不讨论,直接把读后的感受和评价写下来,写完后交流发言,最后把文章结集在班内传阅。这种做法好就好在能让学生写出阅读的原初感悟,好在它解开了学生的情感束缚,放飞了思维的翅膀,让学生的思维在未被开垦的广阔的原野上自由驰骋,让学生丰富鲜明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
先写,让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写的过程,就是整理思维的过程。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朦胧的表面的潜意识里的感受体验,转化为有形的文字记载,学生的思想感情也就得到了洗礼升华。这样就让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个人的素养,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写了再说,能促进说。有了比较透彻的思考,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有了写成的文章做后盾,说便有了底气。在说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对原处感悟不断补充完善,便又进一步推动了写。
写了再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写作本身就是综合素质的创造性活动,每一篇习作都应是很富个性的创新成果。学生阅读文本的感受应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细节描写,学生的感受点不同;同样的景物描写,学生的兴趣点也不同:同样的感受,学生的语言表达也绝不雷同。所以,“读后写,写后说”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而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一般已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和个性化审美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有必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所以,在阅读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我以为“先写后说”优于“先说后写”。
李卫,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