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文坛上,朱自清与叶圣陶是从教师队伍中走出来的两个著名作家。他们两人间的深厚友谊,的确堪称一段文坛佳话。
1921年9月底,朱自清在好友刘延陵的介绍下,辞别扬州省立八中,前往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执教,在此结识了年长他4岁的叶圣陶。
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即投身教育界,其时已有近10年的教学经历。执教之余,他勤奋写作,先后在《晨报》、《新潮》、《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过不少小说。当时他还是著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朱自清是在北大读书时投身新文学运动的,也发表过不少诗歌。由于同是文学爱好者。他们很快相熟起来。
在中国公学,他们与刘延陵一起,在学生中宣传新文化运动,宣传提倡新诗,并且筹划创办一个专发新诗的文学刊物。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却引起部分守旧派教员的不满和排斥,于是。他们集体辞职,返回上海。
在沪滞留的一月间,叶圣陶带领朱自清参加了文学研究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从而结识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眼界大开。因而,朱自清后来称这一个来月“实在是我很好的日子。”
不久,朱自清在杭州省立一师谋到了教职。在他的推荐下,叶圣陶也得到了该校的邀请。于是,他们两人又在杭州一师共事了一段日子。这期间,他们的友谊简直发展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由于这时他们都远离各自的家室,叶圣陶不愿忍受独居的寂寞,便提议将自己的居室作为两人的卧室,将朱自清的居室改作书室,于是。他们几乎是朝夕相伴在一起了。平时,他们商谈教学或切磋写作:到了周末。他们则结伴同游西湖,有时下湖划船,有时则在湖边酒馆喝酒谈天,感情十分融洽。这期间,他们共同参与创办的《诗》月刊终于问世,引起许多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一师,他们还发起组织过一个以该校师生为主体的晨光文学社,为新文学阵营培养了一批新的生力军。后来在现代文坛上成为知名人物的柔石、冯雪峰、潘漠华、楼适夷、魏金枝等人,都曾是这个文学社团的成员之一。
1922年初,叶圣陶离开杭一师;第二年,便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了编辑生涯。朱自清在离开杭一师后,先后辗转执教于浙江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但他们的书信联系从未间断。朱自清每到上海小住,必找叶圣陶畅谈一番。这段日子,他们与俞平伯等人一起,合作出版了诗集《雪朝》。这部诗歌合集,因其诗风的朴实,被冯至先生认为“在中国新诗坛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河。”
1925年8月,朱自清北上就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从此离开江南。两年后,他接家眷北上,途经上海时,叶圣陶等在沪友人一起为他饯行,依依话别。此后,他们虽分处南北。见面日少,但友谊的纽带却靠书信和投稿紧紧地维系着。朱自清一直是叶圣陶所编刊物的有力支持者之一。他的散文名作《背影》、《荷塘月色》、《南京》等文,连同收入《欧游杂记》里的诸多篇什,便先后发表在叶圣陶编辑的《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刊物上。当然,也是出于对叶圣陶的深厚感情,朱自清在北平先后写过散文《我所见的叶圣陶》、文论《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前者叙述了他们交往的一些片断,称道了叶圣陶的沉默寡言、宽厚待人的长者风度,后者则分析了叶圣陶小说的特点,称道他的小说,在结构布局上,具有“严谨而不单调”的优点。
抗战爆发后,朱自清随校迁至西南联大任教。叶圣陶则辗转到了四川,为了维持战时生计,他在编余又重操旧业,曾在重庆巴蜀学校兼课。此阶段,他们合作出版了指导中学生读写的《精读指导学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书。当叶圣陶与夏丐尊合写的《文心》一书出版时,朱自清也热情地为其撰写了序言。
抗战胜利后,朱自清积极投身民主运动。1948年8月,已经重病在身的他,因拒食美国救济粮而在北平病故。朱自清病逝的消息传至上海,叶圣陶曾作《佩弦先生》一文哀悼。一年后,又作《佩弦先生周年祭》以寄哀思。建国后,叶圣陶就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对朱自清著作的整理与出版,曾给予过热切的关注和支持。直到晚年,他还亲赴清华园看望朱自清的遗孀陈竹隐女士,给了朱夫人以很大的安慰。
在群星璀璨的现代作家之中,朱自清与叶圣陶,是两个在出身、经历、个性、思想状态、文学旨趣等方面都颇为相近的作家。在为新文学共同开拓前进的道路上,他们两人始终相互勉励、相互鞭策。直至密切的合作,从而合奏了一曲友谊的颂歌。这种美好的感情,是值得我们后人珍惜的。
1921年9月底,朱自清在好友刘延陵的介绍下,辞别扬州省立八中,前往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执教,在此结识了年长他4岁的叶圣陶。
叶圣陶中学毕业后即投身教育界,其时已有近10年的教学经历。执教之余,他勤奋写作,先后在《晨报》、《新潮》、《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过不少小说。当时他还是著名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朱自清是在北大读书时投身新文学运动的,也发表过不少诗歌。由于同是文学爱好者。他们很快相熟起来。
在中国公学,他们与刘延陵一起,在学生中宣传新文化运动,宣传提倡新诗,并且筹划创办一个专发新诗的文学刊物。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却引起部分守旧派教员的不满和排斥,于是。他们集体辞职,返回上海。
在沪滞留的一月间,叶圣陶带领朱自清参加了文学研究会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从而结识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眼界大开。因而,朱自清后来称这一个来月“实在是我很好的日子。”
不久,朱自清在杭州省立一师谋到了教职。在他的推荐下,叶圣陶也得到了该校的邀请。于是,他们两人又在杭州一师共事了一段日子。这期间,他们的友谊简直发展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由于这时他们都远离各自的家室,叶圣陶不愿忍受独居的寂寞,便提议将自己的居室作为两人的卧室,将朱自清的居室改作书室,于是。他们几乎是朝夕相伴在一起了。平时,他们商谈教学或切磋写作:到了周末。他们则结伴同游西湖,有时下湖划船,有时则在湖边酒馆喝酒谈天,感情十分融洽。这期间,他们共同参与创办的《诗》月刊终于问世,引起许多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一师,他们还发起组织过一个以该校师生为主体的晨光文学社,为新文学阵营培养了一批新的生力军。后来在现代文坛上成为知名人物的柔石、冯雪峰、潘漠华、楼适夷、魏金枝等人,都曾是这个文学社团的成员之一。
1922年初,叶圣陶离开杭一师;第二年,便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了编辑生涯。朱自清在离开杭一师后,先后辗转执教于浙江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但他们的书信联系从未间断。朱自清每到上海小住,必找叶圣陶畅谈一番。这段日子,他们与俞平伯等人一起,合作出版了诗集《雪朝》。这部诗歌合集,因其诗风的朴实,被冯至先生认为“在中国新诗坛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河。”
1925年8月,朱自清北上就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从此离开江南。两年后,他接家眷北上,途经上海时,叶圣陶等在沪友人一起为他饯行,依依话别。此后,他们虽分处南北。见面日少,但友谊的纽带却靠书信和投稿紧紧地维系着。朱自清一直是叶圣陶所编刊物的有力支持者之一。他的散文名作《背影》、《荷塘月色》、《南京》等文,连同收入《欧游杂记》里的诸多篇什,便先后发表在叶圣陶编辑的《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刊物上。当然,也是出于对叶圣陶的深厚感情,朱自清在北平先后写过散文《我所见的叶圣陶》、文论《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前者叙述了他们交往的一些片断,称道了叶圣陶的沉默寡言、宽厚待人的长者风度,后者则分析了叶圣陶小说的特点,称道他的小说,在结构布局上,具有“严谨而不单调”的优点。
抗战爆发后,朱自清随校迁至西南联大任教。叶圣陶则辗转到了四川,为了维持战时生计,他在编余又重操旧业,曾在重庆巴蜀学校兼课。此阶段,他们合作出版了指导中学生读写的《精读指导学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书。当叶圣陶与夏丐尊合写的《文心》一书出版时,朱自清也热情地为其撰写了序言。
抗战胜利后,朱自清积极投身民主运动。1948年8月,已经重病在身的他,因拒食美国救济粮而在北平病故。朱自清病逝的消息传至上海,叶圣陶曾作《佩弦先生》一文哀悼。一年后,又作《佩弦先生周年祭》以寄哀思。建国后,叶圣陶就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对朱自清著作的整理与出版,曾给予过热切的关注和支持。直到晚年,他还亲赴清华园看望朱自清的遗孀陈竹隐女士,给了朱夫人以很大的安慰。
在群星璀璨的现代作家之中,朱自清与叶圣陶,是两个在出身、经历、个性、思想状态、文学旨趣等方面都颇为相近的作家。在为新文学共同开拓前进的道路上,他们两人始终相互勉励、相互鞭策。直至密切的合作,从而合奏了一曲友谊的颂歌。这种美好的感情,是值得我们后人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