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有进有厅,气派非凡——明清时代中原地区屡见的豪华民宅如今已成稀世珍宝。然而,有一个地方依然存留了近200栋,它便是福建邵武的千年文化古镇——和平。
和平,位于闽北重镇邵武南部,古称“禾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原是一座城堡。这里至今还蜿蜒着西汉时期的旧街,街面上锃亮的青石板和河卵石印证岁月的悠远,被誉为“福建第一街”;这里文风炽盛,从开科取士以来,走出了100多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凭着这两点,古镇应该可以享受许多殊荣了,但遗憾的是,这里基本上还处于原生态的状态,看来历史的烟尘将她封存得太久太久了。
有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和平,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在古代,这里是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州的咽喉要道。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站在古镇的墙堡上,凭吊闽北文明历史,仿佛自己的思绪驶入了时光隧道。早在唐代,这里已经人口稠密,形成繁华的街市。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一些大户人家时常遭山贼土匪强扰和掠夺,在黄氏族裔首倡下,修建和平城堡。城堡周长360丈,占地0.43平方公里。修建和平城堡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别具匠心。
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聚奎塔,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古民居鳞次栉比,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地方特色,堪称古民居的瑰宝。
和平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街,街道两侧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间铺青石板,两边铺河卵石,有的全部铺河卵石。贯穿古镇南北的旧市街,全长600余米,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街道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千百年来,多少南来北往的人从这条古街走过,去追求心中恒定的目标,他们的脚步驰进了闽北历史,也驰进了中国历史。时至今日,人们仍能从大量闽北文化的史籍中,听到旧市街两侧作坊中那遥远的回声。
我从川流不息的人流中看出,人们对古镇的缅怀,比对寺院的热情要深沉,甚至比对皇室宫殿的敬仰要真切,更震撼人心。为什么?村镇,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是中国社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和平书院位于古镇的中央,建筑寓意十分明朗,顶部形状像一顶官帽,反映了旧社会读书为做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三扇门形成了一个“品”字,意味着要当有品级的高官。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
和平书院初创时是一座黄氏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过学。据说现存和平书院的东门上“和平书院”字就是朱熹题写的。和平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达,营造了和平千余年读书求学的氛围,文风炽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都是从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和平书院可以说是邵南人才的摇篮。
走进和平镇,还为至今保留的传统文化、古朴民俗以及丰盛特产所叹服。“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民间尊师重教乐学之风浸润着莘莘学子。一路上,我的心情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在这个被誉为福建最美的乡村,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的和平古镇,有文人墨客撰写的文章,也有摄影师拍摄的门楼、挑檐、窗棂。而我既不是文人墨客,也不是摄影师,我只是古镇的一个匆匆过客,用心灵记录下自己的一份感受。
和平,位于闽北重镇邵武南部,古称“禾坪”,意为地势平坦,盛产粮食,原是一座城堡。这里至今还蜿蜒着西汉时期的旧街,街面上锃亮的青石板和河卵石印证岁月的悠远,被誉为“福建第一街”;这里文风炽盛,从开科取士以来,走出了100多名进士,有“进士之乡”的美誉。凭着这两点,古镇应该可以享受许多殊荣了,但遗憾的是,这里基本上还处于原生态的状态,看来历史的烟尘将她封存得太久太久了。
有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和平,新石器时期,古越先民就在这儿繁衍生息。在古代,这里是邵武通往江西、泰宁、建宁、汀州的咽喉要道。福建出省三道之一的隘道“愁思岭”就在和平境内,因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站在古镇的墙堡上,凭吊闽北文明历史,仿佛自己的思绪驶入了时光隧道。早在唐代,这里已经人口稠密,形成繁华的街市。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一些大户人家时常遭山贼土匪强扰和掠夺,在黄氏族裔首倡下,修建和平城堡。城堡周长360丈,占地0.43平方公里。修建和平城堡就地取材,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别具匠心。
这里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聚奎塔,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古民居鳞次栉比,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地方特色,堪称古民居的瑰宝。
和平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城堡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街,街道两侧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都是中间铺青石板,两边铺河卵石,有的全部铺河卵石。贯穿古镇南北的旧市街,全长600余米,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街道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千百年来,多少南来北往的人从这条古街走过,去追求心中恒定的目标,他们的脚步驰进了闽北历史,也驰进了中国历史。时至今日,人们仍能从大量闽北文化的史籍中,听到旧市街两侧作坊中那遥远的回声。
我从川流不息的人流中看出,人们对古镇的缅怀,比对寺院的热情要深沉,甚至比对皇室宫殿的敬仰要真切,更震撼人心。为什么?村镇,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载体,是中国社会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
和平书院位于古镇的中央,建筑寓意十分明朗,顶部形状像一顶官帽,反映了旧社会读书为做官,“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三扇门形成了一个“品”字,意味着要当有品级的高官。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通往和平书院的青石板路,许许多多的和平学子就是通过这条路成就了功名。
和平书院初创时是一座黄氏宗族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如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过学。据说现存和平书院的东门上“和平书院”字就是朱熹题写的。和平历史上文化教育的发达,营造了和平千余年读书求学的氛围,文风炽盛,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人杰。如宋代大理丞黄通、司农卿黄伸、榜眼龙阁侍制上官均、元代国史编修、文学家黄清老等,都是从和平书院走出来的。和平书院可以说是邵南人才的摇篮。
走进和平镇,还为至今保留的传统文化、古朴民俗以及丰盛特产所叹服。“和平书院”的一脉书香仍氤氲在乡民的衣袖间,民间尊师重教乐学之风浸润着莘莘学子。一路上,我的心情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在这个被誉为福建最美的乡村,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的和平古镇,有文人墨客撰写的文章,也有摄影师拍摄的门楼、挑檐、窗棂。而我既不是文人墨客,也不是摄影师,我只是古镇的一个匆匆过客,用心灵记录下自己的一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