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连于江南古典园林的山水花木之间,徜徉于亭台楼阁之际,我们往往会为那些笔墨酣畅、书风隽美、文采斐然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匾额所陶醉。在园林中,匾额是独立的文学小品,大多由古人的诗句、典故凝练而来。它们必须根据建筑环境,状写眼前的景物,契合园林设计时的意图,抒发园主心中的情怀,以探求“画外”的隽永含义。匾额升华了景观的意境,是园林景观“诗化”的体现,是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也是今人借以反观文人造园心境的艺术载体。
如同江南古典园林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一样,匾额作为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管子·心术》有云:“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最早园林的命名只是一个符号标志。至宋以后,匾额开始在江南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人学士但凡造园,定会在园名上下一番工夫,以求有深意。至明清时期,借助诗文题名写意之风愈演愈烈,仅以明代苏州文人王世贞(1526-1590)的私人园林为例,有“东南第一园”美誉的弁山园,其中景点题名有近二百之多。关于这一时期世人对园林匾额的看法也有许多记载,明代诗人张岱(1597-1679)在评价园林命名时说:“造园亭之难,难于结构,更难于命名。盖命名俗则不佳,文又不妙。”清代政治家褚廷璋(?-1797)在《网师园记》中也有如是评价:“凡人身之所涉,性之所好,每有寄托,必思自立名字以垂于后,即园林何独不然。”清代小说《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政所云:“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山柳水,也断不能生色。”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匾额作用的描述,无不反映了匾额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江南古典园林的匾额形式多样、书风隽美、内容丰富、意象纵横。其点睛之用或寄寓志向、修身养性,或寄情于景、借物咏志,或取义纪事、取意寓情。匾额之多,俯拾皆是,无法尽数,此文仅列举一二,以观其用:
一、寄寓志向,修身养性
江南古典园林中匾额的成因,大多是身为文人的园主出于对前代名士的仰慕,用来表达归隐、独善其身的志向,所以,匾额成为了寄寓志向、修身养性的载体。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早的园林,始建于五代,兴建于北宋。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为官清正廉洁的诗人苏舜钦(1008-1048)因支持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的庆历革新而受守旧派诬陷,被朝廷罢官贬职。他举家南迁至苏州,购得一处园地,取名“沧浪亭”(图1)。沧浪亭的名字缘自一个典故,传说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屈原(约前342前278)遭人诽谤,游于江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遇见一渔夫,留下一段耐人寻味的对白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柑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同样面临官场失意,苏舜钦正是想以这沧浪之水来抚慰濯洗自己的心灵,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寻找精神的支点,使自己在归隐生活中始终坚持神清志明、孤傲高洁。
这一沧浪之水,还从沧浪亭流入了网师园和拙政园。“网师”寓指渔夫,居网师园意喻渔隐生活。园内还有一“濯缨水阁”(图2),想来也是源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这个典故。“拙政园”中“拙政”一词是指拙于理政,只能回家种莱浇园,这就是明朝御使王献臣的“政务”。明朝正德年间,王献臣遭东厂构陷而辞官,返回姑苏老家,隐居拙政园。拙政园中有一小巧水院,取名“小沧浪”,也是源于渔夫和屈原的对白。另外,苏州的耦园、半园等园林,虽无“沧浪”之名,却均有“沧浪”之意。耦园有耦耕之意,象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半园则警示人们要知足不求全。沧浪之水是园林的精神之源,它所昭示的是纷争中的淡泊、隐忍里的舒展、徘徊间的静笃、无奈下的旷达。
苏州留园有一“濠濮亭”,此匾额名“濠濮”,源自《庄子·秋水》,也取意于《世说新语》中简文帝的一段典故:“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日: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此中的简文帝,便是在试图解脱人为的羁绊,回到自然的生命状态中去,与山水林木共欢乐,伴鸟兽禽鱼同悠游,感受人与自然的通体和谐。无论是崇尚身心自由、物我同一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约前369-前286),还是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东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372),都意在表达向往自然本真的精神,这也与江南文人所提倡的恬淡寡欲、闲雅超脱之情相契合,为文人们所竞相标榜。想来曾拥有“濠濮亭”的园主,不管是明代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1540-1598)、还是清代乾隆年间藏书家刘恕(1032-1078),均是喜好田园野趣之人,这块名为“濠濮亭”的匾额自然也是他们情志的寄托。
苏州吴江的退思园,园名语出《左传·鲁宣公十二年》一书:“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意取“退而思过”之意。
另有一些匾额名为“归园田居”“五柳园”“耕学园”“三径小隐”“真意”,这些匾额名均取自东晋名士陶渊明(约352-427)的名篇《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闲云野鹤之态是他毕生所求,他洁身自好、悠闲旷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精神也为后世文人士大夫所敬仰,被后世造园的文人所效仿,寄托于匾额之上。
渔隐亦好,退思也罢,都是中国历代文人精神向往之所在。惬志怡神、回归自然、闲静清和、澄怀忘机,这些都是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样也成为江南古典园林中的最高意境。
二、寄情于景,借物咏志
园中的景致纵然如画,但若要形神皆备,还须诗眼慧心。美可有形,亦可无形,征诸诗心词品,盖有三种理想的美:
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影过丁香时,春光不在花枝,是为形美;新妆低映,水如其佩,月如其襟,云鬓半弹,嫣然一笑花袭人,是为趣美;若耶溪头,潇湘竹边,晶晶秋波,流盼于水明天静之外,人立处,风景全幽,才是神美,才是最高最深的美。 此番诗文虽是形容美人之美。然世间所有美概可以归于此三类。其中神美类同于无形之美,需在遐想、感怀、哲思中实现。园林中的许多匾额意蕴万千,乃园主寄情于景、状物咏志之载体。这类匾额与周遭山水花木、风霜雨雪密切相契,亦可用以反观园主自身的个性情感。
苏州网师园“竹外一枝轩”(图3)匾额高系,此轩名取自宋代文豪苏东坡《和秦太虚梅花》一诗:“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再定睛,匾额下方一月洞门,一波三折的阳光穿过竹叶,带着翠绿的竹色透过壁窗的白纸,曼妙变移,真是风情万般的几波春水,为小轩平添了几分生趣。如此景致配以“竹外一枝轩”的匾额名,让人联想起园主在轩中读书赏月的情景,微风入襟,竹影暗渡,岂不美哉。
网师园还有一处小院名曰“殿春移”(图4),琵琶翠竹倚窗而栽,山石清泉伴亭而建,明快朴素,自然典雅。匾额“殿春”,同样出自宋代文豪苏东坡“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诗句,意指暮春时节芍药花开的美丽景色。殿春杉不负其名,待到暮春三月,移外芍药果然开得如火如荼,雍容华贵,美不胜收。
苏州拙政园典故颇多,此类寄情于景的匾额名也各有千秋。
“放眼亭”叫人极目远眺,望见芍药牡丹、桃李松柳,织得如锦如绣、流光溢彩:姜夔《念奴娇》中“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成为了“闹红一舸”:苏舜钦诗句“月光穿竹翠玲珑”成为了“玲珑馆”(图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是乎有了“山水间”(图6)。
望“远香堂”,令人吟诵起周敦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诗句;过“兰雪堂”,使人想起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景致。
“远香妙室”里杜甫曾“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香雪云蔚亭”中苏轼曾“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月到风来亭”(图7)边,我们依稀又见到了李商隐的落寞:“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李白的小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若虚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清香馆”(图8)内芬芳四溢:“听雨轩”外芭蕉临窗;“留听阁”边残荷留池;“闲吟亭”边闲庭信步;“舒啸亭”里洒脱不羁;“待霜亭”外万类乘风;“响月廊”(图9)外明月清辉……园中美妙的点睛之笔,让我们体会到每一种情绪,为我们留住所有的花事,我们才体味到于有香处闻香、无香处闻韵,于有声处听声、无声处听意的哲思。
寄情于景、借物咏志的匾额除了存在于上述这些江南古典园林中,也常常会出现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例如: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这座名为大观园的江南园林中也有许多意蕴丰富的匾额,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衡芜苑”、贾宝玉的“怡红院”、李纨的“稻香村”……这些匾额名袅袅流动,宛转成文,或素雅清淡,或富丽堂皇,刻画了个中人物的性情,凝结了辛酸苦辣的经历,饱含了无限情感韵味。
赏物、赏景、赏心,文人的园林生活或漫步悠游、读书作画,或弈棋抚琴、对酌啜茗,此类情景交融的匾额何尝不是另一种别致的美景。
三、取义纪事,取意寓情
江南古典园林于今人而言,不仅是建造精美的艺术瑰宝,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江南古典园林,我们得以瞥见一些残存的历史痕迹,了解园主生活时代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江南古典园林中,也有一部分匾额是为了纪念某个人、某件事所存在,这类匾额的作用便是取义纪事、取意寓情。
苏州有一随园,原名“隋园”,是江宁织造商隋赫德之旧园,匾额名便是随了园主的姓而设的。这座园子后来被清代文人袁枚(1716-1797)购得,重新修建,改名为“随园”。其中“随”字含义至深,虽然不乏有随遇而安之意,更印证了袁枚“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这一为人处世的心态,然而“随园”的“随”既与原名“隋”谐音,也有纪念第一任园主隋赫德之意。
苏州耦园因“耦”与“偶”通,寓指夫妻二人双双隐居归田,同耕共织之意。同治十三年(1874),清代藏书家沈秉成(1823-1895)因病去职还乡,携爱妻寓苏,购得涉园废址,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现存格局,光绪二年(1876)落成。建成后的园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纪念自己和夫人的深厚感隋,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
苏州留园为明朝太仆寺卿徐泰时(1814-?)所建,清初为刘恕(1032-1078)所有。经修葺后,园内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且有太湖名石十二峰,世称“刘园”。光绪年易主,遂谐音改名“留园”。留园中部峰峦回旋,曲水悠悠,楼阁幽深,修竹映带,门墙上嵌有文徵明书砖刻匾额“曲溪”两字,系取东晋永和九年(353)暮春三月,会稽内史王羲之(303-361)和文人谢安、孙绰、许询等四十一人宴集兰亭,饮酒赋诗之典故。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记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已足以畅叙幽情。”园主取意寓情,使该景有了不尽的回味。
宋代文豪苏东坡有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道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回归和依赖,即:人和自然相和谐这一永恒的主题。中国园林是人和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的浓缩,是经过了精细的艺术处理、趋向于理想化的典范创作。它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鉴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传承了中国文人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文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情志,也让人们得以通过对自然之美的领悟走进先人和自身的精神世界。匾额作为山水花木与古典诗文的结合,字字珠玑,点出了诗意、词境、文韵,也点出了儒风、道骨、禅机,使我们在倾听古人内心吟唱,触摸古人思想脉动的同时,感悟到江南古典园林的清风雅韵和人文之美。
(杨可涵/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如同江南古典园林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一样,匾额作为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管子·心术》有云:“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最早园林的命名只是一个符号标志。至宋以后,匾额开始在江南园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人学士但凡造园,定会在园名上下一番工夫,以求有深意。至明清时期,借助诗文题名写意之风愈演愈烈,仅以明代苏州文人王世贞(1526-1590)的私人园林为例,有“东南第一园”美誉的弁山园,其中景点题名有近二百之多。关于这一时期世人对园林匾额的看法也有许多记载,明代诗人张岱(1597-1679)在评价园林命名时说:“造园亭之难,难于结构,更难于命名。盖命名俗则不佳,文又不妙。”清代政治家褚廷璋(?-1797)在《网师园记》中也有如是评价:“凡人身之所涉,性之所好,每有寄托,必思自立名字以垂于后,即园林何独不然。”清代小说《红楼梦》第十七回中贾政所云:“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山柳水,也断不能生色。”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匾额作用的描述,无不反映了匾额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江南古典园林的匾额形式多样、书风隽美、内容丰富、意象纵横。其点睛之用或寄寓志向、修身养性,或寄情于景、借物咏志,或取义纪事、取意寓情。匾额之多,俯拾皆是,无法尽数,此文仅列举一二,以观其用:
一、寄寓志向,修身养性
江南古典园林中匾额的成因,大多是身为文人的园主出于对前代名士的仰慕,用来表达归隐、独善其身的志向,所以,匾额成为了寄寓志向、修身养性的载体。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早的园林,始建于五代,兴建于北宋。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为官清正廉洁的诗人苏舜钦(1008-1048)因支持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的庆历革新而受守旧派诬陷,被朝廷罢官贬职。他举家南迁至苏州,购得一处园地,取名“沧浪亭”(图1)。沧浪亭的名字缘自一个典故,传说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屈原(约前342前278)遭人诽谤,游于江潭,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遇见一渔夫,留下一段耐人寻味的对白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柑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同样面临官场失意,苏舜钦正是想以这沧浪之水来抚慰濯洗自己的心灵,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寻找精神的支点,使自己在归隐生活中始终坚持神清志明、孤傲高洁。
这一沧浪之水,还从沧浪亭流入了网师园和拙政园。“网师”寓指渔夫,居网师园意喻渔隐生活。园内还有一“濯缨水阁”(图2),想来也是源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这个典故。“拙政园”中“拙政”一词是指拙于理政,只能回家种莱浇园,这就是明朝御使王献臣的“政务”。明朝正德年间,王献臣遭东厂构陷而辞官,返回姑苏老家,隐居拙政园。拙政园中有一小巧水院,取名“小沧浪”,也是源于渔夫和屈原的对白。另外,苏州的耦园、半园等园林,虽无“沧浪”之名,却均有“沧浪”之意。耦园有耦耕之意,象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半园则警示人们要知足不求全。沧浪之水是园林的精神之源,它所昭示的是纷争中的淡泊、隐忍里的舒展、徘徊间的静笃、无奈下的旷达。
苏州留园有一“濠濮亭”,此匾额名“濠濮”,源自《庄子·秋水》,也取意于《世说新语》中简文帝的一段典故:“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日: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此中的简文帝,便是在试图解脱人为的羁绊,回到自然的生命状态中去,与山水林木共欢乐,伴鸟兽禽鱼同悠游,感受人与自然的通体和谐。无论是崇尚身心自由、物我同一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约前369-前286),还是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东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372),都意在表达向往自然本真的精神,这也与江南文人所提倡的恬淡寡欲、闲雅超脱之情相契合,为文人们所竞相标榜。想来曾拥有“濠濮亭”的园主,不管是明代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1540-1598)、还是清代乾隆年间藏书家刘恕(1032-1078),均是喜好田园野趣之人,这块名为“濠濮亭”的匾额自然也是他们情志的寄托。
苏州吴江的退思园,园名语出《左传·鲁宣公十二年》一书:“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意取“退而思过”之意。
另有一些匾额名为“归园田居”“五柳园”“耕学园”“三径小隐”“真意”,这些匾额名均取自东晋名士陶渊明(约352-427)的名篇《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历史上有名的隐士。闲云野鹤之态是他毕生所求,他洁身自好、悠闲旷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精神也为后世文人士大夫所敬仰,被后世造园的文人所效仿,寄托于匾额之上。
渔隐亦好,退思也罢,都是中国历代文人精神向往之所在。惬志怡神、回归自然、闲静清和、澄怀忘机,这些都是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同样也成为江南古典园林中的最高意境。
二、寄情于景,借物咏志
园中的景致纵然如画,但若要形神皆备,还须诗眼慧心。美可有形,亦可无形,征诸诗心词品,盖有三种理想的美:
态转回眸之艳,香飘曳裾之风,影过丁香时,春光不在花枝,是为形美;新妆低映,水如其佩,月如其襟,云鬓半弹,嫣然一笑花袭人,是为趣美;若耶溪头,潇湘竹边,晶晶秋波,流盼于水明天静之外,人立处,风景全幽,才是神美,才是最高最深的美。 此番诗文虽是形容美人之美。然世间所有美概可以归于此三类。其中神美类同于无形之美,需在遐想、感怀、哲思中实现。园林中的许多匾额意蕴万千,乃园主寄情于景、状物咏志之载体。这类匾额与周遭山水花木、风霜雨雪密切相契,亦可用以反观园主自身的个性情感。
苏州网师园“竹外一枝轩”(图3)匾额高系,此轩名取自宋代文豪苏东坡《和秦太虚梅花》一诗:“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再定睛,匾额下方一月洞门,一波三折的阳光穿过竹叶,带着翠绿的竹色透过壁窗的白纸,曼妙变移,真是风情万般的几波春水,为小轩平添了几分生趣。如此景致配以“竹外一枝轩”的匾额名,让人联想起园主在轩中读书赏月的情景,微风入襟,竹影暗渡,岂不美哉。
网师园还有一处小院名曰“殿春移”(图4),琵琶翠竹倚窗而栽,山石清泉伴亭而建,明快朴素,自然典雅。匾额“殿春”,同样出自宋代文豪苏东坡“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诗句,意指暮春时节芍药花开的美丽景色。殿春杉不负其名,待到暮春三月,移外芍药果然开得如火如荼,雍容华贵,美不胜收。
苏州拙政园典故颇多,此类寄情于景的匾额名也各有千秋。
“放眼亭”叫人极目远眺,望见芍药牡丹、桃李松柳,织得如锦如绣、流光溢彩:姜夔《念奴娇》中“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成为了“闹红一舸”:苏舜钦诗句“月光穿竹翠玲珑”成为了“玲珑馆”(图5);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是乎有了“山水间”(图6)。
望“远香堂”,令人吟诵起周敦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诗句;过“兰雪堂”,使人想起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景致。
“远香妙室”里杜甫曾“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香雪云蔚亭”中苏轼曾“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月到风来亭”(图7)边,我们依稀又见到了李商隐的落寞:“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李白的小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张若虚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清香馆”(图8)内芬芳四溢:“听雨轩”外芭蕉临窗;“留听阁”边残荷留池;“闲吟亭”边闲庭信步;“舒啸亭”里洒脱不羁;“待霜亭”外万类乘风;“响月廊”(图9)外明月清辉……园中美妙的点睛之笔,让我们体会到每一种情绪,为我们留住所有的花事,我们才体味到于有香处闻香、无香处闻韵,于有声处听声、无声处听意的哲思。
寄情于景、借物咏志的匾额除了存在于上述这些江南古典园林中,也常常会出现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例如: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这座名为大观园的江南园林中也有许多意蕴丰富的匾额,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衡芜苑”、贾宝玉的“怡红院”、李纨的“稻香村”……这些匾额名袅袅流动,宛转成文,或素雅清淡,或富丽堂皇,刻画了个中人物的性情,凝结了辛酸苦辣的经历,饱含了无限情感韵味。
赏物、赏景、赏心,文人的园林生活或漫步悠游、读书作画,或弈棋抚琴、对酌啜茗,此类情景交融的匾额何尝不是另一种别致的美景。
三、取义纪事,取意寓情
江南古典园林于今人而言,不仅是建造精美的艺术瑰宝,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江南古典园林,我们得以瞥见一些残存的历史痕迹,了解园主生活时代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江南古典园林中,也有一部分匾额是为了纪念某个人、某件事所存在,这类匾额的作用便是取义纪事、取意寓情。
苏州有一随园,原名“隋园”,是江宁织造商隋赫德之旧园,匾额名便是随了园主的姓而设的。这座园子后来被清代文人袁枚(1716-1797)购得,重新修建,改名为“随园”。其中“随”字含义至深,虽然不乏有随遇而安之意,更印证了袁枚“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这一为人处世的心态,然而“随园”的“随”既与原名“隋”谐音,也有纪念第一任园主隋赫德之意。
苏州耦园因“耦”与“偶”通,寓指夫妻二人双双隐居归田,同耕共织之意。同治十三年(1874),清代藏书家沈秉成(1823-1895)因病去职还乡,携爱妻寓苏,购得涉园废址,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现存格局,光绪二年(1876)落成。建成后的园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纪念自己和夫人的深厚感隋,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
苏州留园为明朝太仆寺卿徐泰时(1814-?)所建,清初为刘恕(1032-1078)所有。经修葺后,园内竹色清寒,波光澄碧,且有太湖名石十二峰,世称“刘园”。光绪年易主,遂谐音改名“留园”。留园中部峰峦回旋,曲水悠悠,楼阁幽深,修竹映带,门墙上嵌有文徵明书砖刻匾额“曲溪”两字,系取东晋永和九年(353)暮春三月,会稽内史王羲之(303-361)和文人谢安、孙绰、许询等四十一人宴集兰亭,饮酒赋诗之典故。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记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已足以畅叙幽情。”园主取意寓情,使该景有了不尽的回味。
宋代文豪苏东坡有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道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回归和依赖,即:人和自然相和谐这一永恒的主题。中国园林是人和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的浓缩,是经过了精细的艺术处理、趋向于理想化的典范创作。它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鉴藏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江南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传承了中国文人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文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情志,也让人们得以通过对自然之美的领悟走进先人和自身的精神世界。匾额作为山水花木与古典诗文的结合,字字珠玑,点出了诗意、词境、文韵,也点出了儒风、道骨、禅机,使我们在倾听古人内心吟唱,触摸古人思想脉动的同时,感悟到江南古典园林的清风雅韵和人文之美。
(杨可涵/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