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体意识观照下教语文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y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的意识是被淡化的。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文体”这一概念又重新进入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视野。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标对于每个学段的“文体”都有很清晰的阐述:第一学段先后呈现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主要对叙事性作品做了课程要求;第三学段则对说明性文章、叙事性作品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学段的文体安排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反复呈现、螺旋上升的。学生文体知识的习得,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教条式的灌输,而是依托于教材的阅读实践。教师如何用好现行的教材,教好语文?我想,首要的就是要有文体意识,要在文体意识的观照下教语文。
  一、 识文体,把准教学目标
  阅读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活动,允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文本一旦编入教材,我们就应该站在教什么的角度去思索。“教什么”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大问题。对于一篇文章或某一节课,到底要让学生知道文章的哪些意思,领会到哪方面的旨意,有哪些收获,教师应做慎重的取舍,定下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一定标准的。除了要关注学情以及相关学段的教学目标外,文体的特征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文体不同,其内涵以及所赋予的教学任务也就不同。比如说“说明文”与“散文”两种文体中都有描写或说明的成分,但二者又各不相同。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而向读者传授相关知识的文章体裁,科学性、准确性是它的基本特征。而对于散文,作者更多的是通过对景、物、人、事的自由描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传递自己的情感,意蕴美是它的特点。
  苏教版教材中分别出现了两篇写大海的文章,《烟台的海》和《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两者都写了作者眼中大海的特点。《海洋——21世纪的希望》揭示了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烟台的海》则描绘了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景观及“景”“人”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内容上的不同显而易见。但如果站在文体角度去考虑,你会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取向更加明晰。《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说明文,它叙述的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因此,体会本文纲举目张的写作特色是重点;《烟台的海》是散文,它的语言生动凝练,修辞手法的生动效果应是教学重点。教师如果能从文体角度去制订教学目标,那教学的航向就不会偏离。
  二、识文体,研制合宜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应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树什么大旗,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怎样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我认为除了依“学”定教,还要依“文”定教。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不同文体的课文语言面貌各不相同,体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能对一篇文章有清晰的文体意识,并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把文体语言的特点传递给学生,那么学生对文字的赏析能力定会得到提升。
  在《船长》一文中,法国大作家雨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对话形式突出了哈尔威船长沉着指挥的大将风度。对于这样一段精彩语言的描写,学生仅仅停留于读出一个怎样的船长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一位教师就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师:如果老师把这段对话改一改,可以吗?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感觉。(出示文字)
  “洛克机械师你在哪儿呀?”
  “船长您在叫我吗?我在这呀!”
  “炉子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被海水淹了。”
  “那么炉子里的火呢?”
  “火也全部熄灭了。”
  ……
  生:不可以。因为当时情况已经很危急了,船长不可能这样说话。感觉一点儿都不紧张了,就像平常说话一样了。
  师:人物的对话要符合当时的情形,这个时候情形已经万分危急!时间也万分紧迫。那老师再这样改一下,能体现出急吗?是否更节省时间了?(出示文字)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火呢?机器怎样?”
  ……
  生:我觉得这样改还是不可以。船长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我觉得船员就算是训练有素,也听不清,记不住。
  生:船长这样问,我感觉他急得有些发慌了,太紧张了。
  师:是呀,只要稍微改动一下,就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了。小说中的语言是作者精心提炼的。
  教者通过变化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来品味、推敲小说语言的特点,体会小说语言的魅力。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语言是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服务的,语言是为表达特定情境服务的。
  三、识文体,落实语文训练
  在小学阶段,通过对不同文体的一篇又一篇具体文章的阅读,某种或几种文体的特征图样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性地积淀在学生的大脑里。低中年级教师对文体意识的渗透是零散的、模糊的,那么高年级教师就应该逐步帮学生树立起比较清晰的 “类”的知识,从文体特点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逐步让学生明晰这类文体的特征。学生只有不断感悟、总结、训练、积累,才能逐渐同化并建构起与文体相关的知识框架,最终积淀为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我與学生展开了如下对话。
  师:这篇课文介绍李时珍的文字只有两句话,回忆一下《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比一比,你觉得哪一篇将李时珍的事例写得更具体?两篇文章的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差异呢?
  生:《李时珍夜宿古寺》写得更具体。
  生:《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是写李时珍这个人物。
  师:对,说理文中的事例一定要扼要,突出人物特点、成就就可以了。像这种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事例在古今中外举不胜举。你们还知道哪些人?
  生:富兰克林、徐悲鸿……
  师:前面我们刚认识了谈迁,如果把李时珍的事例换成谈迁的,应该怎样介绍呢?用上给出的开头,选用以下的词语说一说。(出示文字)
  从小立志 化为乌有 四处寻访 奋笔疾书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不朽巨著
  明代著名的史学家谈迁,
  。
  (生交流)
  师:像刚才那样,你能帮作者找出更多的事例吗?
  (学生交流)
  师:看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课文中作者为什么只列举了三个人的事例?
  生:三个事例就足以让我们明白道理了,太多反而显得啰嗦。
  师:对,事例三个足以。再联系下面一句话想想为什么不写李时珍、谈迁、齐白石的事例,而写了爱迪生的事例。
  生:因为作者要说的意思是古今中外都是这样的,所以得举个外国人的例子。
  师:对,事例的选择是十分严谨的。
  语文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彰显文体意识。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总结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即事例的典型、精要、严密,同时还指向了“习作表达”,让学生深入体会了“言为我用”的表达原则。读、说、写的统一,落实了语文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对文体的了解是感性的、零散的,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应在文体意识的引领下,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以听、说、读、写为手段,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案例,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这个案例中的各组是否出现了恶性竞争?从案例来看,一部分学生的行为已经背离了公平的原则,应该算是进入了恶性的竞争。  从时间来看,这个恶性竞争是在班级蒸蒸日上一大段时间后出现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公平竞争还不足以决出胜负之后才开始寻找一些不公平的竞争方法。  我们是否有办法可以避免出现这些恶性竞争?  从合作小组设立的初衷来看,所谓的合作很明显只是指向小组内部的合
《高分子科学的前沿和热点》(暂定名)一书定稿会已于6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为了了解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全貌,宏观上推动、引导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适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目前的小学体育田径课程的设置现状,指出相应的教学方法,试弥补小学田径课程的缺陷,提高小学田径教学的质量。 Accordin
The effect of flow oscillation to the mass transfer between turbulent fluid and solid wall was investigatedby measuring the mass transfer rate between fluid an
中国植物学会1933年8月20日成立,标志着我国植物学工作者已团结起来,独立自主地从事祖国的植物学研究.为及时反映植物学研究成果,1934年《中国植物学杂志》创刊,1935年英文
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有人表示,小学的语文教学,可以看成是一本小百科全书。具体分析来看,就是指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非常丰富的思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并转朱正同志: 今年是瞿秋白诞辰90周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计划出八卷,现已出版三卷,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重视和反响。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事物的自身价值与人们对它的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科技期刊的价值及其评价,编辑期刊的人,收藏期刊的人及阅读期刊的人,其看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现在,仅从收藏期刊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