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外出务工,需要由其他亲人照顾的、被迫留在家乡的未成年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儿童留守属于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是正常的,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研究,积极探讨其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概述
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研究人员较为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学习、品行及情绪上的问题。具体来说,一些留守儿童存在社交障碍,较为孤僻、内向。从留守儿童个性特征来分析,与同龄儿童相比,其情绪不稳定,表现出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敏感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尤其突出。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般是借助亲子关系互动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显示,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尽管其与父母的接触时间在减少,但其内心仍然存在一种强烈的家庭依恋感。留守儿童往往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进而会造成儿童处于放任状态,再加上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与祖辈有隔阂,或者是代为照顾的人疏于管教,使其过错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就会慢慢发展为严重的道德问题。此外,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把孩子委托给长辈照管的时候,虽然在情感上会有所依托,但是祖辈在教育方法上往往存在不当之处,对孩子一味娇惯,甚至不关心学习,辅导缺失,在思想教育上也不够科学,进而对儿童认知水平提升產生不利影响。一些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较为陈旧的东西,家庭教育效果不佳。甚至还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顶撞长辈、行为不端等,都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2. 学校因素
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担负着非常特殊的使命,对儿童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要求学校教师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更为周到的关爱。目前,学校教育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缺乏针对性。部分教师不重视留守儿童,没有特殊指导,缺少与家长的沟通,从而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缺少管教。其次,一些农村学校并没有相应的寄宿条件,仅仅注重学校学习,在留守儿童放学之后,就没有人对其进行监督和辅导,从而导致教育不够。即便有寄宿条件的学校也缺少对留守儿童的专门教育。最后,受到师资力量的制约,部分学校不能配备专门的生活管理教师,从而使留守儿童在住校期间没有人管理,继而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 社会因素
当前,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教育观念不够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发展通常会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配合,进而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合作。此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改善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肇恒伟,郭颖,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
[2]蒋玉红,孙业桓,杨林胜,等.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
[3]高修银,赵华硕,金英良,等.4~6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08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外出务工,需要由其他亲人照顾的、被迫留在家乡的未成年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儿童留守属于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是正常的,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研究,积极探讨其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概述
留守儿童问题是教育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研究人员较为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会表现出学习、品行及情绪上的问题。具体来说,一些留守儿童存在社交障碍,较为孤僻、内向。从留守儿童个性特征来分析,与同龄儿童相比,其情绪不稳定,表现出显著的心理健康问题,敏感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尤其突出。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 家庭因素
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一般是借助亲子关系互动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显示,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尽管其与父母的接触时间在减少,但其内心仍然存在一种强烈的家庭依恋感。留守儿童往往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进而会造成儿童处于放任状态,再加上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与祖辈有隔阂,或者是代为照顾的人疏于管教,使其过错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就会慢慢发展为严重的道德问题。此外,外出务工的父母在把孩子委托给长辈照管的时候,虽然在情感上会有所依托,但是祖辈在教育方法上往往存在不当之处,对孩子一味娇惯,甚至不关心学习,辅导缺失,在思想教育上也不够科学,进而对儿童认知水平提升產生不利影响。一些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较为陈旧的东西,家庭教育效果不佳。甚至还有少数农村留守儿童顶撞长辈、行为不端等,都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2. 学校因素
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担负着非常特殊的使命,对儿童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要求学校教师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更为周到的关爱。目前,学校教育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缺乏针对性。部分教师不重视留守儿童,没有特殊指导,缺少与家长的沟通,从而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缺少管教。其次,一些农村学校并没有相应的寄宿条件,仅仅注重学校学习,在留守儿童放学之后,就没有人对其进行监督和辅导,从而导致教育不够。即便有寄宿条件的学校也缺少对留守儿童的专门教育。最后,受到师资力量的制约,部分学校不能配备专门的生活管理教师,从而使留守儿童在住校期间没有人管理,继而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 社会因素
当前,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教育观念不够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发展通常会受到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配合,进而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合作。此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改善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肇恒伟,郭颖,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
[2]蒋玉红,孙业桓,杨林胜,等.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
[3]高修银,赵华硕,金英良,等.4~6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