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艺术一般是作者欲言而有未言之处,作者“藏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地方。留白在于求其空灵,并非空无一物,而是虚中求实,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关键词: 文学艺术 留白艺术 重要意义
一
艺术贵在含蓄,艺术需要留白。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由于失去了款款玉臂,才散发出难以描绘的神秘气氛,才无处不洋溢着无穷的魅力,才孕育着具有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这充分体现出,对于艺术精品来说,留取“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中国绘画的画境是一个“虚的空间”。读者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水墨画面:数片绿叶、几点桃花,寄托着一片春色;二三小鸟、一汪碧水,昭示着无限的生机,月下迎风偃卧的数支兰竹,充满生命的神韵;风中倒挂的几棵青松,洋溢着蓬松的精神——其背景却都是一片空白。中国有“诗画同源”的传统,诗文更有“无言之境”的说法,文人常运用“空白”的方法,给诗作平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像那种“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三峡江水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米芾)的景象,西洋的透视画法根本无从表现,而中国的山水画却能够移远就近、实中见虚,表现得从容自如。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即因空白的艺术延绵出无穷的意境。可以想见,小叩久不开的柴扉之内的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门虽设而常关,而满园的春色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风神俊朗,更动人遐思。而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表现,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余味无穷。
三
宗白华先生在著名美学论文里剖析了艺术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宗先生认为:“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以虚带实,虚中有实,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因此,精妙绝伦的空白艺术也贯穿融合于中国现代文学之中。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多次运用了独特的空白手法。例如:小说《祝福》,在祥林嫂被掠走之后,说了半句话:“可恶,然而……”谁“可恶”,“然而”什么,文中没有明说,但读者不难明白,鲁四老爷是骂祥林嫂婆家人可恶,因为婆婆抢走祥林嫂,给他带来了麻烦,有损他家的威严。“然而”的言下之意是,祥林嫂私自逃走,礼教不容,根据封建家族权,婆婆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抢走祥林嫂是名正言顺的,是合法的,他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这充分表现了他的假斯文的丑陋面目,表现了作为一个封建思想的捍卫者的冷酷和无情。
四
文学艺术家运用空白语言,是出于艺术本身的需要。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作者复杂激烈的思想情感的熔化,是藏而不露,使文章更见深沉,更具有意味。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总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艺术内涵留给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的句子:“啊!闰土哥,你来了?……”“老爷!……”这是阔别20多年的迅哥与闰土刚见面时的话。按常理,两个从小就在一起的玩伴此时应该有许多话要倾诉,有许多感情要表达。但作者独具匠心,妙用“空白”艺术传达出无限的人生感慨。迅哥简单的问候中表露出既惊又喜的复杂情感,而闰土的一声回答“老爷!……”却让此时的迅哥惊呆了。一句轻轻的“老爷!……”似一道鸿沟天堑横亘在两人中间,不禁使人感慨万千,它唤出了两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唤出了闰土几十年艰难困苦的拼命挣扎,也唤出了闰土的内心不可言喻的悲凉和无奈。
五
琢磨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不仅能品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的高超技巧,而且能探讨作品思想内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从而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频频的叙述中插入空白,能适当缓冲节奏,使文章虚实相生,富有张力,从而让读者感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魅力,进而进行想象和联想,对文学形象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介入文章的情境之中。粱启超说:“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
在《红楼梦》中写林黛玉在死前得知宝玉和宝钗结婚的消息时“直声叫到:‘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了,不作声了。”黛玉只说了半句话,却给宝玉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它蕴涵了黛玉内心深厚的苦楚和毕生的绝望,林黛玉在这意味无穷的半句话中香消玉殒,流尽了所有的眼泪,结束了孤独无依的一生。这半句话不禁让人回想起宝黛爱情悲剧的一生和贾府上下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是含义隽永、回味无穷。
六
但要在文学中留白谈何容易。至少要做到两点,一者是叙述要自然,不给人以要留白的感觉;二者是在叙述自然的同时要留下许回味,当读者再次读时会仍觉得津津有味,从而百读不厌。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文学家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留白艺术更使文学异彩纷呈,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主观情感活动的余地,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对它的外延和内涵进行自己独特的再创造,从而使文学精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2]宗白华著.中国艺术里表现的虚和实.
[3]语文天地.2002,(4).
[4]语文教学通讯.2004,(8).
关键词: 文学艺术 留白艺术 重要意义
一
艺术贵在含蓄,艺术需要留白。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由于失去了款款玉臂,才散发出难以描绘的神秘气氛,才无处不洋溢着无穷的魅力,才孕育着具有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这充分体现出,对于艺术精品来说,留取“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二
中国绘画的画境是一个“虚的空间”。读者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水墨画面:数片绿叶、几点桃花,寄托着一片春色;二三小鸟、一汪碧水,昭示着无限的生机,月下迎风偃卧的数支兰竹,充满生命的神韵;风中倒挂的几棵青松,洋溢着蓬松的精神——其背景却都是一片空白。中国有“诗画同源”的传统,诗文更有“无言之境”的说法,文人常运用“空白”的方法,给诗作平添了无穷的神韵和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像那种“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三峡江水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米芾)的景象,西洋的透视画法根本无从表现,而中国的山水画却能够移远就近、实中见虚,表现得从容自如。
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即因空白的艺术延绵出无穷的意境。可以想见,小叩久不开的柴扉之内的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门虽设而常关,而满园的春色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风神俊朗,更动人遐思。而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表现,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余味无穷。
三
宗白华先生在著名美学论文里剖析了艺术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宗先生认为:“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以虚带实,虚中有实,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因此,精妙绝伦的空白艺术也贯穿融合于中国现代文学之中。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多次运用了独特的空白手法。例如:小说《祝福》,在祥林嫂被掠走之后,说了半句话:“可恶,然而……”谁“可恶”,“然而”什么,文中没有明说,但读者不难明白,鲁四老爷是骂祥林嫂婆家人可恶,因为婆婆抢走祥林嫂,给他带来了麻烦,有损他家的威严。“然而”的言下之意是,祥林嫂私自逃走,礼教不容,根据封建家族权,婆婆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抢走祥林嫂是名正言顺的,是合法的,他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这充分表现了他的假斯文的丑陋面目,表现了作为一个封建思想的捍卫者的冷酷和无情。
四
文学艺术家运用空白语言,是出于艺术本身的需要。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作者复杂激烈的思想情感的熔化,是藏而不露,使文章更见深沉,更具有意味。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总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艺术内涵留给阅读者去思考和想象,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的句子:“啊!闰土哥,你来了?……”“老爷!……”这是阔别20多年的迅哥与闰土刚见面时的话。按常理,两个从小就在一起的玩伴此时应该有许多话要倾诉,有许多感情要表达。但作者独具匠心,妙用“空白”艺术传达出无限的人生感慨。迅哥简单的问候中表露出既惊又喜的复杂情感,而闰土的一声回答“老爷!……”却让此时的迅哥惊呆了。一句轻轻的“老爷!……”似一道鸿沟天堑横亘在两人中间,不禁使人感慨万千,它唤出了两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唤出了闰土几十年艰难困苦的拼命挣扎,也唤出了闰土的内心不可言喻的悲凉和无奈。
五
琢磨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不仅能品味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把握人物心理的高超技巧,而且能探讨作品思想内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从而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频频的叙述中插入空白,能适当缓冲节奏,使文章虚实相生,富有张力,从而让读者感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魅力,进而进行想象和联想,对文学形象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介入文章的情境之中。粱启超说:“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
在《红楼梦》中写林黛玉在死前得知宝玉和宝钗结婚的消息时“直声叫到:‘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了,不作声了。”黛玉只说了半句话,却给宝玉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它蕴涵了黛玉内心深厚的苦楚和毕生的绝望,林黛玉在这意味无穷的半句话中香消玉殒,流尽了所有的眼泪,结束了孤独无依的一生。这半句话不禁让人回想起宝黛爱情悲剧的一生和贾府上下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是含义隽永、回味无穷。
六
但要在文学中留白谈何容易。至少要做到两点,一者是叙述要自然,不给人以要留白的感觉;二者是在叙述自然的同时要留下许回味,当读者再次读时会仍觉得津津有味,从而百读不厌。
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文学家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留白艺术更使文学异彩纷呈,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主观情感活动的余地,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对它的外延和内涵进行自己独特的再创造,从而使文学精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2]宗白华著.中国艺术里表现的虚和实.
[3]语文天地.2002,(4).
[4]语文教学通讯.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