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元钱的故事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年初,我在小镇的后街开了一间时装店。没生意的时候,街上的几个朋友经常到店里找我聊天。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个性格比较内向,他不是像其他的朋友那样一见面就跟我说说笑笑。他不大爱说话,常常是坐一会儿,便走了。
  但有一回,他一进入店里,就显得有点反常,几次欲言又止。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才鼓起勇气,说他刚才在书店里看到两本好书,爱不释手,但苦于囊中羞涩,希望我借15元錢给他。我看见,他在说这些话时,脸上泛着一层淡淡的红晕。我二话没说,立即从钱柜里拿出15元钱,要他赶紧去买。
  两年后,他随父母去香港定居。差不多是在同时,由于时装不景气,我把店面转让给别人经营,到省外另谋生路。从此也与他中断了联系。
  没想到,前几天他突然托人捎给我15元钱,另外还有一封信。这使我感到非常惊讶,那15元钱的事,我早就忘了,他居然还记挂着它!他在信中说,他一直没有忘记15年前曾向我借15元钱,该怎样还钱?他为此不知苦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还说,到香港后,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在一家印刷厂找到一份技术工,收入还算不错。起初,他想加大数目还我那15元钱,又怕我生气,因为他知道我不是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人;后来又打算买一套西装送给我,可是走了几家商场,都没有称意的,再说,即便买了,我也不一定合身。思来想去,最后觉得还是还给我15元钱较为合适。
  读完信,我感动了好久。我把他寄来的15元钱装入信封,放进抽屉的底层。并下定决心,无论以后经济多么紧缺,也绝不去动用它——在我心里,这15元钱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钱”了,而是代表着一种更为闪光的东西!
其他文献
毕沅,字湘衡,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好学,10岁已能写诗。他以《续资治通鉴》而名扬学林,学识渊博,著述浩繁,留有《传经表》、《经典文字辨证书》、《关中胜迹图记》、关中、山左、中州《金石记》等著作。  清乾隆31年(1766),毕沅在甘肃任巩秦阶道,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布政使。38年任陕西巡捕。50年调河南巡抚,不久升为湖广总督。  他在陜西时间最长,先后约达10余年。
期刊
为了促进河南慈善事业的发展,利用书画艺术筹集慈善资金,经有关部门批准,河南首家慈善书画院最近在郑州成立。河南省人大副主任、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副省长刘新民等有关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并讲了话。会后,来自省会郑州的30余著名书画家们挥毫泼墨进行了现场创作,开展了成立后的首次義举——救助百名孤儿笔会。这次活动是由河南省慈善书画院、大河报社、河南移动通信公司共同组织的。  慈善书画院是由河南省慈善总会主管
期刊
斯里兰卡    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  2005年8月30日,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一致表示,发扬中斯友好的优良传统,扎实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把中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  会谈是在极为友好,充满情谊的气氛中进行的。这我们从他们的讲话中就可以感觉到。我
期刊
近年来,八月对于地处秦岭巴山腹地的安康来说,几乎是灾难的代名词,因为洪水灾害总是在这个即将收获的月份光临,给人们的心里蒙上阴霾。而这个月份也是接到高考入学通知书的贫困生们最为焦虑的时光。但是,2004年8月26日上午,在离市区40里开外的恒口镇教育办三楼会议室,在淅淅沥沥的阴雨中,却透着强烈的希望之光——这里正在召开安康市慈善协会恒口镇教育基金会2004年度奖励救助贫困大学生暨捐资助学大会。  十
期刊
大连的慈善是极富特色的,大连慈善义工的奉献和义举为这个美丽的城市又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大连人民,进入大连的全国各地许多百姓,都曾深深感受到来自大连慈善义工的那饱涵深情的服务、帮助,都曾被他们那温暖、有力的援手紧紧握过。  从2002年3月5日開始,大连慈善总会筹委会在全国首开先河拥有了自己的慈善义工队伍,到目前发展的注册义工已接近五千名,开展社会义务服务项目24项,组织社会公益活动1384次,
期刊
阳光满院    走进加拿大密西沙加颐康新院,感觉非常舒畅,心中充满欢喜,恍若回到家里。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从院长、义工、社工,至饭堂服务员、清洁工人等等,不管认不认识,不管是在门口还是走廊、电梯内碰面,都会听到问好、问安或关怀的话语。微笑,多么可爱的微笑,让一张张脸容光焕发,像明亮的阳光,带着温暖与希望,不但给黑夜带来光明,又驱逐了寒冷、孤独、寂寞、不快——住在这里的老人有福了,去哪里找这样一处理
期刊
十多年前的一天,香港爱国同胞刘浩清先生的老伴孔爱菊回家后半响无语,经刘先生再三询问,才叹了口气说:“今天去医院,听说香港不缺少女秘书,只缺高级护理人员、缺少高级护士。”  刘太在国外曾看到过一些女孩缺少一技之长,生活所迫只能从事皮肉生意。如今听说有个别从内地来港的女子为谋生卖笑卖身,她心里很不是个滋味:“要是能办个培训学校,香港的高级护理人才就解决了。”  刘先生觉得老伴的念头不错,要早日实现科教
期刊
2004年8月23日,一位来自南京的古稀之年的老人来到《慈善》杂志社。这位老人名叫汪洁华,从南京来到天津办事,顺便到《慈善》杂志社来看望。她热情、健谈,与我像老熟人一样交谈,见老人精神矍铄、乐观开朗,谈起事来津津乐道的样子,我真不敢相信老人家已是年近70岁的人了。  有着“慈善大姐”美誉的汪洁华老人,1949年解放军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她才14岁。那年她参了军,当上了一名解放军的文艺兵。那战争年代
期刊
近年来,一位年近古稀老人的行迹,为温州各新闻媒体所关注,被温州街头巷尾的许多老百姓所传颂,成为温州群众眼中的新闻人物,他就是温州市慈善总会会长韩文德。    夕阳过后是朝阳:    在温州,慈善事业是“朝阳”事业。它从催生、成长及壮大,始终凝聚着韩文德同志的心血。早在1998年,他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的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就十分高兴地被邀担任刚建立的鹿城慈善总会的名誉会长,做了两年
期刊
国慈善事业发展将近10年的时候,《慈善》杂志社在全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6万名公民中搞了一次“公民对慈善事业知晓情况问卷调查”。调查通过全国各地各级慈善组织及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协助进行。现已收回问卷和综合统计完的有效问卷5万6千多份。回收率接近95%。  我们注意到,组织这次问卷调查本身就是对慈善组织、慈善事业的一次深入的宣传。各地慈善组织在搞好这次问卷调查的时候,大多数都组织了志愿者队伍。比如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