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学习抓住鉴赏诗歌的切入点,步步深入鉴赏诗美。
3.体会作品深广的主题,感受诗歌的“中国味”。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抓好切入点,鉴赏诗美。
教学难点
作品主题的深入探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由吕本中的《采桑子》导入新课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由作品中的“君”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传统诗歌中思妇词(闺怨诗)中传达的深闺幽怨之情,为进入《错误》鉴赏蓄势,创造气氛。
二、诵读
1.听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诗歌内容(关注字音、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思考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我”和“你”的身份。
三、初步体会诗歌的故事美。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我”是一个羁旅的游子。
提示:什么时节?什么地方?“你”和“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活动一:让学生讨论后讲述故事
(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及故事细节,充分发挥联想想象的作用,锻炼表达能力。)
四、以一二节为例,学习鉴赏诗美
教师鉴赏方法指导:抓意象、析手法、品句法,找好鉴赏切入点。
(一)第一节:诗序(前奏)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引导学生围绕鉴赏方法指导,展开鉴赏。
1.意象:莲花(容颜之美丽、圣洁)
2.手法:比喻的新颖(本体“莲花的开落”之动态美;容颜由美丽到憔悴老去。)
3.句法:长句的效果(“等待之漫长”内容对形式的作用相关)
(二)第二节: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以第一节为例,让学生学以致用,按鉴赏方法自己来展开鉴赏。
1.意象:东风、柳絮、城、青石街道、窗扉
“寂寞的城”:城的样子是四面封闭的。这也说明女子的心情是落寞,孤独的,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城,只有那位游子才可以打开她心中的城门。也可以说明女子对游子回来的失望的情绪。
“青石的街道”:让人感到一丝的凄凉和冷意,就象那位苦苦等待的女子的心一样的冷。这个青石的街道也为后面的马蹄声的出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对精彩的意象组合,构成伤感的意境。青石的冰冷,传来马蹄声,声声清晰,原本希望是能够等到归人,但是他却是一个过客,让原本冰冷的心更加地寒冷。原先的希望也被无情地粉碎。
“窗扉”:我们可以想象那位女子为了等待游子的归来,曾经多少次靠在窗前眺望远方,多少次又是失望地把窗扉关上。所以在这里窗扉也成为女子相思之情的一个外在的表现景物。
2.手法:(借喻、博喻)
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等待的心情的?
明确: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写人物的心情,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内在的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人真实可感。
3.句法:倒装句式
(强调意义、节奏音韵)
五、鉴赏第三节,品悟作品的传统经典构思
第三节: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活动二:讨论要点
1.听到马蹄声,女子的表情神态动作?
2.错误美丽吗?谈谈你的看法(波澜之美、悲剧之美)
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3.体会古诗中类似的“美丽错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望江南》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六、关注“我”的形象,深入探讨作品深广主题
1.“我”:游子,羁旅漂泊之苦。(作品不仅是思妇词,还是一首游子谣)
2.作品中的人物共有几个?(两个?三个?四个?无数个?)
(思妇词、游子谣的传统题材。天下所有闺中思妇、漂泊游子的共同写照。)
3.闺中思妇盼游子归是痛苦的,如果是白发老母盼儿归之痛会亚于此吗?
(“天下一切的离别相思”皆写进其中,不仅仅限于情人夫妇的范围。天下在漂泊,在相思的所有人都会从中读出共鸣。)
七、了解作者,感受这首诗对传统的继承。
杨牧:“台湾当代诗人”“浪子诗人”
思考:“台湾”“漂泊相思的主题”
杨牧:“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古典的意象
传统的题材
经典的构思
传统的句法
“最中国,最世界”越具有民族特色,越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八、再次诵读,体会诗美。
九、课后作业:
请就诗歌的某一方面,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并相互交流。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
1.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学习抓住鉴赏诗歌的切入点,步步深入鉴赏诗美。
3.体会作品深广的主题,感受诗歌的“中国味”。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抓好切入点,鉴赏诗美。
教学难点
作品主题的深入探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由吕本中的《采桑子》导入新课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由作品中的“君”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传统诗歌中思妇词(闺怨诗)中传达的深闺幽怨之情,为进入《错误》鉴赏蓄势,创造气氛。
二、诵读
1.听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诗歌内容(关注字音、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思考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我”和“你”的身份。
三、初步体会诗歌的故事美。
“你”是一位闺中思妇;“我”是一个羁旅的游子。
提示:什么时节?什么地方?“你”和“我”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活动一:让学生讨论后讲述故事
(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及故事细节,充分发挥联想想象的作用,锻炼表达能力。)
四、以一二节为例,学习鉴赏诗美
教师鉴赏方法指导:抓意象、析手法、品句法,找好鉴赏切入点。
(一)第一节:诗序(前奏)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引导学生围绕鉴赏方法指导,展开鉴赏。
1.意象:莲花(容颜之美丽、圣洁)
2.手法:比喻的新颖(本体“莲花的开落”之动态美;容颜由美丽到憔悴老去。)
3.句法:长句的效果(“等待之漫长”内容对形式的作用相关)
(二)第二节: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以第一节为例,让学生学以致用,按鉴赏方法自己来展开鉴赏。
1.意象:东风、柳絮、城、青石街道、窗扉
“寂寞的城”:城的样子是四面封闭的。这也说明女子的心情是落寞,孤独的,没有人能走进她的心城,只有那位游子才可以打开她心中的城门。也可以说明女子对游子回来的失望的情绪。
“青石的街道”:让人感到一丝的凄凉和冷意,就象那位苦苦等待的女子的心一样的冷。这个青石的街道也为后面的马蹄声的出现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对精彩的意象组合,构成伤感的意境。青石的冰冷,传来马蹄声,声声清晰,原本希望是能够等到归人,但是他却是一个过客,让原本冰冷的心更加地寒冷。原先的希望也被无情地粉碎。
“窗扉”:我们可以想象那位女子为了等待游子的归来,曾经多少次靠在窗前眺望远方,多少次又是失望地把窗扉关上。所以在这里窗扉也成为女子相思之情的一个外在的表现景物。
2.手法:(借喻、博喻)
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等待的心情的?
明确: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写人物的心情,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内在的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人真实可感。
3.句法:倒装句式
(强调意义、节奏音韵)
五、鉴赏第三节,品悟作品的传统经典构思
第三节: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活动二:讨论要点
1.听到马蹄声,女子的表情神态动作?
2.错误美丽吗?谈谈你的看法(波澜之美、悲剧之美)
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3.体会古诗中类似的“美丽错误”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望江南》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六、关注“我”的形象,深入探讨作品深广主题
1.“我”:游子,羁旅漂泊之苦。(作品不仅是思妇词,还是一首游子谣)
2.作品中的人物共有几个?(两个?三个?四个?无数个?)
(思妇词、游子谣的传统题材。天下所有闺中思妇、漂泊游子的共同写照。)
3.闺中思妇盼游子归是痛苦的,如果是白发老母盼儿归之痛会亚于此吗?
(“天下一切的离别相思”皆写进其中,不仅仅限于情人夫妇的范围。天下在漂泊,在相思的所有人都会从中读出共鸣。)
七、了解作者,感受这首诗对传统的继承。
杨牧:“台湾当代诗人”“浪子诗人”
思考:“台湾”“漂泊相思的主题”
杨牧:“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古典的意象
传统的题材
经典的构思
传统的句法
“最中国,最世界”越具有民族特色,越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八、再次诵读,体会诗美。
九、课后作业:
请就诗歌的某一方面,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并相互交流。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第二中学。